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重生之巔峰時刻

小說博覽 第三十四章 考題 文 / 少帥寇仲

    張致恆坐在辦公室裡面,看著手中的幾份幹部履歷表,陷入了沉思.|com|還有一個月就要去市政府報道了,張致恆要抓緊時間交接工作,但是目前要派到宜家去擔任副總經理和財務副總的兩個人選卻讓張致恆十分頭痛。究其原因還是宜家開出的工資實在是太高了,副總經理的年薪是1.2萬元,而財務副總的年薪也有8000元,張致恆算了下,就算自己調到市政府,一人身兼兩職(當然也只拿一份工資),一年加上獎金也就不過4000元,也只是宜家財務副總的一半,也難怪這個位子眾人要打破頭了。

    當初剛和宜家簽約的時候,張致恆在頭痛這兩個人選該選誰,畢竟宜家是私營企業,經營是有風險的,遠不如機械廠這樣的國營大廠穩定,而且機械廠二處目前的效益也非常好,職工們雖然工資沒什麼變化,但是獎金的數額甚至都已經超過了工資。

    不過當宜家在報紙上刊登了招聘廣告之後,整個機械廠就沸騰了,紛紛猜測宜家到底會為機械廠派出的這兩個職位開出多少錢的工資。大多數人都不可能與這兩個職位扯上關係,因此就有些「惡意」的想到,應該不會太多吧,畢竟那兩個人是過去監督的,而不是給宜家幹活的,宜家的老闆也不是傻瓜。但是這世上的事情,十有**都是事與願違的。

    當張致恆看到宜家送過來的關於這兩個職位的職責描述和工資標準之後,更加要頭痛這兩個人選該選誰,只不過這頭痛的方向正好轉了180度。

    二處的幹部們都瞭解張致恆的脾氣,知道要是直接走張致恆的門路,怕是反而會適得其反,於是,聰明人就想到了張致恆的姑父,也就是張宸的大姑爺,當年老人家就是機械廠的領導,而且張致恆還是通過他的關係調進機械廠的。這下,張宸大姑爺家的門檻就快被眾人踏破了,嚇的老人家趕緊躲到了鄉下,還跟張致恆說,這件事情不解決,你可別叫我回來,弄的張致恆也是哭笑不得。

    張宸的大姑爺的門路走不通後,大家雖然還是不敢直接上張致恆家,但是也孤注一擲了,紛紛找上了機械廠的各級領導,要說真是蛇有蛇道,鼠有鼠路,有的人竟然還找上了省機械廳的領導,只不過關係可能還是不夠硬,機械廳的領導打電話過來,卻不是為某人說情的,而是表達了對宜家的不滿,認為宜家這是在作秀,出風頭,要求張致恆一定要妥善處理這次的事情,決不能影響到機械廠職工的人心穩定。

    很顯然,這次的事情如果不能公平公正的處理,必然會引起很大的麻煩,因此張致恆在廠黨委會上提出了一個方案,宜家副總經理的人選面向二分廠全體副科級以上幹部公開招考,筆試前三名參加面試,再決定最終人選;財務副總的人選則面向整個機械廠財務口的副科級以上幹部(這也是張致恆面對部分領導的壓力不得不做出的妥協),筆試第一名即勝出,無需面試。兩次考試的考題均有宜家來出,閱卷則由機械廠和宜家共同完成。

    在張致恆看來,既然這兩個職位都是屬於宜家的管理人員,那也應該要徵求宜家的意見;而宜家在這次選拔中沒有太多的利害關係,因此考題由宜家來出,也可以做到盡量公平公正。

    廠黨委的各位領導或多或少的都接到了老下級、老朋友甚至老領導的請托,但是他們也知道最終的決定權不在自己手中,因此誰也沒敢承諾什麼。如今看到張致恆提出了這麼一個還算公平的方案,大家也是鬆了一口氣,誰能得到這個位置,還是憑真本事吧。

    最終共有43名副科級幹部報名參加考試,大多都是28~35歲的年輕幹部,面對目前洶湧而來的下海大潮,這些人沒有勇氣直接跳下去,但是現在有這麼一個穿著救生衣、綁著安全繩的下海良機,那真是誰也不想放過。

    考試的當天,宜家總經理彭書國親自將考題送了過來,張致恆則當著所有考生的面,當場將考卷開封,然後依次分發下去。發完考卷,自然有別人監考。張致恆將彭書國送走後,就回到了辦公室,剛才聽彭書國說這次的副總經理的考題都是徐寶木出的,張致恆便來了興趣,他也想看看徐寶木到底出了些什麼題目,便拿起那張副總經理的考卷,按照順序一題一題的往下看。

    考題一共十道,前幾道題並不是很難,兩道簡單的數學計算題,還有兩道有關家居環境和企業管理的論述題。張致恆只是略微思考了一下,便跳了過去。

    等看到第五題,張致恆真是吃了一驚,這道題的題目是:「請問你認為目前宜家在哪個工作環節可能存在**的問題?應如何採取措施預防這種**?」宜家從一個小小的木工作坊起步,到現在為止也還未滿一年,但是從這道題目就可以看出,宜家的管理已經在逐漸走向規範化和制度化。張致恆心中對於徐寶木的看法,不由的又高了一層。

    第六題就是一道比較難的邏輯題了,張致恆想了十分鐘也沒什麼頭緒,只好跳過,沒想到第七題,還是讓張致恆覺得自己的腦袋有點不夠轉,這道題的題目是:「人們對於新傢俱的需求,是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而不斷增加的,假設今年一名機械廠的普通職工購買宜家產品的花費是300元,請估算十年後該職工購買宜家產品的年消費金額。」

    第八和第九這兩道邏輯題更難,張致恆知道自己不是這塊料,便直接跳過了,待看完第十題「宜家傢俱的原材料均來源於森林,請從企業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的角度,簡述宜家在保護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方面可以採用的方式方法」,張致恆禁不住拍案而歎,「想不到啊,想不到,他一個初中都未畢業的小木匠,竟有如此胸襟。」

    張致恆感歎完了,心中卻不免產生了一絲懷疑,那幾道邏輯思考題極其複雜,讓張致恆很難相信這些也是出自徐寶木的手筆,如果這幾道題有問題,那其他的題目呢?張致恆仔仔細細的思索了一下自己所知的有關徐寶木的所有情況,這個勤勤懇懇的小木匠84年就來到的了安州,但是直到87年8月他為文強和郭蓉蓉裝修了新房,才一炮而紅。而在這之後,徐寶木的事業便蒸蒸日上,竟然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從一個小木匠鋪發展到了正在興建中的8000平米的自有賣場……

    「這中間是否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原因呢?」張致恆想到了自己的兒子張宸,徐寶木事業的真正——好像就是從張宸設計了那個書架開始,有了這個書架,才有了文強的新房,然後還有那個折疊桌……這些都是張致恆知道的事情,但是一直也沒有太在意,只是現在想來,這些正是徐寶木事業起飛的基礎。

    一直以來,張致恆都以為張宸為宜家所做的只是設計了一些傢俱產品,自己的兒子小小年紀卻有如此天份,張致恆一直也是引以為傲的。但是事實真的僅僅如此嗎?「難道徐寶木目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小宸在背後推動的嗎……不,不可能!」張致恆使勁的搖頭,想把這個有些瘋狂的念頭趕出去,「他才多大,還是個孩子,他即使再聰明,又能懂得多少東西?」

    「一定還有一個人,一個不為人知的人站在某處。」張致恆苦思冥想,終於為自己下了這麼一個結論。

    過了好一段時間,張致恆心境平復了一下,才將自己的秘書朱明叫了進來,「小朱,把這兩份試卷,都張貼到公告欄去,讓全廠職工都看一下,誰若是有興趣,也可以做一做裡面的題目。答案明天會公佈。」朱明這次也跟著張致恆一起調動,只不過沒有進市府辦,而是進了國改辦,張致恆對這個年輕人非常欣賞,因此也願意給他提供一些發揮自己才華的機會,在國改辦這樣的機會顯然會更多一些。而且在國改辦這個新部門,張致恆也總要有幾個自己信得過的人。

    題目張貼出去以後,在機械廠就引起了一場小小的轟動,普通工人們見到這些題目沒有什麼過多的反應,但是一些大學生,技術人員還有未參加考試的中層幹部們,還是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理工科畢業的大學生和技術人員將自己的精力全都投入到了那幾道邏輯思考題中,這幾道題都是張宸從後世微軟的面試考題中精選出來的,要說這個時候一定沒有人能答出來,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要說一定能「考倒一片」,應該是沒啥問題。

    大多數人在看到第七題的時候,都在疑惑,「這個出題人到底是咋想的?什麼資料都沒有,讓我們算什麼?」不過,當大家看到第十題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一個心思,那就是「佩服」。

    宜家的高管們與機械廠的幹部們也是同樣的心態,要說剛來宜家的時候,這些海歸精英,曾經的國企高管對徐寶木這個木匠出身,初中也沒有畢業的老闆多多少少還有那麼一些輕視的話,看到這份考題之後,就再也沒有人敢有這種心思了。這個結果其實是徐寶木和張宸都沒有想到的。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