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東皇傳

小說博覽 第400郭嘉v沮授:真定鏖戰(一) 文 / 傅戍己

    第4oo郭嘉vs沮授:真定鏖戰(一)

    第4oo郭嘉vs沮授:真定鏖戰(一)荀攸:郭嘉,一佞臣爾

    郭嘉出井陘,徐榮出雁門,一時之間,冀北大地再度狼煙滾滾,戰馬蕭蕭。

    然而,前線鏖戰的將士們,卻不曉得郭嘉出兵冀州之事,卻在關西長安掀起一場朝政動盪。

    卻說,此次出兵冀州之策,是基於郭嘉一人謀斷。

    一月前,郭嘉覺得冀州可謀,遂與并州牧華歆商議:「夏收秋收之後,我關西糧草盈餘,民心凝聚為一,兵卒將帥皆有奮戰建功以報天子之心。民心可用,正是一戰奪取冀州剿滅袁紹逆賊之時」

    華歆卻不同意郭嘉的看法:「為國者當以民為重,征伐次之。關西才才僥倖逃脫饑荒陰影數日,怎能妄興兵伐之事?須知自古以來,天下有必勝之國,卻無必勝之將,必勝之軍。若是秋雨連綿,若是瘟疫爆……雖有強軍十萬,你又能如何?一旦戰事不利,糧草虛耗,關西又將饑荒矣止之,不若明年、後年,再戰冀州。」

    郭嘉反駁道:「不然如今山東各州郡,軍閥割據,大族串聯自保,賊子樹旗於深山大湖,人心混亂,天下漸有春秋戰國亂世之局。倘若任之由之,各方諸侯必將蠱惑人心,有建國稱王獨立之志。當此之時,若想維護國家江山大一統之心態,我關西必須展示實力,向山東諸侯萬民證明:我關西將來能席捲天下,再鑄大漢萬里江山。唯有如此,北至遼東,南至交州,其官其民,才不敢忘記自己是漢家兒郎,才不敢貿然稱王稱帝。國能驚懼天下人心之地,河南有豫州,河北有冀州。昔日韓信巡兵燕趙,天下人心皆向高祖;高祖滎陽兵敗項籍,萬里江山遂屬漢,大勢演變,便是此理。今日之時,河南地混亂,取之無益,是以唯有攻取冀州,方能驚懼天下人心」

    華歆思量許久之後,方道:「你說的有理。但是,我還是那一句話『為國者當以民為重,征伐其次之』,唯有國富兵強,有必勝之勢時,方能言戰。攻取冀州雖然重要,但關鍵的是,你可有百分之百把握一舉攻下冀州?若是十數萬大軍鏖戰半年無果,你又當如何?」

    郭嘉凝望地圖許久,幽幽說道:「不戰而屈人之兵,如何?我若能離間麴義,策反饒陽兵,不戰而取山郡、常山郡,你能否支持我攻取冀州的計劃?」

    「麴義?」華歆雙眼猛的一亮:「若是你能說降麴義,山郡、常山郡將瞬間為我所有,有此兩郡支持,即便是戰事不利,也能大大緩解我關西損失。嗯,若你真能說降麴義,策反饒陽兵,我就支持你攻取冀州之策。為保證關西萬無一失,我建議攻取冀州之時,分為兩步走。你若能策反麴義,我贊同你調動晉陽屯兵、雁門屯兵;你若能快攻下真定乃至襄國,我贊同你調動壺關屯兵、箕關屯兵、函谷關屯兵。」

    郭嘉華歆又就具體戰略合議一番之後,遂秘密上書昆明池,奏請劉杲下虎符詔書。

    收到郭嘉、華歆攻取冀州奏折之後,劉杲大略推演一番戰局,深覺得此計可行。真實歷史上,郭嘉的武謀,華歆的略都曾驚艷一時,傳至兩千年之後,傳說還在延續。這般一一武合議出來的戰略,劉杲未讀之前,就先加5o印象分。回憶歷史記載,盤算下公孫瓚、劉虞之間矛盾;計量下袁紹和曹操之間的隔閡;估略下袁術、劉表、公孫度、陶謙的態度,劉杲越舉得冀州此時可攻。

    郭嘉準備策反麴義,突然襲擊冀州,故奏折上向劉杲特意強調:「兵,詭道也,軍事未,不可洩其密,若陛下允臣之計,請勿多召大臣議論。」

    因為此節,劉杲雖有心召喚賈詡、荀彧、荀攸、劉曄之輩議論時局,但是最終還是選擇相信郭嘉與華歆兩人,不經朝議,便簽書,贊同郭嘉掩襲冀州的計劃。正是因此,待一個月後,長安聞訊郭嘉東征時,朝政卻無故掀起一場小動盪。

    這次朝政小動盪起人是荀攸荀公達。

    郭嘉襲殺上艾劉彌,兵出井陘消息傳至長安當天下午,荀攸立即匆匆入宮請見劉杲,怒斥郭嘉誤國:「討賊司馬郭嘉不顧國家安危,輕起戰端;并州牧華歆妄欺君恩,大言無才。請陛下立即檻車徵調其兩人回長安。」

    劉杲一時滿頭霧水,不明白荀攸為何怒氣沖沖,大呼郭嘉有罪:「公達,你先入座細談。郭嘉、華歆兩人征討冀州袁紹的軍令,朕早在半月之前,就已簽,只是因為『軍情不厭其密』,故而未曾與諸大臣商議,卻是算不得『輕起戰端』?公達怒氣沖沖前來昆明池,莫非是征討冀州之策,有甚不妥?」

    孰料,聞聽劉杲解釋之後,荀攸反而怒氣更盛:「佞臣陛下,郭嘉、華歆兩人是佞臣啊,他們竟敢妄施詭計,坑蒙陛下基業軍情不厭其密……誠然,軍事機密不可輕洩,但若是關乎國家安危之軍事,盡數取決於前線一二主將,要樞何為?要尚書檯何為?要朝廷大臣何為?兵卒出外作戰,外須有上將軍攻城略地;須有護軍運輸糧草武備;內須有能臣安撫民眾,徵調物資,三者缺一,雖上上之國,難滅穴蟻之賊關乎國家安危大事,豈可取決於一二私將密謀?郭嘉、華歆之所以虛言詭計,坑蒙陛下基業,就是因為他知道,一旦交付書散騎常侍商議,必然否決征伐冀州之謀」

    「郭嘉這是綁架關西十五萬精兵,以顯個人之才。他根本不顧此時征伐冀州是否對關西有益」說到最後,荀攸一語為郭嘉定性。

    劉杲頓時愣住:「你是說,倘若由八位散騎常侍商議,你們必然不會否決征伐冀州之事?」

    在劉杲概念,郭嘉征伐冀州之事,再穩妥不過,諸位散騎常侍豈會不允可?若說荀攸一人不看好征伐冀州之事,那也沒甚,荀攸、郭嘉本來就是同一個級別的人物,能沒個誰對誰錯的時候?但若是八位散騎常侍齊聲反對,那事情就大條了

    書省第一屆八位散騎常侍,分別是華歆、賈詡、荀彧、荀攸、孫資、宋泓、韓暹、崔烈,其宋泓、韓暹、崔烈是外戚、親信派系,劉杲主要看重團結在他們周圍的力量,而非他們個人智慧,孫資若說散騎常侍緊急會議否決征伐冀州之策,其賈詡、荀彧、孫資必然有兩人反對。

    這可不是小事。

    「除華歆之外,七位散騎常侍皆在京師,如若陛下不信,可招而議之。」荀攸自信滿滿。

    輕重緩急,劉杲還是分的輕的。於是,劉杲幾乎毫不遲疑立刻召集留在長安的其他六位散騎常侍,齊聚昆明池太極殿議政。

    賈詡、荀彧、孫資、宋泓、韓暹、崔烈六位散騎常侍未至太極殿之前,荀攸已經從袖口摸出一疊書,上遞給劉杲:「陛下請看,這是我關西四州一宣慰府各郡各縣的戶籍、糧食收成、以及自幽州、冀州、司隸、豫州、益州遷徙來的流民數量,還有自邊疆販賣來的匈奴奴隸、鮮卑奴隸、烏桓奴隸、三韓奴隸、西域各國奴隸、西海之外的崑崙奴隸、羌奴數量。我關西每日增長的人口,皆以數千計。流民要開荒,奴隸要做工,他們的口糧皆需由我關西墊付。因是,雖然今年關西大豐收,但是因為關西四州一宣慰府都不是產糧大地,盈餘糧食皆很有限,勉強能夠維持數十萬大軍開銷。」

    「郭嘉征伐冀州這一戰,若是一舉成功還好說,若是戰敗失利,則不堪設想。誠然,今年春上糧荒,由於陛下及時應對,非但沒有激起無數流民,反而趁機贏取無數民心。不過,陛下這些策略,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可一可二,不可再三再四。今年飢餓,忍忍就是;明年再餓,後年再餓,到那時,陛下再怎麼節衣縮食,民眾也不會領情」

    「郭嘉征伐冀州能否戰決?陛下聽我為你分析……總之,郭嘉此次出兵,絕難以蛇吞象,一舉拿下冀州。與其鏖兵連戰無所成效,不如及時悔改,在冀州平原地帶,利用輕騎兵衝刺,打幾個勝仗,消弱削弱袁紹的氣焰,便及時退避為好。」

    與荀攸所猜相同,荀彧果然也不看好冀州攻略戰:「陛下可知我關西有多少人口,冀州有多少人口?我關西四州一宣慰府,人口總共八百萬人,然而因為董卓之亂、李催、郭汜之叛,桑田荒廢,今年春上連八百萬人都養不起。冀州又有多少人?近六百萬人自去年以來,冀州連番兵戰,先是韓馥與袁紹軟對抗,再是袁紹、公孫瓚大戰,而後又有青州之戰,兗州之戰,可以說,此時冀州大地一片荒蕪,難有幾畝好田地。桑田不存,糧食何在?」

    「俗話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前人毀田,後人無糧。自平元年蟻賊禍亂之後,冀州腹地因久無戰亂,財貨累積不少,袁紹之所以能夠東征西討,便是有賴於前些年的積存。然而,萬貫家財終有花盡時,冀州持續一年的動亂,早已經不知令多少人破家滅門絕戶,近一年來為甚有那麼多流民湧入并州?不就是因為冀州如今已經無路可活麼冀州詳情,彥龍{孫資}你應該比較清楚。」

    孫資點頭答道:「這一兩年來,冀州的確衰敗的厲害,尤其是冀東一帶,餓殍遍野,觸目傷懷。冀南一帶也是十室九空,民眾紛紛避難河南;冀州東北一帶稍微好些,不過渤海郡土地鹽鹹,產糧寥寥,無甚助益;也唯有冀州西北一帶——常山郡、山郡,尚可比擬并州內郡。不過自田壯反叛之後,呂佈兵如同蝗蟲一般,將常山郡裡裡外外搶了個空,怕是明年春上,常山郡也免不了饑寒遍野。」

    荀彧兩手一攤:「糧食從來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冀州明年春上眼見就要生大饑荒,陛下此時若是取下冀州,又將準備如何接收近六百萬饑民?關西地支撐八百萬漢民以及數十萬兵卒已經相當勉強,遑論戰爭消耗,乃至救濟近六百萬流民?可以預期,明年春上,冀州民眾將會大量死亡、逃竄。淒慘之事若不能更改,愚臣以為,卻是不如將其罪孽歸於袁紹這個作孽人。另外,以我對郭嘉的瞭解,他攻略冀州之時,應該只會僅僅限於常山郡、山郡兩地,以此來滅絕袁紹最後一絲希望,加其滅亡。也是因此,我得知郭嘉東征之後,才才沒有上書陛下。」

    聽荀彧這麼一解釋,劉杲頓時明白一切。

    回憶起真正歷史,袁紹、公孫瓚冀州爭奪戰生在漢獻帝初平三年,也即是西元9年,佔盡上風的袁紹大舉出兵剿滅公孫瓚,卻在漢獻帝建安三年,也即是西元99年。想來,袁紹之所以容忍公孫瓚七年之久,恐怕也是兩人冀州大戰後,冀州衰敗的太厲害,不得不修養生息好幾年。

    真正歷史上,因為張燕一幫黑山賊在太行山縱橫,冀西一帶也被騷擾的厲害,公孫瓚、袁紹冀州大戰之後,唯有山郡一郡未遭兵禍。袁紹與公孫瓚對峙期間,他之所以選擇聯姻無極甄氏,不僅僅是因為拉攏甄氏這個破落名門,更是他需要山郡財力的全力支持。

    糧食

    天下大亂之時,糧食就是一切的基礎。

    眼下冀州雖好,但卻是一個即將爆炸的炸彈。八百萬人口的關西,救濟近六百萬人口冀州,略略想想,就該知道這有多難。漢世的農業水平,可沒有蕃薯、土豆等等一大堆適合關西生長的農作物,關西土地雖多,但卻是一片一片的荒野、森林。

    荀攸又道:「如若郭嘉攻克真定,短時間內拿下常山郡,那麼一切自好,只會害了袁紹。若是拿不下真定,雙方在真定鏖戰許久,卻是不但害了袁紹,也將害慘我們關西。天下之爭,爭在萬民,若是任由浮漂遍野,豈是聖天子所為?山東諸侯為何怨叛?黃巾蟻賊,荊揚盜賊為何而起?皆是因為朝廷忽視民生,不管小民死活,這才令無數小民紛紛舉旗叛亂。若是有衣可穿,若是有飯可吃,誰會冒險作亂?山東各州郡山賊湖賊遍地都是,并州卻無大賊盤踞荒山,不就是因為此麼?郭嘉圖一時戰利,卻害我關西復興漢室的未來。」

    「陛下若想橫掃九州,一統**,關鍵的不是戰必勝,攻必取,而是要給予天下萬民一個希望:漢室復興可期,太平盛世可期非若如此,陛下即便是橫掃九州,也不過區區一項籍爾,今日才勝,明日又有新敵叛叛賊皆自漢民之來,漢民一日不得安撫,叛賊就一日不能清剿。唯有令天下人不必冒險反叛,才能真正光復漢室,再鑄雋秀山河郭嘉之流,貪圖個人功績爾」

    冀州近六百萬漢民,救與不救?怎麼救?

    劉杲一時遲疑起來。

    劉杲將目光移向賈詡:「和,你怎麼看待郭嘉東征冀州之事?」

    出乎劉杲意料,「一語禍亂天下」的賈詡,竟然也反對郭嘉東征:「攻取者先兵權,建本者尚德化。陛下應期受禪,關西歸心,漢民皆思光武復生。此時此景,若外以德以羈諸侯,內用強兵以伐不順,雖袁紹、袁術逆賊,亦將自縛雙手以待陛下。至於攻取……袁紹有威望,公孫瓚有武略,田豐識虛實,沮授知兵勢,審配有忠義,冀州外看雖搖搖欲墜,其實甚難一舉攻克。用兵之道,先勝而後戰,先勢而後勝,無益之勝不可勝;無勝之戰不可戰。」

    「臣觀乎冀西兵勢,郭嘉無必勝袁紹之態。若是事前問臣,臣必答曰不可戰;若是今日問臣,臣則答曰必戰蓋兩軍交兵,如覆水難收,既戰而又不戰,則必敗之陛下與其問臣是否贊同郭嘉東征,不若問臣如何必勝袁紹」

    荀攸也因賈詡一席話更改態度,轉而道:「誠如和所言,覆水難收,此時關鍵在於如何必勝袁紹。臣建議,一月之內,若是進軍順利,止於真定;若是不順利,則兵取司隸,進逼滎陽,為郭嘉、徐榮兩路軍贏的後撤機會。不過,無論如何,此戰了結之後,陛下必須重罰郭嘉、華歆兩人,不然不足以警戒諸將」

    劉杲曉得荀攸口說重罰郭嘉、華歆,其實是在勸諫劉杲他莫要再如此隱秘專斷行事。想起真實歷史上,曹操對荀攸的評價「荀公達之退惡,不退不止」,劉杲暗下感歎:「荀攸卻是很有諫臣風範,若是將來天下太平時,也不知他會不會演化成一個黑臉包公。」

    至此,七位散騎常侍對郭嘉東征冀州一事,定一個統一結論。

    但是,七位散騎常侍以及劉杲,卻萬萬沒有想到,今日這個統一結論,卻在長安引一場朝政動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