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東皇傳

小說博覽 第356 謙謙白衣王巨君 文 / 傅戍己

    二顱謙謙白衣王巨君,赫赫武夫劉伯興四青龍元年七月十九日,韓馥以才不足以統領翼州為藉口,讓翼州牧於袁紹。

    韓馥雖甘心退讓,其部下類如長史耿武、別駕閏純等人,卻並不樂意接納袁紹。袁紹入州牧治所時,耿武、閏純手執長刀,攔在門前,怒斥袁紹不軌之心。然而,大勢之前,耿武、閏純兩人,卻終究是有心無力,不能阻攔袁紹入主翼州的道路。袁紹揮揮手,喚來一隊兵卒,將耿武、閏純兩人就地斬殺在門前,以做傚尤。

    耿武、閏純死後,袁紹就任翼州牧之勢,已經無人能阻擋。

    上午就任翼州牧,袁紹下午便開始全力收攏翼州民心。期間,喜紹以翼州牧之名,舉辟不少賢才。

    翼州櫃鹿郡廣平縣人,沮授公與,袁紹征拜他為奮武將軍,並使沮授監護袁紹帳下諸軍將,總攬兵事。沮授這個奮武將軍,雖然與曹操數月前擔任的奮武將軍,官秩相同,但是因為沮授有監護諸軍將之權,因此他此時在袁紹系統的地位,卻是遠遠高於曹操。

    翼州魏郡陰安人,審配正南,袁紹征辟他為治中從事。

    翼州櫃鹿郡櫃鹿人,田豐元皓,袁紹征辟他為別駕從事。

    南陽郡人許攸子遠、逢紀元圖;穎川郡人荀謀友若、郭圖公則,這四人為袁紹帳下重要謀臣。

    至此,袁紹經營河北的重要幕僚,微底集結完畢。此時的袁紹,才真正是後世人心目中的那個袁紹。

    袁紹雖然就任翼州牧,可是他並不能依借翼州牧這個官職,就輕易降服翼州九郡近千萬漢民。

    數十日前,顏良陳兵溫縣,徐晃戍兵上黨,一副時時準備兼併翼州的模樣。且因為劉呆汾水大破董卓帶來的威望,翼州大戶紛紛向洪波亭侯劉恭、趙王劉赦等等,遞出橄欖枝,以此向劉最示好。

    正等待劉呆接收翼州的豪門大族,自然不願投誠,這個目前看起來不善行軍作戰的袁紹。若不是因為長安劉皋登基消息傳來,早已有豪門大戶自聚一郡,拒絕接納袁紹入翼州。

    袁紹入主翼州後,第一時間的舉措,便是向翼州高調宣傳物義的戰績,並將鞠義上報來的軍功擴大六倍,說插義一戰斬三千并州輕騎。不僅如此。顏良、張楊主動撤回箕關、函谷關的軍事行為,也被袁紹強行算在鞠義的功勞本上,言正是餉義一路追擊顏良,這才迫使顏良避入函谷關。

    袁紹之所以如此浮誇鞠義戰績,自然是欲削弱翼州人對并州軍的恐懼之心,並向自己一方勢力表示,他袁紹兵力不弱於劉皋。面對袁紹浮誇戰績,翼州人雖然將信將疑,但是由於顏良退守函谷關的這個事實,翼州人內心,卻是對袁紹兵的戰力,稍稍看重一些,從三流部隊,晉陞為二流部隊。

    而後南陽郡又傳來消息,言劉呆毒殺獻帝劉協,篡位登基。儘管翼州人覺得劉呆雄霸關西、并州勢大,但是因為毒殺獻帝劉協的這條謠言,民眾大都對劉皋有些不滿,即便是準備投靠劉呆之人,也不得不感歎一聲:「唉,九門侯無仁義之心!篡位尚可,何必毒殺幼天子!」

    因為這兩條消息,翼州許次擔任盟主,興兵討伐劉呆。為了損取人心,凡是外人詢問,袁紹皆言:「我與逆賊,誓不兩立!」

    不過,袁紹雖然口口聲聲,言他一定率兵總攻關中,討伐劉皋。但是,從始至終,袁紹也只是嘴上說說罷了,他部下數萬兵卒,不但未向關中開進,反而迅插入翼州,佈防太行山脈,防備并州兵突然襲擊。好在劉呆帳下職方司、錦衣衛,也不是白拿工資不幹事。七月二十日,職方司對劉皋毒殺獻帝劉協的謠言,迅作出反應,一邊澄清、排除謠言,一邊宣稱是獻帝劉協自感能力不足以守牧天下,這才讓位給劉最!

    然而,對於山東諸侯來說,劉呆毒殺獻帝劉協,篡位稱帝,這種謠言卻是最符合他們的利益。即便是最後終將水落石出,但是當此時,謠言傳的越久,卻是越對他們有利。因此,在山東諸侯玄意縱容下,謠言傳播的度,遠比真相快十倍。

    不過,因為職方司的努力運作,謠言雖然沒有真正撲滅,但是止東漢民卻能同時接收到兩條消息,一條是「劉皋毒殺幼天子,篡位稱帝」一條是「幼天子自感能力不足以守牧天下,遂讓位於劉皋,移居建章宮內」

    前一條流言合情合理,後一條流言有大量細節輔助,越品味越感覺是真實。

    總之,自從七月二十日以後,山東漢民從一面倒的大罵劉呆毒殺幼天子,轉變成疑神疑鬼,猜不透長安目前真正現狀。

    在這個背景下,翼州某些豪門大族,雖然心中不願意接納袁紹,但是卻也不敢直接逆兵袁紹。若是無外力干擾,未來數個

    然而,劉皋雖然無力干涉袁紹入主翼州,但是還有一人,亦是不願袁紹崛起於翼州。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歷史上袁紹初期第一大敵公孫瓚!

    初,青州刺史受袁紹邀請,集結郡縣所有強兵弱卒,欲代替充州刺史劉岱等充州系,成為抗擊董卓大軍的主力部曲。熟知,福禍難料,焦和前腳出軍青州,青州內郡後腳就因為各郡縣兵力空虛,被以高舉太平道旗幟的無數叛兵、盜賊,屢屢攻破郡縣城池。這一次青州大亂的主角,即是後世所謂的「青州黃巾」!

    這年景的「青州黃巾」僅僅是借太平道名望起事的賊兵而已,卻無類似張角這類的尚有偉岸抱負的豪傑。比起中平元年的黃巾賊,青州黃巾那才真正是無惡不作的叛賊、流寇。

    青州黃巾集體凱已之後。青州各郡卻因為焦和抽調走所有精兵銳卒,根本無法應對數千數萬的蟻賊。當時,身為平原縣令的劉備,雖有關羽、張飛兩員猛將輔助,卻亦是無法阻逆蟻賊腳步。平原縣的陷落,更是直接將官場上,稍稍有點起色的劉備,再次打入深淵!

    那時間,青州流民四起。各大城不時被蟻賊襲掠。短短數十日,青州各郡一片廢墟。城池為廢墟,鄉村殘破,田野荒蕪,更迫使漢民不得不陷入賊寇,繼續燒殺搶掠其他城池,尋求活命的一線希望。

    因為青州生的慘劇。飽受愧疚折磨的焦和,不久便鬱悶去世。

    青州刺史焦和去世以後,袁紹立時舉辟當初推舉他為山東聯軍盟主的藏洪,繼任焦和,擔任青州刺史。

    青州之所以大亂,是因為青州兵全部被焦和帶出。故,青州雖然郡縣殘破,但是青州兵的戰力尚在。藏洪就職青州刺史之後,很快收攏青州兵兵權,踏入青州地界。

    面對以數十萬計算的無數青州黃巾,藏洪仔細考慮之後,採取穩紮穩打的方針,攻克一地,防守一地,安撫一地。由此。自從藏洪入青州後,凡是大軍所到之處,必先驅趕盜賊流寇,而後建設防禦,安撫鄉民,勸導生產。就這樣,在藏洪步步穩打的戰略下,青州各郡,一縣一縣,相繼脫離蟻賊之患,恢復太平。

    前面說過,青州雖亂,但是青州兵戰力未損。在藏洪這種一步步推進的戰略下,青州黃巾若來攻藏洪,藏洪便就地設套,圍殲來犯黃巾蟻賊。

    既然不能擊敗藏洪,青州黃巾就不得不向後退縮。

    青州黃巾,不似張角的批隊伍,內含張角教導多年的弟子門人,他們純碎是一夥山間盜賊、流寇,外加無數因飢餓不得不落草為寇的漢民。他們只求掠奪,填飽今日腸胃,卻並沒有什麼長遠打算。

    藏洪步步進逼之下,青州黃巾蟻賊活動範圍,也被一步步壓縮。無可奈何之下,這群青州黃巾蟻賊開始殺向翼州、充州。

    青州無可搶掠郡縣,那便搶掠翼州、充州唄!

    於是,青州黃巾蟻賊一分為二,一部南下,湧向泰山郡;一部北上,過平原郡、渤海郡等,準備一路向西,逃至太行山,合兵黑山賊、西山賊。

    青州黃巾這次戰略轉移,對漢末山東軍閥來說,影響深遠。南下這一路青州黃巾蟻賊,暫且不提;且說北上這一路青州黃巾蟻賊。

    不得不說,北上這一路黃巾蟻賊雖然人數眾多,拖家帶口的,總數約有三十餘萬人,但是他們卻是遇到戍守在幽州南線的公孫瓚。這公孫瓚早有南下翼州之心,只是一直沒個好理由、好機會罷了!前數月,藉口配合袁紹脅迫韓馥,公孫瓚在安平國北面與韓馥小打一場,逼退韓馥迎接劉虞為東帝的數千兵卒!

    公孫瓚安平一戰,擊敗韓馥之後,便屯軍翼州北線,明著說是配合袁紹入主翼州,暗地裡卻是公孫瓚欲一統河北地。北上的這一群青州蟻賊,正是撞在公孫瓚這伙精兵銳卒陣線上。

    一方是磨刀霍霍的幽州精兵,一方是拖家帶口的三十萬餘萬青州蟻賊,戰鬥結果可想而知。

    公孫瓚幾乎沒花費多大力氣。便輕易破擊這伙三十餘萬青州蟻賊。三十餘萬青州蟻賊,雖不如董卓十餘萬涼州兵強勁,公孫瓚的戰功亦遠遠不得劉皋,但是在青州、翼州、幽州交接一帶,公孫瓚卻是第一人!

    破擊青件蟻賊一戰,公孫瓚一共投入兩萬幽州步騎,收穫戰功為:斬三萬,收編降虜七萬餘人。

    公孫瓚破擊青州蟻賊,時間正在青龍元年六月末七月初。攜大破青州蟻賊之威,公孫瓚南下翼州、青州之心,更加膨脹。也就是在這個時辰,南方同時傳來公孫越戰死豫州、袁紹奪取翼州的兩條消息。

    早知公孫瓚有經略河北三州二十三郡之心的謀臣,遂勸公孫瓚趁袁紹尚未收攏翼州人心之前,急促出擊,兼併翼州、青州。

    於是,公孫瓚便將從弟公孫越戰死豫小:,推罪干袁紹,言正是袁紹不顧國勢力推舉周昂二洲切奔取豫州,這才導致公孫越慘死豫州。打著為從弟公孫越復仇的旗號,公孫瓚快陳軍渤海郡、河間郡之間,一邊委派信使,欲與充州利史劉岱結盟,一邊逼迫袁紹自動退出翼州。

    遠交近攻,國之常策。

    充州刺史劉岱向來與袁紹外和內忌,袁紹為山東聯軍盟主時,每次制定的攻略董卓計劃,劉岱基本上,壓根都沒執行過。所謂山東聯軍陣營裡,充州刺史劉岱一系中,除了與眾不合的曹操,莽撞進擊,落個大軍全滅外,充州系再也不曾出兵直攻董卓過。從此點亦可看出劉岱對袁紹的忌諱。

    正是基於此點,公孫瓚才欲聯合劉岱,合攻袁紹。

    然而令公孫瓚想不到的是,劉岱卻犯上臨陣退縮的毛病,不肯直接兵來助公孫瓚。

    與此同時,恐懼公孫瓚大兵的袁紹,連忙向其傳遞友好信息,並舉辟公孫瓚另一位從弟公孫范為渤海太守。舉辟公孫范為渤海太守,言下之意,便是袁紹割渤海郡給公孫瓚,換取一時平安。可惜,志在吞併河北的公孫瓚,又怎會滿足於渤海一郡。

    唯恐戰機稍縱即逝的公孫瓚。見劉岱猶猶豫豫,難以決斷,他乾脆自己直接兵翼州。而被袁紹舉闢為渤海太守的公孫范,非但無助於和解公孫瓚,反而成為公孫瓚破擊袁紹的前驅。就這樣,後世赫赫有名的袁紹、公孫瓚河北之爭,緩緩拉開序幕。

    袁紹初入翼州,人心不穩,尤其是翼州北部,非是因為昔日示好劉皋而擔心袁紹懲戒,便是以為袁紹在三面圍夾之下,不能成事。待公孫瓚大張旗鼓的攻入翼州之後,翼州北部各郡縣,不等公孫瓚大軍到來,便紛紛表示願意歸降袁紹。

    公孫瓚大軍南下途中,本來就被公孫瓚影響頗深的河間具瞬間改變旗幟,脫離袁紹體系,改投公孫瓚。獲取河間國之後,公孫瓚大軍繼續一路南下,過渤海郡,殺入平原郡。

    公孫瓚大軍攻入翼州、青州,卻是給另一位陷入黑暗中的豪傑,帶來事業轉機。這位豪傑,正是劉備劉玄德。

    青州黃巾蟻賊橫行,並以人數優勢,攻破平原縣城,使得劉備身披失城之議。不過,自藏洪入青州以來,戰略重心全放在青州東部、南部,未嘗涉及青州北部的平原郡,故不曾問罪劉備。儘管如此,面對廢墟一般的平原城,劉備也無法露出笑臉。

    待公孫瓚過渤海郡,攻入平原郡時,劉備立即放棄抵抗,並以他曾與公孫瓚同學於盧植門下為名,捐身公孫瓚帳下。覺得劉備先為高唐縣令、後為平原縣令,對平原郡比較熟悉,還算有用,公孫瓚遂爽快收留劉備,並使劉備參議攻略青州事宜。

    公孫瓚一路折降河間國、渤海郡、平原郡三郡之後,本以為充州刺史劉岱當識時務,與他合擊袁紹。孰料,公孫瓚連奪三郡的威武氣概,不但痛擊袁紹,更令心懷大志的劉岱膽顫。唯恐公孫瓚攻滅袁紹之後,隨後乘勝怒伐充州,劉岱遂果斷採取郡內謀士程昱的捨遠球近之策,捨棄公孫瓚,聯合袁紹。

    不過,劉岱雖然說是聯合袁紹,而捨棄公孫瓚,其實他還是抱著坐山觀虎鬥的心思。袁紹、公孫瓚爭鬥的越激烈,經營充州許久的劉岱,豈不是更佔據優勢?因為此,劉岱雖然明著說是聯合袁紹,其實還是采去。

    連戰連勝的公孫瓚,自然看不慣劉岱這種坐山觀虎鬥的小心思。自以為兵強馬壯、河北無敵的公孫瓚,見劉岱不肯助己合攻袁紹,遂自行推舉嚴綱為翼州刺史,代替袁紹;推舉單經為充州刺史,代替劉岱;推舉田楷為青州刺史,代替藏洪。卻是公孫瓚自持兵強,欲一人獨攻翼、青、充,三州二十三郡!

    另一方,袁紹讓公孫范渤海太守,卻無法和解公孫瓚之後,立即又以討伐劉皋之名,請求公孫瓚暫息刀兵,待破擊關中,為獻帝劉協復仇之後,再議論翼州事。不過,公孫瓚怎會放著眼前近利不求,轉而針對遠在關中的劉皋?

    正如後世八年抗戰期間,儘管有國共合作這個大前提在,太祖經營天下時,卻始終採取「一抗日,二反蔣」戰略,不曾忽視其中任何一條。在有志問鼎天下豪傑眼裡,所謂大義,所謂大名,永遠是成功的一種手段,而不是行事的目的。

    翼州、充州、青啡在眼前,公孫瓚犯傻得了失心瘋,才會派遣遠征兵,攻入關中。對於劉呆廢立之事,公孫瓚此時最多也是口頭上討伐討伐而已。

    對於公孫瓚來說,真正宏利還是眼前的袁紹、藏洪、劉岱!

    河北一帶,卻是無須賈詡主動行施反間計,已經掀開一場大混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