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似水元年 第143章 東巡(中) 文 / 注海
萬仁召見驛卒一事自然也落入了王守仁眼中,他等馬車上的布簾放下了,才讓驛丞把那驛卒叫來,想弄明白萬仁都問了什麼話。要說他此行的目的地確是要監視萬仁的一舉一動,回京時可以向他爹王華匯報。
李三可不是傻子,他似乎是看出了什麼,眼睛一轉,嘴上說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過答話時卻是滿嘴跑火車,沒一句實話,不但萬仁問他的事他一句也沒說,更沒說萬仁托他辦了什麼事。
沒問到什麼有用的信息,王守仁失望地擺擺手,讓張三下去了。倒是驛丞一臉後悔不迭,恨自己沒眼力勁,只看到了穿五品官服的王大人,沒想到馬車上還坐著一位天字第一號寵臣,這一次怠慢了人家,真是失策失策。他再向馬車方向看去,卻見布簾低垂,一副拒絕見客的樣子,哪裡還敢上前去叨擾。
小事休息,隊伍又再次起程了。與別的官員出巡不同,萬仁出巡不打招牌,也不敲鑼打鼓,就連通關文牒都是以張百戶的名義,入住驛站時也由張百戶出示腰牌,所以,沿途驛站根本不知道出巡的人是誰。
只是與王守仁的出巡隊會合之後,百姓一看開道的招牌,就知道是工部大員出巡,這不,隊伍才行出三四里,路過道旁一個村落時,地方裡長帶著一干鄉紳百姓夾道迎接,隊伍不得不停了下來,惹得萬仁好一陣皺眉。
明朝的百姓都是怕官的,但逢見官員路過,必然如臨大敵,請神送佛一般地將官員送走。這根本就不是親民,而是擾民嘛。這是萬仁不想穿官服出巡的原因,也是他不想帶官員出巡的原因。
王大人被里長和鄉紳團團圍住,搞了一通繁文縟節的請安問禮,萬仁實在沒眼看,他跟賽仙兒步下馬車,叫來張百戶:「我想到村子裡走走,你讓大傢伙就地休息。」
「保護大人是在下的職責所在,在下不敢擅離職守。」張百戶見萬仁要脫離隊伍,忙道。
「你帶兩個人跟著,其他人就地休息。」
張百戶對手下叮嚀了一陣,叫來兩個得力手下,跟著萬仁夫婦一道取鄉間小道進村。這個村落叫李家莊,道路排水溝公共廁所等基礎設施也算齊全,看起來算得上整潔。此情此景,萬仁不禁有些感慨:榜樣的力量真是無窮的。
萬仁可以肯定,李家莊的村民肯定是派人到衛生示範村——趙莊參觀過了,要不然也不會把家園弄成趙莊的樣子。要說趙莊去年突發疫情,死了很多人,這個教訓很深刻,趙莊上下所有人都努力重建一個乾淨整潔的衛生家園,京郊附近十里八鄉的百姓看在眼裡,不用人催他們,他們也會有樣學樣,誰不想把家居環境弄好,這樣才能過上舒坦的好日子啊,若是住在出門就踩狗屎的地方,活人還有個什麼勁。
一行五人走到一個小宅院前,門口有個老漢在做木工見有陌生人過來,停下手上的活計,問道:「你們來找誰?」
「這位是」張百戶剛要介紹萬仁的官名,卻被萬仁止住了,「敢問老伯,村子裡有打井的工匠嗎?」
「你們要打井?」老伯忙將裡請。
「不是,我們暫時沒有打井的打算,只想問一些事。」萬仁還是站在門口,沒有進屋的打算。
「想問什麼就問吧。」
「老伯你會打井?」
「不是老漢誇口,我當了大半輩子匠戶,附近十里八鄉數十口井沒有幾口不是我打的。」
老漢自稱是打井專業戶,萬仁也不疑有他,只是拿出一個裝滿了原油的小瓶子遞給那老漢,問道:「老伯您見多識廣,有沒有見過這種東西?」
老漢接過小瓶子,剛打開來,這刺鼻氣味就嗆得他直皺眉,問道:「這是什麼?」
「這是石油,從地底下打出來的,您打井時,有沒有打出過這種東西?」萬仁也就抱著試試運氣的心態,希望運氣好能找到一條上溢的油脈,因為以明朝的鑽井技術,最多能打出二三十米深的豎井,深達百米甚至近千米的油田是沒法開鑽出來的,且沒有泵油機,這麼深的油也打不上來。
當然,單靠自己一個人的運氣是不行的,萬仁出巡找油,早就打算了動員北直隸一帶的村民們一起幫忙找。這一帶的百姓打了不下數千口井,有人幸運地挖到上溢的油脈也不一定。尋常百姓不知道這種黑乎乎油膩膩的東西有什麼用,挖出油來說不定以為是挖破了地脈惹得龍王爺發怒。在封建迷信思想盛行的時代,這種「不吉利」的事件肯定是爆炸性新聞,附近百姓定會口耳相傳,只要多加打聽,或許還能找到油井。
「沒有,這種東西還第一次見。」老伯直搖頭。
「您認識的人多,如若聽說有誰打井打出這種東西,可以向朝廷匯報,有酬謝。」
一聽說有酬謝,老漢不禁以手沾了些粘粘的原油,還在鼻子下聞了聞,接著就閉目沉思,似乎是在回憶什麼。萬仁也不打擾他,揮手示意隨從悄然離去之時,那老漢突然開口道:「我爹跟我說過,祖上給人打井,就打出過黑水,這些黑泉又黑又臭,如碗口大的泉口往外直噴,沾到人身上怎麼洗都洗不掉。」
萬仁停下了腳步,忙問道:「您可知道那口井在何處?」
「具體在何處我就不知了,我祖上住在離通州城東約三十里的順水村,那口井或許就在那一帶,你們到哪兒去問問就知。聽我老爹說,當時打出這口井後,當地村民很害怕,忙把井給填了,還請了很多道士來做法事。」
「謝謝您,如果真有此事,回頭就把酬謝給您送來。」萬仁心下大喜,有了這條線索,也就有了個指望,不至於海底撈針了。
「老頭子,是誰來了?怎麼不讓人進屋說話?」屋內傳來一個老婆婆的聲音。
「我們只是路過,打聽完一些事就走,不打擾了。」賽仙兒沖屋裡道。
「進屋喝碗熱水再走吧,這天又潮又冷,出門在外都不容易啊。」
裡看去,就見一個老婆婆駐著枴杖,摸索地往屋外走,估計是眼睛不太好使。萬仁只是定睜一看她那雙眼睛,就知她得了白內障。按說明朝普通百姓的生活是比較清苦的,平時有稀飯鹹菜就算得上是盛世了,如果遇到個世道亂,連樹皮都吃不上。生活過得苦,長期營養不良,臨老就容易老眼昏花,甚至會得白內障青光眼之類的眼病。
「婆婆您不用出來了,我們這就走了。」萬仁說完,示意賽仙兒寫一張紙條塞給那老伯,低聲道:「有空帶婆婆進趟京,拿著這張字條到信仁堂,有人幫你們看病的。」
「咱們不是不想治,只是」老漢一臉尷尬,不用說肯定是因為囊中羞澀看不起病。
「看到這張紙條,信仁堂是不會向你們收診金的。」萬仁拍了拍老伯那張滿是老繭的手,然後領著眾人悄然離去。
萬仁離開李家莊回到驛道上,卻見那些前來迎接的里長和鄉紳還是沒走,看樣子,是想把王大人留下來過夜了。他不想再等了,就沖張百戶道:「我們騎馬趕路,讓兩個人趕馬車隨後。」
「在下以為,還是慢行為好,夫人不方便騎馬。」張百戶勸道。
「我可沒那麼金貴。」被人看扁,賽仙兒拉過馬韁,一蹬馬鞍就上了馬背,身手乾淨利落,邊上那些大老爺們見了,都暗暗驚奇。張百戶哪裡還敢多口,只得依言把給萬仁牽來一匹好馬。
王守仁見萬仁這邊要急著趕路了,也忙向那些賴著不走的里長鄉紳請辭,吩咐手下快備馬準備趕路。
「王大人,你若不把那些招牌儀仗扔了,本官就不等你了。」萬仁丟下這話,一提馬韁,與賽仙兒並馬前驅。
看著萬仁一行人絕塵而去的背影,王守仁有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早上還慢吞吞的,逢人就接見,現在卻變得這般火急火燎,這是在搞什麼明堂?
+++000+++
通州,京杭運河的最北端,離京約四十里,漕運也好,商旅也罷,都要在這裡下船,通州可以說是北京的集運中心,朝廷沿運河岸邊修有很多大型倉庫,倉米數百萬,夠北京城吃上一兩年的,是為大明最大的糧庫。
糧庫重地,守衛自然就森嚴,官也就多,這些糧官早早就聽說王次輔的兒子工部郎中王守仁要來試察糧道和糧庫,自然早早就備好的迎接大禮,就等著人來了。可這些官員們萬萬沒有想到,巡視隊不但早一天到了,還是摸黑到城外的。這天都黑了,什麼迎接禮儀都用不上了,只得開了城門讓人進城,然後安排人住進官衙內。
萬仁一行沒有住進官衙,而是找了一家旅館打尖,食宿都是自掏腰包。他不缺這點錢,就是不想住進官衙去看那些官員的臭架子。在等飯食送上的時間裡,萬仁就向小二打聽順水村一帶打井打出黑泉的怪事。小二見來人是大主顧且沒有架子,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通州附近打出過多少口黑泉,在哪個村子,是什麼時候的事都說得清清楚楚。萬仁聽了,自然是大喜,直接給了小二一兩銀子當小費。小二哪裡遇到過這麼豪爽的旅客,手拽著銀子千恩萬謝地下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