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太師

第一卷 自由誠可貴 第119章 本分(下) 文 / 注海

    要說唐寅之所以會巧遇康海,是因為他也剛從詔獄裡放出來。受萬仁的牽連,他也被東廠「請」到詔獄去吃了牢飯,幸好詔獄內的那些獄卒跟萬仁有些交情,對唐師爺也還算照顧,沒讓他吃什麼苦。

    如今萬東家回來了,劉公公雖然百般不願,也不敢再扣人,所以,唐師爺在詔獄裡免費吃住了幾天,就光榮出獄,唯一的遺憾是沒有人來給他接風洗塵。正是因為六年前那場科考舞弊案而入獄,他的名譽與前程盡毀,而他的妻子也離他而去,他現在是赤條條了無牽掛,只能將光棍進行到底了。

    此次已經是「二進宮」的唐寅不再像當年那般驚慌惶恐,他在詔獄裡好吃好喝好睡,沒事就跟那些獄卒閒聊胡侃,談著談著自然就扯到詔獄內的人犯,才過了這幾天,他就大體上獲悉詔獄內關了什麼人、因何事被關進來。

    唐寅在出獄時遇到了前探監康海,見康狀元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猜到這八成是為了李家的事。所謂助人為快樂之本,唐師爺非常好心地過去提供幫助。可非常不幸的是,他的熱臉蛋貼到了冷屁股,康狀元哪裡看得上唐師爺,只是「哼」了一聲就大步離去。

    「天無絕人之路,世有自絕之人。」唐師爺看著康海的背影,說了這一句就轉身回寓所,可行到半路上的康狀元又回過頭來問道:「閣下何出此言?」

    「李家之事在下已有所耳聞,在下知康大人救友心切,然路有千條,康大人打算走的那一條是死路。」

    「你怎知本官心中作何打算?」

    「縱觀天下,可救李家的只有一個人。」唐寅倒也沒把對方打算要投靠閹黨的心事給說出來。

    「你家大人?」康海冷笑著問道,神情中儘是不屑一顧。

    「並非我家大人,而是當朝皇上。」唐寅向北一拱手,又道:「然縱觀朝野,可直達天聽之人不多,執義直言之人更是少之又少,願意為李家求情的人或許就只有我家大人。」

    「你們為何幫我們?」康海自然不信有天上會掉餡餅的好事,卻知世間有很多陷阱,而他的潛意識裡就認為萬人坑不會這麼好心,明著說要幫忙,暗裡肯定在挖坑栽人。

    「誰道要幫你們?在下曾發願日行一善,所為之事不過是為廣積善德。」唐寅微微一笑,又道:「在下只是要將李家之事轉告東家,東家做何打算,非在下所預。」

    康海狐疑地看著唐寅,臉色陰晴不定,而唐寅也不跟他多廢話,一拱手就自請告辭了。反正想說的都說了,不管康海和李家承不承這份情,他都會把這事跟萬東家說的,這是他身為幕僚因盡的本分。而他也知道東家的性格,這個忙肯定會幫。他說這麼多,就是要勸康海不要衝動行事,先等一等再做決定。

    唐寅剛走出數十步,身後的康海卻小跑著追上來,說要請他幫忙引見萬大人。康狀元的心裡已經算過這一筆帳了:萬人坑只是一個市井小人,名聲比劉太監要好一些,與小人為伍怎麼說都比賣身閹黨要好一些,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

    唐寅卻搖搖頭,說不必了,因為他知道東家有個習慣:別人開口求他辦職權之外的事,他肯定一口回絕。當然,口上回絕不等於不辦,唐寅知道東家在這種事情上往往是心口不一的,就算是心裡打算幫,口上都不會應承。唐寅知道這些,但是康海不知道,他也不能明著告訴康海,只能告訴這位還是堅持要親自上門拜訪的康狀元:不要提救李家的事,否則東家會撤手不管。

    「要求人辦事,又不能把事挑明,這算什麼?!」康海聽得一頭霧水,卻見唐寅已經徑直離去,只得又快步跟上。

    +++000+++

    自打牟賦賦閒在家,牟府很少像今日這般熱鬧了。由於龍鳳店還沒有維修好,鳳姐等人都住到了牟府,把牟府擠得滿滿當當。對此,牟賦卻滿心歡喜,這人的年紀一大,就是喜歡人丁滿堂的熱鬧。

    這天下午,萬仁與萬信從宮裡出來,隨行的太監還拉來了幾十匹松江產的布帛。太后說這只是診金酬勞,本來萬仁也沒想要,但是一想到家人的衣櫃已經被抄家的人清空了,要添置新的,所以就收下了。

    其實萬仁也沒在乎賞賜的多少,家人開店可以自食其力,只要龍鳳店重新開張,又能吃穿不愁了。這不,他跟家人互道完離別之情,就找來萬禮,商議龍鳳店的重修工程。

    「老大,現在咱們沒錢啊,銀子都被東廠抄走了,只怕是要不回來。」萬禮大倒苦水,被抄這一次家,他們奮鬥了大半年的勞動成果都打了水漂。

    「我這裡還有一點銀子。」萬仁從衣兜裡取出一張銀票,一千兩,這銀子也不是皇帝給的賞賜,而是皇帝責令東廠給的抄家補償。

    「一千兩,這能建一座很大的宅子了,要不咱們就趁此機會將宅子擴建?」有了銀子,萬禮也就放心了。

    兩人正商議要不要趁此機會將宅子進行擴建,門房老李來告訴萬仁說唐師爺來見。萬仁說快請,由於這兩日來事多,他沒時間過問唐師爺和那十幾個給他打下手的國子監生的下落,現在他回來了,自然要把這些人找回來,讓農科院的事盡快重上正軌。

    「聽說大人受傷了?不知傷得重不重?」唐師爺倒也沒說自己被捉到詔獄去的境遇,而是先給東家問安。

    「無礙,將養幾日就能好。我不在京這些日子,讓各位受牽連了。」萬仁一臉歉意。

    「不過是進詔獄去小住了幾日,在下以前也進去過,這點小事不值一提。」

    「其他人呢?」

    「這幫小子機靈得很,一聽說大人離京,就都做了鳥獸散,在下也不知道他們藏到了哪裡。」

    「想辦法把他們找回來,農科院的事開了頭,咱們可不能因為這點小挫折就虎頭蛇尾。」

    「那是自然,大人所為的是為國為民的善事,在下自當效犬馬之勞。」

    萬仁見唐師爺沒有因為這場無妄之災而心生去意,心裡也很滿意,突又想起什麼,道:「你找回那些人之後,就回家去吧。」

    「回家?為何?」唐師爺駭然問道,他以為萬東家要趕他走。他可不想走,因為在萬東家這裡,他才有可能把六年前失去的尊嚴和前程找回來。

    「聖上此次南巡,獲悉治國之道在於得人,打算於正德元年開恩科廣選天下賢士。」

    「開恩科?」唐師爺的眼皮跳個不停,眼巴巴地看著萬仁。

    「是的,開恩科。聖上很快就會頒下詔令,全天下的秀才,不管是否被除名,都可參加於明年春季舉行的鄉試;全天下的舉子,不管是否被除名,都可參加明年秋舉行的會試,殿試於中秋前舉行,中秋放榜。以你的才學,願能大魁天下。」萬仁道。

    「大人,在下」唐寅激動得不知該說什麼好,他做夢都想要的重新證明自己的機會,這麼快就來了。

    「聖上隆恩,希望你能珍惜這次機會,日後榮登皇榜,莫要忘了報效皇恩。」

    「在下謹記大人教誨,定不負皇上重恩。」唐師爺是個明白人,所謂的聖上隆恩,其實不過是托詞,他知道萬東家都喜歡打著皇帝的名頭幹好事,這一次皇帝能開恩科,肯定是萬東家說了話。

    還別說,開恩科之事是萬仁主動向皇帝請賞來的。就在這天中午,張太后甦醒過來,見皇帝與萬氏兄弟守在一旁,就開口說要重賞。皇帝自然順水推舟,問萬仁想要什麼。

    其實,以皇帝的意思,是想給個超品的爵位。但是明朝的爵位難得,向來只封外戚和立有大軍功的武將,雖然多次救駕,萬仁自知還不夠格,得封爵位反而會引來別人的嫉恨,他自然是堅辭不要。後來他經過一陣考慮,就向皇帝要了一場「恩科」。

    當時,張太后就笑話萬仁,說他都不知聖賢書為何物,開十次恩科也考不中。萬仁只是笑笑,接著向皇帝建言廣選賢士,恩准讓那些因為各種原因失去了參考資格的人參加。因為這場恩科不是為他自己要的,而是為唐寅和徐經要的。

    別人如果有這樣的大好機會,肯定是要賞賜要官爵,而仁兄卻用所有功勞來換一場恩科,皇帝聽了都覺得匪夷所思,不過還是非常高興地恩准了,畢竟多開一場科考不算是什麼壞事,反倒是能給皇帝博來一個愛才重士的名聲。

    當然,開恩科真正得益的還有天下的學子,畢竟三年才一次的正科實在是太難等了。而恩科是臨時招考的性質,正科還是照常舉行的,這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三年裡,考生們可以考兩次,這對那些熬白了頭的秀才舉子們來說,無疑是久旱得甘霖。

    果然,站在唐寅身後一言不發的康海聽聞此消息,瞳孔微張,不由得多看了萬仁幾眼,眼前這個市井小人讓他無法琢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