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太師

正文 第058章 沖喜(下) 文 / 注海

    「小仁子,你這些天都不入宮面聖,皇上可生氣了。」張皇后正坐在一涼亭上,看著弘治帝在御花園裡打太極,見兒子帶著萬仁入宮來了,假裝生氣道。

    「母后,仁兄這些天張羅著娶嬌妻,心裡面哪裡還有父皇跟母后啊。」小太歲不忘添油加醋。

    「哦,小仁子你這就不對了,娶妻這等喜事,怎能不面稟聖上?難不成怕宮裡給不起賞錢?」張皇后臉上「怒意」更濃了。

    「內子喜靜,所以我們一切從簡。」萬仁編了一個借口,將此事揭過了。

    「皇上可聽到,小仁子娶妻了,該誥封其妻為誥命夫人。」張皇后衝著正在一心一意地打著太極的弘治帝笑道。

    「該的該的。」弘治帝匆匆收招散功,回到涼亭上。

    明沿宋制,封贈一品至五品官員授以誥命。萬仁雖無職權,但好歹也是五品官,五品官員本身受封稱為「誥授」,封其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生者稱「誥封。賽仙兒榮登五品命官之妻,自然也要被誥封為五品宜人。

    雖說誥命夫人只是榮譽職銜,有俸祿卻沒有實際權力,但是叫起來很風光的。還能受賜官袍腰帶等官僚主義用品,穿戴起來很拉風。不過,賽仙兒跟萬仁一樣,不興這一套,她和萬仁一同跪下堅辭不受。

    剛才一心只想著如何數落萬仁,直到這時,張皇后這才發現萬仁身邊還跪著一個賽仙兒。她見賽仙兒一身青布衣,頭上插著鐵釵,哪裡有一點命官之婦的樣子,不由得氣道:「小仁子,你也真是的,沒錢就跟本宮說嘛。你自己邋邋遢遢不成樣子,還讓新娘子跟著一起受苦,太不成體統。」

    賽仙兒與萬仁相視一笑,他們沒敢說今天是他們大喜的日子,要不然皇后又得數落一通。本來賽仙兒並不想入宮,民怕官嘛,更何況是萬萬人之上的皇帝,賽仙兒潛意識裡就把皇帝當成是洪水猛獸,凶巴巴的。可當她聽了張皇后這一通數落後,反倒放心了:打是疼罵是愛,能讓皇后找事來罵,說明小仁哥很受寵,一般人還真享受不到這等待遇呢。

    「你個女人家,不懂的。」弘治帝笑笑,對萬仁問道:「這位可是賽仙兒?」

    「正是。」萬仁點點頭。

    「平身吧,讓朕看看能讓小仁子動心的女子是何人?」弘治帝笑道,萬仁那句「為人應學陶朱公,娶妻當得賽仙兒」的豪言早已傳遍京城,人人爭相議論,就連深居宮中的皇帝也有所耳聞,弘治帝端祥著賽仙兒的臉,道:「嗯,不錯,秀外慧中,小仁子的眼光不差。此女荊釵布裙淡妝素抹卻卓爾不凡,有漢時當壚沽酒之奇女子卓文君之風。」

    「皇上說得對,細看之下,賽仙兒真有卓文君之風。」張皇后又盯著萬仁,搖頭歎惜道:「只可惜,小仁子沒有人家司馬相如的才氣。哎,牛嚼牡丹。」

    面對張皇后的擠兌,萬仁只是笑笑,不以為意。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萬仁看來,精通琴棋書畫的司馬相如是才子,身懷解牛神技的庖丁也是才子,他精於飲食養生之道,自然也算是才子之一。

    弘治帝衝著張皇后笑笑,道:「小仁子什麼都好,就是肚子裡的墨水太少,又不肯用心讀書,實在是可惜。」

    「聖賢書束之高閣,臣還是不讀為好。」萬仁如是道,弘治帝不止一次勸他用心讀書,通過科舉謀一個正經的出身,日後可與朝廷的官員們和平共處,共為朝廷出力,可他壓根就不聽,四書五經還是不碰。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大變革的時代就要來臨,孔老二那一套已經過時了。萬仁才不要學那腐儒酸,他要當時代的弄潮兒。

    「父皇,萬仁說得對,聖賢書了無用處,那些飽讀聖賢書的先生皆是酸腐無用之輩,死板僵硬,孤傲自許;徒有其表,清談唬人尚可,正經做事,或天真,或軟弱,不切實際,書生誤國之事每每發生,建文朝就是被那些無用的書生弄垮的。」小太歲振振有詞地說道,當然,這一套理論不是他自己讀書悟出來的,而是從萬智那裡鸚鵡學舌來的。而他如是說,並不是憂國憂時,只是為自己不讀書找借口而已。

    「一派胡言,小仁子不治國不用讀聖賢書也可以,你是太子,而今不好好讀書,日後繼位為帝,如何治理國家?」弘治帝怒道,對於這個愛玩的兒子,他頭痛不已。

    「治國不外乎選賢任能,賞罰分明;有能者任之,無能者黜之,則人盡其職;有功者賞之,有過者罰之,則人盡其忠;朝廷人人盡職盡忠,天下大治。」小太歲又是一通鸚鵡學舌。

    「皇上,照兒明白這麼多道理,真的有長進了。」張皇后滿臉欣喜,弘治帝卻搖頭苦笑:他知道太子是很聰明,嘴上說的頭頭是道,可就是定不下心來辦事,整天在外面瘋玩。而他只有這麼一個寶貝兒子,平時皇后更是寵得不行,他想訓戒幾句,皇后就過來勸,更別提打了。

    哎,要當一個盡職盡責的父皇真難啊。

    「父皇,納太子妃一事,兒臣有個要求。」有母后幫口,小太歲壯著膽子道。

    「哦,你又有什麼主意?」弘治帝倒是來了興致。

    「兒臣要親自挑選。」

    「原來是這事,父皇准了。」弘治還以為兒子要提什麼荒謬的要求,原來是想自己看一看未來的妻子,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父皇,兒臣的意思是從宮女頭目中選,不是選三。」小太歲不忘補充道。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防止**干政,明令:凡天子、親王之後、妃、宮嬪,慎選良家女為之,進者弗受。這也就是說,皇室娶親必選小家碧玉,進獻的不要,而且偏重於選擇清貧之家的女子,試圖以此輔佐皇帝去節儉勤政。所以,老朱家有很多窮親戚。

    而且明代選后妃的制度十分規範,從海選開始,逐級加以篩選淘汰。所謂海選,就是每當皇帝到了大婚年齡時,皇宮都會派遣宦官到全國各地挑選年齡在十三到十六歲之間的少女,從中選出5000名由皇家支付路費,由父母在規定的時間內送到京城進行第二輪選拔。

    第二輪選拔時,宦官們選擇一個較大場地,把少女每百人排成一行,按年齡大小排序,一番察看後,把那些過於高矮胖瘦的少女淘汰。這一**概會淘汰五分之一。

    第二天將進行第三輪選拔,宦官們採用前一天的列隊方式,仔細察看每人的五官、頭髮、皮膚以及音色、儀態,只要有一項不合規定,便被淘汰。這一輪又會淘汰剩餘人數的一半。

    剩餘的大約2000人會進行第四輪的精選。這一輪,太監們不僅會用尺子細量少女的手足,還會考察少女的步姿與風韻。這一步又會淘汰1000名少女。最終留下的1000名美女召入宮中繼續參加選拔。而太監們的使命也至此畫上了句號。

    過了這四關的女子大概只有1000名,都成功「晉級」成為宮女了,但是要想成為后妃,還要進一步的觀察。入宮後,宮中宮娥們將那些宮女分別引入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捫其肌理,察其貞潔」,身上不能有一絲疤痕,肌膚必須細膩光澤,這樣,從這1000人中再選出300人為宮女頭目。

    第五關是由皇帝專門派遣的宦官詳細觀察這300名留宮的美女一個月,依據她們的性情言語,判斷性格是否溫柔敦厚,是否具有智慧並且賢惠。據此,再篩掉250人,剩下的50人便自動晉級為嬪妃。

    倒數第二輪是「選三」,就是由皇太后或太妃從50人中選出三個供皇帝欽定。最後由皇帝欽定一名皇后。

    這種宮廷大型選美,在全國各地物色出13歲至16歲的淑女幾千人,通過層層選拔,最後選中的不超過五十人。這真是百里挑一啊,妃嬪們就算不是人間絕頂美女,質素也不會差到哪去。

    而小太歲卻要從那三百個宮女頭目中選妃,萬仁隱隱約約地猜到這小鬼頭又想玩什麼花樣。

    「這些事交給奴才去辦就行了,不必親力親為。你安心讀書,父皇自會為你選一良妃。」弘治帝道。

    「不可,兒臣一定要親自挑選,不然不娶。」

    「皇上,就依了照兒吧,又不是什麼大事。」張皇后見兒子一再堅持,就勸道。

    「朕擔心照兒為此耽誤了學業。」知子莫若父,弘治帝似乎已經猜到太子要幹什麼:親自選妃是假,明著是為了拖延時間。從三百人裡選一個人,怎麼說也得用十天半個月吧,更何況是「精挑細選」?沒幾個月的時間別想定下來。

    「不會的,兒臣有侍讀相伴,一定會加倍用心讀書。」小太歲忙道。

    「三百選一太費時日,要不這樣吧,從五十中選一,母后陪照兒一起選。」張皇后提出了折中方案。

    其實,小太歲堅持要三百選一,目的就是為了藉機拖延時間,拖得一天算一天。要是真跟張皇后一起選,那就沒戲唱了。小太歲自然不樂意,但也不好反駁,雙眼不停地向萬仁瞄來,希望萬仁用那三寸不爛之舌幫他說幾句,這也是他堅持帶萬仁入宮的原因。

    「選定太子妃一事事關太子與太子妃的終身幸福,此事不可馬虎。微臣覺得太子殿下所言為是,應當廣選之。」萬仁不負小太歲厚托,幫口了。小太歲聽了自然是大喜,恨不得上前抱住他以表謝意。

    「小仁子說的也有些道理,如太子妃所選非人,那豈不是害了照兒?」張皇后也望風倒向小太歲一邊。

    萬仁見弘治帝還在猶豫,又道:「微臣深知聖上盼得龍孫,臣建議以十天為限。十天內殿下自選一妃,如不能定選,則由聖上指定,如是可好?」

    這就是萬仁的主意,先定下個期限,給你選擇的機會,但是不給你拖延時間的機會。

    「好,小仁子的主意總是好的。不過十天太倉促,欽天監請以六月初六為吉期,那期限就定在六月初五之前吧。」弘治帝終於拍板,還對萬仁眨眨眼,似笑非笑。

    說實話,弘治帝非常喜歡萬仁,這傢伙頭腦靈活,很會辦事也很會說話,最重要的是辦了好事居然不居功,這讓弘治帝對其大為欣賞。

    弘治帝向張皇后眨了幾下眼,張皇后跟弘治帝相處日久,心有靈犀,知道丈夫想幹什麼,於是就對賽仙兒道:「仙兒姑娘,陪本宮散散步。」

    皇后被支走了,小太歲雖然還心有不服,但也沒人幫襯,只得找了個借口請辭了,弘治帝又把侍從都摒退,這才歎息道:「太子聰明,好逸樂,朕放心不下。」

    「聖上保重龍體要緊,兒孫自有兒孫福,不必擔心。」皇帝現在身體並沒有大好,萬仁還是擔心他哪天又會操勞成疾。

    「朕福澤太薄,只有這麼一個兒子,平時寵溺有加,生怕其受苦。如今想要嚴加管教,卻有心無力。小仁子,你可有辦法?」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經歷磨難就無法長大。聖上讓太子監國吧,多一些磨練,太子自會認識到守業唯艱。」

    「太子大婚之後,朕就退位。」弘治帝終於下定了決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