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八十三章命運1 文 / 老螃蟹
第八十三章命運1
軍隊是維繫國家存在的基礎,這台天生的暴力機器,對內負責保障社會秩序正常運轉,威懾與鎮壓企圖破壞秩序的民眾,對外則是與別國爭奪利益最有力工具。
假如要再說得直白一點,那就是正因為有了軍隊的暴力威懾,才能確保國家組織的長期穩定存在,否則只需幾個心懷不滿,操著鋤頭造反的農民串聯起來,就能把堂堂一國元首幹掉,唱一出陳橋驛。
阿利斯依靠威逼利誘,好歹讓特蘭斯瓦尼亞的遠征軍湊夠了十五萬的人數上限,然而這支缺乏組織的烏合之眾還遠談不上具備什麼作戰能力。
將一些相互之間毫無瞭解的士兵急切地拼湊在一起,他們還要接受以前素不相識的軍官指揮,這種一盤散沙的態勢,根本不能稱為一支軍隊。
在五月中旬完成了第一批基幹部隊的集結之後,阿利斯派出手下最為倚重的科爾比.夏默子爵出任這支遠征軍的司令官,連帶為一窮二白的遠征軍,補充了兩百名從皇家騎士團抽調的騎士,充當這支部隊的基層軍官。
隨即,新官上任的司令官大人開始了為期三個月的整訓工作。
時近秋高氣爽的九月,成功整合了前期集合數萬部隊的科爾比.夏默正式向阿利斯呈文匯報稱,根據他的判斷,遠征軍已經可以投入作戰。正好這個當口,一直頂著奧匈帝國日漸增大壓力的阿利斯,也被平均一天送來兩封求援信的摩爾多瓦大公弄得快要吐血了。
在徵詢過幕僚們的意見之後,阿利斯表示同意科爾比.夏默出兵的建議,不過要求他務必保證遠征軍的安全。
不久之前發生的那場,持續了一年多時間地大規模內戰,以及其後的饑荒和瘟疫讓特蘭斯瓦尼亞的人口銳減了三成。要是這次再失去十五萬青壯年男子。恐怕阿利斯就得去上吊尋求解脫了。
科爾比.夏默自然明白阿利斯的用意,特蘭斯瓦尼亞出兵也是迫於壓力,火中取栗的事情還是留給別人去做吧!
新任的司令官立即滿口答應下來,隨後這位老練的職業軍人又慎重地提出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遠征軍地後勤補給如何解決。
內戰結束後,陳無咎在西南部折騰得再狠,畢竟也是偏居一隅的邊境地區,穆列什河和伯爾扎瓦河疏浚工程的開工。也不過是幾個月之前的事。除了阿利斯這種需要時時刻刻為了每一個特蘭斯瓦尼亞人考慮人生前途,同時具備足夠的資源和動機的上位者,有這個閒心和精力去瞭解陳無咎改革的人實在不多。
或許事不關己的人們大概得再等個幾年,才能從日益增多地外來貨物中注意到這件事情的結果。
為了保密起見,阿利斯吩咐手下們封鎖關於造船,以及調集糧食南運的諸般準備活動,上述這些計劃都是打著增加直轄領戰略儲備的旗號。
去年陳無咎貢獻出富庶的拉森省與大公阿利斯交換西阿拉德半個省地領地,再加上原本就掌握就在歷代大公手中的巴爾克地區。西南地區的大公直轄領地已經接近兩個省的面積,因此並沒有多少人注意到阿利斯策劃地戰備舉動。
面對科爾比.夏默的詢問,阿利斯藉故遣退了左右人等,說道:
「我軍經過同盟國領地期間,糧食由盟國提供一部分。在大軍抵達基利亞河西岸之後,行軍沿途的補給改為由維德子爵的船隊負責提供。」
聽罷阿利斯的陳述,科爾比.夏默沉思了片刻,說道:
「殿下。不是我信不過維德子爵的能力,但是請殿下一定要謹慎考慮。十幾萬人的軍隊每天所需的糧食軍需數量極其龐大,萬一中途出了什麼意外,補給斷絕,我軍會面臨進退兩難地絕境。」
原本不置可否的阿利斯,為了安定手下頭號戰將的信心,只得洩露出一點核心秘密,好讓科爾比.夏默放心。
「殿下。您是說巴爾克女伯爵安雅閣下,馬上要下嫁維德子爵!」
這個驚人的第一手內幕消息從阿利斯的嘴裡講出來,科爾比.夏默頓時臉色驟變。
老大公拉凡迪諾三世不算是多麼高產的父親,他的子女連同那些血緣關係存有大量疑點的都一塊算上,也才區區十幾個。
這種量級地子女人數,在貴族家庭看來簡直是少得可憐,導致這種情況地原因其實並不複雜。
老大公年輕的時候,醉心於創建武功開疆拓土地事業。在位的二十年間。平均每十年裡面至少有八年在打仗,直到把百年來特蘭斯瓦尼亞積蓄的家底折騰得差不多了。老大公自己的身體也經不住鞍馬勞頓之後,這種徒勞無功的征戰才算告一段落。
帶有一些高等精靈血統的安雅.巴爾克是老大公最小的女兒,也是惟一的私生女。
老大公在晚年格外偏愛這個女兒,隨即將富庶的巴爾克地區賜給了安雅,作為她的食邑,同時給了她一個名譽的女伯爵封號。
賞賜的食邑雖然不像正式封邑那樣,領主關起門來自己就是土皇帝,甚至有徵募私兵的權力。
可食邑名義上的領主,每年還是能從領地財政中分潤到一筆數額不小的款項,而且這是一筆足以維持奢華體面生活的巨款。安雅的容貌繼承了父母的優點,公國內有意攀折下這朵名花,來一個人財兼得的少年貴族俊彥,加起來不下百幾十人,安雅怎麼會突然就決定下嫁給了一名子爵呢?
那些不太光明正大的理由,自然是不能對信守騎士精神的科爾比.夏默詳細闡明清楚。
在主君阿利斯言辭含混地表露了一下與陳無咎聯姻背後隱含的用意之後,科爾比.夏默也就識趣的不再追問下去了。
趕在遠征軍出發的前夕,阿利斯不顧此前陳無咎只在往來的信件中含糊地承諾了與女伯爵地訂婚意向,直接派人護送安雅和她的直屬家臣前往陳無咎的領地。
在送親隊伍眾多的隨行人員中,除了少數多年來一直跟隨安雅的貼身僕人、書記員和護衛。阿利斯在這支隊伍裡安插了相當多的親信人馬。陳無咎和安雅有了一個合法的夫妻身份,那麼陳無咎的領地也就無法避免遭到大公地滲透。
儘管阿利斯無意與老朋友陳無咎敵對,可雙方所處的地位已經決定了他們在某些領域內對於利益瓜分的分歧,將會無可避免地激化矛盾。
阿利斯需要鞏固自身的權力,必須掌握住這條通向大海的黃金水道,這是一場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生存競爭。
一塊蛋糕在沒有後續添加新食材的前提下,永遠參與分配蛋糕的人越多,平均每個人分到地越少。
若是陳無咎不想自己的利益受損。就要一定反擊阿利斯的滲透,早晚雙方會從暗戰變成明戰,不過核心利益早已轉移到爭取信徒上頭的陳無咎,內心裡並不如何看重那幾座河口港的控制權在誰手中。
正如寓言故事所說地那樣,非竹實不吃,非泉水不飲,非梧桐不棲的鳳凰神鳥,難道會在乎一隻發臭死老鼠的所有權歸屬問題嗎?
只要領地從外界輸入人口和資源的權益能得到充分保證。陳無咎才不在乎誰來主持港口和船隊地事務。無論港口也好,領地也罷,通通都是陳無咎為了達到預期目的,而借用的跳板和工具。
更好的傳播暗黑神殿的信仰,努力發展信徒的人數。積累神力,提升神格,這才是陳無咎追求的終極目標。
或許世上的確有不少自以為聰明,最後卻本末倒置。放棄了目地,反而以追求和佔有手段與工具為榮的傻瓜。陳無咎絕不是這群傻瓜中的一份子,至少他能夠分清楚自己的身邊,究竟哪些東西是可以輕鬆割捨的,哪些是絕對不能放棄的。
女伯爵龐大的送親隊伍抵達奧拉迪亞省的前一周,阿利斯派遣地使者才姍姍來遲地扣響了新郎官陳無咎地大門。
從這封辭藻華麗,行文優美的文書中,得知了喜從天降地大好消息。陳無咎轉了轉眼珠。已然想清楚阿利斯這是在搞什麼飛機。
成本低廉的水運,連通基利亞河上下游諸多河港,還有直通大海的便利,這些有利條件必然使得奧拉迪亞和阿拉德兩省的港口成長為商賈雲集,貨品堆積如山的好地方。計算一下今後可以源源不斷收取的通關稅和交易稅,囊中羞澀的阿利斯對這塊肥肉不動心,那才叫有鬼呢!
這次阿利斯藉著妹妹出嫁的由頭在陳無咎的地盤裡打入一根釘子,即是鉗制陳無咎勢力極度膨脹的工具。同時也是確保遠征軍不會因為某些人搞小動作。後勤補給出現問題的預防措施。
權衡利弊之後,陳無咎淡然一笑。隨即讓手下們逐個通報領地各級官吏和高級軍官這個特大利好消息。
旁人倒也罷了,唯獨佳莉斯聽到這個消息,白皙的面龐掠過一層陰雲,變得如死灰般了無生氣。
倒不是看不破這樁政治聯姻是為了利益而誕生的交易手段,陳無咎和未來妻子更是連一面都沒見過,自然也談不到什麼移情別戀上頭,但是平白要把自己的男人讓給其他女人,任憑佳莉斯的心胸如何開闊,她也禁不住一陣黯然神傷。
人的精神需要寄托,尤其是在感情上遭到打擊之後,那種茫然無措的迷失感更是令人急需找到一點依靠。
在黑暗世界中漂泊半生,佳莉斯拋棄了她原本單純的信仰,習慣在腥風血雨的戰鬥中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爭取勝利,不過這一次的沉重打擊,讓佳莉斯感到了一種別樣的挫敗感和失落,因為她並不是輸給了一個女人,而是輸給了遊戲規則。
凡是制度性的存在,無論一個人的力量多麼強大,都難以撼動規則造就的產物。
感悟到自己無力改變即將到來的一幕,佳莉斯選擇了逃避。眼不見為淨,或許走得遠一點,看不到,聽不到,就不會這麼痛苦了!
於是佳莉斯乘著一輛四輪馬車,帶上幾個算是心腹的僕人,準備一同前往東阿拉德的領主城堡暫住。
半途中,忽然看到了一個熟人站在大路旁邊,隨即佳莉斯命令馬車停下,跳下馬車,說道:
「蘇菲牧師,您怎麼會在這裡?」
這幾年來,小精靈蘇菲一直擔負著宣喻神意,為菲露莉神殿信徒們治療疾病,解答人生困惑的工作。平常她總是奔走於各個教區之間,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地工作著,佳莉斯對能在通向領主城堡的路邊突然看到蘇菲,心中也是有著幾分疑惑。
平日裡總是擺出一副神聖不可侵犯表情的小精靈蘇菲,此時卻衝著佳莉斯嫣然一笑,說道:
「這都是神的旨意,女神告訴我,姐姐你現在非常需要神的關愛。」
沉默了片刻,佳莉斯伸手撥開前額上被風吹亂的幾縷秀髮,略顯憔悴的俏臉上閃過一絲淒然的笑容,說道:
「我沒什麼事,只是一時有點想不通,想一個人安靜幾天。早晚會面對這個結果,其實我很早以前就知道了。」
小蘇菲那仍然殘留著些許童稚的面龐上,浮現起一縷天真的笑容,隨後她朝著佳莉斯伸出手,說道:
「來吧!跟我一起走,投入到女神的懷抱中,女神要我告訴你,一切的苦難和哀傷都會過去,你要相信神的旨意。」
神明的本質到底是什麼,陳無咎瞭然於心,但他卻從未向佳莉斯透露過隻言片語。
這不是陳無咎小氣不肯讓人知曉這些秘密。所謂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謀事不密幾成害。類似這種關係到通神之路的天大奧秘,知者對任何人都不會談及半句內情,因為有些東西真的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言傳則必有奇禍。
在短暫的猶豫之後,佳莉斯拉住了蘇菲遞出的纖手,兩個人一同上了馬車,隨即調頭朝著菲露莉神殿的方向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