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東週末年有戰國

正文 第一百零六章 從邊市到軍市(下) 文 / 克己馬

    「鐵?你是說郭家和卓氏向匈奴人販賣鐵器?」趙括聽到繚子口中吐出個鐵字,就像是心窩被什麼東西狠狠地刺了一下,豆大的汗珠如千百隻螞蟻自頭而下;他的身子也猛地僵在那裡,無心向繚子打聽為什麼說這兩這邯鄲大商販鐵之事,還與他趙括有什麼關係了。

    把糧食大批販賣給敵對的匈奴人,也已是十分嚴重的事情了,還要又被繚子查出出賣鐵器,甚至有可能是鐵兵器的事情,這能不讓身為邊事主官的趙括心如火燎嗎。

    「我說大師兄啊,你怎麼把我的話給聽反了去?」繚子看趙括神色緊張,倒是先嚇了一跳,可又一想,原來是自己那說話愛大喘氣的毛病,又把趙括給坑了。

    「聽反了?叫你有話就直說,少來點拐彎抹角和長卷斗言,你就是不聽,快說……這鐵的事情是什麼一回子事?還有,怎麼又和我有關係了!」趙括這回被繚子那一驚一詫的說話習慣玩得不輕鬆,聽繚子說他把話聽反了,心裡自然就放鬆了些,也有了功夫去申斥上繚子兩句了。

    「從頭說起?」繚子做出一付委屈了的樣子,雙眼眨了眨,像是在無聲的譴責趙括自己心嚇自,話只得了一半就開跑,到頭來還責怪他沒有把話說清。

    「快說,少費話!」趙括把臉一扳,厲聲呵斥了繚子。

    繚子一趙括臉色發暗,知道這下子可玩大了,連忙補救道:「是那兩家商人向匈奴人買鐵礦石!」

    「這麼說不就行了嗎?非要數落你兩句,你才知道什麼叫厲害!說,具體是怎麼回事?」趙括還是一張冷臉,面對繚子,心中卻在思量自己是不是太放縱繚子,讓他太不知天高地厚;趙括心中更不由地佩服起趙惠文王與威太后的駕馭之術起來。

    「這事情說白了,就是郭家父子與卓氏在中原大批購入糧食,然後把這些糧食轉運到邊郡,再用以物易物的方式,與匈奴人交易,把糧食換成鐵礦石--這算是完成了他們生意的第一步。之後,這兩家大商又把從匈奴人那裡換來的鐵礦石運回邯鄲,加工成上好的鐵器,然後再把這些鐵器銷售到中原各地--而他們正是賺的這一頭的錢。」挨了趙括的兩句訓斥,繚子這回學乖了,一五一十地回答著趙括的問話。

    「等一等,你說這事與我的關係是?」趙括又問。

    「這個……一半是我藉著追查那東胡人的冤案時,從各大小商人們那兒打聽到的,還有一半……嘿嘿……是師弟我不才,推斷了出來的!」繚子向趙括拱著手,假意用雙手遮著那張嬉皮笑臉--他又得意上了。

    繚子推理判斷的本事,在他對東胡人冤案的處理上,趙括已是有所見視--就這一點上,趙括自然是對繚子還是充滿著信心。可是看著繚子那張似笑非笑地臉,就這麼直面對著自己,還把自己作為他推理的對象之一,趙括的心中,始終有一點兒不是滋味。

    「說……」趙括做出要撿起機案上竹簡順手敲打繚子的樣子,一來是讓繚子有話快說,二來是提點繚子不要胡說亂言。

    「咳,咳……」繚子看到趙括的這個小動作,以為趙括還真要動手,一不小心吞了兩口自成家的唾液,咳了兩聲。

    看到趙括欲動又止,繚子這才放下心來,收了笑臉,面無顏色地正聲說道:「大公子師兄在邯鄲之時,多年佔據著主管我趙國中央武庫的邦司寇一職。你為了使我趙國武備精進、器械統一,便一改原來一半武器由官家廠坊生產,一半向私人作坊採購的方式,把所有武器的生產全都納入了家營。這算是搶走了那兩家大商人的生意了吧。這還不算什麼……大公子師兄又是個能人,在你的監督和參與之下,官家廠坊所出產的兵器別的鐵器,明顯優於他們兩家的--這是因為師兄你對鐵器生產鑽研得深入,把技太改進了許多的原故!」

    說到這裡,繚子又想小小地對他的師兄獻媚一番,可看趙括的手,又伸向了竹簡,於是他立刻把頭一低,裝作什麼也沒有看到的樣子,繼續說正題:「於是這兩家便派出人手,前來刺探官家廠坊的技術,想偷學了去,改進自家工藝。」

    「這種事情,我自然是不會允許,他們這一『偷師』,自然會把新的工藝技術傳到他國--如此,我這邦司寇不就是白做了。於是我一面處決了他們派來的『偷師』之人,一面裝作糊塗不知此事,但卻分出一定的工廠生產百姓生活所需之鐵器,賣到出向市--這便又搶了他們兩家的生意!」以自己喜歡處於主動的性子,趙括代繚子說了一段,免得繚子又去瞎推亂理,然後說道:「繼續!」

    繚子會心一笑,繼續被趙括打斷的話題:「郭家和卓氏雖說是朝從有人也辦事,可終究還是比不上您馬服君這個朝中大員、現管之人,只好忍氣吞聲,再想他法。

    師兄知道武器生產是關係到國家安危的大事;可是你也要知道商業中,最得利的全是鹽鐵買賣,而這鹽鐵買賣最得利的就是兵器買賣。兩家大商自然不願就這樣被大公子師兄擠出這兵器生意。

    他們不能向趙國中央武庫出售武器了,便開始不辭辛苦地發展各地方郡縣武庫,甚至開始向他國出售鐵製兵器--當然,這種事,自然是他們背後的那幾位擔待著,然不然他們早就……」

    就在繚子發出哼哼鼻音之間,趙括也回想起來自己初為總理趙國所有兵器製造、武庫管理事物的守相時,想要在全國推行武備改革,卻遇到地方上強大的反對與彈劾之音的事情。

    「原來是他們在背後搗鬼啊!」趙括心中默默想道:「這下子可是來齊了,真是不是冤家不聚頭啊!」

    思前想後,回想起自己聽完繚子一半話兒,變心急如焚,實在是有事大將風度;趙括不禁然間,啞然失笑道:「可是中原的鐵兵器,向來是韓國最佳--而韓國鐵製兵器好過他國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鐵礦品質好,而非自身冶煉技術精進。於是這兩家大商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天下最好的鐵兵器是出自匈奴,而匈奴鐵兵器好的原因也是因為他們的土地上有好的--不對,是天下最好的鐵礦。又於是,他們知道匈奴缺糧,便想到了收購中原之糧,換匈奴鐵礦,再運回邯鄲煉鐵製器的法子--說到底,還是因為個利字,是被我這個馬服君給逼出來的!」

    「所以我才會說,這事與大公子師兄有關啊。」繚子看到趙括輕笑,自然也就放鬆了下來,陪笑一句道。

    「看來這回我又要斷他們的財路了……」趙括在邯鄲之時,早就在心中暗暗擬定了套邊貿的計劃,只是沒有想到,有人比他還先出了邊市交易。只是這種邊市貿易完全是不受他監控的無序貿易,這可不在他的計劃之列。

    「怎麼?把他們拿了--我看還是拿那些商人,原原本本的把他們送還給平原、建信兩君就好了!」繚子看趙括神色有變,目露寒光,知道他的師兄已經有了主見,便不失時機地暗暗提示道:這些肥頭大耳的商人上面可是有人的,我們初來邊地,懲辦了大搞走私的商人已經是得罪了地方,就不要再向趙國朝廷上的兩位封君臉上再掛不住了。

    「好好!我這就帶著紫山騎士,再叫上龐都尉去拿人!」一聽到又可以大耍威風了,原本是如木樁般立在趙括身後的李同也著實激動了一把。

    「拿人……這邊地三郡,千里之地,就憑你們這千把號人馬,能拿得了多少。就算是把我這六萬軍隊全叫去拿人了,又能拿得了多少--到時我們還打不打匈奴了!」趙括大聲責問道。

    繚子到底還是太年輕了點,他只是看到了朝野的厲害關係,憑著權謀之術的皮毛,給趙括出了個半好不壞的主意。現在又加上個李同這麼一鬧騰--趙括當然有些不悅,只是因先前對邊市之事,思慮過重,他被受壓抑的神精猛得一鬆,藉著李同的火上澆油,爆發了一下。

    「厄……」看到趙括一怒,繚子李同都不敢吭聲了。

    看到兩人不說話了,趙括這才又言道:「其實我在邯鄲之時,就想過開放邊貿之事,如果我們能購把邊市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什麼資敵、通敵……都不在話下。邊市反而可以成為我們對匈奴戰爭的助力!」

    說到此處,趙括又有那麼點兒意氣風發,卻又一席空談的樣子了。

    「可是現在的邊市,別就不在我們控制之下了,就連那些個尸位素餐的郡縣官吏--他們也是管不到的啊!這才是現在當緊的地方!」繚子對邊市之事,也是做過點兒調查研究的,他一言便切中了趙括那空想之談的要害處。

    趙括看了看繚子;繚子以為自家又說錯了,正要認栽,卻又聽趙括說:「既然邊市不能為我所用,那麼,我們就要把它除去,另開一個在我們控制之下的『軍市』!」

    「軍市!大公子師兄是說取締邊市,代之以軍市!」繚子問道。

    「正是!」

    |com|b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