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七卷 東征 第四百五十七章 困獸猶斗 文 / 天翔

    第四百五十七章困獸猶斗

    雖然城牆上的倭兵有了大木盾的遮擋,但是畢竟漢軍的連弩射擊的準度極高,因此城牆上的倭人在打退了漢軍的第一次進攻之後,為了減少士兵的傷亡,姿三郎急忙指揮士兵躲到了城牆後邊,用木盾遮在頭上,以抵擋從天上落下的弩箭。

    沒有了倭人的干擾,弩兵便可以放心的用弩箭射擊拉著吊橋的兩根繩索。由於距離不過百步左右,因此沒用多長時間,兩根繩索便先後被弩箭射斷。沒有了繩索拉著的吊橋轟然一聲巨響,落到了河面之上。

    城牆上的姿三郎看到吊橋放下去了,急忙指揮士兵用力將石塊從上面砸下去,想把吊橋砸爛。只是他們剛一露頭,漢軍的弩箭便馬上呼嘯而至,奪走不少倭兵的性命。可是舉著盾牌又根本沒辦法把石塊扔出去,因此倭人只扔了幾塊石頭下來之後,便都躲在城牆後邊不敢露頭了。

    按照事先制定的攻城方案,現在幾十名長槍兵抬著巨大的撞木,在數十名盾牌兵的掩護下,快速從吊橋上跑了過去,來到了城門前邊。

    當長槍兵前進的時候,後邊的弩兵也一樣繼續向城門方向逼近。如今弩兵距離古屋城城牆的距離不過六十步遠,眾人都端著手中的連弩,對準了城牆上的位置,只要倭人一冒頭,弩兵馬上扣動扳機,弩箭便直奔倭人而去。因此現在倭人只敢用兩面盾牌挨著露個小縫,然後從縫隙中觀看城外漢軍的動向。

    因為知道城門洞已經被自己堵住了,姿三郎倒也不是很擔心漢軍會把城門撞破。即使他們撞破了城門,裡邊的那些石塊木頭等雜物也不是一時半會兒便可以清空的,因此為了減少士兵的傷亡,他這次也沒有下令士兵冒死往城下扔石頭。

    不過為了防止漢軍在清理完城門洞後攻進城內,姿三郎還是在城門內佈置了大批倭兵進行防守。同時姿三郎也很毒辣,他讓士兵在城門內挖了一個巨大的陷坑,裡邊倒插著一些刀槍,這樣漢軍衝進來之後,便會失足落入陷坑之中。

    等做好了這些之後,姿三郎便繼續藏在城門上方的城門樓內,偷偷的觀看外邊漢軍的情況。只是隨著下邊漢軍用撞木每撞擊一下城門,城牆上的倭人都會感覺腳下一陣搖晃。雖然他們知道漢人最多也就是把城門撞破,城牆是不會被撞塌的,但是倭人還是感到一陣陣的恐慌,畢竟他們也不知道到了最後,城內的倭兵能不能擋住漢軍,守住城池。抑或是被漢人攻進城來將自己等人殺光。

    現在城門外的長槍兵正用力抬起撞木,狠狠地撞擊著古屋城的城門。雖然城門是用粗大的圓木製成的,但是在被撞木猛烈地撞擊力幾十次之後,城門終於被撞破。不過當看到城門洞內的那些雜物後,長槍兵只能繼續用撞木猛撞城門,準備在門板完全破碎後,再開始情理城門洞內的那些東西。

    就這樣直到中午,城門內的雜物也沒有清理出來太多,畢竟這些石塊和木頭中間還有很多的泥沙。而過河的長槍兵和盾牌兵不過幾十人,還要小心城牆上的倭兵突然襲擊,因次後邊的高順看看時間也該吃午飯了,於是便傳令讓大家先回營吃飯,等下午再來繼續攻擊。

    看到漢軍終於撤退了,姿三郎和城內的倭兵才算鬆了一口氣。不過他感覺很奇怪的,是漢軍雖然還有幾支隊伍在古屋城其他方向圍城,但是除了偶爾向城牆上的露頭的倭兵射箭之外,卻一直沒有向古屋城發動攻擊,難道漢軍只在城門處派兵攻打,他們還有什麼陰謀詭計不成?

    不過既然漢軍撤走了,小澤丸便急忙派人從城牆上順著繩子爬到下邊,先把吊橋給破壞了。只是城門如今破損的太厲害,幾乎被漢軍用撞木裝成了碎片,因此也就沒辦法修理了。再說了時間也來不及,只能任由漢軍下午繼續來清理城門洞裡的雜物了。

    漢軍回營之後,吃完午飯並沒有馬上便繼續前來攻城。高順讓大家先回營帳之中休息一下,養足精神。過了大約一個時辰之後,他才帶著隊伍來到了古屋城外,開始繼續派人前去城門處清理城門洞內的那些雜物。

    雖然吊橋被倭人破壞了,但是由於步兵有雲梯在手,再加上有弩兵的強力支援,因此他們很快便從雲梯上走到了城門前,開始繼續清理城門洞內的那些雜物。

    城牆上的倭兵可就不像漢軍那麼輕鬆了。中午漢軍都在營帳中睡了一覺,可是倭兵卻是一刻也不敢放鬆警惕。現在漢軍又來清理城門洞,他們也不敢出頭去攻擊漢軍,畢竟不遠處的漢軍手中的連弩一直瞄準了他們,令他們根本無法探出身體去用石塊和木頭攻擊城下的漢人。

    而李榮和左校帶著的另外兩支隊伍則在古屋城的左側和後方待命。他們今天的任務便是密切主意城中倭人的反應。等倭人將大部分士兵集中到城門一側之後,他們便可以趁機用雲梯渡過護城河,然後在弩兵的掩護下爬上城牆,從而佔據古屋城。

    不過今天倭人並沒有調走兩側城牆上的倭兵。畢竟城外每個方向都有幾千名漢軍虎視眈眈的看著他們,因此姿三郎並沒有輕易減少其他地方的倭兵人數。不過他也耍了個心眼,將城內臨時征招的那些士兵派到了其他幾個方向的城牆上,悄無聲息的把原來駐守在那裡的倭兵替換了下來。而這些替換下來的倭兵便都集中到了城門附近。

    此時帶著漢軍在城門洞內清理雜物的,便是那名團長宮習。看到城門洞著堆積著的這些雜物中有很多木頭,而且那些夾雜在中間的泥沙令他們清理起來頗為費力,按照現在的清理速度,便是十天恐怕也很難將這些東西全部運走。宮習看著看著,突然有了一個主意,於是便派了一名士兵趕回漢軍的陣地,向高順請示去了。

    那名士兵很快便來到了高順的面前,然後將宮習的主意報告給高順,請高順定奪。

    此時老劉與郭嘉看到攻城的情況完全在高順的預料之中,城內倭人的抵抗方式與他們攻打岐阜城時基本相同,因此到了中午,他們便將指揮攻城的大權完全交到了高順手中,老劉則帶著郭嘉文丑等人回營去了。

    聽到宮習派人傳來的請求,高順斟酌了一下,覺得他的主意不錯,於是便告訴那名士兵回去告訴宮習,自己同意按照他的建議行事,並且馬上派人回營,把他們需要的東西取來給他們送過去。

    原來宮習提出的,便是利用城門洞內的那些木頭,放起一把大火將這些木頭引燃,這樣不僅可以將城門洞內的木頭燒光,沒準大火還會將城門洞上方的城門樓也捎帶著點著了,這樣一來,不僅不用費力去清理這些東西,更可以一舉兩得,燒死城門樓內的倭兵。

    現在高順已經派人回營,去取一些做飯用的豆油回來,並且還在城外尋找了一些乾透的樹枝和雜草,一併送到了城門洞內的士兵手中。

    有了這些東西,大火自然很快便被點著了,漢軍士兵則在大火燒起來之後,便馬上撤回到了護城河外,然後繼續在河邊監視城牆上的倭兵,防止他們派人下去救火。

    果然與宮習預料的一般,大火著起來之後,很快便在城門洞上方升起了滾滾濃煙,嗆得上邊的倭兵根本喘不過氣來。姿三郎看到形勢不妙,便讓倭兵將城牆上的開水全澆到了城門樓內的那些木頭上,免得下邊的大火燒大了,把這些木頭也引燃了。另外便是將城門樓內的士兵盡量疏散到城牆兩側沒煙的地方,反正大火燃燒的時候,漢軍也無法從城門洞內進城,只要在大火熄滅,漢軍從城門洞進攻的時候從內部守住城門便可以了。畢竟姿三郎也在裡邊做了一些準備,到時候漢人手中的連弩也無法發揮威力,因此他還是相信自己完全可以擋住漢軍的進攻,將漢人拒之門外。

    結果這場大火燒了整整一夜才算熄滅。雖然大火沒能將城門樓燒燬,但是城門洞內的那些木頭卻都被燒光了。這些木頭燒沒了,城門洞內也就剩下了一些石頭,現在已經可以容納幾個人並行通過了。

    傍晚的時候,高順除了留下五百弩兵在城門外監視城內的倭兵,免得他們下去撲滅城門洞內的大火,其他人則都回營吃飯休息去了。而且他還根據郭嘉給他的建議,每隔一個時辰便派出一隊人馬,敲鑼打鼓的圍著城牆轉悠,並且還不時向城內施放冷箭,搞得倭人根本就沒有休息好。令他們在惶恐之中度過了漫漫長夜。

    當黎明時分大火熄滅了之後,幾乎一夜沒有合眼的姿三郎看到火終於滅了,本想派人再去用石塊和木頭等物填堵城門洞,可是城門洞內被他派人挖了一個很大的陷坑,現在這個陷坑還沒傷到漢軍,倒是先把他們自己想過去的路給堵死了。姿三郎只好長歎一聲,打消了這個主意。不過他還是調集重兵在城門之內層層駐守,一旦漢軍從這裡攻進來,他便可以利用自己在人數上的優勢,將漢人擋在這裡,不容許他們衝進城內。

    此時城外的漢軍已經在高順的帶領下,還是分成三路來到了城外。不過今天他們的主攻方向是在其他兩側的城牆上,因此高順這邊反倒成了佯攻,主要是吸引倭兵的注意力,從而方便左校和李榮他們的進攻。

    至於爬牆用的雲梯,昨天夜裡高順便已經派人偷偷將幾十架雲梯運到了護城河對岸的城牆根處。城內的倭兵昨天夜裡被漢軍騷擾的疲憊不堪,根本就沒有注意到這點。

    等三支隊伍完全就位之後,高順便首先指揮著手下士兵互相掩護著來到了護城河邊,將雲梯搭在護城河上,然後便是大量的盾牌兵和長槍兵在弩兵的掩護下渡過了護城河,開始向還有餘燼的城門洞內進發。而城內的倭兵也在姿三郎的指揮下打起精神,等著漢人前來進攻。一場攻城大戰馬上就要開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