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七卷 東征 第四百五十六章 奪城之戰 文 / 天翔

    第四百五十六章奪城之戰

    當第二天到來的時侯,古屋城外漢軍大營中的步兵在吃過早飯之後,便帶著雲梯、撞木等攻城的器械,離開了漢軍大營,在老劉和郭嘉的親自帶領下,前去攻打古屋城。

    今天營中除了留下五百士兵留守外,其餘的各個兵種的步兵全都前去攻城。當隊伍到了古屋城前方五百步遠的地方,便留下了一部分盾牌兵和長槍兵,其餘的士兵分成兩隊,然後向左右兩個方向分開而去,很快,一城團團圍住了。

    當看到城外的漢軍出現後,城牆上的倭兵便趕緊把消息報告給了城中的姿三郎。姿三郎這些天看到漢人一直沒有前來攻城,還以為是女王派來的援軍到了,漢軍一直在與自己的援軍交戰。為了證實這一點,這些天他也派出了不少探子沿著前往宇都宮的道路打探消息。但是由於漢軍對他麼封鎖的很嚴密,因此大部分探子都被漢軍抓到了,少數僥倖溜過去的也沒有渡過連湖河,因此他們並不知道援軍一下子來了十幾萬。

    本來看到漢軍後來對他們的封鎖也不是很嚴,姿三郎也想趁這個機會逃離古屋城。可是想來想去向北的道路已經被漢人封住了,南邊的古川河南岸照樣有漢軍防守,自己根本無法過河。所以考慮再三,姿三郎還是留在了古屋城,打算等援軍到了之後,自己看情況再作打算。

    可是今天姿三郎正在吃早飯之時,外邊便有人衝進來稟報:漢人出動了大批隊伍將古屋城團團圍住了,而且還帶著雲梯和撞木等攻城的器械,看他們的架勢,今天是要動真格的攻城了。

    聽到這個消息,姿三郎飯也不吃了,急忙帶著手下的幾名倭將上了城牆,看看漢人到底來了多少人,是不是真的要攻城?還是跟以前一樣,只是在城外對自己進行試探。

    當看到城外的漢人足有一萬多人,並且果然如送信的倭兵所說,他們還帶著不少的雲梯和一具撞木時,姿三郎的心不由得沉下去了。因為從眼下的情況看,今天漢人肯定是要真的攻城了。那麼自己的援軍怎麼樣了?難道已經被漢軍消滅了不成?否則他們又怎麼能有時間轉回身來對付自己。

    雖然心裡還有疑問,但是眼前的局勢已經容不得他再胡思亂想了。於是姿三郎趕緊指揮城內的倭兵全部上了城牆,還有最近自己從城內的豪門大戶中徵召來的那些私兵和家丁也都一併被派到了幾個漢軍集中的地方,來協助正規的倭兵守城。如今城內的倭兵共有一萬四千多人,加上臨時拼湊的這些雜兵,現在整個古屋城的城牆上也算是有了近三萬的防守隊伍。

    另外便是為了防止漢人用撞木撞擊城門,姿三郎指揮倭兵在城門內用木頭和石塊等雜物,將城門洞死死的堵住了。同時在城門上方的城牆上準備了大量的滾木和石塊,還有石灰和開水,準備在漢軍強行攻打城門時,在城牆上給漢人以毀滅性的打擊。

    由於常年與伊都國交戰,因此城內的倭兵對於守城倒是很在行,姿三郎的命令發下去沒有多久,城內的倭兵便基本將守城的準備做好了。現在倭兵大都蹲在城牆上盯著城外的漢軍,準備在他們進入弓箭的射程後,便首先用弓箭向漢軍發動攻擊。

    由於姿三郎在上次觀看手下士兵與漢人的戰鬥中,知道漢人手中有那種可以遠距離攻擊的利器,因此這些天他也讓手下士兵準備了不少木盾。如今這些木盾也都運到了城牆上,以便用來抵擋漢人那種武器的遠程攻擊。

    雖然對於漢人的戰力姿三郎心中還是有些懼怕,但是對於自己士兵的守城能力他還是很有自信的。至少在自己擔任古屋城將軍的這十多年來,古屋城從來沒有被伊都國的軍隊攻陷過。如今漢人的攻城士兵人數明顯要比守城的倭兵少,因此姿三郎還是有信心守住古屋城,並最終將城外的這些漢軍擊退。

    此時在城外的漢軍陣地上,老劉和郭嘉高順三人站在一起,觀察著古屋城的情況。他們也看到了城內頻繁調動的倭人軍隊,更看到了城牆上那些豎著的大木盾,還有城牆上倭人燒水冒出的水汽。

    待看完之後,郭嘉對老劉和高順道:「主公、高將軍,看來城內的倭人對於守城倒是很有一套。只不過他們的兵力主要集中在了城門和牆角幾處他們認為容易攻城的地方,因此我們還是可以從他們防守薄弱的地方下?」

    「軍師言之有理,為了麻痺倭人的注意,我打算今天還是以佯攻為主,不過間或也會讓長槍兵在盾牌兵的掩護下,衝過護城河想辦法砍斷拉著吊橋的繩索,然後用撞木去撞擊城門。另外還會派人從牆角處用雲梯渡過護城河,試探性的攀爬城牆。不過為了減少弟兄們的傷亡,咱們這些方法也只是做做樣子,一旦遭到倭人的抵抗,弟兄們開始出現較大的傷亡時,我便會傳令攻城的弟兄撤兵,還望主公和軍師不要怪我攻城不力才好。」高順道。

    「放心吧破虜,我和奉孝都知道你愛兵如子,哪裡會怪你呢。你說是吧奉孝?」老劉向郭嘉問道。

    「高將軍帶兵有方,所訓練出來的無一不是精兵,這樣的士兵當然不能輕易死在倭人的手中了。我看高將軍這樣吧,今天晚上我們可以每隔一個時辰,便派出一隊士兵來城下騷擾一番,他們也不用真的攻城,就向城內射幾支弩箭,然後敲鑼打鼓,讓倭兵無法安睡便可。這樣折騰他們一個晚上,到了明天倭人的精力肯定大受影響,到時候咱們的機會也就多了。高將軍你說是也不是?」郭嘉向高順建議道。

    「多謝軍師指點,我就按軍事的意思辦。主公您看咱們的隊伍已經準備好了,是否現在便可以行動了?」此時高順手下的那名團長宮習跑來稟報,攻城的士兵都已經就位,是不是可以行動了?於是高順便向老劉請示道。

    「好的破虜,你這就去指揮士兵攻城吧。我和軍師在這裡觀察一下,看看倭人有什麼守城的秘訣,將來攻打其它的倭人城池時也好做到心中有數。」老劉道。

    高順答應一聲,便帶著身邊的李榮左校一道,分頭指揮城外的幾支漢軍攻城去了。

    高順負責指揮的,便是城門外的那支隊伍。這支隊伍是由弩兵和長槍兵、盾牌兵組成的,人數有五千出頭。現在高順派出了由五百名士兵組成的一個矩形戰陣,他們的身後是一千名弩兵。而前邊的五百人之中,是由二百名抬著撞木、雲梯的長槍兵和三百名舉著盾牌,為他們遮擋倭人箭支的盾牌兵所組成。

    當這支隊伍來到距離城門不過三四十步遠的地方時,城牆上的倭兵馬上從城牆上探出身子,用手中的短弓向他們發起了攻擊。

    後邊的弩兵等的就是這個時機,因此當倭兵正在向漢軍射箭之時,他們也成了弩兵的活靶子。隨著高順的一聲令下,一千名弩兵立刻向城牆上的倭兵射出了弩箭,雖然距離還在五十步開外,但這個距離也是弩箭攻擊力最強的距離。雖然弩兵的弩箭是在倭兵放箭之後射出去的,但是卻是後發先至,在倭人的箭支尚未落到前邊隊伍頭頂上的盾牌之上時,漢軍的弩箭已經狠狠地射進了那些倭人弓箭手的身體之中。

    隨著城牆上一片倭兵的慘叫聲響起,至少有上百名倭人的弓箭手被漢軍的弩箭射中。而他們所射出的箭支到了漢軍頭上之後,幾乎全都落在了盾牌兵用手中的盾牌組成的盾牆之上。雖然沒能射中漢軍,但是卻也發出一陣叮叮咚咚的聲音,煞是好聽。

    看到漢軍利用連弩向他們攻擊之後,城牆上的倭人弓箭手急忙舉起身邊的大木盾,來遮擋漢軍的弩箭。不過這樣一來,他們也就無法繼續放箭來阻止漢軍,城下漢軍攻城的隊伍也因此順利的來到了護城河邊。

    攻城也是步兵早已訓練得非常熟練的科目,因此幾名長槍兵馬上將雲梯搭在了護城河上,然後便有十幾名盾牌兵舉著手中的輕鋼大盾,迅速走過了雲梯,來到了城牆之下。

    就在他們準備爬上吊橋,砍斷拉著吊橋的兩根繩索時。突然從城牆上方扔下不少的石塊和木頭。幾名盾牌兵來不及躲開,被石塊重重的砸在了盾牌之上,有兩人更在被第一塊石頭砸歪了盾牌之後,被倭人接著扔下來的石塊木頭砸中了身體。雖然沒被砸成肉泥,但是受到如此重擊,肯定是活不成了。

    高順在後邊看到前邊的士兵出現了傷亡,急忙傳令暫緩過河。同時指揮弩兵繼續向城牆上的倭兵進行拋射,壓制住他們向城下的漢軍攻擊。然後再派更多的士兵從雲梯上穿過護城河,想辦法先把吊橋放下來。

    看到漢軍似乎真的要攻下古屋城,城牆上的姿三郎也不敢怠慢,急忙指揮手下的倭兵互相掩護,由一些士兵舉著盾牌,掩護弓箭兵和那些向城下仍木頭石塊的倭兵繼續向漢軍攻擊,決不能給漢人喘息的時間,否則一旦他們將吊橋放下去,便可以直接用撞木撞擊城門,雖然城門洞已經被姿三郎派人用各種雜物堵住了,但是一旦城門被撞破,漢人便可以將那些雜物慢慢挪走,然後從城門衝進來。

    倭人也知道其中的厲害關係,因此他們現在也都拼了命的將城牆上的木頭和石塊砸向城牆下的那些漢人。同時還將開水和石灰也向漢軍的身上倒。在他們的拚死防守之下,雖然弩兵也用弩箭射死了上百名倭兵,但是漢軍想放下吊橋的努力也一直沒能實現,而且過河的幾十名漢軍也大都被他們砸死在了城牆根上。

    看到雖然弩兵射死了上百名倭兵,但是自己手下士兵也有幾十人傷亡,高順急忙派人將那些還在護城河對岸的士兵叫了回來。現在看來倭人知道他們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所以他們的鬥志還很旺盛,再這樣打下去還會增加步兵的傷亡。因此高順在把過河的士兵叫回來之後,便不再派兵渡河,而是由弩兵用弩箭對吊橋上的兩根繩索進行射擊。只要把這兩根繩索射斷,吊橋一樣會自己掉下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