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七卷 東征 第四百五十五章 攻城誘敵 文 / 天翔

    第四百五十五章攻城誘敵

    此時,一直在連湖河南岸的漢軍主力大軍也沒有閒著。因為知道倭人來了十幾萬援軍之後,老劉便與郭嘉召集眾將,商議大軍下一步該如何行動。

    郭嘉先把眼下的局勢向眾人做了介紹。當得知倭人來了十五萬援兵之後,幾員大將都很興奮,關羽搶先道:「主公、軍師,如此說來,這倭島上的軍隊如今幾乎都集中到了我們的對面,我看這樣倒好,只要我們一鼓作氣將這些倭兵消滅,那麼倭島上的倭人也就無法再與我們對抗了,整個倭島也就落入我們手中了,這樣還免得我們四處尋找他們的軍隊作戰了,主公您說是也不是?」

    老劉點頭道:「雲長之言不錯,只是如今敵眾我寡,雖然我們昨天消滅了一萬多倭兵,但是他們的兵力仍然有近十四萬人,因此我們還是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籌劃得當,才可盡快將對岸的倭兵消滅,接下來便可很容易的佔領整個倭島。奉孝你可想出了什麼主意沒有?」

    聽到老劉發問,郭嘉便對老劉道:「主公,如今我們與倭人相比,除了人數上處於劣勢之外,其他方面都是我方佔優。如今我們與倭兵之間正好有連湖河相隔,也使得倭人根本無法發揮出他們人數上的優勢來。為今之計,我想我們應該先將古屋城拿下。這樣一是可以掃清我們的後方,免得兩邊的倭人串通一氣,同時向我們發動攻擊。二是拿下古屋城,也讓對岸的倭人援軍失去目標,下一步我們便可趁倭人退兵之時,從後邊對其進行追殺。我們的輕騎兵與倭兵相比,優勢更加明顯,這也可以發揮出輕騎兵的優勢。現在最重要的一點,便是要想辦法與陳大人帶領的水軍隊伍聯繫上,這樣便可以由他們從北方阻截倭人退兵。如此一來,倭人便會受到我們的兩面夾擊。到時候倭人軍心渙散,我軍必可大獲全勝,主公、各位將軍以為如何?」

    郭嘉說完,眾人便都在思考郭嘉的辦法。過了一會兒,高順首先道:「軍師的辦法確實高明,只是順在考慮若是我們要攻下古屋城,勢必要抽出大部分兵力前去古屋城才可辦到。這樣一來,留在這裡的隊伍便會少了一半。如果河對岸的倭兵趁勢攻擊,我們能否擋住他們呢?」

    「高將軍不必擔心,昨天我們與渡河的倭人一戰大家都看到了,這次攻打古屋城,我想派高將軍帶領步兵前去執行,我知道高將軍的步兵尤擅攻城之道。我和主公也和你們一起行動。河邊的防守重任,就由關將軍帶領輕騎兵來擔當。我們有連弩之利,再加上地形的優勢,倭人憑借他們手中的那幾十條漁船根本不可能渡過連湖河。只是高將軍不知你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攻下古屋城?」郭嘉向高順問道。

    「如今的古屋城內只有不到兩萬的倭兵,如果強攻我可以一次便攻破古屋城。但是為了減少士兵的傷亡,我準備在兩天之內攻下城池。第一天的攻擊主要以試探為主。盡量不要靠近城牆,只在咱們連弩的攻擊範圍內射殺城牆上的倭兵。第二天則由盾牌兵進行掩護,派長槍兵抬著撞木去攻擊古屋城的城門。但這並不是我們的主公方向,目的還是吸引倭兵的注意。而咱們主攻的士兵則在弩兵的掩護下,用雲梯從古屋城後邊的城牆上爬上去,然後向兩邊擴張,盡快將城牆完全佔領。如果城門處的長槍兵攻破城門,便正好從城門處衝進去,堵住倭人逃跑的路線。若是城門尚未攻破,便由攻佔城牆的士兵從裡邊打開城門,放我們的大部隊進城。接下來便是肅清城中的倭兵,安頓城內的居民了。」高順答道。

    高順說完,老劉與郭嘉對視了一眼,然後老劉點了點頭道:「好,明天我們就按奉孝的安排行事。奉孝和我與破虜一道回去攻打古屋城,河邊的防守重任就由雲長帶著你們幾位負責了,你們大家可有信心擋住倭兵,決不讓他們渡過連湖河?」

    「請主公放心,只要有我們在,倭人休想踏上連湖河南岸半步。」關羽、徐晃等人齊聲應道。

    定下計策之後,關羽、高順等人便分頭回去準備了。老劉則與郭嘉留在了大帳之中,繼續分析眼下整個倭島的形勢。

    不過如今他們二人最擔心的,還是陳宮帶領的水軍隊伍的下落。因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們肯定還沒有在倭島北方的倭面土國登陸。可是兩人從時間上來算,如今輕騎兵和步兵已經在倭島上登陸二十餘天,陳宮等人沒有理由從耽羅島到倭島用去二十幾天的時間。不過老劉仔細考慮了一番之後,便對郭嘉道:「奉孝,如果沒有遇到特殊的情況,公台他們是絕不會貽誤軍機的。我分析他們肯定是在海上遇到了風浪,因此才會推遲了他們抵達倭島的時間。而且我還擔心萬一他們真的遇上了風浪,那麼他們的安全也就難以得到保證。但願他們能夠挺過海浪的衝擊,平安來到倭島才好。」

    「是啊主公,我也覺得陳大人他們那邊肯定是遇到了什麼麻煩,原來我還一直沒想明白會有什麼麻煩,現在主公這麼一說,令嘉茅塞頓開。但願陳大人他們能夠逢凶化吉,盡快趕來倭島支援我們。否則只憑我們手中的兩萬多士兵,真的很難打敗對面的倭人聯軍。主公咱們不妨先把對岸的倭兵放在一邊,全力攻下古屋城再做打算,主公意下如何?」郭嘉對老劉道。

    「好,我們且先拔掉身後的古屋城這個釘子。只是還有一點,目前咱們還沒有得到益德他們那支隊伍的消息,他們身處敵後,但願益德能夠以大局為重,不要與倭人蠻幹才好。」老劉道。

    「這點請主公放心,我對益德還是比較瞭解的,雖然他外表看上去甚是粗豪,實則膽大心細。有他帶領那支隊伍,相信不僅不會出什麼問題,益德還很有可能給我們帶來一些驚喜。主公你說是吧?」郭嘉看來很相信張飛的能力,便寬慰老劉道。

    到了第二天一早,老劉與郭嘉等人在吃過早飯之後,便大張旗鼓的帶著八千多名步兵離開了河邊的軍營,開始向古屋城方向進軍。

    他們之所以這樣做,也是郭嘉的主意。這樣他們也是告訴連湖河對岸的倭人,漢軍已經回去攻打古屋城了,如果他們想救援古屋城,那就只能強行渡河。而漢軍早已做好了準備,就等著他們渡河時再次對倭人進行攻擊了。

    此時在河邊的漢軍大營中,還有關羽率領的一萬兩千名輕騎兵。待老劉帶著步兵離開之後,關羽馬上派周倉先帶著三千人在河邊警戒。密切監視河對岸倭兵的動向。一旦倭人出兵渡河,其他輕騎兵便馬上趕往河邊增援,將渡河的倭兵用連弩全部消滅。

    再說老劉與郭嘉離開軍營之後,隊伍便急行軍趕往一百多里地以外的古屋城。由於步兵的行軍速度比起輕騎兵要慢許多,因此老劉讓高順帶著大隊人馬在後邊行走。他自己則帶著郭嘉在文丑帶領的親衛隊的護送下,快馬加鞭的趕往古屋城外的漢軍大營,那裡還有五千名步兵留守,以監視城內倭人的動向。

    用了兩個多時辰的時間,老劉等人便趕到了古屋城外的軍營之中。當軍營外的哨兵看到是老劉他們回來了,便急忙打開大門,把他們迎進了大營。

    如今在營中管事的,乃是一名步兵軍的團長,名叫宮習。當他在營中得到士兵來報,說是主公到了營中之時,便急忙帶著幾名中下級軍官出了大帳,把老劉等人帶到了中軍大帳之中。

    幾人坐定之後,老劉便向宮習問起了古屋城內倭人的情況。宮習便把自己知道的消息全部稟報給了老劉和郭嘉兩人。

    原來老劉帶著大軍離開軍營之後,因為他們是在夜間悄悄離開的,因此城內的倭人看來並不知曉。一直到今天他們也從來沒有敢離開古屋城半步,而是龜縮在城中,等著援軍來救他們。

    眼下漢軍的大營之中,共有四千九百名步兵駐守。只有這些兵力恐怕還無法攻下古屋城,因此老劉便讓宮習先帶人準備好攻城用的雲梯和撞木等物,待今天晚上高順帶領的其餘步兵到了之後,讓他們休息一晚,明天一早,步兵便開始利用高順的方法前去攻打古屋城。

    而在連湖河北岸的倭兵今天早晨也發現了河對岸漢軍的動向,因此他們急忙把消息報給了中軍帳中的小澤丸幾人。正在商議如何對漢軍採取下一步行動的小澤丸三人得知漢軍派出不少人朝著古屋城方向去了,竹下登擔心古屋城和姿三郎的安全,因此急忙請小澤丸指揮大軍強行渡河,攻破對岸漢軍的防線,前去救援古屋城。

    小澤丸對竹下登擺了擺手道:「竹下將軍,這明顯又是漢人的詭計。如果要打古屋城,他們完全可以在我們來到這裡之前進行。現在他們的目的,便是誘使我們過河,然後漢軍利用他們武器的優勢,再次給我們重創。所以眼下我們的首要任務,一是盡快將我們身後的四百多漢人騎兵消滅,免得他們真的跑到宇都宮等地騷擾。雖然以他們那點兒兵力無法對宇都宮等地造成真正的威脅,但是肯定也會在這些地方引起恐慌。卑彌呼女王還以為是我們辦事不力,才被漢人殺到宇都宮的。至於古屋城那邊,我們現在只能聽天由命,但願姿三郎將軍能夠憑借古屋城堅固的城牆擋住漢人的進攻。二位將軍的意見如何?」

    聽了小澤丸的話,竹下登並沒有馬上表態。井上正一倒是馬上出言,支持小澤丸的建議。並且提議馬上派出一支四千人的騎兵隊伍,前去追殺他們身後的那支漢人騎兵。

    竹下登此時也想明白了,小澤丸所說的話很有道理,於是便也不再執意要求小澤丸派兵渡河,同意先派出一支騎兵隊去消滅身後的漢人騎兵。

    在得到了漢軍的那些武器裝備和戰馬之後,小澤丸除了分別給了竹下登和井上正一各五十套之外,他自己也留下了一百套裝備自己的護衛。剩下的一千多套都被他用來裝備倭人的騎兵了。今天上午倭人便在營地中摸索漢人所用的連弩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騎乘那些配備了馬鞍馬鐙的戰馬。只是他們雖然最後發現了連弩如何施放,但是他們並不知道如何更換箭匣,而這些輕騎兵的備用箭匣也基本用光了,所以倭人在練習了幾次之後,便發現大多數連弩都沒有弩箭射出,因此便被他們當成廢物扔在了一邊。

    不過這些戰馬可著實令倭兵興奮不已,因為他們發現漢人的戰馬配上了這些馬鞍馬鐙之後,自己可以很輕易的利用雙腿來控制戰馬的行動,而且更方便他們作戰,速度也比他們原來的那些戰馬快多了。所以小澤丸在知道了這些情況後,決定派井上正一帶領四千名騎兵前去追殺身後的漢人騎兵。為了增加自己隊伍的實力,免得重蹈昨天的覆轍,小澤丸還大度的給了他一千名穿戴著漢人盔甲,騎著漢人戰馬的倭兵。

    等井上正一帶著四千倭兵,跟著回來送信的倭人士兵離開大營,趕往小山處的漢人營寨後,小澤丸也與竹下登繼續商議他們下一步的行動計劃。兩人商量了半天之後,決定也派一些士兵從這裡進行佯攻,竹下登負責指揮。而小澤丸則帶著五萬名倭人步兵和一萬名倭人騎兵沿著連湖河的河岸向東南方向前進,因為他們知道連湖河向這個方向流淌出七十多里之後,便會注入一個名為鹿木川的湖泊之中,這也是連湖河之所以被稱為連湖河的原因。而自己的隊伍便可以從鹿木川湖的邊上繞過去,從而到達連湖河的南岸。從漢人的後邊向他們發起攻擊。到時候竹下登也指揮隊伍從正面強攻,這樣必可將河對岸的漢軍一網打盡,然後再繼續南下救援古屋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