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六卷 西遊 第三百四十一章 佛門至寶 文 / 天翔

    第三百四十一章佛門至寶

    在老劉帶著使團中的幾位文官與貴霜的三位大臣會談的時候,安玄大師則在大佛寺中挑選了很多佛教的經卷。由於大佛寺中收藏的經卷很多都是孤本,所以安玄大師只好抄錄一份,因此在這十天之中,安玄大師幾乎每天的睡眠都不超過兩個時辰。而由於他的努力,如今安玄大師的手邊光是手抄的經卷便有厚厚的幾摞,而那些可以由他帶走的經書更是有數百卷之多。估計光是安玄大師的這些經卷,就需要八匹馬才能馱得動。不過好在到了貴霜之後,老劉已經把帶給貴霜皇帝的禮物全都送出去了,因此現在也有不少的馬匹已經沒有負重了,雖然這幾天老劉也讓陳宮幾人在城裡採購了一些貴霜特有的香料和特產,但是這些東西並沒有多少,倒是烏雲和紅昌跟著陳宮在城裡轉了幾天,為自己和家中的幾位夫人都買了不少的首飾和當地的工藝品。好在陳宮手裡還有在科洛格城賣馬所得的一萬五千金幣,因此幾人採購了幾天,也才花出去了不到一萬金幣。

    另外便是胡維什卡也代表貴霜帝國,送給了大漢皇帝不少的禮物,其中最多的當然也是貴霜的特產香料,還有一些鑲嵌著寶石的金銀飾品、象牙製品,其中最貴重的,便是一套用黃金製成的酒具,四隻精美絕倫的酒杯上還也鑲嵌著不少的各色寶石,更顯示出其價值的不菲。

    而胡維什卡也兌現了自己輸給老劉的賭局,他派喬提利耶宰相跟著老劉一道,前往大佛寺中挑選佛祖的舍利子。而老劉也因此有機會與大佛寺中的幾位高僧一唔。

    由於有了先前安玄大師的介紹,因此幾位高僧對於老劉也是頗感興趣。他們雖然知道佛教從兩百年以前,便已經開始在大漢傳播,但是影響並不是特別大,只是近年來由於洛陽白馬寺的影響,才有越來越多的信徒開始皈依佛門,用心學佛。如今能有一位大漢的王爺雖然說不上精通佛學,但是他對佛學的瞭解,可以說已經超過了安玄大師,因此大佛寺主持世友和大佛寺中的幾位高僧便在老劉到了大佛寺之後,請他進入一間密室與之交談,而且連貴霜宰相喬提利耶也不能進去旁聽。

    看到老劉竟然能得到大佛寺中幾位高僧的青睞,喬提利耶也是深感不解,這大漢的平北王簡直太出眾了,現在不僅是胡維什卡皇帝非常喜歡他,與他無話不說,與他談判的幾位貴霜大臣也是對他推崇備至,如果他們要是知道老劉還是大漢武將第一人的話,估計他們更會為老劉的文武全才所折服了。

    至於老劉在密室中與幾位高僧談了什麼,出來後的幾人都是一言不發,但是從幾位高僧親自把老劉送出密室,而且他們的臉上似乎都很滿意的情形來看,應該是他們談的不錯,而主持世友大師更是親自帶著老劉進入了供奉佛祖舍利子的佛塔之中,請老劉自己從那十幾枚舍利子中挑選三枚帶回大漢。

    安玄大師本來還想提醒老劉,但是一想剛才老劉曾經說過的那些話,知道自己竟然還有挑選舍利子之意,從這點上來說,自己顯然還是修行不夠,而老劉則對世友大師道:「既然這裡的都是佛祖的舍利子,那麼就沒有什麼挑選之理,擺在我們面前的這些舍利子,是舍利子,亦非舍利子,乃名舍利子,因此請世友大師給我三枚便是,我這裡先謝過世友大師了。」

    世友大師聽了尤利安翻譯過來的老劉的話,不由得暗歎這大漢的王爺果然與佛甚是有緣,寥寥數語,便以點破其中的關鍵,於是世友大師便先向舍利子恭恭敬敬的行過大禮之後,才從其中隨手拿了三枚,送給了老劉。

    這些舍利子都是放在木匣之中,木匣內襯絲綢,外邊還鑲嵌著不少的寶石,而老劉也先向面前的舍利子行過跪拜大禮後,才從世友大師手中接過了三個木匣,然後交給了身後的安玄大師。

    安玄大師更是心中激動,雖然自己也曾有幸見過佛祖的真身舍利,但是畢竟只是短暫的瞬間。如今這三枚舍利子到了大漢之後,便可以供奉在白馬寺中,而自己和寺中的幾位高僧便可以每日頂禮膜拜,相信有了舍利子的靈氣,自己等人對佛學的修行也將受益良多,進境也會因此而得以加快。

    告別了大佛寺的幾位高僧,喬提利耶看到自己的任務也完成了,便向老劉告辭回到皇宮向胡維什卡覆命去了。而老劉他們在回到旅店之後,便在旅店的大廳中打開了三個木匣,讓使團中的眾人有幸親眼看到了佛祖的真身舍利。

    這三隻木匣中的三顆舍利子形狀和顏色都不相同,第一個木匣中所裝的,乃是一截中空的圓柱狀白色舍利。別人不知道這枚舍利的來歷,安玄大師和老劉可知道其珍稀程度,因為這便是佛祖火化後所留下的唯一的一枚指骨舍利,儘管傳說佛祖的舍利有八萬四千枚之多,但是其中只有一塊頭頂骨、兩塊肩胛骨、四顆牙齒、一節中指指骨舍利是與其餘的那些舍利子所不同的,因此能得到這枚舍利子,可以說世友大師的確是給了老劉一件無價之寶。

    至於其餘兩個木匣中的舍利子,一顆是晶瑩透明的圓形珠子,另一顆則是橢圓形的宛如瑪瑙一般顏色斑斕,這兩枚舍利子也都是佛祖的真身舍利,因此雖然不如指骨舍利那麼珍貴,但是也同樣是被佛家視為無上寶物的稀世之寶。

    幾枚舍利都向外散發著淡淡的光芒,令幾位初次見到如此佛門至寶的使團中人也都與老劉和安玄大師一樣,急忙跪倒在地,向幾枚舍利子頂禮膜拜,雖然他們並不知道這幾枚舍利子的珍貴和其中的意義,但是看到老劉與安玄大師都是那麼虔誠,因此大家便也都跟著他們向幾枚舍利行跪拜大禮。

    之後老劉請安玄大師把三枚舍利子收好,等離開貴霜的時候,這幾枚舍利子便帶在安玄大師的身上,等安玄大師帶著舍利子離開後,老劉便把佛教的一些常識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了一下。

    聽完老劉的介紹,眾人才知道原來在貴霜也有如此歷史久遠的學說,像王允三人也都是學識淵博之人,但是他們對佛教也只是聽說而已,今天聽了老劉的講解,由於老劉講的非常簡單易懂,因此幾人對佛教也有了一定的瞭解,於是他們也向老劉要求以後有時間的時候,請老劉多給大家講些有關佛教的知識,也好讓大家長長見識。

    終於到了離開貴霜的日子了,算下來他們到了富樓沙以後,在這裡足足呆了十多天,不過取得的成果也不錯,既與貴霜帝國達成了友好協定,同時也對貴霜帝國的實力有了切實的瞭解。這幾天沒事的時候,老劉也與陳宮和郭嘉二人聊起一旦將來大漢與貴霜發生戰事,那麼只要大漢從南北兩邊分別出動兩支隊伍,每支隊伍的人數只要有五萬人,便完全可以把貴霜的三十萬士兵打敗,畢竟如今貴霜士兵的裝備和兵器,連大漢內地的郡國兵都大大不如。只是貴霜的地盤不小,因此在打敗了貴霜的軍隊之後,如何能夠實現對這一地區的統治才是最重要的問題,否則貴霜的近千萬百姓也不是一朝一夕便能接受大漢的統治,成為大漢的順民的。

    在這個問題上,小郭嘉倒是有他自己的想法,這些天來他也對貴霜的歷史有了一些瞭解,在他看來,如今的貴霜皇帝也是北方的外來者,而南方的這些貴霜百姓似乎並不好戰,因此他們對於外來的統治者很少發生反抗或是**,所以將來一旦大漢軍隊真的征服了貴霜,那麼便可以優惠的政策來安撫百姓,同時還要實行老劉在幽州進行的那種移民政策,將貴霜的百姓遷徙一部分到大漢的內地去居住,而把大漢的百姓想貴霜遷移,這樣時間長了,便可以起到在烏桓人中同樣的效果。同時既然貴霜的百姓大都篤信佛教,那便繼續允許他們信奉佛教,反正佛教的宗旨便是教人一心向善,這對於一個國家的統治者來說的確是一個籠絡人心的好方法,所以難怪在印度的土地上會有不少的國王皇帝全都信奉佛教,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他們為了收買人心,所以郭嘉通過自己的瞭解和分析,認為只有北方的那些大月氏遺族,將來才是最難對付的。

    聽了郭嘉的分析,老劉和陳宮二人對於他的見解非常贊同,看來郭嘉雖然年紀還不大,但是將來的成就肯定難以估量。

    為了表示自己對老劉的誠意,貴霜皇帝胡維什卡破天荒的離開了皇宮,親自將老劉等人送出了富樓沙城,而且他還派外交大臣巴圖斯代表自己,護送大漢使團一直到他們到達貴霜帝國距離安息最近的城市高附城。

    這次老劉他們所選擇的路線,乃是從富樓沙離開後,便沿著貴霜帝國的御道前往正西稍稍偏北方向的高附城,然後從高附城便可以直接穿過貴霜的邊界,進入安息帝國的地盤。

    這條路與老劉他們來時所走的完全不同,由於從高附城到富樓沙的道路看來是連接貴霜南北兩大區域的要道,因此這條道路保養的不錯,兩地之間不到一千五百里的距離在六天之後,巴圖斯便帶著使團眾人來到了高附城外。

    高附城由於是原來貴霜帝國的都城,而且也是具有戰略和商貿雙重地位的重鎮,因此城市的規模也不小,尤其是高附城位於連結貴霜南北兩部分的中間地帶,並且更是連通大漢與安息兩國的唯一通道,因此高附城中有整個貴霜最大的集市,四面八方的客商雲集在高附城,將周圍各國的貨物通過這裡販運到其他國家去。

    高附城距離貴霜與安息兩國的邊界不過一百里不到的距離,因此在高附城外設有從安息進入貴霜後的收稅關卡,而高附城也和東邊的科洛格城一樣,靠著收取過往行商的稅金便使得高附城成為整個貴霜最富庶的城市之一。只是由於貴霜與安息兩國之間常年戰爭不斷,因此在高附的貴霜軍隊也比科洛格城多了很多,由於有了巴圖斯的帶領,因此使團並沒有受到當地關卡中的稅務官和駐軍的刁難。

    老劉帶著幾位文官和文丑幾人跟著巴圖斯進了高附城,而四百名士兵則在淳於瓊張飛等人的帶領下,在高附城外紮營過夜,畢竟城內能容得下這麼多人的旅店幾乎很少,事先又沒有跟城內的總督打招呼,一時半會兒的很難找到合適的住處。因此為了不給巴圖斯添麻煩,老劉便讓淳於瓊帶著他們留在了城外。

    看到是外交大臣巴圖斯親自陪同的大漢貴客,高附城的總督莫賽斯急忙派人去城中為他們定下了最好的旅店,同時在總督府中設宴款待諸位遠道而來的貴賓。而老劉也向莫賽斯打聽了一下從高附城到安息帝國的都城泰西封的距離,路上是否安全等等,莫賽斯看到巴圖斯對老劉一直畢恭畢敬,因此急忙一一為老劉作答。

    另外便是老劉要為自己的隊伍補充路上所需的乾糧和飲水,因為根據莫賽斯的敘述,從高附城到泰西封的距離有近五千里之遙,而沿途之上所經過的大片土地都是沙漠,城市也不是很多,所以老劉便請莫賽斯幫忙,為使團準備好路上所需的食物和飲水,自己會照價付錢便是。

    莫賽斯哪裡還會讓老劉付錢,畢竟這些東西的價錢也不是很高,另外便是他也從巴圖斯的口中,知道了大漢已經與貴霜帝國達成了友好協定,將來安西帝國的和羅馬帝國的貨物都會源源不斷的從高附經過貴霜的領地進入大漢,而高附作為從這兩個國家進入貴霜的第一道關卡,可以收取一定比例的過境關稅,如此一來高附城的財政收入估計又將大幅上漲,因此莫賽斯心中高興,於是便把提供給使團的各類物資的費用給免了。

    在高附城逗留了一夜之後,第二天老劉等人便離開了高附城,而巴圖斯在把老劉等人送出高附城以後,也沒有在這裡逗留,而是與老劉等人告別分手之後,直接返回富樓沙向胡維什卡覆命去了。

    莫賽斯這次是送人送到底,他帶著一隊貴霜士兵護送著使團一直到了貴霜與安息兩國的邊境,在邊境的貴霜一側,駐紮著大量的貴霜軍隊,而對面同樣也有一座規模不小的安息軍營,看情形人數也與這邊一樣,至少在兩萬人以上。雖然有來往的商人不時從貫穿兩國的那條道路上穿過,但是每次也會受到兩邊士兵的刁難盤剝,看來這些駐軍已經找到了一條生財之道,那便是從來往客商的身上揩油。而這些行商似乎已經習慣了,都會老老實實的向兩邊的士兵送上一些錢財,看來如果不把過境貨物的關稅之事定下來,同時嚴令兩國不得私自索要商人的錢財,大漢與安息和羅馬的貿易通道便很難建起來。

    前邊便是安息的領地了,因此莫賽斯在把老劉等人送到這裡之後,便與老劉告辭回去了,而老劉等人便在安玄大師的帶領下,正式踏上了安西帝國的土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