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六卷 西遊 第三百四十章 友好協定 文 / 天翔

    第三百四十章友好協定

    在後宮陪著胡維什卡和他的一眾后妃吃過午飯之後,老劉便離開了後宮,帶著尤利安在宮中太監的引導下,返回到了前邊的大殿之中。而喬提利耶也已經與使團的幾位大臣吃過了午飯,正在等著老劉回來呢。

    如今已經得到了貴霜皇帝的同意,因此接下來雙方要做的事情,便是由大漢使團的老劉帶著幾位文官與貴霜皇帝指定的三位大臣巴圖斯、貝穆斯和索特裡奧斯三人開始前往外交大臣巴圖斯的公事廳中,商議今天老劉對胡維什卡皇帝所提出的那些建議。

    貴霜帝國從宰相到各位大臣的辦公地點都在皇宮大殿兩側的那些配殿中。因此沒走多遠他們便到了巴圖斯的公事廳,待雙方在一張桌子的兩邊坐好之後,便開始了貴霜帝國與大漢帝國的第一次正式談判。

    根據大漢使團的提議,雙方的第一個議題,便是在對方的都城互設使館之事,由於對於使館的職能和形式,如何來行使其職能等等對於在座的雙方官員都是個新鮮事,所以眾人只能先聽老劉介紹一下,然後再進行討論後,達成一致後,便可以寫在雙方的協定之中,然後再繼續商談其他的事項。

    看來這件事情是自己提出來的,所以最後還要由自己來解決,於是老劉便開始按照自己的記憶,把後世中那些大使館的職責挑一些適合的講給大家聽,而**官也在尤利安翻譯過來之後,便急忙記在紙上,不過如今在貴霜紙張很少,幾乎全都是兩國的商人從大漢販運過來的,價錢比起在大漢來要高上好幾倍,因此也只有在皇宮和官府之中才能用得起這些紙張,而普通百姓用來記事的,還是制好的羊皮甚至樹皮樹葉等等。尤其是大佛寺中的經卷,大部分都是用羊皮和樺樹皮來作為載體的。

    雖然老劉也知道使館是應該在兩個建立了外交關係的國家才可以在對方的首都建立的,但是如今世界上的國家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因此也就先不加這個限制條件了,按照老劉的表述,使館是一國在另一國首都派駐的常設外交代表機構,因此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使館代表著整個國家的利益,全面負責維護兩國的關係,使館的負責人便是大使,由各自國家的皇帝任命並作為皇帝的代表來履行職責。

    大使館的首要職責是代表派遣國,促進兩國的政治關係,其次是促進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關係,另外便是維護自己國家的子民在使館所在國的合法權益,這個時候還沒有護照簽證之類的文書,因此老劉便提出今後兩國之間不管是商人還是官員,要到對方的國家去辦事或者經商,一定要有大使館加蓋了大使官印的通關文書才行,只有這樣,才可以被對方的國家認定是合法入境的商人或是官員,否則便可以當做是非法入境者或是走私貨物者而予以驅逐。

    而使館的人員編制,便以大使一人、副使一人或兩人、負責具體事務的官員三到五人所組成,而使館的土地和房屋都需要由自己的國家來投資購買地皮進行修建,或者直接購買現成的房屋也可以。在使館內負責守衛的也應該是從自己國家帶來的軍隊,當然人數不能太多,以二十人為上限。正因為是花錢從對方國家購買的土地和房屋,因此這塊地方和房屋都可以認定是對方的土地,而為了公平起見,兩地使館的規模應該在尺寸上保持一致,除了極特殊情況之外,本**隊和差役未經他國大使的同意,無權擅自進入他國使館。

    至於使館中的其他人員,比如負責打掃房間的僕人、做飯的廚師和使館內的其他雜工等等,都可以招收當地的百姓來擔當,這樣也可以讓當地的百姓在使館中做工,並且可以領到報酬,這也算是為當地百姓提供了一些就業機會了。

    等老劉把使館的情況全部介紹完之後,通過尤利安的翻譯,在座的所有人都聽明白了老劉的意思,然後眾人便開始就這個問題進行討論,看看還有什麼需要補充和完善的。

    巴圖斯是貴霜的外交大臣,對於使館的問題他當然最有發言權,此時在場的**官也把老劉關於使館的整個描述都記錄下來了,巴圖斯從**官手中把記錄的那張紙拿了過來,仔仔細細的看了幾遍。

    巴圖斯又把記錄傳給了貝穆斯與索特裡奧斯兩人,根據他自己多年的經驗,他認為在兩國之間互設使館很有必要,而且使館的作用也正如老劉所說,可以成為發展兩國關係的直接渠道,而對於使館的各項職能,巴圖斯也對老劉提出的幾條建議深表贊同,而且他也想不出其他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了,因此三位貴霜大臣交換了一下意見之後,便同意了關於使館的所有提議,而雙方的第一個議題也便算是達成了一致。

    雖然這個問題看似沒什麼難度,但是由於雙方的溝通都要由尤利安和他們自己找的那名翻譯來幫助進行,因此這個問題雙方也是經過了一個下午的磋商才達成了初步的協議,看看時間已經不早了,巴圖斯便提出今天的談判就到此為止,明天一早雙方便繼續往下談。

    於是巴圖斯又親自將老劉等人送回了旅店,而貝穆斯和索特裡奧斯則趕緊拿著雙方草擬的第一項協議,去向宰相喬提利耶匯報。

    在仔細的看過了關於在雙方都城設置使館的所有條款之後,喬提利耶又向幾人瞭解了一下,知道原來這些幾乎都是由大漢的平北王提出的,心中對老劉也是十分的佩服。知道明天雙方要開始有關商貿方面的談判,於是喬提利耶囑咐兩位大臣在明天的會談中一定要記住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那就是必須保證本國的利益不會受到任何損害才行。兩人點頭答應,喬提利耶便讓他們趕緊回去準備去了,而他自己則趕緊去找胡維什卡,把今天雙方談判的結果稟報給他。

    一夜無話,第二天雙方坐到了一起之後,便繼續開始進行有關兩國之間商貿問題的談判,這方面由於以前雖然沒有制定過什麼規定,但其實兩國由於地域相連,因此來往於兩國之間的商旅不斷,而兩國的特產除了少數受到限制的像武器之類的以外,幾乎都可以在對方的集市或商舖中看到,因此雙方這次要在商貿方面進行談判,最主要的便是把通商的渠道、可以進行貿易的貨物種類等定下來,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如何來確定關稅。

    對於雙方的貿易問題,可以說大家都還算是比較熟悉,因此對於可以用來向對方出口的貨物種類,幾乎誰都能說出幾樣來,當然最後還是以互通有無為主,所以最後定下來的,大漢主要向貴霜出口絲綢、漆器、白酒、農具、兵器、紙張和工藝品、首飾等等。當然白酒是胡維什卡昨天特意讓喬提利耶告訴幾位貴霜大臣的,這樣他就不用擔心將來喝不到這種好酒了。而貴霜向大漢出口的,則主要是香料、象牙製品、寶石、葡萄酒和棉織品、工藝品等等,當然了,貴霜還可以轉手向大漢出口他們從安息和羅馬購得的貨物,只是一旦將來大漢與那兩國直接有了通商渠道後,這些轉口貨物便不再由貴霜提供,但是貴霜可以在這些貨物經過貴霜的國土時,收取一定數量的關稅,只是這種過境貨物的關稅要稍低一些。

    另外便是兵器護具的出口一定要由官方來進行,否則這些兵器被強盜山賊買去了,會給兩國的安定造成一定的影響,對這一點,雙方都沒有異議。

    定下了出口貨物的種類之後,便是兩國通商的渠道問題。目前兩國的商旅所走的通道,便是老劉他們這次來貴霜時所走的那條絲綢之路的南線,將來為了擴大貿易渠道,老劉建議雙方還可以通過海路進行運輸,這樣便可以從大漢的南方港口將大漢南方的貨物直接通過貨船,從海上運到貴霜的南方城市,而在大漢老劉早已向王允幾人打聽清楚了,在大漢最南端有兩個港口城市,分別是揚州的番禺和交州的合浦,這兩個港口如今的規模也都不小,完全可以容納老劉在幽州造船廠所造出的那種大型貨船的停泊。

    而巴圖斯三人也急忙在自己帶著的貴霜地圖上仔細的找了半天,才發現在貴霜最南端的大海邊上也有一個港口城市,名叫名那加拉,只要把那裡的碼頭擴建一下,便可以容納大漢的貨船進出,如此一來,大漢與貴霜的貿易通道便由單純的陸路發展到了海陸並用,運送貨物的總量也就會大大提高。

    為了保證兩國貿易的正常進行,許攸也提出了雙方必須派軍隊來保證兩條貿易通道的安全,至於採取什麼方法,則由雙方自行決定,但是前提便是一定要保證來往於兩國的商旅不會受到山賊強盜的搶劫,否則一切損失由發生地所在國負責賠償。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條,便是關稅數額的決定,老劉他們已經知道在貴霜境內的科洛格城所設的收稅關卡中,是按十分之一的比例來收取關稅的,也就是關稅的比例是百分之十,說起來也不算是很高,但是為了能讓更多的貨物進入兩國流通,所以老劉提議將關稅的比例定為百分之八,而通過貴霜進入大漢的貨物的關稅則是百分之四,而且只能收一次,不能在進入貴霜和離開貴霜的時候重複收稅,當然客商通過貴霜向大漢販運貨物,必須有在進入貴霜時當地關卡發給他的完稅證明才行。

    對於老劉提出的建議,雙方官員又經過一番討論,考慮到這些貨物在進入對方的國內銷售時,還會向官府繳納一定的稅收,因此這個比例應該說是比較合適的了,而對於從貴霜境內經過的貨物,可以說貴霜可以白白得到一筆稅收,所以巴圖斯幾人商議了一下,便基本同意了這一提議。

    由於在通商方面涉及的內容太多,因此雙方足足商議了三天,才算是最終在兩國的通商方面形成了一個協議,而有了這個協議,也使得大漢與貴霜兩國之間的貿易得以走上正規,為兩國各自國內經濟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此後的幾日,雙方又就向對方派遣學生去留學一事達成了一致,雖然大漢在許多方面比貴霜帝國要先進一些,但是貴霜帝國在醫學上的水平應該說整體上要高於大漢,因此大漢也可以派人來貴霜學習醫術,這樣對於兩國來說,都是一件造福天下蒼生的好事。

    經過了七八天的商談之後,大漢與貴霜兩國之間的第一份友好協定基本算是成型了,由於這份協定只有將來加蓋了兩國皇帝的玉璽之後才能生效,所以貴霜帝國首先在協定上蓋上了胡維什卡皇帝的大印。至於大漢這邊,則要等將來老劉回到洛陽之後,才能將此事稟明靈帝,得到他的同意後才能蓋上靈帝的玉璽,而這份協定也只有到了那個時候,才能正式生效。

    這一下可把胡維什卡急壞了,老劉給他的三十壇白酒,這十天來已經被他喝了快五壇了,這還是他每天省著喝的。他已經知道老劉還要繼續西行,前往安息和更遙遠的羅馬帝國,要是等他回到大漢之後才能把白酒賣到貴霜來,自己豈不是要等上很長時間,因此他再三的央求老劉,一定要想辦法把這白酒的問題先幫他解決了。

    老劉被他纏的沒辦法,於是只好答應給他留下了一封信,然後讓那名會說漢話的貴霜商人盡快動身前往大漢,到涼州的治所冀縣去找涼州刺史董卓,請他幫忙買上幾百壇的好酒,這樣便可以解決在老劉回到大漢之前,胡維什卡沒有白酒喝的問題了。

    終於完成了對貴霜國的訪問,自己的行程也算完成了三分之一,在大漢使團離開貴霜都城富樓沙的前一天晚上,貴霜皇帝胡維什卡再次設宴,為大漢使團送行。由於知道用不了一個月,已經前去大漢買酒的商人就可以為自己帶回大量的白酒,因此胡維什卡這次倒也沒吝嗇,把老劉送他的好酒一下子搬了五壇出來,不過他和老劉每人留下一壇,剩下的三壇才給了宴會廳中的其餘幾十人。

    而在喝完了一壇白酒之後,胡維什卡估計是經過這十天的鍛煉,酒量明顯大增,喝完一壇白酒之後雖然有些臉紅心跳,但是也沒什麼大礙。而老劉更是談笑風生,絲毫未見異常。胡維什卡這才相信老劉喝上兩三壇沒事看來是真的,便是自己如果努努力,估計也能喝上兩壇,不過喝完之後是否能像老劉這樣清醒,他估計肯定不行,到時候肯定自己又是被手下抬著回到後宮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