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六卷 西遊 第三百零六章 匈奴作惡 文 / 天翔

    第三百零六章匈奴作惡

    第二天吃過午飯之後,老劉等人才在趙溫的護送下離開了長安城,趙溫一直把老劉等人送出了十里之外,才在老劉的多次催促下返回了長安城。

    接下來老劉他們前進的方向,是向著涼州的漢陽郡進發,因為如今涼州的治所冀縣便在此地,而中間他們會從緊挨著北地郡的右扶風一帶經過,今天上午趙溫曾經告訴過老劉,由於又到了秋天,因此那些居住在北地郡的匈奴人經常會有不少人結伙南下,到漢人居住的地區搶劫百姓的糧食和財物,雖然他們很少殺入,但是對於漢人的財物和糧草卻從不客氣,前些日子楊彪還在長安時,也曾多次派兵前去清剿這些騷擾百姓的匈奴騎兵,但是這些匈奴人馬術精湛,來去如風,而且他們估計是自知理虧,因此也很少與漢軍交戰,漢軍的騎兵根本追不上他們,所以也奈何不了他們。也正因為如此,這幾年匈奴人南下搶劫之風愈演愈烈,儘管司州境內的官員將此事上報朝廷後,朝廷也曾派人去向如今的南匈奴羌渠單于抗議,嚴令今後不得再有此類事情發生,但是羌渠單于也是陽奉陰違,對於手下士兵的這種行為只是口頭上告誡了一下,並沒有採取任何實際的處罰行動,所以如今與北地郡接壤的安定、右扶風、上郡等地都不是很太平,也正因為如此,趙溫才提醒老劉他們路上多加小心,不要被匈奴人偷襲。

    於是在一路之上,老劉囑咐大家多加小心,幾位文官自然感覺有些擔心,畢竟使團只有四百名士兵護衛,雖然有幾員大將相隨,但是如果匈奴**舉來襲,恐怕也很難應付得了,只有文丑張飛等人倒是很興奮,已經一個多月沒有打仗的他們早已經有些手癢了,因此幾員將官都是興奮的東張西望,盼著有匈奴人前來送死。

    雖然文丑等人盼著有匈奴人來犯,但是今天倒是沒有讓他們如願,眾人經過半天的跋涉,於當天晚上趕到了右扶風的治所槐裡。

    向守城的士兵說明了身份之後,城門官急忙放老劉等人進了城,並且帶著他們直奔城中的右扶風府。而到了右扶風府衙之後,老劉仍然派王允帶著文丑前去宣旨,時任右扶風的曹全聽說朝中有人到了,急忙出來迎接,而看了王允的聖旨之後,曹全急忙率領手下官員在府門前跪倒一片,迎接代天巡視的平北王劉備。

    老劉和顏悅色的情大家免禮,然後讓曹全把自己和隨行的幾百士兵安頓好,這才隨著曹全進了右扶風府衙之中。

    曹全急忙吩咐手下的尉丞將王爺交待的事情馬上辦好,他自己也陪著老劉進了客廳,然後吩咐手下馬上為王爺倒茶,自己也在下首坐陪。

    老劉問了問曹全的情況,然後又問了問曹全最近是否有匈奴人犯邊的事件,曹全一一作答,而情況也正如趙溫向老劉所說的一樣,最近也開始有不少匈奴人前來右扶風搶奪百姓家中的糧食和財物了,曹全幾次派自己手下的軍隊出去追擊,趕走了不少小股匈奴人,但是有時候碰上大隊的匈奴騎兵,他們也只能看著匈奴人在百姓家中搶劫之後,從容遁去,而且還得忍受匈奴人的嘲笑和百姓的責怪。

    看來如今的南匈奴人也不老實,老劉想起自己上次曾經跟呂布說起過,等有了時間之後,一定要把南匈奴滅掉,否則放任他們在長城以內生存,他們早晚還是長在大漢身上的一顆毒瘤,一旦時機成熟,仍然會危害大漢江山社稷的安全,他們還會禍害大漢的百姓,所以老劉想了一下,打定主意就在槐裡多呆上兩天,明天自己就帶著文丑等人出城尋找匈奴人,只要讓自己找到他們,就一定不能手下留情,只有打得他們害怕了,他們才會老老實實的呆在自己的領地內,不敢再來這裡為非作歹。

    打定主意之後,老劉便把自己的決定告訴了在場的眾人,王允等人只是老劉的隨從,當然對老劉都是言聽計從,而曹全則是大喜過望,他早就聽說過老劉這幾年所立的赫赫戰功,當下急忙向老劉跪倒在地,代表右扶風的百姓感謝王爺的大恩大德。

    幾員武將聽了之後更是高興的不得了,淳於瓊雖然嘴上說自己對親衛隊員服氣,但是心裡還是認為打起仗來,自己的精銳御林軍絕不會比不上親衛隊員,如今有機會證明這點,他更是全力支持。

    看到眾人都對自己的決定表示贊同,老劉便讓曹全把匈奴人經常出沒的幾個地方告訴了他們,然後他讓陳宮等人看看,與匈奴人的這一仗該怎麼打,才能起到更大的震懾作用,讓匈奴人不敢再輕易前來漢人的領地騷擾。

    曹全叫來府中的都尉,讓他把匈奴人最近的活動情況向老劉等人做了介紹。

    原來近年來由於漢室國庫空虛,因此給南匈奴人的糧食和各種物資都比往年大幅度縮減,令匈奴人心中不滿,因此才會在冬季沒到的時候,便開始到漢地作亂,尤其是今年更甚,並且與往年不同的是以前他們只是小股隊伍前來搶劫錢糧,最大的隊伍人數也不過百人,因此右扶風的軍隊還可以利用人數上的優勢前去消滅他們,可是今年他們竟然大批人馬成群結隊的闖入漢地進行搶劫,據美陽、武功和更遠的漆縣那邊傳來的消息,他們幾地都曾經遭到數百甚至上千匈奴人的襲擊,除了縣城因為有高大的城牆,匈奴人無法入內以外,周圍的村莊大都被他們洗劫一空,而漢人百姓與他們奮起抗爭的,也被匈奴人殺死了不少。

    聽到這裡,老劉不禁大怒,看來養虎為患這句話的確是真理,雖然自己手中目前只有四百人的軍隊,但是他知道與從未與自己交過手的南匈奴人作戰,他們便是來三千人自己也照樣可以打敗甚至消滅他們,因此老劉讓都尉多派些探子出去,這些匈奴人搶劫了大量的財物之後,肯定不會連夜退回他們的駐地,所以一定要找到他們在右扶風境內的駐地,然後自己便可以帶兵前去征討他們。

    右扶風的都尉姓王名顯,也是名頗有武力的精壯漢子,看到王爺要為右扶風的百姓討回公道,也從心裡佩服王爺的愛民之心,只是他自己每次帶一兩千人出去,也不敢和匈奴人正面交手,而他今天也看到了,王爺手下只有四百名士兵,雖然看上去各個如狼似虎,英武不凡,但是俗話說的好「雙拳難敵四手,好虎架不住群狼」,恐怕王爺就是有心驅敵,但是僅憑借這四百人也難以取得太大的成績。

    不過他還是答應了一聲,然後轉身出了客廳,派自己的副將趕緊去安排探子出城,四處打探匈奴人的消息,一旦有了匈奴人的下落,馬上回城向他稟報,然後王顯又返回了客廳。

    此時在客廳之中,老劉也與陳宮幾人商議自己的隊伍應當如何行動,才能徹底的消滅這些膽敢入侵漢地的匈奴強盜。

    郭嘉此時也在客廳之中,看到大家一直都沒有說話,他便對老劉道:「王爺,在下有個主意,不知當講不當講?」

    老劉看到郭嘉發話,當然也想看看他有什麼主意,於是便道:「奉孝有何良策快快說來讓我們聽聽,不過你們也知道,這次我們既要取得威嚇匈奴人的效果,又不能耽擱太長的時間,所以這便是我們作戰的重點所在。」

    郭嘉道:「王爺,我想問問都尉大人,這些匈奴人都是從哪裡進入右扶風地界的,是不是他們回去時與來的時候必須走同一條路?」

    王顯看到郭嘉是個小孩,本來不想理他,可是看到王爺似乎對這個孩子很看重,所以他便看著老劉道:「請問王爺,這小孩兒是何人?怎麼也會參與我們討論作戰之事?」

    老劉這才醒悟過來,畢竟如今客廳之中的幾人,除了朝廷的大臣之外,還有幾位將軍在座,唯有郭嘉自己也沒有向大家介紹過,於是老劉急忙拉著郭嘉對眾人道:「諸位大人,你們可不要小看了這個孩子,他的名字叫郭嘉,字奉孝,乃是我幽州書院年輕一代之中最傑出的人才,雖然年紀不大,可是書院中的諸位先生都認為他將來必成大器,因此我這次才會帶上他和我一道出行,也算是給他增加個歷練的機會吧。」

    聽老劉說完,大家才知道郭嘉的來歷,於是王顯便對郭嘉道:「郭老弟,我也不知道怎麼稱呼你,只好這樣叫了,據我們的探子報告,匈奴騎兵大部分都是從左馮翎的池陽一帶渡過涇水,進入京兆尹和右扶風等地進行搶劫的,他們回去的時候基本走的都是原路,因為他們只能從池陽的渡口才能渡過涇水,而過了池陽,北邊便是匈奴人居住的北地郡所在。」

    這時曹全已經令自己的主薄去取了一張司州地圖過來,擺在了老劉面前的桌子上。

    郭嘉此時拿起了一支毛筆,按照王顯的敘述,在池陽渡口處畫了一個圓圈,然後回身向王顯問道:「王都尉,從槐裡到池陽的距離有多遠?」

    「從槐裡到池陽與到長安的距離差不多,大概有一百五十里左右,只不過方向不同,而且從這裡前往池陽很多地方都是山路,比起到長安城來要難走的多。」王顯答道。

    「既然是這樣,王爺我想我們的隊伍是不是可以去池陽渡口,在到達渡口之前找個地勢險要的地方埋伏起來,而這邊我們也需要地方官府的配合,讓他們出動大批的郡國兵前去驅逐那些匈奴騎兵,只要把他們趕走即可,不知道王都尉在槐裡城中有多少的郡國兵?」郭嘉問道。

    「由於司州的京兆尹、右扶風和左馮翎三地幾乎都與北地郡接壤,因此這裡也算是處在邊境之地,像我們右扶風境內的各個縣城之中都有一千名左右的郡國兵,而槐裡城中則有三千名郡國兵,只是平時我們一般很少派大部隊出去與匈奴人正面交鋒,因為我們的郡國兵大部分都是步兵,整個槐裡城中的騎兵加起來也不過五百人,因此機動性比起匈奴騎兵來可就差得遠了。不過要是像郭老弟所說,我們只是出城負責他匈奴騎兵趕走,我想還是可以做得到的,只要我帶上五百騎兵和一千名步兵,而且步兵都配備上長弓,便可以將右扶風境內的那些匈奴騎兵趕回去,王爺您看我們是不是按照郭老弟的意思行事?」都尉王顯答道。

    老劉聽完郭嘉的主意,便知道了他的想法,陳宮也暗道看來這郭嘉雖然年紀不大,但是確實有些辦法,如果盲目的派使團中的四百名騎兵出去清剿匈奴騎兵,由於在人數上不佔多數,因此根本無法將匈奴騎兵圍殲。而讓右扶風的部隊出面把匈奴人趕走,那麼他們看到官府出動大批漢軍來對付他們,則匈奴騎兵肯定會帶著搶來的財物逃回他們的地盤去,那麼如此一來,正好中了郭嘉之計。有了連弩的御林軍和親衛隊員只要在他們逃回去的路上設下埋伏,根本用不著跟他們近身相鬥,到時候把他們圍住之後,便可一批批的把想從渡口逃走的匈奴人殲滅。

    老劉看到王顯問自己的意思,於是便對王顯道:「王都尉可以按照郭嘉的主意行事,你就帶上五百名騎兵和一千名弓箭兵去驅趕那些在右扶風境內騷擾的匈奴騎兵,記住你們不用與他們交戰,只要把他們趕走即可,你們有一千名弓箭手,正好可以對付騎兵,而匈奴騎兵肯定不敢與你們的大隊人馬交戰,只要把他們趕走,你們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

    「遵命,那我們什麼時候出發?」王顯向老劉問道。

    「明天早晨我們便前往池陽渡口,然後在快到渡口的地方找個合適的地方設下埋伏,估計我們有兩個時辰就可以趕到那裡,所以王都尉明天中午便可帶兵出城,去驅趕探子發現的那些匈奴騎兵。」老劉答道。

    王顯答應了一聲,然後向客廳中的老劉等人告退,趕去城中的軍營調動軍隊去了。而老劉等人也在曹全的陪同下吃過晚飯,然後前往城中的驛館休息。

    臨睡之前,老劉讓陳宮明天陪著王允幾人在槐裡城中耐心等候,自己則會在明天一早,便帶著幾員大將和郭嘉前往池陽渡口設下埋伏,給那些膽敢前來騷擾百姓的匈奴人一個下馬威,也讓他們知道漢軍的厲害,從此不敢再來漢地搗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