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五卷 北方 第二百四十六章 韓王逃逸 文 / 天翔

    第二百四十六章韓王逃逸

    當高順看到三韓大營中的士兵推開柵欄,向著自己這邊衝過來時,他知道這是三韓軍隊打算逃出去,因為自己身後不到十里遠的地方,便是深山密林,如果一旦讓這些三韓軍隊逃跑了,那麼將來還要翻過大山,去辰韓與弁韓的地盤與他們繼續作戰,這將會把平定三韓的時間大大延長,因此高順馬上傳令:不管付出多大代價,一定要擋住三韓士兵的進攻,同時他也派人去給太史慈送信,讓他除了留下一千名輕騎兵繼續在那裡駐守外,剩下的輕騎兵全部趕到東邊來,有一萬四千名輕騎兵在這裡防守,雖然三韓聯軍加起來接近五萬人,但也絕對無法突破漢軍的防線。

    太史慈的隊伍還沒過來呢,這邊的三韓聯軍士兵已經衝到了距離漢軍不到一百步的地方,由於他們都有木盾和木板遮擋著頭頂和身體,因此高順並沒有讓輕騎兵用連弩攻擊他們,他們的木盾和木板可以擋住弩箭的攻擊,但是卻無法擋住標槍的攻擊,因此等三韓士兵進入了標槍的攻擊範圍後,高順馬上傳令,輕騎兵開始用標槍發動第一輪攻擊。

    隨著呼嘯的標槍被投上了半空,三韓士兵有見識過這種武器厲害的,嚇得急忙蹲在地上,同時把木盾或木板擋在頭上,雖然知道這樣也很難擋住標槍的攻擊,但是至少蹲在地上,可以使自己被標槍穿透的機會減少一些。

    隨著一陣哀號之聲,漢軍投出的幾千支標槍穿透了不少三韓士兵的木盾或木板,將他們釘在了地上,那些一時沒死的三韓士兵趴在地上,身上不停的向外流著血,慘叫連連,嚇得那些沒有被標槍射中的三韓士兵心驚膽戰,只不過他們現在知道,即使向後退最後一樣會死在漢軍的手裡,如果能僥倖突圍出去,還有一線生機,因此雖然害怕,但是剩下的三韓士兵並沒有退縮,仍然舉著木盾和木板,繼續向漢軍的陣地逼近。

    看到三韓士兵仍在向漢軍的防線逼近,高順指揮輕騎兵再次投出了標槍,待輕騎兵把身上的五支標槍全部投出去之後,戰場中死亡的三韓士兵幾乎上萬,還有不少沒被標槍刺中要害的三韓士兵仍在戰場中掙扎,可是他們的同伴知道現在帶上他們反而是個累贅,但是又不忍心向他們下手,所以只能任他們在那裡哭喊哀嚎,其他人則終於衝到了漢軍的防線之前。

    在三韓士兵還沒有向漢軍發起攻擊時,高順已經指揮三千名士兵舉起手中的斬馬刀,在師長蔡勇的帶領下衝進了三韓士兵的隊伍之中,而太史慈帶領的輕騎兵也從側面向三韓聯軍發動了攻擊,兩路輕騎兵總人數大約有八千多人,頓時如虎入羊群一般,將戰場上的三韓士兵隊伍沖的七零八落,而沒有重武器的三韓士兵根本無法阻擋輕騎兵的衝擊,他們只盼著盡快突破前邊漢軍的防線,因此大隊的三韓士兵仍在金龍羽和尹正西的帶領下,不與戰場上的漢軍糾纏,而是繼續向高順等人的防線推進。

    戰場中的太史慈也看出金龍羽和尹正西二人似乎是這些三韓士兵的頭領,而且他們身後還有幾名騎兵護衛著一名被綁在馬身上的將官,似乎便是上次與自己交過手的那員三韓將領,於是太史慈便帶著幾十名親衛殺開一條血路,向著金龍羽等人衝了過去。

    看到漢軍已經發現了自己等人,而且那名與李明虎單挑中重創了他的漢軍大將帶人衝了過來,金龍羽自襯自己絕不是漢將的對手,於是急忙指揮身邊的親兵衛隊迅速迎上前去,擋住那些漢人的進攻,而他自己則繼續與尹正西一道,護著李明虎繼續前進。

    得到命令的上百名三韓士兵衝到了太史慈等人面前,拚死擋住了他們前進的路線,雖然太史慈手中長槍神出鬼沒,轉眼間死在他手下的三韓士兵便有十多人,但是三韓士兵護主心切,居然死戰不退,而且他們人數眾多,因此太史慈一時之間也無法衝過他們的阻擋,雙方便在這裡殺得昏天黑地、難解難分。

    前邊的三韓士兵終於衝到了高順等人的隊伍中,高順舉起手中的長槍,挑飛了一名正在向他攻擊的三韓士兵,然後高順高聲對兩側的輕騎兵喊道:「大家聽好了,無論如何也不能放這些三韓軍隊逃出去,我們不要向前衝鋒,只要守好這條防線,不讓敵人逃出去就可以了,你們聽到了嗎?」

    高順兩側和身後的輕騎兵齊聲答道:「回將軍,我們聽到了。」

    有了高順的這道指令,輕騎兵士兵都放棄了衝進三韓士兵的隊伍之中、像太史慈和蔡勇所帶的兩隊輕騎兵一樣往來殺敵的想法,他們只是不停的揮舞著手中的斬馬刀,將三韓士兵一次次的衝擊擋了回去。

    戰場上到處都瀰漫著血腥味,殘肢斷臂隨處可見,隨著戰鬥的不斷進行,雙方都有了不小的傷亡,只不過與三韓士兵的傷亡相比,漢軍的傷亡大概只有他們的四分之一,而且由於有了太史慈等人的牽制,三韓士兵也無法傾全力向高順等人發動進攻,如今戰鬥已經進行了快半個時辰了,三韓士兵仍然被漢軍死死擋住,根本無法突破漢軍的防線。

    正在這時,從北方傳來一陣陣的腳步聲,很快高順便看到左校帶著的一個步兵師終於趕到了這裡,看到戰場上的情況,左校也沒有讓士兵休息,而是馬上衝進了戰場,按照陷陣兵的作戰方式,組成一個個大小不一的戰陣,然後開始對戰場中的三韓士兵發起了更加猛烈的攻擊。

    高順這次帶來的,是兩個師一萬五千名輕騎兵,還有七千人的陷陣兵,如今經過半個多時辰的拚殺,輕騎兵的傷亡已經有近三千人,而他們殺死的三韓士兵則高達兩萬五千多人,如今有了陷陣兵的加入,三韓士兵更是抵擋不住漢軍的攻擊,如今戰場上的三韓士兵被漢軍分割成了幾大塊,高順仍舊帶著還剩下的三千名士兵堅守在戰場的東邊,他的目標很明確,由太史慈和左校帶著的士兵在戰場中往來衝殺,不斷絞殺著三韓士兵的性命。

    此時金龍羽和尹正西已經無暇顧及辰韓王子李明虎了,現在他們二人領著一支幾千人的隊伍仍在不懈地向高順帶領的守軍一次次的發動攻擊,而李明虎早就被受驚的戰馬給掀到地上去了,也不知道他現在的死活,不過想想到處都是雙方的士兵,更兼輕騎兵胯下戰馬根本不管地上那些三韓士兵的死活,就是不死的被戰馬踏上兩隻蹄子也很難活命,所以估計那辰韓王子早就見閻王去了。

    周泰看著那些仍在頑強抵抗的三韓士兵,心裡又在後悔沒有把金亨善帶來,否則只要由他出面勸降,估計怎麼也能幫主公得到一些便宜的勞力,如今沒有辦法,雙方的語言不通,所以只能死戰到底了。

    看看戰場上還剩下的兩萬多三韓士兵,高順知道今天自己的大軍就要獲勝了,而且隨著這場戰鬥的勝利,三韓的大部分軍隊將被自己消滅,現在只有鳥山上的三萬馬韓士兵不知道能不能被幽州水軍全殲,因此高順也急於盡快結束眼前的戰鬥,然後再派出一些士兵前去增援幽州水軍,把鳥山頂上的馬韓軍隊也全數消滅,如果能夠成功,那麼今天的大捷也就等於宣告幽州大軍對三韓的征討取得了全面勝利。

    而此時在鳥山的正面戰場上,馬韓軍隊同樣與幽州水軍殺得難解難分,只是這邊的戰局不像鳥山以北的那場大戰,漢軍完全佔據了主動,這邊的戰況只能用平分秋色來形容,因為馬韓士兵佔了人數和地形上的優勢,幽州水軍則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受到逃出去就能活命的想法的刺激,如今馬韓士兵已經突破了漢軍的隊形,由樸宗萬和崔勝男帶著迅速穿過漢軍防線上的那道缺口,向著鳥山南邊逃走了。

    周泰有心攔住他們,但是眼前這些瘋狂的馬韓士兵死死纏住了他們,沒辦法,周泰只能先打發了山坡上的這些馬韓士兵,任由那些逃出漢軍防線的馬韓士兵四散而逃,不過沒用多長時間,漢軍就把被馬韓士兵衝開的缺口重新堵上了,而逃出去的馬韓士兵周泰也看到了,不過三四千人,等把山上的這些馬韓士兵殺光了,自己再派人去追殺他們,反正從鳥山往南幾乎都是平原,自己手中還有三百多騎兵,可以很容易的追上他們,然後利用連弩的優勢,慢慢去蠶食他們,另外山北的漢軍周泰也知道,隊伍中主要是輕騎兵,因此只要他們翻過鳥山,同樣可以派出更多的騎兵去追趕逃走的馬韓人,所以今天就不去理會他們,讓他們多活幾天吧。

    在崔勝男跟著樸宗萬離開之後,鳥山上的馬韓士兵雖然還有幾個部落首領在指揮,但是已經亂作一團了,蔣欽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以後,終於打通了通往鳥山主陣地的通道,帶著手下還剩下的一千名士兵一路追殺著前邊逃竄的馬韓士兵,蔣欽等人也很快趕到了周泰他們這裡。

    兩人合兵一處,四處追殺著那些倉皇逃竄的馬韓士兵,這些馬韓士兵也知道只有逃到鳥山的南邊,才不會被漢軍包圍,也才有逃生的機會,因此他們都拚命的沿著山坡向著南方逃跑,而水軍士兵緊緊跟在他們的身後,將那些落後的馬韓士兵一一殺掉,為了逃命,現在馬韓士兵把手中的木盾和木板早都扔掉了,所以現在漢軍的連弩又有了用武之地,就這樣一路跟著他們追殺了下去。

    向南方追出了十多里路之後,漢軍發現前邊竟然有一支三千多人的馬韓隊伍,他們一字排開,放過逃跑的馬韓士兵,擋住了漢軍前進的道路。

    這支隊伍是由崔勝男帶領的一些馬韓死士,他們大都是樸宗萬和崔勝男的親信,如今為了掩護樸宗萬離開,跟著崔勝男在這裡擺下陣勢,他們的目的並不是想打敗漢軍,因為這對他們來說無異於白日做夢,崔勝男只想在這裡把漢軍拖住一段時間,也好給樸宗萬多爭取一些逃跑的時間,所以當他們看到漢軍追殺過來之後,便馬上跟著崔勝男向漢軍發起了攻擊。

    由於周泰所帶領的水軍隊伍經過大半天的廝殺,士兵的損失也不小,現在跟著他與蔣欽追殺馬韓士兵的,也只有不到四千人,而馬韓士兵已經休息了一會兒,可以說是以逸待勞,再加上這些人有木盾和木板的掩護,漢軍的連弩也奈何不了他們,所以最後雙方還是衝到了一起,展開了一場血腥的肉搏戰。

    馬韓士兵在崔勝男的帶領下,抱著必死的決心與漢軍拚殺,再加上人數相差不大,雙方一時之間竟然在戰場上難分高下,好在留在大營中的一名水軍團長看到大營外的戰鬥已經基本結束,而兩位統領帶著剩下的水軍去追殺馬韓士兵了,於是他便派出了幾百人前去打掃戰場,然後自己帶著營中僅有的三百多名騎兵出了大營,前去增援追擊馬韓士兵的漢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