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五卷 北方 第二百四十五章 最後決戰 文 / 天翔

    第二百四十五章最後決戰

    隨著高順帶著一萬五千名輕騎兵趕到了三韓聯軍在鳥山的大營之外,漢軍與三韓聯軍最後的決戰也開始了,鳥山頂上是蔣欽帶著的兩千多名漢軍與六七千名馬韓士兵在激戰,雙方的戰鬥已經持續了半天,結果現在仍然是僵持不下,馬韓軍隊無法衝上漢軍佔據的山頭,而水軍士兵也無法衝過馬韓士兵的防線,繼續向盤踞在山頂正面的馬韓士兵發動攻擊。

    周泰派去攻打鳥山正面山峰的幽州水軍經過幾次試探後,現在已經把山坡上馬韓士兵的圓木和石塊消耗的差不多了,雖然水軍士兵為此也付出了幾百人傷亡的代價,但是現在馬韓士兵已經沒有了可以用來擋住漢軍進攻的滾木礌石,因此現在周泰已經親自上陣,帶著五千多名水軍士兵向鳥山正面的馬韓陣地發起了進攻。

    高順在到達鳥山北邊的三韓聯軍大營外以後,與太史慈、李奇和蔡勇三人圍著大營轉了一圈,觀察了一下眼前的戰局,看來鳥山南側的水軍士兵已經開始大舉向鳥山的馬韓人發起了進攻,而且已經攻上了鳥山山頂,並且在山頂上與馬韓士兵展開了激戰,至於眼下三韓大營中的士兵數量,一直在這裡監視三韓大營動向的輕騎兵連長馬上把情況向他們做了稟報:原來大營中的士兵大概有七萬人,今天上午陸續被調到鳥山去了有兩萬多人,因此現在大營中的三韓士兵大約還有五萬人。

    看到連成一片的三韓大營,高順幾人開始琢磨如下手,是直接繞過三韓大營,直插鳥山山腳截斷兩路敵軍的聯絡,還是先對三韓聯軍的大營進行攻擊,商議了一會兒之後,高順終於做出了決定,那就是輕騎兵直接衝到鳥山之下,切斷鳥山上的馬韓士兵與三韓大營的聯繫,這樣一是三韓聯軍再也無法向鳥山上派遣援兵,等於間接幫助了幽州水軍,二是三韓聯軍大營中的士兵也無法向北方逃竄,因為左校帶著的步兵師也會在半個時辰之後趕到這裡,到時候漢軍就可以完成對三韓大營的包圍,從而全殲聚集在這裡的三韓士兵,徹底摧毀三韓之地的武裝,盡此一戰之功,完成平定三韓的目的。

    主意已定,太史慈帶著一個師的輕騎兵迅速從三韓聯軍大營的一側衝了過去,雖然三韓士兵在漢軍距離他們的大營不遠時,也曾用短弓向漢軍進行攻擊,但是由於他們的短弓射程近、力道又不大,因此基本沒對漢軍造成什麼傷害,只是有幾個漢軍士兵因為不小心,掉到了三韓士兵昨天晚上為防止漢軍劫營而挖的陷馬坑中,才使得漢軍有了一點兒傷亡。

    三韓聯軍根本不敢出營阻擋漢軍的前進,因此很快,太史慈便帶著輕騎兵衝到了鳥山之下,殺掉了那些企圖前來阻擋漢軍的馬韓士兵,徹底將鳥山上的馬韓士兵與三韓大營分隔開來,為了防止兩邊的三韓士兵前來攻擊,太史慈急忙指揮士兵在這條道路的兩端砍倒了道路周圍的一些大樹,然後將這些大樹堆放在了路中間,這樣即使三韓士兵前來進攻,漢軍也有了大樹的遮擋,更容易抵禦三韓士兵的攻擊。

    留在原地的高順等人則從三韓大營的東邊繞了過去,最後與前邊的太史慈帶著的隊伍連成了一體,這樣就切斷了三韓士兵向東方的辰韓逃竄的道路,等最後的陷陣兵到了以後,便可以完成對三韓大營的包圍,到時候再向他們大舉進攻。

    山頂上的樸宗萬已經看到山北又來了一支漢軍的騎兵隊伍,而且他們很快便將連接山下三韓大營與鳥山的那條通道給佔領了,並且還設置了路障來阻擋馬韓士兵的進攻,雖然心中著急,但是樸宗萬也不敢把山頂的士兵派下去攻打漢軍,畢竟眼下鳥山正面的漢軍已經快到山頂了,他只盼著手下的這兩萬士兵能擋住漢軍的攻擊,否則自己的馬韓大王之位也就做到頭了。

    另外他還派了一名部落首領,去把崔勝男替回來,現在他不在自己身邊,自己也不知道有些事該如何處理,因此他然那名部落首領盡快趕到崔勝男那裡,讓他趕緊回到自己這裡來,而部落首領則接替他的位置,繼續與佔領了那座山頭的漢軍交戰。

    很快,崔勝男便小跑著趕回到了樸宗萬面前,而山下的漢軍也在周泰的親自率領下,衝到了馬韓陣地的前邊,儘管還有一百多步的距離,但是周泰已經指揮漢軍用連弩向空中拋射,反正山頂上的馬韓士兵人數眾多,只要大量的弩箭落到他們頭上,即使有木盾或木板遮擋,也難免會有弩箭從縫隙中落下,照樣射殺馬韓士兵。

    樸宗萬趕緊把目前的局勢告訴了崔勝男,聽說山頂上的馬韓士兵與山下大營的通道已被切斷,崔勝男想了想,然後問道:「大王,我們目前在山頂還有多少士兵?」

    「大概還有不到三萬人,不過在那邊圍攻漢軍的有接近六千人,剩下的四千人在山頂上的其它地方駐紮,我們這裡大約還有兩萬人。」樸宗萬答道。

    看來樸宗萬一直在把山下大營中的馬韓士兵調到山上,才能在與漢軍經過了半天的殊死拚殺之後,山頂上仍然有三萬馬韓士兵,崔勝男心中盤算了一下,估計這次三韓聯軍現在已經沒有了鳥山屏障,最後必然會成為漢軍的手下敗將,繼續與漢軍僵持下去,對大局已經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影響,所以他對樸宗萬道:「大王,如今我們唯一的出路,便是迅速從鳥山南側衝下山去,然後逃回王城,只是儘管王城那裡還有一些軍隊,我們也無法擋住漢軍的進攻,所以我想如今只有離開馬韓,從海上坐船逃走,我們才能有一線生機,否則的話,我看漢軍這次絕不會輕易饒過我們,因此大王趕緊拿主意,畢竟我們這裡還有兩萬多士兵,只要我們順著山勢衝下去,肯定可以突破漢軍在南邊的防線,他們這邊的軍隊中騎兵也沒有多少,所以等衝下鳥山之後,我帶人在後邊斷後,大王則帶著一些親信盡快趕回王城去,然後大王也千萬不要耽擱時間,火速從南方的海路前去倭國,等到了那裡,您送給他們一些金銀珠寶,那些貪婪成性的倭國人肯定會收留您的,還望大王速做決斷。」

    樸宗萬略一沉吟,知道現在已經沒有別的辦法了,於是便同意了崔勝男的建議,然後馬上向山頂的士兵傳令,等漢軍再接近一些,進入馬韓人短弓的射程後,短弓手便馬上用短弓向漢軍發動攻擊,同時把山頂上最後剩下的那些圓木和幾堆石塊都推下去,然後大軍趁著漢軍躲避羽箭和石塊木頭的機會,迅速向漢軍發動攻擊,只有突破漢軍的防線,大家才有逃生的機會,因此馬韓士兵也都摩拳擦掌,等待著決戰時刻的到來。

    沒有了崔勝男指揮的那些馬韓士兵仍在與蔣欽等人惡戰,現在漢軍由於有了後援,已經逐漸佔據了主動,只不過山頂的道路狹窄,而馬韓士兵雖然被漢軍殺死了不少,但是畢竟他們人多,因此仍舊死死的守住了一處非常險要的地方,雖然漢軍發動了幾次進攻,但是殺紅了眼的馬韓人知道如果自己撤退,那麼這場戰鬥也就輸了,自己等人也就只能任漢人宰割,因此他們靠著這種被死亡所激發出來的潛能,竟然死死擋住了漢軍的進攻,蔣欽親自帶人攻打了兩次,同樣未能奏效,而且每次進攻雖然殺掉了不少馬韓士兵,而水軍士兵也同樣死傷不少,就連蔣欽也被馬韓士兵砍中了左臂,好在他的身上還有一層皮甲,因此入肉不深,被士兵包紮好了以後,蔣欽繼續揮舞著長槍向馬韓士兵進攻,只是現在馬韓士兵佔據了有利地形,因此估計蔣欽等人很難在短時間內打通前往鳥山正面陣地的道路。

    山下的高順和太史慈等人還在等著左校的步兵師,而三韓聯軍大營中的馬韓士兵已經沒有多少了,才不過一萬出頭,由幾名部落首領帶著,剩下的還有兩萬多弁韓士兵與一萬多辰韓士兵,加起來也不到五萬人,而辰韓王子李明虎重傷未癒,仍在昏迷之中,所以尹正西與金龍羽看到漢軍騎兵已經來到了鳥山,而且上來便把大營與鳥山的通道切斷了,都知道大勢已去,兩人商量了一下,決定趁著外邊的漢軍還沒有完全包圍大營,指揮全營的士兵向大營東邊突圍,只要能突破漢軍的防線,往東跑不出十里路,便是連綿起伏的山區,進了山區,漢軍的騎兵也就沒有了用武之地,而三韓士兵熟悉那裡的地形,知道如何穿過茂密的樹林,沿著隱秘的羊腸小道走出長達幾十里的山區,最後返回到辰韓的地界。

    於是兩人迅速出面,把大營中的全部士兵都集合了起來,馬韓的士兵雖然不想聽他們的,可現在自己這些人已經與大王他們失去了聯繫,再在這裡等下去只有等死了,所以只好在幾名部落首領的帶領下,跟著辰韓與弁韓的軍隊一起,做好了向大營東方突圍的準備。

    營外的高順等人也看到了大營中的三韓聯軍似乎是在集結,於是也都做好了準備,現在北、西兩個方向漢軍並沒有派兵佈防,因為這兩個方向一個是步兵師正在前進的方向,另一個則是朝著大海的方向,現在太史慈帶著李奇與一個輕騎兵師擋在了大營的南側,截斷了大營與鳥山的通道,而高順則與蔡勇帶著另一個輕騎兵師在三韓大營的東側來回游弋,防止他們向東邊的山區逃竄。

    集結好了的三韓聯軍在金龍羽的指揮下,終於開始了行動,他們先是推到大營東側的木柵,然後一窩蜂似的衝出了大營,亂哄哄的向東方的山區突圍,他們都知道漢軍連弩的厲害,因此每人手裡都拿著木盾或木板,衝在最前邊的,是那些馬韓的士兵,以前一直對其他兩韓耀武揚威的他們今天成了人家的炮灰,在金龍羽和尹正西的驅使下,當先向排在東側的漢軍發起了攻擊,於是在鳥山上下,一場決定整個戰役大局的大規模戰鬥終於打響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