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五卷 北方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三韓之滅 文 / 天翔

    第二百四十七章三韓之滅

    周泰等人由於有了三百多騎兵的增援,很快便佔據了戰場上的主動,而崔勝男心知自己已經把漢軍拖住了快一個時辰了,大王也應該逃出二十幾里遠,經過松炭而進入那片茂密的樹林了,這樣漢軍即使追上去,他們不熟悉那一帶的道路,也根本無法找到大王,所以現在該為自己和手下的這些人打算了,想逃跑是不可能了,漢軍有騎兵在這裡,他們如何跑得過那些四條腿的牲口,以前與那些去大漢之地做生意的商人閒聊時,崔勝男向他們瞭解了不少幽州的政事和軍事上的情況,聽說過漢軍不殺俘虜的事,自己不是大王,因此漢軍不會輕易殺自己,所以打定主意之後,崔勝男馬上扔下手中的武器,跪倒在地上舉手請降,同時他也高聲傳令自己的手下跟自己一樣,放下武器,跪在地上舉手投降,以保住自己的性命。

    馬韓士兵的這一舉動把周泰等人搞懵了,這可是自從他們進入馬韓之地以來,第一次有馬韓士兵向漢軍投降,好在漢軍早就熟記軍規,自然知道不能殺俘,所以周泰等人也馬上停止了對馬韓士兵的攻擊。

    跟著崔勝男投降的,都是他的親信和一些普通的馬韓士兵,與他們一起阻擊漢軍的馬韓士兵中,還有不少是樸宗萬的親信,如今一看崔勝男要投降,那不就沒人替大王阻擋漢軍了,所以這些已經殺紅了眼的馬韓死士不僅沒有跟著崔勝男向漢軍投降,而是揮舞著兵器殺向了那些跪倒在地的馬韓士兵,猝不及防之下,連崔勝男在內的幾百馬韓士兵竟然死在了他們自己人的刀下。

    看到好不容易有了不少俘虜,竟然被馬韓士兵給殺了,周泰不禁大怒,高聲吩咐漢軍不必手下留情,一定要把眼前的這些馬韓士兵全部殺光,居然能夠對自己的同伴下手,這些人與畜生還有什麼區別。

    得到命令的水軍士兵一擁而上,將剩下的幾百名馬韓士兵包圍起來,周泰蔣欽二人沖在隊伍的最前邊,手中長槍不停的刺入這些仍在拚死抵抗的馬韓士兵的身體,漢軍這次也發了狠,因此沒過多長時間,戰場上的馬韓士兵便被幽州水軍殺了個精光。

    此戰過後,除了還在鳥山頂上的兩三千馬韓士兵沿著山頂逃向了辰韓方向外,剩下的近三萬馬韓士兵全部戰死,當然其中崔勝男帶著的幾百人是死在了自己同伴的刀下。

    由於不知道馬韓的王城到底在哪裡,因此周泰和蔣欽查看了一下路上的足跡,然後由蔣欽帶著三百多名騎兵沿著路上馬韓士兵留下的腳印,繼續向南追趕,看看能不能追上那些逃走的馬韓逃兵。

    其他士兵開始清點水軍士兵的傷亡情況,同時派出幾名探子馬上趕去鳥山北邊,打探那邊的戰況,也好與高順等人聯繫上,把這邊的消息通知他們。

    很快,中軍官把今天的戰報報給了周泰:今天一戰,馬韓士兵戰死兩萬九千餘人,只有兩千多人逃逸,沒有俘虜和傷兵;水軍士兵戰死三千四百人,傷員八百七十人,其中重傷員五十八人,都已經被送回大營救治去了。

    周泰傳令水軍士兵繼續清理戰場上雙方士兵的屍體,然後分別挖了幾個大坑,把這些屍體都深埋了,只是在漢軍將士的墓前立上了醒目的標誌,以便於將來進行祭奠。

    此時,鳥山以北的戰鬥也接近了尾聲,在漢軍步兵與騎兵的緊密配合下,戰場上的三韓士兵已經沒剩下多少了,只有金龍羽和尹正西還帶著幾千人在與高順等人相抗,其餘的三韓士兵中,有些看到西邊和北邊兩個方向都沒有漢軍阻擋,便向那兩個方向逃了下去,高順看到逃走的也沒有多少人,而且他們即使今天逃出去了,也無法繞過漢軍的防線,所以高順也沒去理會他們,而是指揮大軍慢慢向中間合圍,把金龍羽和尹正西等人團團圍住,然後大軍在幾員大將的帶領下,向中間的三韓士兵發動了最後的攻擊。

    雖然還在拚死抵抗著漢軍的攻擊,但是現在被圍在中間的三韓士兵已經是強弩之末,他們只是在機械的揮動著手中的武器,抵擋著漢軍的攻擊,而漢軍則不慌不忙的向敵人發動著一**的進攻,前邊的漢軍用鋒利的斬馬刀向三韓士兵進行攻擊,而後邊的漢軍則用連弩向空中拋射,現在三韓士兵亂哄哄的擠成一團,手中的木盾也大都不知扔到哪裡去了,因此只要漢軍的一輪弩箭下來,死傷的三韓士兵便有數百人之多。

    由於辰韓與弁韓都沒有與大漢接壤,因此他們與大漢的交往並不是很多,所以對幽州的很多情況都不瞭解,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金龍羽和尹正西都沒有選擇向漢軍投降,在他們的觀念中,從來沒有不殺俘虜之說,因此他們也是這樣看待漢軍的,如今眼看著逃生無望,二人只能抱著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的想法,指揮手下的士兵繼續與漢軍拚死相鬥。

    又過了大約一刻鐘的時間,戰場上的三韓士兵終於被漢軍全部消滅了,金龍羽和尹正西二人最後揮舞著手中的兵器向漢軍衝殺時,一個被太史慈一槍穿透了前胸,頓時斃命,另一個被李奇用長槍攔腰打下馬來,蔡勇跟著補上了一槍,也去見了閻王。

    高順看著戰場上那些成堆的死屍,不由得又想起金亨善的好處來,雖然三韓的大軍基本上被漢軍消滅了,但是估計在他們的王城之中應該還有一些軍隊,如果有金亨善帶路,同時讓他先去招降,估計後邊不用打仗就可以把三韓佔領了,所以他這次沒再耽擱,而是馬上派了個傳令兵迅速趕回北漢山要塞,讓鍾繇帶著金亨善盡快趕過來。

    安排左校和蔡勇帶著士兵馬上開始打掃戰場,同時清點這次大戰的傷亡情況,再派人去把三韓大營整理一下,先把傷員送到大營中救治,然後高順等人便來到了營中的中軍大帳,商議大軍下一步的行動。

    正在這時,周泰派來送信的水軍士兵也到了,大營的衛兵問明了他的身份之後,便急忙把他帶到了高順的大帳之中。

    聽說水軍士兵也已經攻佔了鳥山,並且基本全殲了鳥山上的馬韓士兵,高順心中大喜,如此一來,三韓的幾路大軍已經基本被漢軍殺光了,接下來的任務,便是由金亨善帶路,前往三韓的幾個王城,等把三處的王城都佔領了之後,便可以從幽州派一些郡國兵和屯田兵過來,畢竟正規軍不能用來維護日常的治安,而且高順也知道,下一步第三軍分區和水軍的任務,便是從三韓的最南端渡過大海,前往東南方向的倭國,按照主公的意思,徹底征服倭國的居民,殺光那些敢於反抗的倭人,最終把倭國也納入大漢的版圖之中。

    讓那名傳令兵回去告訴周泰,鳥山北邊的三韓士兵也幾經被漢軍消滅了,現在兩路大軍都在原地休整一天,畢竟這次的戰鬥非常慘烈,漢軍的傷亡也不小,明天再請周泰和蔣欽二位統領過來,大家一同商議下一步的行動方案。

    當天晚飯之前,鳥山以北這次大戰的戰報也擺到了高順的面前,今天一戰,三韓聯軍的五萬名士兵幾乎全部喪命。而漢軍的輕騎兵戰死兩千四百八十人,傷員六百三十人,其中重傷員一百二十一人;步兵師的死亡人數是六百三十人,傷兵二百一十八人,其中重傷員五十三人。

    通過連日來的大戰,高順已經發現雖然輕騎兵機動靈活,但是每次他們的傷亡情況都要比步兵多不少,當然這也與陷陣兵的作戰方式和他們的武器裝備的配備有關,所以高順打算將來向主公建議:能否給輕騎兵都配備上護住全身的重甲和長武器,而且連他們胯下的戰馬也要有甲冑護身,衝鋒時騎兵不能落單,而是保持完整的隊形向敵人發動攻擊,如此一來,既可以減少騎兵的傷亡,更可以發揮騎兵的威力,不管對手是步兵還是騎兵,都根本無法抵擋這種重騎兵部隊的衝擊。

    再說逃出了漢軍追擊的馬韓國王樸宗萬,由於和他一起逃出來的幾千**都被崔勝男帶著留下阻擊漢軍了,因此他身邊現在只有三十多人,不過這些人除了他的親衛,便是幾個部落首領,好在樸宗萬年輕時候也是一員悍將,身體的基礎還不錯,雖然現在沒有了馬匹,眾人只能靠著兩條腿逃命,但是他們跑得也著實不慢,十多里的路程他們只用了不到半個時辰,現在他們已經逃過了崔勝男放火伏擊幽州水軍的松炭,開始鑽進了茂密的樹林,從這裡到馬韓的王城太田,還有不到二百里的距離,好在他們熟悉這裡的地形,知道如何從林中的小道穿過去,然後經過田安、鳥致院兩個比較大的部落村鎮,趕回到太田。

    雖然蔣欽也帶著三百多名騎兵向南追趕樸宗萬等人,但是他們過了松炭之後,並沒有向密林中前進,因為他們不熟悉林中的道路,所以便向樹林西側的道路追了下去,又跑出幾十里也沒見到一個人影,蔣欽無奈,只能收兵回營。

    惶惶如喪家之犬的樸宗萬帶著幾十人在出了密林之後,到沿途的百姓家中搶了一些馬匹和驢子來充當坐騎,這樣他們的逃跑速度也就快多了,雖然隊伍中又有馬又有驢,但是畢竟不用靠自己的雙腿前進了,所以兩天之後,他們終於逃回了位於太田的馬韓王城。

    看到走時帶著的十幾萬大軍如今只剩下了幾十人,而且一個個衣衫襤褸、疲憊不堪,王城中的衛兵都知道肯定是大王打了敗仗,於是急忙打開城門,將樸宗萬等人迎了進去,然後護送他們回到了城中的王宮。

    馬韓的王城其實也就是在他們居住的房屋周圍用木頭圍起了一圈圍牆,然後在南北兩個方向留了兩座大門,根本就沒有護城河和吊橋等附屬設施,至於樸宗萬的王宮,不過是幾間比別的房屋高了一尺的木屋,最大的那間是他和手下議事的大廳,其餘幾間分別住著他的妻妾子女,王宮周圍有一圈不到一人高的木頭柵欄,周圍有三十名衛兵在這裡駐紮放哨,可以說比起大漢最小的城池也遠遠不如。

    回到家中的樸宗萬根本不敢耽擱,畢竟漢軍中有很多的騎兵,只要他們找到這裡,拿自己絕無生路,所以他趕緊收拾好家中的金銀細軟,然後帶著幾個妻妾和年幼的子女,坐著牛車出了王城,迅速趕往馬韓最南端的漁村,準備按照崔勝男所說,從那裡坐船逃亡東南方的倭國。

    只是這樸宗萬看來是好運到頭了,所以當他坐著漁船前往倭國時,海上居然刮起了東北風,將他所坐的漁船一直吹到了耽羅島,島上的守軍看到來了一艘漁船,便將他們扣住了,然後派人上船盤查,樸宗萬帶著手下的十幾名親衛奮起反抗,猝不及防之下,倒被他們殺了幾名水軍士兵,岸上的漢軍看到他們行兇殺人,估計不是什麼好人,於是一頓連弩射到了船上,然後又衝上了漁船,把船上的馬韓士兵全都殺光了,樸宗萬和幾個妻妾子女也沒有逃過連弩的攻擊,一家幾口全都死在了一起。

    由於並不知道船上死去的領頭之人便是樸宗萬,因此漢軍也沒有留下他的屍首,而是把這些馬韓人的死屍都扔到了海裡餵魚,繳獲的金銀細軟倒是不少,都被漢軍運到了島上,準備將來送回幽州領賞。

    結果這馬韓國王樸宗萬的下落便成了一個謎,漢軍在此後的幾日裡,由周泰和蔣欽帶著水軍士兵跟著金亨善為他們找到的一名略通漢語的嚮導,很快便攻佔了馬韓的王城,只是樸宗萬早已不知逃到哪裡去了。

    幽州水軍此後在嚮導的帶領下,基本平定了其它幾處比較大的馬韓部落,使得整個馬韓都歸到了幽州的統治之下,同時水軍的大船也不停的將幽州各郡的屯田軍和郡國兵運到這裡,從而逐漸穩定了馬韓的局勢,基本控制了整個馬韓。

    高順和鍾繇帶著步兵師在金亨善的帶領下,翻過橫亙在馬韓與辰韓之間的高山峻嶺,很快便將辰韓與弁韓兩處都佔領了,然後將從樂浪派來的屯田兵和郡國兵安置到兩韓的各處村鎮,同時按照幽州的建制建立起了各級官府,由從幽州派來的官員擔當起了各級官府的要員,再將所有百姓登記造冊,編入戶籍。等這些工作做完之後,三韓之地也最終變成了幽州的第十個郡,老劉為其命名為韓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