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五卷 北方 第二百一十四章 海上揚威 文 / 天翔

    第二百一十四章海上揚威

    旅順至樂浪列口港的距離,比從遼西的碣石港到旅順的距離要遠,大概有三百多不到四百里,按幽州水軍戰船的航行速度,一個時辰大概能前進五十里,因此只要有一天的時間,他們就可以到達列口港。

    當幽州水軍的船隊離開旅順港四個時辰後,天色已經到了午後,初秋的斜陽照在人身上,給人一種暖洋洋的感覺,尤其是海上的風雖然不大,但是卻令人感覺很冷,好在有了太陽的照射,才令甲板上的眾人感覺很是愜意。

    傍晚時分,海上起了大風,船隊也順著風向,偏離了原來預定的航線,被大風刮向了東南方向,從旗艦駕駛艙的地圖上,老劉知道他們行駛的目的地,可能會駛出渤海灣,到達樂浪南邊的三韓一帶。

    只是風勢很大,所以船員也無法強行轉變方向,老劉想了想,覺得到了那邊也沒什麼不好,至少可以讓三韓的那些部落首領們知道,大漢的天威決不可冒犯,否則以幽州水軍強大的力量,滅掉他們根本不費吹灰之力。

    到了夜裡,風勢漸漸停了,而幽州水軍的船隊也終於看到了前邊一片黑黢黢的海岸線,藉著皎潔明亮的月光,可以看到這裡沒有什麼人煙,於是老劉便讓船隊找了個可以避風的港灣,然後船隊駛入其中,放下鐵錨,準備在海上度過一晚。

    本來老劉也想派些人上岸去看看,這裡究竟是什麼地方,但是考慮到對岸上的情況不甚清楚,也不知道水面下是否有暗礁,所以老劉與戲志才周泰等人商議了一下,決定今晚就不派人上岸了,等明天天亮了,再派幾艘登陸船接近岸邊,然後讓關羽張飛帶著幾十名親衛隊員上岸看看,這裡到底是三韓中的哪個部落。

    第二天早晨,船上的眾人還沒有起床呢,就被從岸上傳來的一陣陣狂喊亂叫聲吵醒了,而船上的哨兵也早就發現了岸上的異常,急忙把情況向老劉做了稟報。

    帶著文丑等人登上了旗艦最高的指揮台上,老劉等人這才發現,原來岸邊不知何時已經聚集了大量拿著弓箭兵器,穿著簡陋的皮甲、舉著木盾的士兵和很多百姓,他們正對著海上的幽州水軍指指點點,似乎不相信竟然有這麼大的船隻存在。

    由於船隊停泊的地方離海岸至少有半里地之遙,因此雖然岸上的士兵也有想用弓箭射擊幽州水軍,但是他們的短弓力道太小,所以根本不可能對船上的幽州水軍構成任何威脅。

    聽著岸上那些士兵和百姓嘰哩哇啦的喊叫,老劉聽出這似乎是韓語,只是他也不懂韓語,所以也搞不清楚這些人到底在說什麼,只好讓周泰下去問問,看看幽州的水軍之中,是否有懂得韓語的士兵存在。

    老劉這也是病急亂投醫,想想幽州的水軍基本上來自遼東,其中還有不少的烏桓人,他們基本上沒有到這邊來過,如何能懂得三韓人的語言呢,所以周泰問了半天,也沒有人能聽懂岸上那些士兵百姓所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

    沒辦法,這邊沒人懂,對方不見得也沒人懂,於是老劉便讓文丑大著嗓門向岸上的那些人喊話,看看他們有沒有懂漢語的,這樣溝通起來就容易了。

    文丑張開大嘴,對著岸上的那些人喊道:「岸上的人聽好了,我們是大漢幽州的水軍,你們有沒有能聽懂我的話的,有的話出來答話。」

    他剛喊完,就聽到岸上有人用生硬的漢語道:「你們是幽州的水軍,那怎麼跑到我們馬韓的海邊來了,這裡是月支部落的地盤,我們辰王可是整個三韓的大君王,你們快快離開,否則我們就要對你們不客氣了。」

    原來這裡是馬韓的地盤,那就是在樂浪郡的南方了,還好竟然有懂漢語的三韓人,老劉便開始琢磨,怎樣才能把這個懂漢語的馬韓人弄過來,這樣便可以從他的口中知道三韓現在的情況,這對自己將來攻打三韓會有很大的好處。

    於是老劉接著向岸上喊道:「我們是要往樂浪的列口港去的,只是在海上遇到風浪迷路了,你們知道去列口要怎麼走嗎?」

    還是那個人接著道:「列口港離這裡不是很遠,你們只要沿著海岸往北走就行了,用不了半天,就可以到達那裡了。」

    這時岸上又是一陣騷動,隨後來了幾個騎馬的將官模樣的人,只是看著他們胯下的馬匹,差點兒沒把船上的眾將樂趴下。

    怎麼呢,原來前邊的那員將官騎的倒是一匹純正的烏桓馬,可他身後的幾位,有騎著騾子、劣馬的,最可笑的,便是後邊的幾人騎的竟然是驢。

    前邊的那員大將身上居然還穿著一套比較完整的皮甲,腰間也挎著一口腰刀,幾人到了岸邊,看到停泊在海中的那些大船,驚得他們張大了嘴巴,半天都沒出聲。

    這時那名與老劉對話的馬韓人跑到那名大將的身前,似乎在向他說明眼前的情況。

    那名大將聽他說完之後,竟然飛起一腳,將他踢翻在地,然後大將拔出腰間的腰刀,向著老劉等人的船隊揮舞著,似乎是在指揮手下的士兵,要向幽州水軍發起攻擊。

    果然,那些士兵都舉起了手中的短弓,開始向海中的大船射箭。

    老劉等人不禁對這員大將的愚蠢感到可笑,一里遠的距離,便是烏桓鮮卑人使用的長弓,也根本射不了這麼遠,更不用說這些馬韓士兵手中的短弓了。

    果然那些士兵射出的箭支飛出五十步遠,便落入海中去了。

    那名將官大怒,對著部下大吼大叫,不知道在說些什麼,接著便由幾名士兵向遠處跑去,不知道是去找救兵還是有什麼其它事情要做。

    沒過多久,從遠處慢慢劃過來很多小船,大概有一百多艘,岸上的馬韓士兵紛紛上了小船,然後衝著幽州水軍的船隻劃了過來。

    老劉指揮那些登陸艦和補給船先行撤退,而幾艘衝擊艦和一艘巨型戰船、三艘大型戰船則留在原地不動,但是船上的士兵都準備好連弩,對付接近的馬韓士兵,用巨弩和投石機攻擊他們太浪費了,只要他們到了一百五十步的距離,馬韓士兵的船上又沒有什麼遮擋之物,因此只需用連弩就可以輕鬆地擊敗他們。

    那些不知死活的馬韓士兵嘴裡不知喊著什麼亂七八糟的口號,小船在他們的划動下,離老劉他們也越來越近了,只不過他們根本不知道死神在向他們悄悄逼近,一個個興高采烈的還等著上船來搶劫呢。

    等那些小船到了離老劉他們一百五十步遠的時候,旗艦上的周泰一聲令下,頓時從幽州水軍的戰船上飛出無數的弩箭,向著那些馬韓士兵落了下去。

    看到船上的幽州水軍離自己還這麼遠就放箭,那些馬韓士兵開始還哈哈大笑,以為漢軍的弩箭也會和他們射出的箭支一樣,飛出去沒有多遠就會落到海裡,

    可是他們想錯了,那些弩箭不僅沒有落入海中,而是從半空中飛了過來,直接落在了他們的頭上。

    頓時一陣鬼哭狼嚎聲起,划著小船前來進攻漢軍的馬韓士兵共有一百多條小船,每條船上有七八個士兵,加起來也有上千人了,結果被漢軍的一輪弩箭攻擊之後,小船上還活著的馬韓士兵已經不足五百人,損失了足有一半的兵力。

    剩下的馬韓士兵見勢不妙,急忙調轉船頭,向著岸邊劃去。

    老劉讓周泰正好借這個機會利用投石機向馬韓士兵的小船和岸上的那員大將發動攻擊,這可是難得的實戰演練,錯過了再想找這樣的機會可就不容易了。

    周泰與蔣欽分別指揮巨型戰船和大型戰船上的士兵調整好投石機的發射角度和方向,然後裝好石塊,向著那些正在逃跑的馬韓士兵發動了攻擊。

    一里遠的距離對於投石機來說,投擲石塊的準確度會大大提高,幾艘戰船上的幾十架投石機一起開火,呼嘯的石塊劃過天空,準確的砸在了正在逃跑的小船之上,石塊落在船上,馬上便把小船的船底砸漏了,結果投石機一輪攻擊下來,一百多條小船又被打沉了十幾艘,船上的馬韓士兵紛紛跳到海裡,游向岸邊逃生。

    接著周泰和蔣欽再次發出了攻擊的命令,只是這次他們不再攻擊海中的小船,而是向著岸上的那員將官發動了攻擊。

    那名將官看到自己的隊伍轉眼之間便被消滅了大半,嚇得他面如土色,急忙傳令趕快收兵,結果他的命令剛剛傳達下去,漢軍投石機的第二輪攻擊便到了,而這次投石機的目標,便是這員馬韓大將。

    聽著空中不斷傳來的石塊破空之聲,身邊士兵被石塊砸中後那血肉橫飛的慘象,嚇得這名馬韓大將急忙撥轉馬頭,朝著遠處逃了過去,而他身後騎著騾子和驢的那幾名親兵看到將軍都跑了,他們也急忙轉身逃跑,只是他們的動作稍稍慢了半拍,結果幾人和他們身下的坐騎都被空中飛來的石塊砸中,血肉模糊的見閻王去了。

    為了給這些馬韓人一個教訓,老劉傳令登陸艦馬上靠岸,追上去繼續向這些馬韓士兵發動攻擊,反正岸上看熱鬧的百姓早就跑光了,也不怕誤傷了百姓。

    其實老劉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上岸把剛才那個充當翻譯的馬韓人抓來,這樣就可以知道當地的情況,同時也可以與馬韓人交流,免得老是打些稀里糊塗的仗。

    關羽、張飛和太史慈都跟著親衛隊員與其他水軍士兵一起,乘坐登陸船靠到了海岸上,然後放下船前的船板,眾人衝到了岸上,用連弩追殺那些四散逃走的馬韓士兵。

    馬韓人以前也和樂浪帶方的漢軍打過仗,雖然漢軍的裝備比他們好一點兒,但是戰力也高不了多少,因此他們與漢軍交戰也是互有勝負,這也是剛才那名馬韓大將敢於向漢軍發動攻擊的原因,可是沒想到他們今天遇到的,跟以前交過手的漢軍完全不同,打得自己根本沒有還手之力,稀里糊塗的便吃了敗仗,那名大將有馬騎,早就跑的看不見蹤影了,而岸邊剩下的馬韓士兵都甩開了兩條羅圈腿,拚命向遠處逃竄。

    關羽等人知道老劉想抓到那個懂漢語的馬韓人,因此便命令士兵高喊投降不殺,結果剛才的那個翻譯由於被馬韓大將一腳踢中了下身的要害,在那裡一直哼哼唧唧的還沒緩過勁來呢,也是他命大,漫天飛舞的石塊也沒有砸到他,現在聽到漢軍士兵在喊投降不殺,他可是能聽懂這句話的意思的,於是急忙爬了起來,高舉著雙手連聲喊著:「軍爺饒命,我投降了。」其他來不及逃走的馬韓士兵看他的樣子,也急忙學著他扔下手中的兵器,跪在那裡舉手投降。

    太史慈離那名翻譯最近,聽到他口中喊著投降,心說找的就是你,於是急忙派兵上前把他抓了起來,至於其他的俘虜,關羽等人也沒理會他們,便讓那名翻譯讓這些俘虜都趕緊走吧,漢軍不殺他們。

    那名翻譯嘰哩哇啦的衝著跪倒在地的那些馬韓士兵喊了一通之後,這些馬韓士兵聽說漢軍放他們走,不殺他們,將信將疑的站起身來,向遠處慢慢走去,結果漢軍果然沒再為難他們,於是他們在走出不遠之後,便撒開羅圈腿逃跑去了。

    關羽等人也收兵上船,把那名翻譯也帶了回來,送到了老劉所在的旗艦之上。

    問明了列口港所在的方向,幽州水軍起錨出發,向著樂浪郡的方向而去,而老劉則與戲志才把那名翻譯帶進了客艙,準備向他瞭解一些三韓的情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