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三卷 幽州 第一百一十章 收復沮陽 文 / 天翔

    第一百一十章收復沮陽

    到了第二天上午,燃燒了大半夜的大火終於熄滅了,而漢軍也在老劉的指派下,在戰場上打掃戰場,同時把那些四散奔逃的戰馬都聚攏起來。

    這次烏桓人帶過來的四萬匹戰馬被大火燒死了有一多半,剩下的一萬多匹都歸了漢軍,令老劉手中的戰馬數量又得到了增加,現在老劉有了烏桓人的幫助,手中的戰馬數量大增,老劉現在利用甄家的商隊把那些富餘的戰馬賣往其他各州,也為幽州帶來了大量的金錢和所需的糧食和各類物資。

    被漢軍伏擊的四萬烏桓大軍所剩無幾,只有幾十名貪生怕死的烏桓士兵,因一直趴在山腳下沒有向山上進攻而保住了小命,但現在也成了漢軍的俘虜,從他們的口中,老劉知道還有一萬烏桓騎兵被派到薊縣去進行騷擾,另外的一萬士兵在沮陽守城,他們的任務就是牽制漢軍。

    死亡的烏桓士兵屍體有一半已經被大火燒成了灰,正好成了上好的肥料,剩下的那些倒在山坡上的屍體,被老劉指揮漢軍在山腳下挖了幾個大坑,把他們都埋在了坑中,這裡的樹林被老劉燒光了,老劉想的是有了這些高級肥料,將來這裡的樹木會長得更好,也算是自己對破壞綠化所做的一點補償。

    只是難樓的屍體被老劉找出來了,這也是那些俘虜指認的,好在難樓是最後死在高順的連弩之下,因此屍體就在臨近山頂的山坡上,過一會兒還要帶著他的屍體去沮陽招降呢,到時候就用難樓的屍首,來逼迫城中的烏桓士兵投降。

    現在上谷郡中剩下的烏桓騎兵還有兩萬人,一萬在沮陽城中,一萬在薊縣附近,老劉和戲志才等人商議了一下,決定派關羽帶著他手下的輕騎兵第一軍返回薊縣,盡快找到那些烏桓騎兵並把那他們消滅掉;而老劉則帶著剩下的一個輕騎兵師、一個突騎兵師和步兵師的士兵們繼續返回沮陽,首先攻下沮陽城後,再把上谷其餘仍被烏桓人控制的縣城都奪回來。

    由於這次從烏桓人手中繳獲了一萬多匹戰馬,因此步兵師也成了騎兵師,這樣一來大軍行軍的速度大大加快,只用了一個多時辰,老劉帶著的漢軍便再次來到了沮陽城外。

    此時的蹋頓正騎著自己的高頭大馬,領著手下的突騎兵圍著沮陽城轉圈呢,城中的烏桓士兵就是不出來應戰,所以把蹋頓急得過一陣子就領著手下的突騎兵圍著城牆轉上一圈,看看有沒有敢出來找死的烏桓騎兵,好在他這樣下來雖然沒找著對手,但也算是舒緩了心中的鬱悶之氣。

    耿忠倒是指揮著器械師的那些士兵們架好了投石車,繼續向城門投擲石塊,昨天他們已經把沮陽的東門城樓砸塌了,今天又轉到了南門,繼續著與昨天同樣的動作,現在南門城樓的大部分也已經被摧毀,那裡也和其它城牆一樣,沒有了上邊的城門樓。

    其實器械師現在是利用這個機會在進行實彈練習呢,現在他們已經可以越來越準的把石塊投擲到目標附近,誤差就在方圓兩丈之內,烏桓士兵躲在城中挨打,這為將來漢軍的投石車定點攻擊目標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實戰測試機會。

    城中的烏桓士兵也已經習慣了,連著兩天被漢軍的投石車砸得根本無力還手,現在城中領頭的大將,便是上次和老劉打過一次交道的烏桓萬夫長兀赤,他是從廣寧被難樓調過來的,難樓帶著五萬大軍離開沮陽後,便任命他為城中守軍的臨時首領,第一天漢軍攻城時,他用難樓告訴他的計策將漢軍騙入城中的甕城之中,居然消滅了一千多名漢軍士兵,令他心中大塊,也算是出了上次被漢軍痛宰的一口惡氣。

    只是漢軍在上了一次當之後,便不再派兵攻城,而是遠遠的躲在城外,用那些投擲石頭的器械向城門進攻,剛剛兩天,兩座城門樓便已經消失不見了,要是時間一長,漢軍把四座城門樓都砸塌了,估計就該向城內投擲石頭了,那時候恐怕自己手下的士兵就要出現大量傷亡了。

    城中的漢人都被兀赤派烏桓人看住了,讓他們這幾天不許出門,就在家中躲著,反正按照難樓大王的妙計,用不了幾天,城外的漢軍就要回去救援薊縣,那時候他們的末日也就到了,等大王得勝歸來,自己因為拖住了漢軍也會受到重賞,想到這些也令城中的兀赤不由得心中大快。

    只是漢軍一直在不停的向城牆上投擲石頭,他們幾乎都不敢上城牆觀察城外漢軍的動向,聽動靜似乎大軍都在營中駐紮,除了派士兵繼續用投石頭的器械攻城外,大軍並沒有進行調動,看來是漢軍還沒有得到薊縣那邊遇襲的消息。

    到了今天下午,躲在城門洞中的兀赤等人,突然聽到從沮陽城東南方向傳來大量騎兵行進的馬蹄聲,難道是漢軍來了增援部隊了?還是難樓大王得勝歸來了?心存疑惑的兀赤等人也顧不得漢軍還在繼續扔石頭了,跑到南邊找了個安全的地方爬上城牆,向城外觀瞧。

    從沮陽通往薊縣的那條小道上,正有大批的漢軍士兵來到城下,這些漢軍並沒有進入大營,而是直接來到沮陽南門之外五百步遠的地方停了下來,然後有一名漢軍軍官策馬來到城下喊話。

    正在繞圈的蹋頓看到老劉帶著大軍這麼快就回來了,而且連步兵師現在也成了騎兵師,估計是大獲全勝了,於是忙拍馬來到老劉面前道:「玄德你們這麼快就回來了,那邊戰事如何,我看你們繳獲了不少戰馬,看來難樓是凶多吉少了。」

    「大哥說的不錯,我們昨晚連夜突襲了難樓士兵的大營,同時從兩側包抄,利用火攻和連弩把他們全部消滅了,難樓也命喪在破虜手中,我已經把他的屍首帶過來了,那名軍官就是去告訴城中的烏桓士兵,他們的大王已經死了,命令他們速速開門投降,我們且先看他們如何打算。」老劉對蹋頓道。

    「太好了兄弟,這樣估計上谷很快就會平定了,只是玄德,現在幽州境內已經沒有對手了,下一步找誰打仗啊?」蹋頓一想到後邊沒仗可打了,不由得有些心急道。

    「大哥放心,幽州境內雖然平定了,可幽州的北方還有鮮卑、扶余、高句麗、婁挹等地在等著我們呢,記住我曾經對大哥說過的話,仗有你打的,只要你不煩就行。」老劉對蹋頓道。

    聽說還有那麼多地方要去平定,蹋頓也高興了,這樣自己就不用擔心沒仗可打了。

    那名漢軍軍官到了城下,對城牆上的烏桓士兵喊道:「城內的烏桓首領聽清了,你們大王難樓已經戰死,他帶領的大軍也已經被我們消滅了,我家刺史劉大人命你們速速投降,只要你們投降,刺史大人保證你們的生命安全,否則只要大人一聲令下,也就是沮陽城破之時,現在刺史大人給你們一刻鐘的時間考慮,如果過了時間你們還不投降,那我們就要攻城了。」

    城牆上的兀赤等人看到是漢軍的部隊,就已經覺得有些不妙了,再聽那名漢軍士兵這麼一說,看來難樓大王真的遇難了,要是大王帶走的五萬大軍也被漢軍殺光了,那城中的一萬士兵肯定不是漢軍的對手,城上的烏桓士兵一時都沒了主意,紛紛把目光投向了他們的首領兀赤。

    漢軍的人數昨天兀赤也看到了,不過是三四萬人,而且今天還一直有一萬多人在城下轉悠,那麼前去與大王作戰的漢軍也就兩萬多人,怎麼可能把身在暗處的難樓大王率領的隊伍打敗呢?兀赤心存疑慮,於是對城下的漢軍高聲喊道:「你們說把難樓大王殺了,有什麼憑據?我看你們是故弄玄虛,想讓我們投降罷了。」

    遠處的老劉等人也聽到了兀赤的大嗓門所說的話,於是老劉讓幾名士兵帶上難樓的屍體,同時押著那幾十名被俘虜的烏桓士兵,老劉也帶著文丑,親自來到了城牆上兀赤等人的對面。

    看到那些烏桓俘虜時,兀赤心中一沉,知道漢軍所說的十有**是真的,當漢軍把馱在馬上的難樓的屍體帶過來時,兀赤等人當然認出那果然是大王的屍首,眾人心中不禁歎道完了,看來大王精心設計的妙計已經被漢人識破了,而且沮陽城中剩下的這一萬烏桓士兵士氣低沉,也已經無力再抵抗漢軍的進攻了。

    兀赤看著身邊的幾個千夫長道:「事到如今,我們該怎麼辦?各位趕緊幫我想個主意,漢軍可只給了我們一刻鐘的時間,要是時間過了,他們可就要攻城了。」

    那些千夫長能有什麼主意,於是都對兀赤道:「將軍就由你來做主吧,我們都聽將軍的便是。」

    看到這些人又把這個問題推回到自己身上,兀赤沒辦法,急得他是抓耳撓腮想了半天,最後長歎了一口氣道:「既然你們都這麼說,我看我們還是降了吧,上次我在廣寧曾與漢軍交過一次手,知道他們的厲害,現在靠我們手中這一萬新兵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投降了至少還能保住性命,那我就跟漢人說了,只要他們保證我們的安全,我們便馬上投降。」

    兀赤這才來到城牆邊上,對這城下的漢軍道:「那好,我們投降了,只是我希望你們刺史大人說話算數,能保證我們的生命安全。」

    老劉看到了城上的兀赤,好像上次自己追擊張舉、深入上谷救回公孫瓚之時,曾經與一名烏桓大將交過手,依稀就是眼前的這名烏桓將官,於是老劉高聲喊道:「城上的烏桓將士聽好了,我便是大漢的幽州刺史劉備,只要你們投降,我保證不會傷害你們,同時今後你們還可以在我幽州的戍邊軍中當兵,不願意當兵的也可以分給你們土地種田,我也保證不會傷害你們的族人,同樣讓他們今後吃飽穿暖,你們看這樣可好?」

    聽說眼前的這個書生模樣的人就是幽州刺史劉備,城牆上的烏桓將士有些不信,只有兀赤看到老劉後,突然想起上次自己與漢軍交戰之時,差點在老劉的手下丟了性命,要不是自己手下的兩名千夫長捨身相救,自己上次就被這劉備手中的那把長把錘子給砸死了,想到這裡兀赤不禁心有餘悸,忙探出身子對老劉道:「劉大人我們相信你的話,我們這就投降,我是烏桓的萬夫長兀赤,現在也是城中烏桓部隊的首領,不知道大人可還記得上次蒙劉大人手下留情,我才保住了這條小命,對此我心中一直感激不盡,今後我還想在大人的軍中效力,望大人多多照應啊。」

    這兀赤看似粗人,沒想到粗中有細,居然知道用上次的經歷來和老劉套交情了。

    聽兀赤這麼說,老劉也確認了他果然就是上次在廣寧和自己交過手的烏桓大將,不過聽了他的話老劉差點笑出聲來,但想到既然對方已經投降了,自己可一定要繃住,既然他願意說是自己手下留情,那自己就來個裝糊塗,權當放過他一次,只要收服了他,以後自己軍中又多了一員勇將。

    於是老劉道:「兀赤將軍,我答應你以後繼續在我幽州的軍隊中效力,你現在便把城門打開,然後集合城中所有的烏桓士兵出城候命,接受漢軍的改編,另外我會派漢軍進城接手城中的治安和防務,你看如何?」

    「是,大人,我這就派兵打開城門,只是東門因為有甕城相連,裡邊還有不少漢軍的屍首在那裡,城門洞也被石頭堵住了,我只能先打開其它三個城門,大人可不要怪罪我們傷了那麼多漢軍士兵。」

    「戰場之上,刀劍無眼,再說了當時你們也是各為其主,我不會怪罪你們的,兀赤將軍這就去把城門打開吧。」

    看到老劉表了態,兀赤急忙下了城牆,派人給各個城門的烏桓士兵傳令,立刻打開城門,同時集合隊伍並來到城外的漢軍大營,接受漢人的改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