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三卷 幽州 第一百一十一章 關羽初戰 文 / 天翔

    第一百一十一章關羽初戰

    關羽帶著幽州戍邊軍輕騎兵第一軍一師的五千士兵,再加上徐晃帶著二軍二師的近四千士兵合兵一處,與老劉他們的大部隊分手後,沿著那條小路繼續向薊縣方向前進,準備找到那一萬烏桓騎兵並把他們消滅。

    而此時的薊縣城下,城門早已緊閉,吊橋也被高高拉了起來,因為從昨天開始,便有一支上萬人的烏桓騎兵部隊出現在城外,由於不知道來了多少烏桓士兵,因此留守薊縣的荀攸忙指揮史阿、太史慈和脫脫兒幾員大將先把城門關好,然後帶著幾人上了城牆,先把城外的情況搞清楚了再做打算。

    遠處的烏桓騎兵看到城牆上的荀攸等人,估計他們是城中的官員,有一些不知道漢軍連弩厲害的烏桓士兵似乎是想炫耀自己的騎射功夫,於是示威性的衝向城牆,準備到了六七十步遠他們弓箭的射程後向城牆上放箭。

    看著他們不知死活的前來送死,太史慈早就把身上的長弓拿在手中,等那幾個烏桓騎兵來到離城牆有一百步之遙的時候,太史慈張弓搭箭,只聽見幾聲弓弦聲響,轉眼之間便有五支利箭如流星般分別射中那些還在奔跑的烏桓騎兵,箭箭奪命,剩下幾個發一聲喊,嚇得撥轉馬頭便向遠處的大隊中逃竄,只是還沒等他們逃出二百步,太史慈又是連環幾箭發出,那幾名烏桓士兵也和前邊的幾人一樣,成了太史慈的箭下亡魂。

    看到太史慈如此神威,嚇得那些剛才還趾高氣揚高聲呼號的烏桓士兵頓時沒了聲音,而城上的漢軍士氣大振,頓時歡呼聲四起,這些初上戰場的郡國兵剛才還有些膽怯的心中頓時有了依仗,有幾位將軍在,烏桓人必敗。

    這支烏桓萬人隊領頭的萬夫長名叫蘇哈台,也是難樓部落中一員能征善戰的勇將,此時看到自己的士兵出師不利,剛一照面便被漢軍來了個下馬威,不由得心中大怒,可是他怒是怒,也懼怕太史慈高超的箭術,因此只是在遠處高聲叫罵,而不敢向前再進一步。

    難樓交給他的任務便是佯攻薊縣,好讓城中的守軍去向進攻沮陽的漢軍大軍求救,這樣他便可以在途中趁漢軍不備,設下埋伏將漢軍消滅,可是薊縣的城牆也是非常堅固,這支烏桓部隊也沒有什麼攻城的器械,因此蘇哈台便帶著手下兵將圍著薊縣繞圈子,想看看有沒有什麼可趁之機。

    城中的史阿、太史慈和脫脫兒都向荀攸請求出戰,外邊的烏桓騎兵看來也就有一萬人,讓輕騎兵和突騎兵的兩個師聯袂出戰,根據以往漢軍與烏桓人交戰的經驗,就讓輕騎兵用連弩對付他們,肯定可以大獲全勝。

    荀攸想到的是這批烏桓士兵人數不多,難樓不可能只派一萬人前來攻城,必是還有其他詭計,因此讓眾人稍安勿躁。

    到後來看到烏桓騎兵只是圍著薊縣繞圈子,荀攸覺得這肯定是烏桓人設下的圈套,也許他們還有大軍在後,以這一萬騎兵為誘餌,引誘漢軍出城交戰,而烏桓的大軍趁著兩軍交戰之時,突然出現並前來奪取城門,那時漢軍即使關了城門把烏桓人擋在城外,可是出城的漢軍恐怕就回不來了,所以荀攸囑咐幾人帶領士兵堅守城池,決不可出城應戰。

    結果半天過去了,城外的烏桓人還在城外遊蕩,荀攸細一琢磨,猛然想到這可能真是烏桓人設下的圈套,只是這圈套不是針對薊縣縣城的,而是要算計漢軍進攻上谷的大軍,只要主公等人發現了烏桓人派大軍來攻薊縣,肯定要回來救援,而烏桓人的目標就是要對回援的漢軍進行伏擊,沮陽到薊縣的那條近路是漢軍回援的必經之路,估計烏桓大軍早就在那裡設好陷阱了,自己現在要馬上派人去給主公送信,否則要是漢軍真的中了烏桓人的詭計,那漢軍的損失可就大了,雖然荀攸也相信評主公和戲志才不至於上了烏桓人的當,但為了保險起見,還是趕緊派了個傳令兵去給刺史大人送信,提醒他們一定要小心烏桓人的陷阱。

    派出傳令兵後,荀攸心中也不怕了,至於城外的這一萬烏桓騎兵,就讓他們在那裡轉悠吧,反正等主公收拾了難樓之後,肯定會派人來這裡增援的,到時候這些烏桓騎兵一樣難逃性命。

    雖然夜裡史阿、太史慈和脫脫兒都提出帶兵出城去烏桓營寨中劫營,但荀攸考慮再三,還是沒讓他們去,劫營雙方很可能會短兵相接,所以雖然有連弩,但漢軍也必然會有傷亡,還是再等上一兩天,估計主公那邊就會大功告成了。

    就這樣城外的烏桓騎兵在他們的萬夫長蘇哈台的帶領下,圍著薊縣繞了一天半的圈子,而城中的漢軍就如同他們不在一樣,根本沒拿他們當回事,氣得蘇哈台繞圈之時,也不時派些士兵逼近城牆,想利用騎射向城牆上射箭,但沒想到城牆上到處都有輕騎兵的士兵,只要烏桓騎兵進入二百步之內連弩的射程,馬上便被輕騎兵用連弩射死,結果一天半以後,死在城牆外邊的烏桓士兵也有近百人,嚇得他們再也不敢接近城牆了。

    現在已經是接近傍晚的時間了,蘇哈台看到手下的士兵和馬匹都有些疲勞了,於是傳令下去,大軍馬上回營,等明天吃飽喝足了,再來城下進行騷擾。

    可是就在烏桓大軍剛剛轉頭要走的時候,卻發現來路之上不知何時來了一隊漢軍,看人數和自己這邊不相上下,而那些漢軍身上穿著的,是令這些烏桓騎兵羨慕萬分的精鋼鎧甲,手中都端著一具連弩,靜靜的在那裡等著他們。

    蘇哈台心中大驚,這些漢人什麼時候來的?怎麼一點動靜都沒有,而且看他們來的方向,應該是自己大營的方向啊,這應該是從沮陽那邊過來的,難道他們是被大王伏擊後逃出來的漢軍?可看他們氣定神閒的樣子也絕不可能,於是蘇哈台策馬來到漢軍陣前,高聲問道:「你們是哪裡的漢軍?為何攔住我們的去路。」

    這隊漢軍正是關羽帶領的分屬輕騎兵一軍和二軍的兩個師,他們今天下午就到了蘇哈台設在那條路邊的大營,看到營中士兵不多,關羽和徐晃一商量,兩人帶兵闖入烏桓營中,將守營的烏桓士兵殺光,本來想一把火把那些營帳都燒了,但怕驚動了遠處的烏桓士兵,於是便多花了點時間,將大營中的營帳盡數拆除,然後又休息了一會兒,這才向薊縣悄悄進發,正好趕上烏桓士兵要回營,雙方便在城外遭遇了。

    看到對方的大將出來問話,關羽也一踢馬韁,打馬來到蘇哈台的對面道:「我們乃是幽州的輕騎兵,前往上谷平定難樓的,現在難樓帶領的大軍已經被我們消滅,難樓本人也已經伏誅,你們若想活命,速速投降,否則這裡便是你們的葬身之地。」

    聽完關羽的話,蘇哈台心中一驚,難道真的如漢將所說,大王和他帶領的伏兵已經被漢軍打敗了?看他們來的方向,正是那條大王設伏的小道,要真的是那樣,自己該當如何是好呢。

    他心中雖然這樣想,嘴上仍是硬道:「兀那漢將休得胡說,我家大王帶著四萬大軍,豈是你們輕易就能消滅得了的,廢話少說,有本事的我們便鬥上一場如何?」說完,蘇哈台一抬手中的大刀,遙遙指向關羽。

    看到他手中的大刀,關羽不禁好勝心起,自打自己出道以來,因為在代郡擔任都尉之職,所以沒機會參與之前漢軍與烏桓部落之的幾場戰役,也沒有展示自己的機會,看到文丑、張飛、太史慈等人屢立戰功,令他心中一直悶悶不樂,所以今天看到竟然有人要與自己單挑,關羽當然是求之不得了,於是也是一舉手中大刀道:「蠻子你聽好了,我乃是大漢幽州輕騎兵第一軍軍長關羽關雲長,你今天能死在我的刀下,也不算辱沒了你,你便放馬過來吧。」

    聽關羽說完,蘇哈台也是聽的迷迷糊糊不知道他到底是個什麼官職,不過看他也帶著上萬人,應該和自己差不多,於是也道:「我乃難樓大王手下的萬夫長蘇哈台,死在我手下的漢人不計其數,今天正好再加上你一個。」說完雙腿一夾胯下的光背馬。高舉大刀向關羽衝了過來。

    兩人都是身材高大,自然是先比拚一下力氣,看蘇哈台的大刀已經離自己的頂門不遠了,關羽雙手握刀,向上一架,只聽得一聲巨響,震得周圍士兵耳中嗡嗡作響,而戰場之中的蘇哈台大刀被向上高高彈起,馬匹也向後退了幾步才停了下來,再看蘇哈台的一張黑臉漲的通紅,明顯是吃了點虧。

    而關羽也發現自己的力氣要比蘇哈台大上一點,再加上自己手中的大刀可是那鐵匠鋪管事歐鵬親自為自己用精鋼打造的,根本不擔心會出了閃失,因此縱馬上前,二人雙刀並舉,打在一處。

    徐晃看到兩人沒說幾句便動起手來,於是命令漢軍士兵做好準備,等場中比試的二人分出高下後,便開始向對面的烏桓士兵衝鋒,距離遠時先用連弩射擊敵兵,等距離近了,再用斬馬刀與他們拚殺。

    徐晃也沒有參加過之前的那幾次戰役,雖然聽說過輕騎兵只靠連弩就可以戰勝敵人,但畢竟不是親眼所見,所以他還是命令輕騎兵在與敵人近戰時使用斬馬刀。

    場中蘇哈台靠的主要是一身蠻力,而今天遇上的關羽本身力道便在他之上,刀法的精妙更不用說了,所以二人打了不到十個回合,蘇哈台便敗相已露,估計再打下去自己只有死路一條,於是趁著二馬分開之後,蘇哈台不再回身,而是打馬狂奔回本陣,氣得剛轉過身來的關羽直罵他膽小鬼。

    看到蘇哈台敗逃,徐晃一聲令下,近萬名輕騎兵士兵手舉連弩,開始向對面的烏桓士兵進攻,而烏桓士兵也在蘇哈台的指揮下,迎著漢軍衝了過來,準備在進入弓箭的射程之後,用騎射對付漢軍。

    他們想的挺好,可是跟漢軍距離還有一百五十步時,對面的漢軍已經開始用連弩射擊了,徐晃用的也是老劉教過的立體進攻模式,前排的輕騎兵平射,而後邊的都用拋射,漢軍一輪弩箭過後,中箭死傷的烏桓騎兵不計其數,而漢軍則拉動弩機,再次向烏桓士兵射擊,等烏桓士兵衝到他們弓箭的射程之內時,剩下的烏桓士兵已經不到一半了。

    此時城上的漢軍早已將城外的情況報告給了荀攸等人,來到城牆上以後,荀攸看到是關羽帶領的輕騎兵,知道主公那邊肯定已經得勝了,於是馬上傳令給太史慈和脫脫兒,命令他們立即率領手下的輕騎兵和突騎兵出城,決不能放跑了城外的烏桓士兵。

    早就憋著勁的太史慈和脫脫兒得令,馬上集合隊伍開門出城,等他們趕到戰場時,正好是關羽徐晃帶領漢軍用連弩消滅了一半多的烏桓士兵,而進入弓箭射程的烏桓騎兵也開始用弓箭向漢軍攻擊,令漢軍也開始有了傷亡。

    太史慈急忙指揮手下輕騎兵用連弩射擊烏桓士兵,那些烏桓士兵腹背受敵,頓時陣腳大亂,看到前後都是敵人,開始向兩側逃竄,而漢軍則跟在他們後邊追擊,並不斷用連弩向那些落後的烏桓士兵射擊,脫脫兒帶著的突騎兵師中只有一個團配有連弩,也跟著追擊烏桓逃兵,其他兩個團沒有辦法,只能在團長的帶領下,開始打掃戰場。

    一直追出了三十里遠,輕騎兵才把那些逃跑的烏桓人基本消滅了,連蘇哈台也被關羽追上,揮動手中大刀將他劈為兩半,由於漢軍根本沒給那些烏桓士兵投降的機會,所以最後被抓住的烏桓士兵也只有幾百人,剩下的,不是被漢軍的弩箭射死,就是死在漢軍那鋒利的斬馬刀下。

    打掃完戰場之後,漢軍得勝回城,關羽也把上谷的戰況向荀攸做了介紹,果然如荀攸所料,戲志才也發現了難樓的詭計,並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設計消滅了難樓率領的烏桓主力大軍,難樓也在亂軍之中被高順射死。

    主公現在已經帶著其餘的部隊去沮陽城了,根據俘虜的交代,沮陽城中只有一萬的烏桓新兵,估計很快就會被漢軍攻下來,而上谷其餘縣城之中烏桓守軍很少,因此關羽他們根據老劉的指示,沒有再去上谷,而是在薊縣的軍營中進行休整。

    這次由於徐晃和關羽都是初次與敵人對戰,因此戰術有誤,令輕騎兵向敵人發動衝鋒,這樣在與敵人遭遇之前,只射出了兩輪弩箭,如果呆在原地不動,等著烏桓騎兵進攻,那其中的時間完全可以放出四輪以上的弩箭,這樣等敵人進入他們弓箭的射程之後,能活著向漢軍放箭的估計也剩不下多少人了,也正是由於戰術的失誤,令輕騎兵今天的損失也達到了五百多人,不過好在烏桓騎兵最後還是被消滅了,而這次的教訓,也會令關羽徐晃二人在今後的戰場上加倍小心,不再輕易出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