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三卷 幽州 第一百零九章 螳螂捕蟬 文 / 天翔

    第一百零九章螳螂捕蟬

    到了後半夜,派出去尋找烏桓大軍的探子終於在上谷與薊縣交界處的一條非常險要的峽谷兩邊,發現了烏桓士兵紮在山腳樹林中的大營,而且這些營帳都是紮在及其隱蔽的密林之內,不仔細看根本就發現不了,從營帳的數量來看,營中至少有四萬士兵。

    而摸到山上的探子也在山頂發現了大量早就擺好的滾木礌石,不過可能是烏桓人認為漢軍還要幾天後才能路過這裡,因此只留了少量的士兵在山頂看守。

    這處峽谷的長度將近十里,到時候若是漢軍進了山谷,那烏桓人便可以從兩端的山上推下巨石堵死山口,兩側的山勢陡峭,根本就爬不上去,山谷中也到處長滿了雜草和樹木,到時候要是山頂的烏桓人再在從上邊往下扔火把,谷中的漢軍無路可逃,估計不是被滾木礌石砸死,也會被烏桓士兵的弓箭射死,即使能逃過這兩劫的,最後也會被大火燒死。

    留下幾名探子繼續在烏桓大營的外邊監視烏桓人大軍的動向,其餘的急忙趕回漢軍營寨,找到老劉,把消息稟報給了一直在中軍帳中等候的老劉、戲志才和關羽等人。

    得到了烏桓大軍下落的眾人均是長出了一口氣,只要知道了他們的下落,那麼接下來漢軍就可以按照之前戲志才定下的計策,對難樓的大軍實施反包圍,而戲志才聽到烏桓士兵的營帳建在密林之中,不由得撫掌大笑道:「主公真是洪福齊天,難樓可能光想著我們會上他的當了,根本沒注意他把自己的幾萬大軍置於極大的危險境地之中。」

    邊上的文丑插嘴道:「有什麼危險?」

    看文丑發問,戲志才繼續道:「從探子回報的情況來看,烏桓人現在的警惕性不高,應該是難樓估計我們至少要在三四天後,才能得到薊縣被襲的消息,因次他們現在根本就沒做防備,我看就這樣吧,要打我們就打他個措手不及,一會兒我們就拔營出發,趕到烏桓士兵的大營之外,然後把我們的步兵師分成兩部,每部兩個團三千人,讓他們趁著烏桓人不備,爬上山頂,把那些留在山頂放哨的烏桓士兵暗殺掉,然後將烏桓人準備向山谷中投放的滾木礌石調轉方向,對著山坡下的烏桓大營,我們這次也不用費力和他們面對面搏殺了,輕騎兵和突騎兵也分兵分兩路,等山上的步兵師得手之後,便給我們發出信號,而我們便用火箭把烏桓人藏身的樹林點燃,這樣他們如果沿著山坡往山上跑,步兵師便用烏桓人自己準備的滾木礌石來攻擊他們,用光了滾木礌石再用連弩對付他們,要是烏桓士兵往樹林外邊跑,那輕騎兵就用連弩擋住他們,這樣一仗下來,估計那四萬的烏桓大軍也就灰飛煙滅了,主公,眾位將軍,你們覺得如何?」

    老劉還沒說話呢,顏良道:「軍師的主意果然毒辣,遇到軍師算是那些烏桓人倒霉,只是那難樓還自認為設了一條妙計,但他沒想到咱們軍師的主意更高,良是打心裡佩服,」

    其他眾位將官也都贊同戲志才的主意,老劉在聽到探子的回報之時,也馬上想到了火攻之計,只是沒想到戲志才更毒,把他們向山上逃跑的退路也給斷了,這樣兩面夾擊,料想能活著逃出來的烏桓人也剩不下幾個了。

    看到眾將沒有異議,於是老劉便拍板決定,大軍就按戲志才的計策行事,雖然時間已經是半夜了,但這個時候估計那些烏桓士兵的警惕性最低,正好方便漢軍行事。

    很快漢軍便集合完畢,然後在那幾名探子的帶領下,大軍迅速向烏桓人的營地靠攏,馬匹還是用麻布包住四蹄,免得馬蹄聲音把烏桓人吵醒了,讓他們有了準備,戲志才的計策就要失靈了。

    在夜色中走了大半個時辰,輕騎兵和突騎兵便來到了烏桓士兵紮營的樹林之外,老劉命令大軍在距離樹林三里外停下,等候步兵師的士兵趕上來。

    又過了半個時辰,步兵師的士兵才趕到,老劉讓他們先稍微休息了一會兒,然後步兵師分成兩半,在高順和一名副師長的帶領下,分別爬上那條峽谷兩側的山頂。

    烏桓人留在山頂的士兵本來就不多,而且也根本沒想到今晚漢軍便會前來偷襲,因此山頂的烏桓士兵早就都睡著了,被步兵師的士兵們悄悄爬上山頂,用匕首把那些還在睡夢中的烏桓士兵刺殺的一個不剩,整個行動進行的乾淨利索,根本沒有驚動山下的烏桓士兵。

    然後步兵師的士兵們將烏桓人佈置在山頂的那些滾木礌石掉轉了方向,衝著烏桓大營方向的山坡,等一切都安排妥當了,兩側的山頂都點起了火把,通知山下的老劉步兵師前期的任務已經完成。

    此時山下的輕騎兵也在老劉的指揮下,趁著夜色將一些引火之物偷偷運到樹林邊上,等一會兒收到步兵師的信號後便用火箭點燃。

    看到步兵師發回的信號,老劉忙令突騎兵的士兵在箭支上綁好易燃之物,然後在火中點燃,衝到烏桓人紮營的樹林外,把火箭射到剛才放好的引火之物和樹林之中。

    舉著手中的火箭,突騎兵迅速逼近到樹林外五六十步遠的地方,將已經燃燒的火箭射到樹林邊的那些引火之物和樹林之中,很多火箭更是直接射到了烏桓人的營帳上。

    看到有人來襲的烏桓哨兵剛剛被外邊的馬蹄聲驚醒,便看到從天而降的無數火箭,連忙高喊著:「有人偷營!」同時也迅速去中軍向親自率軍的大王難樓報信。

    烏桓人的營帳大多是用牛皮縫製的,同時為了防雨還用牛油浸過,火箭一射到上邊,立刻便著起火來,很快樹林中到處都是熊熊燃燒的大火,火苗竄起足有一丈高,照亮了整個夜空,使得整個火場如同白天一樣。

    為了防止烏桓人逃跑,老劉已經命令手持連弩的輕騎兵逼近到樹林之外二百步遠的地方,這裡是連弩的有效射程,因此只要有烏桓士兵逃出樹林,便用連弩向他們射擊,要是烏桓人的戰馬逃出來了,那就趕緊抓過來,這樣還能繳獲一些馬匹。

    早已經被大火燒亂了陣腳的烏桓人在樹林中亂作一團,已經清醒過來的難樓發現大營起火,知道是漢軍識破了自己的計策,現在反而把自己給包圍了,於是便指揮大軍馬上衝出樹林,否則過一會大軍就都被燒成灰了。

    可是剛剛有士兵衝出樹林,還沒跑出多遠就被對面的輕騎兵用手中的連弩射中,而且對面的輕騎兵有一個半師七千五百人,所以烏桓騎兵想從這邊衝出去根本就不可能,很快逃出樹林的不少烏桓士兵便被對面的漢軍射殺殆盡。

    看到這邊已的出路已經被漢軍封死了,難樓忙指揮大軍向山坡上轉移,山上有自己的部隊把守,還有滾木礌石等物,山坡上樹木不多,所以只要躲到山頂上,大火燒不到那裡,估計自己就有了逃生的希望

    逃出樹林的烏桓士兵紛紛向山頂逃來,在他們眼裡,現在只有山頂上才是式安全所在,所以逃出來的足有兩萬多的烏桓士兵紛紛拔腳向山上狂奔,那速度比他們平時在平地上跑的都要快。

    看到山頂就在眼前,那些跑在前邊的烏桓士兵都在慶幸自己沒被大火燒死,上了山頂就可以逃出生天了,然而從山頂傳來的一陣巨響再次打碎了他們的夢想,當他們離山頂還有幾十步的時候,隨著一陣巨響,無數的滾木礌石呼嘯著向著他們砸了過來。

    無處可躲的烏桓士兵頓時被砸的死傷無數,滾木礌石所過之處,留下的是一條紅色的印記,那些見勢不妙想往回逃的士兵一樣難逃厄運,等山頂上的滾木礌石被漢軍都用光了之後,山坡上已經看不到有站著的烏桓士兵了,到處都是流淌的鮮血,到處都是殘肢斷臂,有那僥倖沒死的,也被巨石圓木傷得不輕,只能躺在那裡慘叫連連。

    看到山頂已經沒有滾木礌石了,躲在一塊巨石後邊的難樓忙大聲招呼手下倖存的烏桓士兵,趕緊從藏身的地方出來向山頂進攻,上邊的漢軍已經沒有滾木礌石了,現在只有衝上山頂才有活路,否則大家就只能在這裡等死了。

    殘存的不到一萬烏桓士兵看到身後的大火還在向自己逼近,也確實如大王所說,要想活命只有衝上山頂一條道路,因此在一些倖免於難的萬夫長千夫長的帶領下,烏桓士兵開始再次向山頂進攻。

    還是在他們爬到距離山頂只有四五十步遠的時候,突然從山頂射下無數的弩箭,距離如此之近,對於步兵師的士兵來說幾乎箭箭命中,而且步兵師在山頂的人數也不少,因此這些烏桓士兵縱然是拼了命,也根本無法逼近到漢軍身前,可是後邊是熊熊燃燒的大火,還有督戰的烏桓將官手中的大刀都令他們無法後退,因此那些殘存的烏桓士兵只能徒勞的一次次向山頂衝鋒,一次次留下大量的屍體,到了最後,難樓發現自己身邊還活著的士兵人數只剩下不到一千人了。

    此次為了與漢軍抗衡,難樓和部下的謀士將軍們絞盡腦汁,想了幾天才想出了這樣一條自認為天衣無縫的妙計,本以為定能大獲成功,令漢軍元氣大傷,為自己部落爭取一個生存立命的機會,因此才會孤注一擲的帶著四萬大軍在此設伏,而沮陽城中只留下了僅僅一萬的士兵,其中還有不少是剛剛招募的新兵,難樓給他們的任務,只是讓他們能把漢軍拖住幾天就行,自己另派了一萬騎兵去薊縣進行佯攻,好利用漢軍急於返回薊縣救援的機會來伏擊他們,怎麼想自己的計策之中也沒什麼破綻,怎麼就被漢軍識破了呢?而且眼下自己反倒被漢軍圍在當中,四萬大軍現在剩下的連一千人都不到了,看來自己想活命恐怕都難了。

    怎麼辦?難樓心中不斷的轉著各種念頭,投降當然可以保住性命,但是那樣自己將來會是什麼樣的下場呢,估計只能給漢人當條狗了,難樓畢竟也是縱橫大漠三十多年的一代梟雄,苟且偷生對他來說無異於奇恥大辱,因此難樓還是打消了投降的念頭,『自殺』還不如繼續向山頂衝鋒,萬一能衝上去與漢人近身搏鬥,殺一個便是夠本了,殺兩個還能賺一個,想到這裡,難樓打定主意,對手下殘存的那些烏桓將士道:「兒郎們,我們今天誤中了漢人的奸計,雖然大勢已去,但我烏桓只有戰死的兒郎,沒有投降的奴才,你們跟著我做最後的衝鋒,即使戰死,我們也不做漢人的奴才!」

    聽到難樓的話,這些烏桓人的血性也被激發起來了,當下眾人齊聲高喊:「誓死不做漢人的奴才。」

    拔出腰中的寶刀,難樓當先衝出藏身之地,拖著肥碩的身軀,擺動著兩條羅圈短腿向山頂衝去。

    後邊不到一千的烏桓將士也都嗷嗷叫著,緊緊跟著他們的大王難樓,很多士兵還脫去身上的皮甲,赤著上身,揮舞著手中的兵器向山頂進發。

    在山頂指揮的高順看到衝在前邊的難樓,從他的穿著打扮看,估計是個烏桓的大人物,於是高聲喊道:「對面的烏桓士兵你們聽清了,只要你們投降,漢軍保證你們的性命無憂,如若不然,你們只有死路一條。」

    似乎沒聽到他的話語,剩下的那些烏桓士兵繼續向山頂衝鋒,高順看到他們根本不想投降,於是在烏桓士兵距離四五十步的時候,再次命令漢軍射擊,幾千支弩箭毫不留情的射進那些向上衝鋒的烏桓士兵身上、臉上、腦袋上,只是這不到一千的烏桓士兵竟然死戰不退,結果最後被漢軍全部殲滅,沒留下一個活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