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繁榮

第九卷 浩劫 第一章 家族(上) 文 / 龍夫

    望著坐在自己側對面的鍾琪娜麗亞,周寧遠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親眼見到的外星人居然是這個樣子。雖然之前也曾經在網絡電視上見到過「博比」星人的形象,不過那畢竟是有距離的。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卻是第一次。而且由於鍾琪娜麗亞肩負著「博比」星人總代表的身份,自然也不可以把她等同普通的來往人士對待。

    看著鍾琪娜麗亞享受著高規格的接待而不自知的樣子,周寧遠也在反思人類是不是太狹隘了,畢竟這些禮節等等都是人類幾千年來慢慢形成的,對於不同文明的「博比」星人來說他們未必就能夠產生相似的禮儀行為。

    不過周寧遠的熱情還是得到了鍾琪娜麗亞的回應,大概是從趙一飛那裡受到了太大的打擊,鍾琪娜麗亞內心似乎對地球人類中的領袖級人物都存有一種莫名的尊敬感,在她看來,既然趙一飛在科技上的造詣如此高,那麼作為政治領袖的周寧遠水平也決不會差。

    而另外的一個原因則在於「博比」星人的政治體制與地球人類有著很大區別,雖然都有政治家的存在,不過在「博比」星系中科學研究人員有著很強的獨立性,也就是說其研究內容是根本不會受到政治干預的。而政治只是為了保障民眾生活服務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儘管趙一飛在瞭解了「博比」星人的科技發展純粹是靠累積推動之後,對「博比」星人的這種比較笨的科學研究方式雖然並不贊同,但還是對他們這種積極進取、持之以恆行為表示極大的欽佩。畢竟不是哪個種族都能能堅持一個原則上百萬年不動搖的。

    當然,由於環境的限制,「博比」星人的科技發展是和地球完全不同的。這樣說吧,如果說地球在19世紀以前的情況還是以各民族、各國家自己發展為主的話,那麼在後來的工業革命則在很大程度上摧毀了這種獨立發展的體系,從而建立起來一種新的全球集中性的科技發展體系。至於這種體系是好是壞,那是無法評價的,畢竟這是歷史選擇的結果。

    但這種體系也讓東方古代科技發展的方向喪失了絕大部分,以至於在後來的中國大多數的人居然根本不瞭解中國古代的科技到底應該怎麼走下去。

    而對於「博比」星人來說,他們沒有經歷過這樣的衝突,在初期的時候,全種族就處於一種統一的氛圍之下,至於為什麼會這樣,還是需要從「博比」星人的歷史中找原因了。

    套用一句比較常用的話來說,周寧遠與鍾琪娜麗亞之間的會面是「在一種友好的氣氛中進行的,雙方在很多方面都達成了一致」。實際上,之所以鍾琪娜麗亞能夠作為「博比」星人的全權代表,一個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博比」星人的政府是一個弱勢體。而由於科學研究為人民服務的效果要遠遠強於政府的效果,當然這是「博比」星人的認識而已,所以對於「博比」星人來說,科技人員更有資格代表全體人民對外交流。

    在發出了讓周寧遠參加「星際聯盟」峰會的邀請後,鍾琪娜麗亞靜靜地等待著周寧遠的回答。本來在鍾琪娜麗亞看來,從月球基地上接觸的這幾天時間來看,趙一飛應該更有資格參加這樣的峰會的,不過趙一飛本人卻強烈表示對這種所謂的峰會不感興趣。

    這實際上就是各智慧物種之間的差異了,對「博比」星人來說,其本身已經認定科技人員更能夠代表全體人民,但對地球人類來說,卻是政治領袖才能夠代表全體人民發話。也正是由於這種基本體制的差異,才會讓趙一飛堅決不肯接受鍾琪娜麗亞的邀請。在趙一飛看來,這種鬱悶的會議自己是沒有興趣的,雖然自己現在還算兼著「地球共和國」名譽主席的頭銜。

    在張元的提醒之下,趙一飛自然輕鬆地把這一皮球踢給了周寧遠,讓周寧遠來決策是否願意參加這樣的峰會不是更好嗎?畢竟在趙一飛看來,周寧遠出席這樣的峰會顯然更符合地球人類的利益,根據趙一飛和張元對周寧遠的瞭解,相信他是不會出賣地球人類的。

    承認趙一飛講的有道理的鍾琪娜麗亞只好抱著趙一飛踢過來的皮球找到了周寧遠,希望他能夠和自己參加這次於半年後舉行的令人激動的「星際聯盟」峰會。雖然趙一飛不感興趣,但這不等於鍾琪娜麗亞不感興趣,因為在這場會議中自己應該能夠見到自己心中的偶像——居住在「尤嘉星系」中的突隆人領袖齊瓦。

    齊瓦不只是突隆人的領袖,同時也是整個「星際聯盟」的領袖人物。事實上,大概早在幾億年前,突隆人就已經出現了,在幾千萬年前的時候,突聾人已經在宇宙中不斷地探索,尋找著和自己一樣的智慧生命。不過讓他們失望的是,絕大多數的能被發現的物種都還沒有進入到智慧開化時代。

    但這並不表明在宇宙中就沒有發現其他智慧物種的痕跡,實際上突隆人的祖先還是發現了一些智慧物種生存過的痕跡,不過奇怪的是,這些痕跡都表明那些物種由於某些原因滅亡了。雖然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但這種現象卻進一步引起了突隆人的注意。

    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突隆人發現那些滅亡的智慧物種基本上都有一個非常相似的現象,那就是整個星球的毀滅。雖然從突隆人現在的科技水平來看,要想毀滅一個星球已經不是什麼難事,可在那個時候卻是連想都不能想的。甚至在現在,突隆人所謂的星球毀滅也不是那種方式的毀滅,而是指的星球物種的毀滅。

    畢竟宇宙太浩大了,雖然也發現了一些基本的線索,但以突隆人的實力也無法進一步的追蹤下去,這件事情也就這樣漸漸地不了了之了。不過隨著突隆人在宇宙中的搜索,他們還是發現了幾個智慧物種以及很多具有高智慧物種的萌芽,也正是出於這樣的動機,突隆人率先發起了「星際聯盟」,而且在積極擴張著「星際聯盟」的範圍。

    「博比」星人加入到「星際聯盟」的時間大概是地球時間的1,那個時候正好「博比」星人居住的「綴利亞」星球發生了和地球非常相似的大災難,而隨著「博比」星人成功地度過那場大災難,並在之後發展出了航天科技,其被「星際聯盟」主動吸收了。

    作為「星際聯盟」的成員來說,其有義務主動地介紹新成員,這也是為什麼鍾琪娜麗亞在聽到劉遠風說人類完全有能力度過大災難之後便自作主張邀請地球人類加入聯盟的內在原因。實際上,由於「星際聯盟」本身只不過是一個鬆散聯合體,其並不具備非常強的約束機制,之所以這樣,也主要是考慮到各星球智慧物種之間的差異太大,不應該隨便地和過多地干涉各個物種的自由發展。

    而作為目前突隆人最有活力的人物,齊瓦本身也是一個科技和領導等方面的天才。是他打破了原來「星際聯盟」之間的那種過於鬆散的局面,與他的祖先不同的是,他更加主張各星球之間的溝通,顯然互通有無可以很好地促進科技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這一舉措在開始時便遭到了其他元老種族的反對,畢竟這麼多年來相安無事的平和發展又何必打破呢?在其他的元老們看來,如果你把那些非常先進的、和很多落後種族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科學和技術教給他們,誰又能夠保證他們不亂用?如果因此發生大量爭執的話,「星際聯盟」又該怎麼處理這些?你說你怎麼能夠保證公平呢?

    再者說了,各個種族所走的道路是不同的,如果做這樣的交流的話,很可能會讓所有的智慧種族最終都聚集到一條道路上來,那樣的話,作為多樣性的智慧種族將最終消失,其結果到底是好是壞很難說,總不能為了短期的發展,把宇宙中其它的可能發展道路堵死吧。

    不過這些元老們的反對似乎不是那麼有效,爭吵了幾千年的時間,最終誰都沒有說服誰。當然,作為「星際聯盟」中比較落後的「博比」星人是贊同齊瓦的這種態度的,這裡面最堅定支持的就是鍾琪娜麗亞。這也是為什麼她會被選為「博比」星代表的原因所在。而這次峰會實際上就是又一次的討論,討論齊瓦在幾個星系物種上長達五百年的試驗是否有效。

    接到鍾琪娜麗亞轉過來的趙一飛踢過來的皮球,周寧遠心裡面卻是另外的一番想法。雖然對自己,或者更準確地說,應該是對人類來說,能夠參加這樣的峰會對任何人都是一種永世記載的榮耀,畢竟這代表著人類大規模跨入太空,而這一跨入居然是由自己來標誌的。

    蠢蠢欲動的想法鼓動著周寧遠的內心,雖然他的年齡已經不小,六十開外的人了,但這一念頭還是拚命地撕扯著他的內心。對於宇宙的渴望可能是人類自發的一種衝動,早在人類形成的初期就充滿了各種對宇宙結構的幻想和馳騁於宇宙之中的神化,這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類濃重的宇宙情結。周寧遠也是人,顯然他也不會例外。

    如果說以前人類的宇航還只是趙一飛等科研人員的特權的話,那麼在這種形勢下自己也可以享受這樣的特權了。雖然從自己所處的地位來看,進行這種遠行是不合適的,也是非常危險的,畢竟那裡是根本沒有去過的地方,誰能夠肯定人類第一次去遙遠的外太空不會發生什麼意外。更何況根據研究人員分析,路上說不定就會遇到黑洞之類的陷阱。

    可是作為地球人類最有權力的領袖,周寧遠知道自己已經無法在地球上再前進一步了。「地球共和國」就算是要改革的話,也不會在短期內進行,如果想讓所有的洲主席都變成中層官員,自己登上地球共和國唯一的最高領導人的寶座,那恐怕至少得幾十年後的事情了。

    幾十年!自己還能活個幾十年嗎?雖然人類的壽命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但還沒能達到每個人都能活幾百歲的情況。雖然對於「博比」星人這已經不算什麼,但對於地球人類來說還是不可跨越的深淵。畢竟人類細胞分裂穩定性會隨著分裂次數的增加而明顯下降。

    這種下降的結果毫無疑問會產生各種各樣位置的基因突變性疾病,比如說某些癌症的形成等等。雖然也很希望地球的科研人員能夠研製出來提高人體細胞分裂穩定性的方法或者藥物,但周寧遠知道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就像人類遠程航天是在出了趙一飛這個天才之後才有了長足的發展一樣,生物學這方面的天才顯然還沒有出現。

    對於周寧遠來說,由於已經知道了蘭斯雷特的死訊,沒有了這個領頭羊的作用,自然也就不用擔心其他白人領袖。實際上,不只是蘭斯雷特,周寧遠等人也早就發現了白人在大災難後世界中的主導地位明顯下降的現實。如果沒有這一事實的話,恐怕蘭斯雷特所搞的那些活動早就得到周寧遠等人的強烈反擊了吧。

    「大廈已傾、朽木已虧」,也正是這樣,儘管蘭斯雷特費盡了心機,周寧遠等人也只是偷偷地採取了某些行動,並沒有發起雷霆暴雨般的回擊。畢竟在周寧遠看來,那種衝擊力非常強的回應對白人的打擊太大了,就算是周寧遠也不願意那樣做,畢竟從小養成的華人傳統思維讓他內心深處有著濃重的中庸情結——所有的人應該盡可能平和相對、以禮相待

    |com|b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