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繁榮

第二卷 奮起 第六章 突破(下) 文 / 龍夫

    只是身體被重重的壓向了後面,血液好像一下子全部都到了背部,一方面是胸部缺乏足夠養料與氧氣而顯得無比的疲乏,另一方面則是來自背部的那種好像吃多了食物撐得非常難受的感覺,大腦前部也明顯的又失血感,而後面的小腦和延髓等卻感到異常的活躍,然後整個血液開始慢慢的恢復原狀,大腦的感覺也好多了,思維開始正常,身體也相應的回復到正常的感覺。短短的5秒鐘,儘管只是短短的5秒鐘時間,趙一飛卻感覺到好像過了整整一天似的,漫長若斯,然後度過了加速期的「后羿號」飛行開始轉為勻速航行,艦長石破天向趙一飛報告道:「現在飛行速度為1/2基光速,飛行一切正常,飛船內一切正常,未發現有任何不符合設計要求的狀況。」

    趙一飛滿意的點了點頭,向眾人說道:「很好。現在我們正在向此次航行的目的地——太陽系最外圍的賽德娜星飛去,如果正常的話,這顆距離地球大約130億公里遠的衛星將在43333太陽秒,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地球時間24小時後到達。希望眾位在這段時間內能夠好好休息,不要過於興奮,免得到時候錯過更加精彩的脫離太陽系的時刻。」儘管讓眾人不要興奮,不過從趙一飛的語氣中還是能夠感覺到它自己也處於非常興奮的狀態之中。

    這時石破天接過了趙一飛的話頭,「諸位,現在大家請去休息,本飛船既有娛樂室又有休息室,想玩一些簡單遊戲的可以去娛樂室,而想睡覺的我就不用多說了,相信大家會找到地方的,在每個休息艙的門牌上都有各位的名字,既然大家都是中國人,漢字肯定是熟悉的嘍。等到4個小時後開午餐,到時候勤務員會招呼大家的。」最後石破天還不忘幽默一把,「現在,船長室裡只需要船長一個人就夠了,大家盡情快樂去吧!」

    嘻嘻哈哈談笑之中,眾人紛紛解開安全帶離開駕駛室,在勤務人員的帶領下參觀這艘人類歷史上的第一艘具有飛出太陽系能力的遠程載人航天飛船。

    不過解開安全帶後的趙一飛等人感受到的第一個驚喜就來源於剛才的飛船加速,由於加速是產生的巨大壓力,每個人的小腦和延髓等與基本運動相關的神經系統都受到了強化,行走在平穩前進中的飛船上的眾人都明顯的感受到身體的反應能力與感受能力不同程度的均得到了提高。這使趙一飛等人才明白過來為什麼那些月球基地的飛船安裝與調試人員可以長年的在低重力的月球基地工作,而不會發生之前美、俄等宇航員出現的骨質疏鬆等症狀。看來以後的骨質疏鬆病人可以通過這種方法來進行物理治療呦,眾人開著玩笑向飛船中心走去。

    由於飛船本身就是採用重力反覆裝置加速的,並借助於重力反覆來突破速度層次,所以在「后羿號」上借助人造重力行走來代替飄浮前進根本不足為奇。而人造重力裝置的好處就在於可以讓旅行者感受到飛船的艙體地面和地表一樣的踏實可親。

    整個「后羿號」主要分為六個基本區域:

    第一個區域是飛行指揮區,主要由眾人在飛船出發時所在的駕駛艙和一些輔助艙室構成,其主要功能為指揮整艘飛船的航行、攻擊等主要活動。飛行指揮區主要由位於飛船上前部的駕駛室和靠近中心部位的協調室等構成;

    第二個區域是娛樂與休息區,主要是休息和娛樂的場所,為的是在漫長的飛行過程中可以很好的休息並得到放鬆。其位置位於飛船的中後上部,與駕駛室基本上相連,為的是方便休息和逃生等行為,畢竟飛船緊急逃生艙就是駕駛艙;

    第三個區域是動力區,主要由飛船重力反覆裝置和中央動力源構成,重力反覆裝置基本上呈環狀分佈在飛船四周,從側面看去其位置就相當於飛船的腰帶,而中央動力源則是飛船所有主動力來源,其是經過層次變換強化後的小型核反應堆,由於核反應堆的強輻射性,之所以在地球上需要建築的那麼厚重根本研究就是致命的輻射問題,但是層次變換強化後的光阻尼材料可以很好的阻止高能粒子(如質子、中子等)的散射問題並將其轉化為飛船重力反覆裝置和各種設施等等所需能量,為了防止遭受打擊破壞,中央動力源被植入了飛船的正中心。除了中央主動力源之外,在飛船倉儲區還設有副動力源以防止中央動力源發生故障的時候可以使用;

    第四個區域是武器系統,本來依趙一飛的意見是根本不需要這一系統的,但是中央軍委還是慎重的建議在「后羿號」上安裝了基本武器系統,為的是防止在太空中發生什麼意外,畢竟面對宇宙的人類現在還只相當於一個剛剛顫顫巍巍能夠走路的小孩子,任何一個不小心都可能會摔倒,而作為遠程航天先驅的趙一飛更是需要重中之重的保護,如果不是趙一飛堅持要親自體驗這次跨出太陽系的飛行,中央軍委是絕對不會同意趙一飛參加這次試航行動的,在雙方的妥協下,防衛性武器系統自然就需要安裝了。「后羿號」的武器系統主要由兩類構成,一類是激光武器系統,另一類則是常規導彈武器系統。前者是武器系統的主要構成,而後者則是為了防止激光武器系統發生意外的情況下仍然可以具有一定的防禦能力,更何況兩種武器的性能不同,前者主要以光熱轉換為主要攻擊方式,後者主要是通過物理性損傷進行破壞,在某些不明情況下,難保後者不具有更好的效果。「后羿號」上共安裝了5支激光炮,為前三後二的分佈,另外在飛船底部在安裝了4枚中程核導彈,當然是採用的伸縮裝置,在平時其縮在飛船腹內,需要的時候通過打開底艙蓋的方式放出。激光炮同樣使用了縮入的方式,需要的時候只要打開外面的艙瓦,激光炮就可以伸出飛船進行攻擊,之所以採用這種伸縮式設計為的是防止高速飛行產生的巨大牽引力會在物理上破壞激光炮而無法使用。

    第五個區域是科學試驗區。主要是進行各項實驗用的,由於「后羿號」本身就是作為科學考察船設計的,所以科學實驗自然是其中的主要內容,這次飛行就需要進行很多項試驗,包括諸如高速飛行對人體生理與心理的影響、高速飛行對動植物種子發育與生長的研究、太陽系半徑測量等等內容,當然,「后羿號」的試航本身也屬於試驗的一項,為的是檢驗后羿號的設計中是否有著隱藏的缺陷等等,並為後續的太空遠程飛行積累基本飛行參數與數據等等。科學試驗區主要位於后羿號中後部的下方。

    最後一個主要區域就是倉儲區,這一區域位於飛船的中前部的下方,裡面主要載有幾個重複性登陸艙和登陸車等各項裝備,為的是能夠對太陽系的主要行星從外向內依次進行考察時使用,此外還預留有很大的空間是用於各種採集樣本或標本儲存,另外一些生活消耗品存貨也在這一區域。由於「后羿號」只有不到一百米長,所以其內部自然不可能存放大量的一次性登陸設施,這樣就對設備的重複性使用提出了要求,這次遠航的目的也是為了檢驗這些設計的重複性登陸設施能夠有效,如果效果不理想還需要進一步的改進,畢竟人類對於其他星球的瞭解還非常少,沒有實踐檢驗的白日做夢式設計是永遠不能大步前進的。

    由於速度過快,普通的通訊根本無法進行,所以試航前就已經決定每隔1個小時的時間「后羿號」就向月球和地球發送一次壓縮加密信號,由於是壓縮加密信號,所以內容肯定不能多,否則會由於飛船自身的速度將信號包扯開,這樣地球或月球基地就算是接收到信號包也無法進行解壓縮和解密了。看來,在通訊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提高,趙一飛心裡想到,在看到不能進行很好的信息溝通後,這個進一步遠航中必須解決的主要研究課題此時就出現在趙一飛腦海中。雖然以前也想到過這個問題,但在那時沒有直接的感性領受,所以還體現不出來,只是認為事先通過加密包確認就可以解決,但現在趙一飛發現自己非常的想和在地球上的岳琪通話,岳琪由於事務繁忙,而且這次航行本身也不可能讓什麼人都參加,畢竟這是國家參與的項目,雖然名義上遠程航天公司是私營企業,但涉及到高科技航天開發問題自然不能等同於一般的所謂高科技企業,所以遠程航天公司本身就受到國家意志的極大約束,只不過以前趙一飛對這些根本就沒有在意過,所以才會老老實實的根本不予軍方和國家討價還價,而在這次遠航的過程中,趙一飛感受到了自己的喜悅根本無法讓自己最愛的人來分享的苦惱,雖然張元等人都可以分享一些,但那畢竟不同。這次遠航在趙一飛的腦子中不知不覺的種下了一顆他自己以前根本沒有太在意的種子,總有一天這顆種子一定會生根發芽,甚至可能長成茁壯的大樹。

    一天以後,「后羿號」上的駕駛艙內舉行了一個特殊的小型慶祝會,所有的人都是繫著安全帶參加的,在慶祝會上,眾人聚集在一起,激動地看著眼前的秒錶,毫秒在飛速的跳動著,跟著是秒的跳動,「10,9,8,……,3,2,1」所有人都在大聲地讀著,隨著「嗒」的一聲,秒錶顯示系統倒計時為0,這一刻,眾人沒有發出想像中的歡呼,沒有想像中的擁抱,沒有……,這一刻,所有的人都哭了,雖然是無聲的眼淚,但卻是心中最最激動的表達,人們通常所說的「喜極而泣」大概就是這些人此時此刻最好的表達吧。隨著秒錶「嗒」聲的結束,飛船開始自動減速,用了大約10秒鐘的時間,「后羿號」飛船整個的靜止了下來,就這樣懸停在太空中,這一刻,駕駛艙內的所有人才紛紛解開安全帶,激動的人們顧不得插掉自己的淚水紛紛擠到舷窗前觀看這太陽系外面的太空世界。

    虛空是如此的寧靜,靜逸中又似乎隱藏著無窮的凌厲,沒有人能夠真正說出自己的感覺究竟是什麼樣的,有種嚮往,又有種令人作嘔的感覺,這就是太空,這就是太陽系外的太空,儘管人們現在看到的光線都是來自於太陽和其他遙遠星系的恆星所發出來的,但給人的感覺卻那麼的不同,清冷的太陽光似乎依然具有著父親般的慈愛,溫柔的撫摸著「后羿號」的舷窗,而來自各個星系的光線則具有明顯不同的感覺,有的宛如溫柔的姑娘,有的宛如傲氣的小伙,有的卻給人一種肅殺的感覺,更有甚者,有的星系的光芒給人的是一種死亡的感覺。趙一飛並沒有靠近舷窗,他在試航開始時已經對這些有所感受,在他背後站立的張元此時的神經異乎尋常的高度緊張,彷彿有什麼東西給了他極大的威脅似的。回頭看了一眼張元,趙一飛輕輕的問道:「你也感受到了?」

    點了點頭,算是回應了趙一飛的提問,此時的張元甚至不敢分心用言語回答趙一飛的問題。這種莫名的壓力感讓張元簡直無法忍受,幸好此時趙一飛完全的轉過身來,拍了拍張元的肩膀,輕輕的在他耳邊說道:「放鬆些,很快就會好了。你只是有些不適應太陽系以外而已。」

    不知為什麼,趙一飛望著自己的那雙眼睛好像帶給自己一種奇異的放鬆感,張元居然感覺自己沒有那麼緊張了。這是什麼感覺?難道這就是領袖的感覺嗎?張元心中不自禁的想到。

    此時本來擁擠在舷窗的人都已經退了回來,很多人都無法忍受那種感覺,一些人已經開始嘔吐起來,幸好石破天是一個一直非常堅定的人,作為艦長的他沒有和那些人一樣擠往舷窗,他很清楚在這個時候船長是不應該離開自己的崗位的。於是在他冷靜的指揮下,一些駕駛人員上去把這些科研人員摻了下來,送他們回休息艙休息一下。請示了趙一飛之後,石破天命令關閉舷窗,向地球和月球發電,告訴他們「『后羿號』已經成功到達太陽系外,試航成功,下面將由太陽系外返航。」然後直接命令駕駛員「后羿號」從太陽系外向太陽系內返航,目標直指賽德娜星。

    誰都沒有想到,這次的飛出太陽系會是這個樣子,難道人類真的無法突破太陽系的保護嗎?為什麼星光會給人帶來這些奇異的感受呢?為什麼在地球上看夜空中的星星的時候沒有這些感受呢?那些帶給人的感受是如何到來的呢?儘管之前已經感受過虛空與自己的對峙,趙一飛的腦海中還是充滿了這些問題,為什麼太空給人的感覺與地面上是完全不同的呢?人類真的如此弱小嗎?人類難道真的永遠都只能生活在太陽的懷抱之中嗎?離不開父母懷抱的孩子是永遠長不大的,趙一飛始終堅信著這一信條,這也是為什麼他總是在不斷超越著,超越別人,也超越自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句話從小就被深深地銘刻在趙一飛的心中。既然外面的星空如此的妖異,那麼就讓我來破開你妖異的面紗,看一看你的背後到底是什麼樣子,在星光後面到底隱藏了什麼。

    很快,經過加速、平穩飛行和減速,「后羿號」飛船已經來到了賽德娜星的外圍。

    「賽德娜」,距離地球約130億公里,相當於地球到冥王星的3倍距離;它距離太陽的最遠點達1300億公里。「賽德娜」比冥王星與太陽的距離還遠30億公里,和冥王星一樣,都屬於「柯伊伯」帶中質量較大的天體。「賽德娜」在物質構成上和冥王星相似,是一個由冰和岩石構成的「冰冷世界」,據預測,其直徑僅為2000公里,相當於冥王星的四分之三,由岩石和冰塊組成,呈紅色,表面溫度不會高於零下200c,是太陽系已知最冷的星球,它沿一條高度橢圓的軌道繞太陽運行,繞太陽一圈要花10500地球年。

    望著舷窗外這個冰冷的太陽系外圍星球,雖然時間不長,但出於職業精神,大部分相關科研人員已經調整好了精神狀態,剛才在太陽系之外發生的那一幕場景雖然還不能忘記,但很多人已經將其深深地埋在心底不再理會了。

    在經過外圍的基本觀察測量後,很快登陸小組就已經準備停當進入到倉儲區的登陸艙中。他們的使命就是帶回賽德娜星的冰和岩石樣本進行初步分析,當然,進一步的分析需要回到地球才能進行,如果在賽德娜星上能夠發現「生命物質」,那將對太陽系生命起源的外來說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當然,這裡的「生命物質」與一般人所說的生命物質是由區別的,對於生命起源來說,如果太陽系的生命來自其他星系,那麼在外圍的「柯伊伯」帶是最優可能首先接受到生命物質的,當然,由於極低的溫度,彗星不可能在「柯伊伯」帶大規模的傳播生命物質,但是小型的碰撞等等顯然很容易發生,漂浮在「柯伊伯」帶的大量隕石為其創造了條件,甚至可能彗星只是在太陽系的邊緣掃過,由於隕石的撞擊帶來了基本生命物質,然後這些撞擊後的運是由於受到太陽的引力而向太陽系的內層移動,在某種機緣下給地球帶來了生命。當然,所有的這些只是各種假說,現在「后羿號」所作的就是盡可能的搜集各種標本以便為這些假說進行甄別。

    由於賽德娜星直徑非常小,質量也不大,又沒有大氣層,所以「后羿號」可以在距離其非常近的地方直接投放登陸艙,從屏幕上看著帶有普通推進器的「登天者1號」登陸艙緩緩的在賽德娜星上著陸,「后羿號」駕駛艙中的眾人才放下心來。

    順利著陸後,在「登天者1號」登陸艙內的四個人也放下心來,為了防止登陸過程中發生故障,所以在「后羿號」中已經套上了厚重的太空服。李明與周開龍兩個人留守在登陸艙中防止意外發生,隨時準備對實地勘測的宇航員提供就近幫助,另外兩名宇航員楊征和萬華則駕駛著登陸車駛離了登陸艙進行冰和岩石樣本採集工作,然後還需要進行爆破地震試驗,用來檢驗星球的基本密度,並對賽德娜星的總質量和基本構成進行各種試驗度量。此外,如果能夠在賽德娜星上發現合適的礦藏,那麼這次的遠程試航就算是大獲全勝了,當然,如果在多個行星上都能找到儲量豐富的可開發礦藏,那真的可以稱作是撿到寶了。

    由於各大行星繞太陽公轉週期相差很大,所以不可能在一次航行進行全部的考察。而按照「后羿號」的試航計劃,如果能夠試航成功,在從太陽系外返航過程中將順路考察賽德娜星、冥王星、海王星、天王星、木星、和火星,然後返回到設在月球的基地上進行休整,在將從上述星球所獲數據完全消化後才有可能進行下一次航行,至於土星、金星、和水星由於正好不在較短呈距離連線範圍之內而被排除在這次考察之列。不過這只是中國政府的計劃,至於遠程航天公司能夠完全按照這一計劃執行則要看雙方之間的配合了,因為從中國政府的角度來說,就算是現在全部考察完畢,其它科技領域的滯後也同樣導致無法完成如此大規模的開發,與其在現有開發過程中讓其他國家少受益,也強過所有國家共同開發太陽系,那樣對中國政府的風險要遠高於現在的默默開發,等到生米煮成熟飯之後,相信世界上的其他國家都無法說出什麼的,事實上到時候也容不得他們說什麼,因為開發過程中必然同時伴隨著國力的增加,有著太陽系內多個星球資源作後盾的富強國家還能在乎那些只能以部分地球資源作後盾的國家的挑釁嗎?!而從趙一飛的科研人員的立場來說,能夠一次性的考察完所有行星及其衛星顯然是最理想的,這對於整個太陽系的有序開發也是最有利的,趙一飛並沒有過多的從國家的概念出發,他的出發點更多的釋放在了人類前進這一點上,而在飛出太陽系後感受到的那些妖異星光的震撼更是堅定了趙一飛的全人類共同前進的理想。

    那麼,在中國的國家發展利益與整個人類發展的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趙一飛會更傾向於選擇那個呢?現在擺在他面前的本質上已經是這樣一個難題

    |com|b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