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屠龍

第一卷:不平凡的一生 第一百零一章:刮目相看 文 / 譚濤

    第一百零一章:刮目相看

    王陽明心想利瑪竇倒也爽快,而這個四十出頭的中年儒士,很可能也是一個名人。

    見自己的臣子又獲勝了,明武宗抑不住心中興奮,大聲詢問道:「愛卿叫什麼名字,現又官居何處?」

    那人一副榮辱不驚的樣子,朗聲答覆道:「微臣徐光啟,現任戶部員外郎。」

    王陽明心中陡然想到了「暴殄天物」,徐光啟相較於徐霞客來說,更加博學,而且對後世的影響也更為巨大,可是,他也只不過是個從五品的員外郎而已。

    「朕也封你個郎中吧。」明武宗平日只知嬉戲玩鬧,荒於政務,短時間內竟然想不出戶部還有什麼官職比郎中級別更高。

    徐光啟臉色依舊平靜,恭敬一拜,便退回了原位,可是有些無作為的奸臣卻一直把狡黠的目光鎖定在了他身上,縱使他再怎麼清高,也一下子成為了他們的政敵。

    連輸兩題,利瑪竇早已沒有十足的把握,情急之下,他拋出了他最自信的一道題目。

    「各位,我的第三道題目是這樣的,一籃雞蛋,三個三個地數余1,五個五個地數余2,七個七個地數余3,請問籃子裡有多少個雞蛋?」

    沉默,又是沉默,多少年的重文輕理,多少年來對才人的扼殺,導致了明王朝文化的單一。

    即使是王陽明,也一下子算不出答案來,他數學不好,前世如此,今世還是如此。

    這一次,利瑪竇真的得意了,於是他鬆懈了,故意提示道:「各位,其實這道題目,你們前人也已經提到過,而且他還編了一首詩,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樹梅花廿一枝,七子團圓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

    利瑪竇話音剛落,也看就要宣佈這一輪他獲勝時,王陽明終於上場,大手一揮,答道:「答案是52個。」

    利瑪竇的神色再一次恢復到了失望,驚異的狀態,再一次,煮熟的鴨子飛走了。

    王陽明也不解釋,他也懶得對滿朝奸佞說話,只是向利瑪竇追問道:「在下所答,可否正確?」

    利瑪竇神色黯然,無奈點頭道:「大名朝廷,藏龍臥虎,是我大意了。」

    王陽明淺淺一笑,不是因為他答對了,而是因為他覺得,利瑪竇的三個問題之所以能被悉數答出,那都是僥倖,是明王朝氣數未盡的表現,但是滅亡是終究無可避免的。

    明武宗見愛卿王陽明幫明朝解了圍,便急著要加封官職,卻被王陽明拱手拒絕道:「陛下,且慢,臣還有話說。」

    王陽明轉身再次看著與自己幾乎等高的利瑪竇,善意地說道:「閣下遠道而來,我大明朝自然是不能讓你空手而回。」

    利瑪竇聽得莫名其妙,疑問道:「你的意思是?」

    「請你也接受我一道題目。」王陽明還是滿臉笑容。

    利瑪竇自負博學,自信應道:「請講。」

    王陽明也不急,目光掃視了一下殿堂,然後才緩緩開口道:「杜康街上走,提壺去買酒。遇店加一倍,遇花喝一鬥。三遇店和花,喝光壺中酒。借問此壺中,原有酒幾鬥?」

    又是一道數學問題,而且比利瑪竇剛才那題似乎更加深奧,這道題目是王陽明一次在武當學院圖書館翻看雜書時無意中看到的,當時好奇,便默默記了下來,此刻剛剛派上用場。

    利瑪竇好不容易把王陽明的題目記在了腦中,但對於答案,卻是一點頭緒都沒有,有的是抓耳撓腮,心急如焚。

    如此一來,明武宗便更加興奮了,對王陽明也更加刮目相看了。

    「紅毛鬼子,朕見你獨自一人應戰,本也辛苦,王愛卿的這一題,你就不用回答了,我們直接進入下一題吧。」明武宗表現得少有的大度,連續大捷,讓他心情巨好。

    沉思了一會,利瑪竇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只得放棄了王陽明的題目,抬起頭,再一次端詳了一會渾身淡定的王陽明,心中首次對中國人產生了一絲敬意。

    「第四個問題,如何製造一種裝置,使得無論風向來自哪裡,都能給船舶帶來前進的動力?」利瑪竇通曉各科知識,許多高難度的問題對他說來都是信手拈來般簡單。

    這一次沒有沉默,朝臣們已經有了信心,不想當初利瑪竇問出第一題時那般驚訝,茫然,然而再激烈的討論,如果沒有實際經驗,如果沒有親眼見到或設計過,終究是不可能商討出任何結果的。

    王陽明心想這利瑪竇還真是博學啊,自己雖然智商異於常人,知識面也大於在場的所有人,但是海洋船舶知識對於他來說屬於冷門,利瑪竇的問題他也是沒有一點頭緒。只是王陽明突然意識到,倘若可以把利瑪竇招為己用,顯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一次,眾人沒有等待很久,就從人群中走出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子,滿臉興奮之色,急著對明武宗拱手一示意,便答了上來:「只要製造出一個立體的圓形木架,然後在每一面捆綁長一面帆布,當帆布都要與木架成一定角度,只有這樣才能讓木架可以承受從任一方向刮來的風,然後再將木架與船體的動力齒輪相銜接,這樣一來,就可以作為船舶的動力來源了,我把它叫做『走馬燈』。」

    這人說話聲音響亮,思路清晰,一看就知道是個急於在皇帝面前表現的人,不過他與那些奸佞之人不同,他的的確確有才能,算是個有作為的大臣。

    差一點利瑪竇都要拍手叫好了,即使是他原本準備好的答案也遠沒有這般好用,不過短暫的激動過後是良久的落寞,因為他的夢想正在一點點破滅。

    明武宗見利瑪竇沉默不響,知道自己的臣子又獲勝了,便再一次控制不住自己的身體,陡然離開龍椅,大聲問道:「想我大明還有如此能人,愛卿叫什麼名字,現又官居何處,速速報來?」

    那人掩飾不住心中的興奮和激動,用力拍了拍衣袖,朗聲地答覆到。

    「微臣宋應星,現任工部主事。」

    恍然間,王陽明似乎感應到了什麼,那種「天命」的感覺,難道這麼多明朝名人同時出現在他的眼前,僅僅是巧合嗎,還是上天還有其它的用意。

    王陽明隱隱約約記得宋應星寫過一本叫做《天工開物》的書,它被後人贊許為明朝的百科全書,書籍尚且如此,作者當然更是博學多才了。想到這,王陽明情不自禁多看了宋應星幾步,像是要牢牢把他記住,然後收為己用似的。

    「好,好,好,」明武宗連說三個好,顯然是得意到了極點,「臣冊封你為工部左侍郎。」

    明武宗似乎是一下子想起了還有個「侍郎」的官職,是個正三品的高官,如此高的冊封,引來不少嫉妒的目光,其中包括來自老閹貨劉瑾的。

    「微臣,謝過主隆恩。」宋應星雖然博學,同時也是個貪名逐利,愛表現,也愛炫耀的凡人。

    不過在王陽明看來,人性的弱點完全可以被偉大的貢獻給掩蓋,如李世民,如毛主席,雖然有過,更多的還是功,對後世的偉大功績。

    利瑪竇似乎已經預感到了比試的失敗,但是千里迢迢他都熬過來了,此番雖然敗局已定,他還是不會就此結束,他說出了原本就準備好的最後一個問題。

    「這最後一個問題是關於醫學的,我西方醫學發達,小痛小病往往都是藥到病除,見效非常快,我的問題是……」

    沒有等利瑪竇說出問題,就從一班朝臣中緩緩走出一個一臉剛毅,面容老邁的老儒,聲音洪亮地喝阻道:「你個紅毛鬼子,你的問題我們不屑一聽,西醫再好,豈能與博大精深的中醫相提並論。」

    王陽明心想這人雖然年邁,身子骨倒是健壯,而且有著直率正直的剛猛性子。

    利瑪竇顯然不甘心這最後一次較量就這樣被扼殺在襁褓之中,急著反問道:「你是不是過於自負了?」

    那老者一臉譏笑,道:「不是自負,是驕傲,對於偉大中醫的自豪。」

    利瑪竇見老者字字鄭重,不似作假,就繼續詢問道:「願聞其詳。」

    那老者正要緩緩道來,劉瑾卻控制不住心中的妒火了,趕忙向明武宗誣陷道:「陛下,此人無視於陛下的存在,理當重罰。」

    明武宗正看得入神,劉瑾的話聽到了一半,便不耐煩地回絕道:「仲父不要說話,好好看戲。」

    王陽明聞言有點無語,如此針尖對麥芒的精彩對決,較量不僅僅是個人與個人,也不是個人對眾人,甚至不是中國對意大利,而是東方對西方,是東西方文明的較量,可是在昏庸的明武宗眼裡,與戲劇無異。

    劉瑾不願意在眾朝臣面前丟了臉面,雖然已經被明武宗拒絕,仍舊不肯罷休,繼續進讒道:「陛下,朝綱敗壞不得啊。」

    就這點鳥不拉屎的小事,經過老閹貨的加工,竟成了危害社稷的大事,不得不說歷史上的奸臣最擅長的就是小題大做。

    那老者雖然氣憤於劉瑾對自己的誹謗,卻不敢主動辯解,他非常清楚,即使再伶牙俐齒,也鬥不過劉瑾等奸臣的陰險伎倆,他能做的,就是祈求明武宗能夠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這一次,明武宗是聽清楚了,正在他思考之際,王陽明急忙替老者解圍道:「陛下,請以大局為重。」

    劉瑾精通於為官之道,他非常清楚王陽明現如今已經成了明武宗眼中的一等紅人,而且他自己也有事拜託於他,見王陽明這樣說到,便立刻改變了陷害到底主意。

    明武宗平常聽慣了劉瑾的建議,此刻雖有大紅人王陽明替老者說話,無奈劉瑾對他的影響實在太大,抬起頭,皺著眉頭向劉瑾詢問道:「仲父,你看……」

    劉瑾瞬間見風使舵,神色一變,道:「既然指揮使大人都這樣說了,就讓他試試吧,不過倘若失敗了,請陛下滅他九族。」

    此言一出,不但那年邁老者,其他所有朝臣都是面色如土,一臉驚愕,僅從這一件小事,便可看出劉瑾這個老閹貨有多麼心狠手辣,倘若王陽明不是一步步穩紮穩打,倘若劉瑾不是存在江彬這個強勁的對手,王陽明估計就已經被做成「人皮燈籠」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