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屠龍

第一卷:不平凡的一生 第一百零二章:神奇的故事 文 / 譚濤

    第一百零二章:神奇的故事

    那老者聞言心中一愣,木然地對著明武宗和劉瑾深深一拜,然後感激地看了王陽明一眼,王陽明報以微微一笑,以示鼓勵。

    直覺告訴王陽明,這老者也不是普通人。

    「幾千年華夏文明史上,出現過無數個醫書高絕的中醫,在下只需給你舉一個例子,相信你就會因此而佩服得五體投地了。」那老者緩緩說道,全然沒有了剛才的傲然之氣。

    這正如明王朝無數有識之士,就是因為統治者的高壓統治,他們的才華才會被無情的扼殺。以至於有明一朝,三百年國運,大體上都是一副死氣沉沉的景象。

    利瑪竇微一點頭,表示應允。此行他準備的五個問題中,只有這一個,他是最陌生的,準確來說,他對中華文明,其中最缺乏瞭解和研究的就是醫學,即中醫。

    那老者唯一猶豫,便緩緩談論了起來:「春秋戰國時期,有個神醫叫扁鵲。」

    聽到「扁鵲」兩字,王陽明就能確信老者的故事能夠把利瑪竇給震懾住了。

    「有一次,他路過當時齊國的都城臨淄時,見到了齊國的國君齊桓侯。他看齊桓侯的氣色不好,就斷定他已經生病了,便直言不諱地對他說:『大王,草民看你有病在膚表,如不快治,就會加重。』可是齊桓侯聽了卻絲毫不以為然,自信地說道:『我沒病。』扁鵲見他不聽勸告就走了。這時,桓侯對左右的人說:『凡是醫生都是貪圖名利的。他們沒有本事,就把沒有病的人當有病的來治,以顯示本領,竅取功利。』然而過了五天,扁鵲又來見齊桓侯,作了一番觀察之後,對齊桓侯又說道:『大王的病已經到了血脈,不治會加重的。』桓侯於是聽了很不高興,根本沒有把扁鵲的話放在心上。再過五天,扁鵲又來見齊桓侯,經過細緻的觀察,嚴肅地對他說:『大王的病已經進入了腸胃之間,再不治,恐怕就沒救了!』齊桓侯聽了很生氣,當然也就沒有理睬扁鵲的話。等到扁鵲第四次來見齊桓侯,他只瞥了一眼,就慌忙跑開了。齊桓侯發覺扁鵲不理睬自己,就派人詢問。扁鵲說:『病在膚表,用湯熨可以治好;病進入血脈,用針灸可以治好;病到了腸胃,用酒劑也能治癒。如今齊桓侯的病已經深入骨髓,再也沒法治了,我只好躲開了。』又過了五天,齊桓侯果然病重,派人請扁鵲來治,扁鵲早已逃離齊國,而齊桓侯因誤了治病時機,不久也就死了。」

    老者說到這,偷眼看了看利瑪竇,見他依舊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之中,心中難免得意,解釋道:「由此可見,早在兩千四百多年前,中醫大師扁鵲就能從人的氣色中,看出疾病之所在和病情的發展情況,這是很不簡單的。」

    此時,整個大殿都格外的安靜,只能聽得到利瑪竇全身木然地自言自語道:「果然,果然。」

    老者初試鋒芒,便告大捷,信心陡然大增,便朝明武宗一拱手,興頭高漲,轉過身來繼續對著利瑪竇說道:「關於神醫扁鵲,我這裡還有一個更加神奇的故事,不知閣下願聽否?」

    利瑪竇陡然驚醒,滿臉崇拜地看著一臉祥和的老者,急忙拱手示意道:「您請講,我洗耳恭聽便是。」

    見沒人反對,老者便再次興致勃勃地講了起來,似乎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他自己。

    「又有一次,扁鵲和弟子子陽、子豹等人路過虢國,虢太子恰好患重病,病得很厲害,人們都以為他死了。為此,全國正舉行大規模的喪葬活動,而把國家大事都撂在了一邊。扁鵲找到了中庶子(太子的侍從官)問道:「請問太子患了什麼病?」中庶子一臉悲痛地答道:『太子中邪。邪氣發洩不出去突然昏倒就死了!』扁鵲進一步瞭解了太子發病的各種情況之後,就信心百倍地對中庶子說:『請你進去通報虢君,就說我能救活太子!』但中庶子不信扁鵲能『起死回生』,不肯去通報,而且嘲諷扁鵲說:『你既無上古名醫俞跗的本事,卻說你能救活太子,即使是不懂事的嬰兒也會知道你是騙人的!』扁鵲聞言氣憤地回應道:『你這是從竹管裡望天啊。老實告訴你,我扁鵲只需要切脈、望色、聽聲、審察病人形態,就能說出病的部位。不信,你試去看看太子,他此刻耳朵還會鳴響,鼻翼還會扇動,從其大腿摸到陰部也應該還是溫熱的。』聽到這裡,中庶子不禁目瞪口呆。因為扁鵲雖沒有見過太子,但他對太子的病情僅僅是通過自己幾句簡單的描述,就似乎已瞭如指掌,說得頭頭是道,說明他很有本事,不可小看。中庶子只得進去通報了。虢君得知消息,吃了一驚,趕快出來接見扁鵲,說:『我久慕先生大名,只是無緣拜見;先生路過我這小國,幸虧主動來救助,這實在是寡人的幸運!有先生救助,我兒就能活命;沒有先生救助,就只有把他的屍體埋在山溝裡了。』虢君說著,就『流涕長潸』,哭得非常悲切。扁鵲告訴虢君,太子患的是『屍厥』(類似現在的休克或假死)。於是,扁鵲叫弟子磨製針石,在太子頭頂中央凹陷處的百會穴紮了一針。過一會兒,太子就甦醒過來。接著又叫弟子在太子兩脅下做藥熨療法。不久,太子就能坐起來了。再服二十天的湯藥,虢太子就完全恢復了健康。從此以後,天下人都知道扁鵲有『起死回生』之術。而他卻實事求是地說,並非他能把死去的人救活,而是病人根本就沒有真正死去,他只不過用適當的治療方法,把太子從垂死中挽救過來了而已。」

    又是良久,整個太和殿都在屏聲靜氣,倒還是王陽明第一個帶頭鼓起了掌,然後整個殿堂都是如雷貫耳的掌聲,於是老者臉上得意之色更甚。

    「愛卿,你叫什麼名字,現又官居何處?」明武宗的興奮達到了極點,本來灰色如土的瘦臉已經變得紅潤如火,一副急不可耐的樣子,就像他第一次見到劉良女的時候一樣。

    那老者長吁一口氣,心中默默歎息:年逾花甲,終於盼來了出頭之日。

    「啟稟陛下,微臣李時珍,現任太醫院院判一職。」

    此言一出,王陽明心中更加驚異,似乎在做白日夢一般。

    眼前這老者竟然就是《本草綱目》的作者,李時珍。王陽明現在已經可以肯定,這麼多的明朝後期名人一起出現在他面前絕對不是巧合,至少從後世的史書上來看,李時珍、徐光啟和徐霞客等人,雖然都是明朝人,但並不處於同一時期的。可是,饒是王陽明聰明絕頂,短時間內也想不通老天爺這樣安排的真正目的。

    「朕現在就冊封你為太醫院院使。」明武宗的聲音格外洪亮,比他晚上壓在劉良女身上呻吟時還要響亮。

    這院使雖然只是個正五品的官員,但是身為一個中醫,五品的院使已經是最高的官職了。

    李時珍雖已年逾花甲,乍聞天大的冊封,還是壓抑不住的狂喜,興奮地「撲通」下跪感激道:「微臣多謝陛下隆恩。」

    王陽明本以為李時珍這便會帶著滿心的喜悅,乖乖地退回一旁,哪曉得這李時珍生性剛毅,此時剛剛為大明朝立下汗馬功勞,又受到了皇帝的青睞,頭腦難免發熱,謝罷也不即刻退下,而是仰起頭,一拱手,勸諫道:「陛下,微臣以為,身體之病還不是最可怕的?」

    話音剛落,王陽明就意識到李時珍即將大難臨頭,因為此時,站在明武宗一旁的劉瑾,正目露凶光,在緊緊盯著李時珍,而李時珍還全然不知。

    明武宗心中好奇,追問道:「那愛卿以為,什麼病才是最可怕的呢?」

    「是產生疾病的病源,」李時珍全然不顧旁人的眼色,這一刻,他的心中只有大義大節,「就像國家孱弱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導致國家孱弱的奸佞之徒。」

    突然,王陽明在李時珍身上看到了謝遷的影子,只不過,對於謝遷,劉瑾還不敢公然陷害,可是對於位卑權輕的李時珍,就完全不一樣了。

    「陛下,」果然,劉瑾等李時珍剛剛說完,就對明武宗進讒了,赤裸裸地進讒,因為整個朝廷都已經被他控制,「臣以為李時珍妖言惑眾,中傷國體,理應受到嚴厲的懲罰。」

    這一次,劉瑾的神色比李時珍剛剛出場時明顯嚴厲了許多,旁人在他眼中看到的都是凶光,沒有一絲迴旋的餘地,同樣,明武宗的感覺也是如此。

    眼看著明武宗就要准了劉瑾的建議,一代名醫就要慘遭不幸,王陽明毫不猶豫地上前幾步,義正言辭地勸阻道:「陛下,李大人說話雖然直白,可是句句都是至理,無論是對您還是國家,都不存在一絲絲惡意,所以請陛下勿要責罰李大人。」

    明武宗見有人替李時珍說話,一下子就喜出望外,其實在他心裡,他也不想責罰一個剛剛替國家掙回榮耀的功臣,可是劉瑾沒有給他說話的機會。

    劉瑾對王陽明也不再客氣,一雙陰險的眼睛直接對上了王陽明,威脅道:「王大人,李時珍已然犯下大罪,本座奉勸你還是不要插手多嘴的好。」

    話一出口,原本那些心中還殘存著一點正義感的大臣,也都紛紛打消了替李時珍辯白的機會,可是王陽明,他已然下定了決心。他不忍看到一代名醫,因為一個老閹貨的一句惡言,而在朝堂上嚇得瑟瑟發抖。

    「劉大人,如果陛下的臣子為了國家的強盛,勇敢進言都要受到懲罰,卑職擔心陛下萬歲之後,後世之人會笑話我大明朝的官僚制度,而且首先笑話的恐怕就是我們這些任由李大人遭受責罰的大臣們。」

    王陽明一字一句都說的義正言辭,羞得一干大臣個個羞愧萬分,無處藏身。

    「大膽,」劉瑾的氣焰依舊囂張,雖然沒理,依舊兇惡如虎,已然決定放棄王陽明這枚優秀的棋子,「一朝之得失,豈容你一個小小的五品小官妄加論斷。」

    王陽明心中非常清楚,經過這次與劉瑾的針鋒相對後,他與劉瑾已經徹底失去了合作的可能,即使是表面上的敷衍也不再可能,還也意味著他在京城的人生安全,從此會陡然之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