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十 關于一般歷史書籍,尤其是這本書


  我謹向已經厭煩于現代小說的人熱烈推荐伊拉斯謨信札,這位博學的求知者當年收到了許多比他更為溫順的朋友的來信,其中不乏老生常談的警告。
  ×行政長官寫道:“听說您整個考慮寫一本關于路德之爭的小冊子。請注意掌握火候,因為您容易触怒教皇,教皇希望您能万事平安。”
  或曰:“某君剛從劍橋回來,他告訴我您正在籌備出版一本散文集。看在上帝份上,不要惹皇帝不高興,他有權有勢,會使您受害匪淺,”
  一會儿是盧樊主教,一會儿是英格蘭國王,一會儿是索邦大學,一會儿又是劍橋大學可怕的神學教授,四面八方都得考慮周全,不然作者就會失去收入,喪失官方保護,還會落入宗教法庭的魔掌,在刑車輪下被輾成碎塊。
  如今,輪子(除做為運載工具外〕已經降格放在老古董博物館里了,宗教法庭在近百年里已經關門閉戶,對致力于文學的人來說,官方保護沒有一絲實用之處,歷史學家聚在一起時更緘口不談“收入”二字。
  不過,一提到我要寫一部《寬容史》時,另一种形式的警告和忠言便擁入我那与世隔絕的小住所。
  “哈佛大學已經拒絕黑人進宿舍”,一個書記官寫道,“請務必在書中提一下這件最令人遺憾的事情。”
  或曰:“弗拉明格的一家食品店老板公開宣稱加入了羅馬天主教,當地三K党已經開始聯合抵制他,您在撰寫寬容故事的時候一定會就此談几句吧。”
  諸如此類,舉不胜舉。
  毋庸置疑,這些情況都很愚蠢,理應嚴受指責。不過它們似乎不在論述寬容的著作范圍之內。它們只是惡劣做派和缺乏正派的公共精神的表露,他們与官方形式的不寬容有很大不同,官方的不寬容是与教會和國家的法律緊密相聯的,它使對安份守己的百姓的迫害成為神圣的職責。
  按巴奇豪特所說,歷史應該象倫勃朗的蝕刻畫一樣,它把生動的光輝洒在最好最重要的事情上,至于其它的,則留在黑暗中別去看吧。
  現代的下寬容精神也曾經發瘋般地爆發過,報紙忠實地記載下了一切,但即使從這里面我們也能看到有希望的前途。
  許多事情在前輩人眼里或許合情合理,附上“一直就是這樣”的批語,本應理所當然地被接受下來,可在今天卻要引起激烈的爭論。一些人常常會拍案而起,保衛某些思想,而父輩和祖父輩卻認為這些思想是無稽的幻想,毫無實際用處,他們常常向甚為討厭的下層民眾的精神世界開戰,成功的次數倒也不少。
  這本書必須保持短小。
  生意興隆的當舖老板竭盡阿諛奉承之事,獨霸一方的北歐人的榮譽已有所折損,邊遠地區的福音傳教士無知無識,農民教士和巴爾干的猶太法學博士偏執頑固,所有這些我都不暇談及了。他們總是糾纏著我們,人品倒是不錯,只是思想糟糕得很。
  不過只要沒有官方支持,他們相對來說倒也無害,在開朗的國家里,有害的可能性已經完全消除了。
  個人的不寬容是個討厭的東西,它導致社團內部的极大不快,比麻疹、天花和饒舌婦人加在一起的弊處還要大。不過個人的不寬容沒有劊子手。如果允許了劊子手的角色,就象有時某些國家的情形那樣,那就超出了法律限度,真的成為警方注意的對象。
  個人的不寬容不存在監獄,也不能為整個國家規定出人們必須想什么、說什么、吃什么和喝什么。如果真要這么做,就必然會招致所有正派百姓的強烈不滿,新法令就成為一紙空文,就連在哥倫比亞地區也無法執行。
  一句話,個人的不寬容只能以自由國家的大多數公民不介意為极限,不得超越。然而官方的不寬容卻不然,它可以權力浩大。
  它除自己的力量之外,不承認任何權威。
  官方的不寬容一旦胡亂發起脾气,便可以置無辜的人于死地,也從不做任何反悔補救之事。它不要听任何辯解,還求助于“神靈”來支持自己的決定,花言巧語辯解一番“天國”的旨意,似乎打開生存之謎的思想是剛剛在大選中獲胜的人的獨有之物。
  如果這本書屢次三番地把“不寬容”一詞當做“官方的不寬容”的意思解,如果我很少談到個人的不寬容,那還請讀者多多包涵。
  我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