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絕代武神

正文 432 舍利子迷蹤【8】 文 / 司馬鴻飛

    進了敦煌市區,這裡的景象和沙漠完全不一樣了,和其他城市差不多,只是這裡有點缺水,要限時限量的共給自來水!

    「這裡比北京還要慘啦!一天聽說只有一次供水!還只有兩小時!」薛冰撇了撇嘴道,他們住進了旅館,累得不行了,吃過晚飯後邊睡覺了!

    第二天,他們繼續趕路,趕往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可是個神聖無比的地方呢!他們驅車來到了荒無人煙的敦煌莫高窟,只有到了裡面才能看到莫高窟旅遊的人們!

    「老公啊!我很懷疑裡面有人嗎?」薛冰看著眼前的莫高窟到。

    「且!還沒進去了怎麼知道?不過應該有人吧!現在正值旅遊旺季!」他們走進了莫高窟的範圍,果然正如聶歡所料,裡面的景區那真的是人山人海呀!都是前來欣賞這裡的佛窟藝術的!

    「哇!老公,說對了,真的是很多人在旅遊呢!」他們快步的來到了莫高窟面前,那麼多的佛洞,到底哪一個才是他們要找的地方了?

    「這麼多的佛洞,我靠!怎麼著呀!誰知道在那個洞裡面!」

    「大家在細細看!一定要找到那個人!誒呀媽呀,我想起來了,那個人就是……美麗的爸爸!」

    艾美麗納悶道:「你說啥?我爸爸艾江山嗎?你確定?」

    「一定確定一致肯定!就是他!昨天晚上我就覺得有些耳熟!沒錯就是你爸爸!可是他來幹什麼了?一定和魔王有關!」

    「老公啊!你救救我爸爸你的老丈人吧!求你了!」艾美麗摟著他道。

    「別急老婆!我一定會想方設法的找到你的爸爸!並且救他於水火的!走吧!」他們走進了第一個石窟!

    「哇!好美呀!真的是人間藝術的精品呀!你看看,那飛天,那仙女!那奇珍異獸!真的是人間罕見的奇觀異景!不愧為人間藝術寶庫呀!」薛冰感慨萬分道。

    「你看到的只是這些表面上的藝術!其實莫高窟的藝術價值遠遠不在與這些呢!這些壁畫,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被譽為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莫高窟最初開鑿於前秦建元二年(366),至元代(1271—1368)基本結束,其間經過連續近千年的不斷開鑿,使莫高窟為集各時期建築、石刻、壁畫、彩塑藝術為一體,世界上規模最龐大,內容最豐富,歷史最悠久的佛教藝術寶庫。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這些藝術珍品不僅反映了中國中古時期宗教和社會生活情況,同時也表現出歷代勞動人民的傑出智慧和非凡成就。

    敦煌石窟,是我國和世界聞名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之一,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東千佛洞、水峽口下洞子石窟、肅北五個廟石窟、一個廟石窟、玉門昌馬石窟。

    因其各石窟的藝術風格同屬一脈,主要石窟莫高窟位於古敦煌郡,且古代敦煌又為本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故統稱敦煌石窟。

    莫高窟開鑿於前秦建元二年(366),時間最早創於公元366年(另有始建於西晉末年及東晉永和九年等說),後經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鶻、西夏、元等時代連續修鑿,歷時千年,延續時間最長;現存石窟700餘個,規模最大;雕塑3000餘身,壁畫4500餘平方米,內容最豐富。窟內繪、塑佛像及佛典內容,為佛徒修行、觀像、禮拜處所。敦煌石窟是融建築、雕塑、壁畫三者於一體立體藝術,是中國古代藝術史的百科全書。

    莫高窟位於今甘肅省敦煌市、安西縣、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和玉門市境內。中國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前臨宕泉河,面向東,南北長1680米,高50米。洞窟分佈高低錯落、鱗次櫛比,上,下最多有五層。人文歷史

    石窟始建於十六國時期,據唐《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的記載,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樂僔路經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便在巖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此後法良禪師等又繼續在此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後世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北魏、西魏和北周時,統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貴族們的支持,發展較快。隋唐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更是興盛,在武則天時有洞窟千餘個。安史之亂後,敦煌先後由吐蕃和歸義軍佔領,但造像活動未受太大影響。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漸趨衰落,僅以重修前朝窟室為主,新建極少。元朝以後,隨著絲綢之路的廢棄,莫高窟也停止了興建並逐漸湮沒於世人的視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後,這裡才重新為人注意。近代,人們通常稱其為「千佛洞」。

    莫高窟現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個,分為南北兩區。南區是莫高窟的主體,為僧侶們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有487個洞窟,均有壁畫或塑像。北區有248個洞窟,其中只有5個存在壁畫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侶修行、居住和死亡後掩埋的場所,有土炕、灶炕、煙道、壁龕、檯燈等生活設施。兩區共計492個洞窟存在壁畫和塑像,有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唐宋木構崖簷5個,以及數千塊蓮花柱石、鋪地花磚等。

    彩塑為敦煌藝術的主體,有佛像、菩薩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剛、力士、神等。彩塑形式豐富多彩,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最高34。5米,最小僅2厘米左右(善業泥木石像),題材之豐富和手藝之高超,堪稱佛教彩塑博物館。17窟唐代河西都統的肖像塑,和塑像後繪有持杖近侍等,都惟妙惟肖,把塑像與壁畫結為一體,為我國最早的高僧寫實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石窟壁畫富麗多彩,各種各樣的佛經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樓閣等建築畫、山水畫、花卉圖案、飛天佛像以及當時勞動人民進行生產的各種場面等,是十六國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風貌和歷史變遷的藝術再現,雄偉瑰麗。在大量的壁畫藝術中還可發現,古代藝術家們在民族化的基礎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臘等國古代藝術之長,是中華民族發達文明的象徵。各朝代壁畫表現出不同的繪畫風格,反映出我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狀況,是中國古代美術史的光輝篇章,為中國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貴的形象史料。

    莫高窟是一座融繪畫、雕塑和建築藝術於一體,以壁畫為主、塑像為輔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壇窟、四壁三龕窟、大像窟、涅槃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遠,最大的第16窟達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外原有木造殿宇,並有走廊、棧道等相連,現多已不存。

    莫高窟壁畫繪於洞窟的四壁、窟頂和佛龕內,內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跡、經變、神怪、供養人、裝飾圖案等七類題材,此外還有很多表現當時狩獵、耕作、紡織、交通、戰爭、建設、舞蹈、婚喪嫁娶等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畫作。這些畫有的雄渾寬廣,有的瑰麗華艷,體現了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和特色。中國五代以前的畫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畫為中國美術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實物,也為研究中國古代風俗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形象和圖樣。據計算,這些壁畫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長達25公里的畫廊。

    莫高窟的壁畫上,處處可見漫天飛舞的美麗飛天——敦煌市的城雕也是一個反彈琵琶的飛天仙女的形象。飛天是侍奉佛陀和帝釋天的神,能歌善舞。牆壁之上,飛天在無邊無際的茫茫宇宙中飄舞,有的手捧蓮蕾,直衝雲霄;有的從空中俯衝下來,勢若流星;有的穿過重樓高閣,宛如游龍;有的則隨風悠悠漫卷。畫家用那特有的蜿蜒曲折的長線、舒展和諧的意趣,為人們打造了一個優美而空靈的想像世界。

    熾熱的色彩,飛動的線條,在這些西北的畫師對理想天國熱烈和動情的描繪裡,我們似乎感受到了他們在大漠荒原上縱騎狂奔的不竭激情,或許正是這種激情,才孕育出壁畫中那樣張揚的想像力量吧!

    莫高窟所處山崖的土質較鬆軟,並不適合製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為石胎泥塑外,其餘均為木骨泥塑。塑像都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單身像和群像等多種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兩側侍立弟子、菩薩、天王、力士等,少則3身,多則達11身。彩塑形式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像力豐富、造詣高深,而且與壁畫相融相襯,相得益彰。

    第96窟是莫高窟最高的一座洞窟,其外附巖而建的「九層樓」是莫高窟的標誌性建築,高33米。它是一個九層的遮簷,也叫「北大像」,正處在崖窟的中段,與崖頂等高,巍峨壯觀。其木構為土紅色,簷牙高啄,外觀輪廓錯落有致,簷角繫鈴,隨風作響。其間有彌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繪而成,是中國國內僅次於樂山大佛和榮縣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容納大佛的空間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樓外開兩條通道,既可供就近觀賞大佛,又是大佛頭部和腰部的光線來源。這座窟簷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當時為5層,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進行了重建,並改為4層。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如今的9層造型。

    莫高窟現存有壁畫和雕塑的492個石窟大體可分為四個時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開鑿於北朝時期的洞窟共有36個,其中年代最早的第268窟、第272窟、第275窟可能建於北涼時期。窟形主要是禪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圓塑和影塑兩種,壁畫內容有佛像、佛經故事、神怪、供養人等。這一時期的影塑以飛天、供養菩薩和千佛為主,圓塑最初多為一佛二菩薩組合,後來又加上了二弟子。塑像人物體態健碩,神情端莊寧靜,風格樸實厚重。壁畫前期多以土紅色為底色,再以青綠褚白等顏色敷彩,色調熱烈濃重,線條純樸渾厚,人物形象挺拔,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後,底色多為白色,色調趨於雅致,風格灑脫,具有中原的風貌。典型洞窟有第249窟、第259窟、第285窟、第428窟等。

    隋唐是莫高窟發展的全盛時期,現存洞窟有300多個。禪窟和中心塔柱窟在這一時期逐漸消失,而同時大量出現的是殿堂窟、佛壇窟、四壁三龕窟、大像窟等形式,其中殿堂窟的數量最多。塑像都為圓塑,造型濃麗豐肥,風格更加中原化,並出現了前代所沒有的高大塑像。群像組合多為七尊或者九尊,隋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薩或四菩薩,唐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和二天王,有的還再加上二力士。這一時期的莫高窟壁畫題材豐富、場面宏偉、色彩瑰麗,美術技巧達到空前的水平,內容主要有佛像、經變、佛教史跡、佛教故事和供養人等。

    五代和宋時期的洞窟現存有100多個,多為改建、重繪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壇窟和殿堂窟。從晚唐到五代,統治敦煌的張氏和曹氏家族均崇信佛教,為莫高窟出資甚多,因此供養人畫像在這個階段大量出現並且內容也很豐富。塑像和壁畫都沿襲了晚唐的風格,但愈到後期,其形式就愈顯公式化,美術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這一時期的典型洞窟有第61窟和第98窟等,其中第61窟的地圖《五台山圖》是莫高窟最大的壁畫,高5米,長13。5米,繪出了山西五台山周邊的山川形勝、城池寺院、亭台樓閣等,堪稱恢宏壯觀。

    高窟現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個。西夏修窟77個,多為改造和修繕的前朝洞窟,洞窟形制和壁畫雕塑基本都沿襲了前朝的風格。一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現回鶻王的形象,可能與回鶻人有關。而到了西夏晚期,壁畫中又出現了西藏密宗的內容。元代洞窟只有8個,全部是新開鑿的,出現了方形窟中設圓形佛壇的形制,壁畫和雕塑基本上都和西藏密宗有關。典型洞窟有第3窟、第61窟和第465窟等。

    1900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圓菉為了將已被遺棄許久的部分洞窟改建為道觀,而進行大規模的清掃。當他在為第16窟(現編號)清除淤沙時,偶然發現了北側甬道壁上的一個小門,打開後,出現一個長寬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現編號為第17窟),內有從4世紀到11世紀(即十六國到北宋)的歷代文書和紙畫、絹畫、刺繡等文物5萬多件,這就是著名的「藏經洞」。

    藏經洞的內壁繪菩提樹、比丘尼等圖像,中有一座禪床式低壇,上塑一位高僧洪辨的坐相,另有一通石碑,似未完工。從洞中出土的文書來看,最晚的寫於北宋年間,且不見西夏文字,因此可推斷藏經洞是公元11世紀時,莫高窟的僧人們為躲避西夏軍隊,在準備逃難時所封閉的。

    莫高窟藏經洞是中國考古史上的一次非常重大的發現,其出土文書多為寫本,少量為刻本,漢文書寫的約佔六分之五,其它則為古代藏文、梵文、齊盧文、粟特文、和闐文、回鶻文、龜茲文等。文書內容主要是佛經,此外還有道經、儒家經典、小說、詩賦、史籍、地籍、帳冊、歷本、契據、信札、狀牒等,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絕本。這些對研究中國和中亞地區的歷史,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科學價值,並由此形成了一門以研究藏經洞文書和敦煌石窟藝術為主的學科——敦煌學。

    敦煌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一度頗為繁華,周邊石窟寺亦頗多。除了莫高窟,還有西千佛洞、榆林窟及東千佛洞等,共同組成了敦煌石窟群,其中西千佛洞和東千佛洞通常被看作是莫高窟和榆林窟的分支。西千佛洞位於莫高窟西南30餘公里的黨河北岸崖壁上,呈東西向排列,全長2。5公里,現存北魏、北周、隋、唐、五代、西夏、元的洞窟22個、壁畫約800平方米、彩塑34身,它的洞窟形制、塑像和壁畫的題材內容、藝術風格均與莫高窟十分相似,但由於歷史上的保護不周,殘損坍塌較甚。

    1950年,研究所改名為敦煌文物研究所,依然由常書鴻主持,到1966年以前,已加固了約400個洞窟,搶修了5座唐宋木構窟簷,並將周邊10餘平方公里劃定為保護範圍。1984年,中國政府進一步將敦煌文物研究所升格為敦煌研究院,充實了科技力量,開展治沙工程,積極利用數字化技術和其他技術來加強保護工作。由於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對壁畫會產生潛在性的破壞,造訪莫高窟人數增加,因此對日常參觀人數加以限制。莫高窟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現存已編號洞窟492個,存有北涼至元代的壁畫4。5萬多平方米。壁畫內容有佛像、佛經故事、古代神話,供養人、裝飾圖案。金碧輝煌,絢麗奪目。畫面如按2米高排列,可構成長達25公里的畫廊,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石窟壁畫。它與雕塑、建築組成藝術的綜合體,成為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莫高窟在今甘肅敦煌城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與三危山之間的斷崖上,所佔崖面全長1618米,絕大部分洞窟分佈在南段長約1000米的地段內,僅有少量在崖壁的北端。莫高窟開鑿於十六國時期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一說是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歷經了前秦、北涼、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等朝代,共留存大小洞窟491座,塑像2400多軀。莫高窟採用木構建築,現多已毀滅,僅存唐宋時期的木構窟簷5座。這些塑像、窟簷和45000餘平方米的壁畫一起,構成了完整的敦煌藝術。

    雖然早在20世紀初就有羅振玉、王國維、劉半農等人在北京、倫敦、巴黎等各地收集、抄錄敦煌文獻,但對莫高窟的真正保護開始於1940年代。1941年至1943年著名畫家張大千對洞窟進行了斷代、編號和壁畫描摹。敦煌自西漢起即為西域重鎮,「絲綢之路」的暢通也使得中國和中亞及西方諸國的商業、文化交流得以發展,佛教和佛教藝術即是循此路線,經敦煌傳入中國的。公元四世紀,中原戰火不斷,河西地區則相對安定;因此,從內地去的僧人在此開始了石窟的營建。公元六世紀末,隋王朝的建立結束了長期戰亂和分裂,同時也加強了對西北的經營。由於隋朝的皇帝都崇奉佛教,所以儘管只有短短的37年,但莫高窟在數量和規模上都達到了非常可觀的程度。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高峰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文化交流最活躍的時期,莫高窟的營建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僅至武周聖歷元年(公元698年),即已有「窟室一千餘」。五代時期及宋代,河西地區相對穩定,當地統治者及僧、民又開鑿了許多洞窟,並對前代洞窟進行了全面維修。西夏統治期間,幾乎沒有開鑿洞窟,僅是對以前的石窟加以改建或修補。元代,密宗佛教盛行,所以期間開鑿的石窟均帶有密宗色彩。此後,由於「絲綢之路」的沉寂,敦煌失去了其重要地位,石窟的開鑿也趨於停止。在吐魯番統治時期(公元15161715年),莫高窟,尤其是窟內塑像,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本世紀初,帝國主義者的巧取豪奪,使莫高窟又一次遭受了浩劫。

    按照開鑿時間劃分,十六國及北朝初期是洞窟的開鑿前期,保存至今的共有40窟,形制分為供僧人居住、修禪的禪窟,帶中方柱的塔廟式窟和方形平面的佛堂式窟三種。窟頂前部為人字披,並畫出木結構和卷草形式;後部為平頂,也繪有木結構形式,並綴以飛天等圖紋;四壁繪有表現佛教題材的壁畫。這一時期的塑像,本尊以釋迦牟尼佛和彌勒菩薩為主

    一佛、二菩薩,或一佛、二羅漢、二菩薩,一佛、二天王,也有個別是單獨一軀佛或彌勒像的。佛像軀體健壯,面相豐滿,鼻樑高隆直抵額際。佛像身著偏袒右肩式或通肩式土紅色僧伽梨,但過分強調了衣飾的裝飾色彩,僅在細節上有一些現實性手法。雖然佛和菩薩都來自異域,而且造型比例及衣著等都有嚴格規定,但中國的雕塑工匠依然在尊重這些規定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審美情趣,將他們巧妙地本地化,使其在原有的犍陀羅藝術風采外,帶有了鮮明的中國文化特色,形成了中國式的佛教形象。在北朝後期,佛像的造型趨於更加豐腴渾厚,面相圓潤俊秀,修眉細目,面帶微笑,具有相當的人性化。由於莫高窟所在的鳴沙山屬玉門系礫岩,極其粗松,便於開鑿洞窟但不宜於雕造佛像,因此,泥塑在敦煌石窟中占主要地位,但形式上仍未擺脫洞窟石雕、摩巖造像的格式。此時期石窟的代表為第267-271窟、275窟、259窟、285窟等。

    隋唐時期,是敦煌藝術的鼎盛時期,開鑿的洞窟數以千計,僅保存至今的就有298個。隋朝的洞窟,在形制上承襲了北朝的前後結構,但龕略深,置一佛、二羅漢(迦葉、阿難)、二菩薩,有的還有天王和力士形象。由於龕室的加深,羅漢及菩薩像已經不再都是貼壁的「高浮雕」,而多是脫離壁面的「圓雕」了,尺寸也有所加大,造型更趨世俗化,但雕塑藝術中的立體造型手段尚未得以充分發揮。此時期的代表為第206窟。唐朝的洞窟多為正方覆斗狀頂的殿堂式,後壁開一大龕,深宏如廳堂,中置須彌壇,上設佛像。塑像組群一般為一佛、二羅漢、二菩薩、二供養天、二天王(天王足下蹋有小鬼)、二力士。佛居於中心位置,女性成分明顯,體態豐腴,面容慈祥,結跏趺座;頭梳螺髻,手作說法印或無畏印,身著土紅色通肩式袈裟,袒胸覆足,衣摺線條流暢優美,尤其是下擺摺紋生動刻劃出絲織袈裟的柔軟光滑並透露出衣飾下的肌體美,使塑像的內在與外涵得以完美統一,充分顯現了唐代工匠的高超技藝。組群中的其他形象也各具特色:菩薩、供養天均為少女形象,溫柔典雅,顯得既嫵媚艷麗而又高貴、不容褻瀆;羅漢像為一老一少,即迦葉和阿難,生活氣息濃厚形貌和性格特徵顯著多樣;天王像孔武有力、盔甲嚴整,力士像兇猛暴烈、肌肉鼓突,都表現出一種力量的美。這些雕像雖然各有特色,但卻準確地統一在一個鮮明的題材下,絲毫不顯雜亂。此時期的雕像,普遍進行了彩色金箔妝鑾,被稱為「彩塑」,與周圍斑斕的壁畫一起,構成了奇妙的藝術場景。這時期的代表為第322、220、328、46、45、130、194、225、158等窟。

    自五代起,由於「絲綢之路」趨於冷落,敦煌地區的開窟造像活動也日漸冷落,而且在藝術水平上並無長足改進,甚至顯得僵硬空虛。持續至明代,由於海上交通的發展,地處內陸的敦煌失去了往日的興盛,開窟活動也逐漸終止了。現存的此時期洞窟有145個。

    敦煌自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後,即成為東西交通的樞紐,並逐漸演化為印度犍陀羅文化、希臘文化和中原文化三大文化的匯合地。敦煌石窟系統地保存了從十六國到元代近千年間佛教塑像的發展序列,和敦煌壁畫、敦煌文物一起形成了一門世界性的獨立學科-敦煌學。因此,敦煌不僅是中國藝術的寶庫,也是全人類文明的結晶。

    敦煌石窟中以莫高窟建窟最早,內容最豐富。其餘石窟,均系莫高窟的分支,西夏和元代的作品還可補莫高窟之不足。敦煌石窟上起十六國,下迄清1000餘年間連續不斷,形成了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敦煌石窟藝術體系。

    莫高窟的主要藝術成就是塑像和繪畫。這裡的塑像是泥塑,不同於雲岡和龍門的石像。這主要是因為三危山石質較粗,不能鑿成佛像,所以工匠們才用泥塑。相傳莫高窟始建於前秦建元二年(366年),而現存最早的洞窟開鑿年代應為北涼(5世紀初),此後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至元,由歷代藝術家和能工巧匠累積完成,因而也呈現出不同時代的風格。北魏時期的塑像,體格高大,額部寬廣,鼻樑高隆,眉眼細長,頭髮呈波浪狀,袒露著上身,留下了印度藝術的濃重印記。隋代的塑像,面相豐滿,鼻樑相對稍低,耳朵相對加大,臉部線條柔和了,整個身體比例雖然還不盡相稱,但已中國化了,體現出一定的民族風格。唐代,莫高窟的雕塑達到了頂峰。這些雕塑完全拋棄了模仿痕跡,面容溫和慈祥,神情莊嚴從容,服飾華美。天王像表現了男子的健美,讓人感到威嚴、正直、勇猛、堅毅;菩薩像身段秀美,面龐圓潤,嘴角帶著微笑,胸臂袒露,衣裙輕薄,形象酷似現實中的婦女。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是舉世聞名的佛教遺址,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前臨宕泉,東向三危山。據唐代碑文記載,莫高窟創建於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至十四世紀,邊續千年鑿窟造像不斷。歷經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鶻、西夏、元各個朝代,形成南北全長1680米的石窟群,共存洞窟700多個,其中有彩塑和壁畫的洞窟492個,彩塑2000多身,壁畫45000平方米,木構窟簷五座。莫高窟是現今世界上規模最宏大、歷史最久長、內容最豐富、保存最良好的佛教遺址。

    莫高窟各窟均由洞窟建築、彩塑和壁畫綜合構成。洞窟建築形式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佛龕窟、佛壇窟、大像窟等。塑繪結合的彩塑主要有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壁畫內容豐富博大,分為佛教尊像畫、佛經故事畫、佛教史故事畫、經變畫、神怪畫、供養人畫像、裝飾圖案等七類,是古代社會歷史形象的反映。精美的彩塑與壁畫系統地反映了各個時代的藝術風格及其傳承演變。具有珍貴的歷史、藝術、科技價值。

    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發現了藏經洞,出土了四至十四世紀的文書、刺繡、絹畫、紙畫等文物4萬餘件。其中文書,大部分是漢文寫本,少量為刻印本。漢文寫本中佛教經典占90%以上,還有傳統的經史子集,具有珍貴史料價值的」官私文書」等。除漢文外,還有古藏文、梵文、回鶻文、于闐文、龜茲文等多種少數民族文字。敦煌文書的發現是研究中國與中亞歷史、地理、宗教、經濟、政治、民族、文學、藝術、科技等的重要資料。莫高窟藏經洞發現後歷經劫難,大批敦煌文物與石窟中的一些壁畫和彩塑,先後被英、法、日、俄、美等國的盜寶者劫運國外,流散於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圖書館與博物館。這是」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

    本世紀初以來,以藏經洞出土文書與敦煌石窟藝術為主要研究對象的」敦煌學」在全世界興起,已成為當今國際上的一門顯學。莫高窟,1961年被國*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1944年,在莫高窟設立了保護研究的專門機構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1950年更名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擴大為敦煌研究院。莫高窟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