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第三極崛起

正文 第237章 滴水之恩 文 / 青木雙翼

    別人的要求可以不考慮,小學校長的請求趙子贇是相當重視的,自從王頌做了他的老師,別的不說,這尊師在他腦海中絕對是第一位的。

    「老師,我直接問了,您們打算出多少錢建私立小學?」

    唐乃康尷尬,猶豫半天還是實話實說:「子贇啊,你也知道我們這些搞教育的沒幾個錢,這次我賣了上海的家產,我們幾個大概湊了三萬元。」

    三萬元在有些省不算少,在現在的察哈爾,頂多是建兩百人左右的小學校,分到年級,也就一兩個班。

    「老師來察哈爾,怎麼也要待在張家口,私立教育察哈爾也非常重視,老師有豐富的經驗,到張北太委屈了,我想支持老師。」

    「子贇,我不是來…」唐乃康有些慍怒。

    「老師,作為學生,感恩之心要有,我不是要作秀,只是想告訴世人,做人要有原則,我個人投資教育,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拿出錢來,公立私立兩花齊放,讓我們的子孫後代有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唐乃康有些楞了,自己果然沒看錯,面前的趙子贇絕對是自己一生的驕傲。

    「做教育,就是要放得下面子,爭取更多的錢,老師,我覺得子贇說得很有道理。」李良也勸道。

    「那好吧,子贇你打算出多少?」

    伸出一個巴掌,唐乃康有些心跳,五萬?趙子贇隨後說出的讓他嚇了一跳,「五十萬。」

    張著嘴,唐乃康不知道該說什麼,趙子贇卻還沒完,接著道:「我回頭和教育廳商量下,看出個規定,以後察哈爾的私立學校,自己出兩元,察哈爾給一元,學生也按公立的給補貼。」

    「子贇,你這樣會虧不少錢的!」唐乃康驚叫道。

    「虧嗎?老師,我不這樣認為。」趙子贇笑了笑,「用一元撬動兩元,值了,何況還可以解決多少教師的工作,這樣在學生人數大幅度增加時,我們省府負擔的教師費用不會成倍增長,這還是表面上的,老師您想想,幾年之後,這些學生成長起來,能給察哈爾帶來多少收益?」

    「你眼光之遠,老師自歎弗如,也罷,我就當當你這個典型,就算有人罵我靠你吃飯,我也認了!」唐乃康歎道。

    要說這件事引起的轟動比馮少山等人投資察哈爾還大,察哈爾對私立學校的支持力度之大,遠超外人想像,唐乃康最終沒有採納趙子贇所說,將學校建在張家口,他認為這裡已經有足夠資源,他將學校建在了涿鹿,並起了一個仿古的名字,涿鹿書院,佔地兩百畝,涉及從初等小學到高等小學,並附屬一個中學,如果全招滿,學生人數可達到兩千人!這比有些省立學校都龐大。

    教師完全精挑細選,除了跟隨來的幾人,合適的繼續教課,不合適的轉為行政,其餘教師他唯一考慮的是上海的同仁,私立學校要收取學費,和公立學校相比,必須以教學質量取勝,唐乃康再次返回上海,他已經列好名單,不入他法眼的,就算不要錢,他也不要!

    教育是種聖神的職業,唐乃康堅信有志同道合之人,果然,得知他返回上海,很多人都來打聽情況,知道他在察哈爾將建立一所讓人拙舌的私立學校,很多人夜不成寐,想去,可家人是問題。

    有的家裡是兩口子都從事教育,稍微一商量,便做出決定,去!

    眾人都知道唐乃康那裡雖然龐大,但名額也是有限的,一有人決定去察哈爾,其他人就難受了,遲了可沒機會!有些人私下裡偷偷瞞著家人和唐乃康簽署合同,前往察哈爾任教,想既成事實後再說服家裡人,這鬧出不小的亂子。

    不過多數家庭最終還是認了,察哈爾不是什麼不能去的地方,聽說生活確實不錯,上海……,還是離開吧。

    當唐乃康帶著大隊人馬準備前往察哈爾時,上海教育界真是坐立不安,條件…,沒得比了,大上海又怎樣?教育界擔心的不是唐乃康挖走了一批優秀人才,而是他證實了察哈爾的一些說法。

    既然有報恩帶作秀的一些成分,趙子贇乾脆把此事當做一件向世人宣揚的大事來辦,教育廳廳長馬麟親赴上海,他手拿察哈爾省府文書,再通過俞鴻鈞的一些老關係,直接在上海港包了英國的一艘小型客輪,準備讓唐乃康等人乘船北上天津,大張旗鼓的宣揚此事。

    隨後,馬麟又在華懋飯店召開了記者會,向上海教育界通報此次唐乃康到察省辦學的情況,並介紹了察省教育廳今後的一些設想和扶持,不少私立中學學校的董事會都派人和本校校長一起參加了這次記者會,聽完情況通報和扶持政策,會場頓時炸鍋,上海市教育局派來旁聽的人看著這場景有些無可奈何,他們聽說過也見過把教育掛在嘴上的大人物,但從來沒見過把教育放到如此高位置的地方實力派。

    教育對於地方政權來說,本就是個不賺錢還賠錢的行當,上海和北平教育相對發達,和外國人有一定的關係,很多時候,歐美列強是把教育當做親善和建立與地方實力派合作的基石,國民政府的有限投入也不過是為了粉飾太平而已,察省為了形象,搞搞教育還是說得過去的,比如弄個北方大學什麼的,如今馬麟的介紹已經證明了一個事實,教育界傳言察省多年來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遠高於各省,甚至比南京國府還要重視,這個傳言以往讓人半信半疑,現在看來,察省的想法和做法當真匪夷所思。

    「馬廳長,我有一個疑問,察省在教育上投入這麼多,有那麼多學生來讀書嗎?他們交得起學費嗎?」有人問道。

    會場頓時安靜下來,對啊,這可不是生產個什麼東西,辦了學校,沒有學生那不是白搭?

    「這個問題問得好,首先,在察省辦學就不是想怎麼辦就怎麼辦的,察省教育廳和民政廳有聯署辦公機制,每年民政廳都會把適齡入學的人口統計數字通報教育廳,那些地方缺學校,教育廳一般可以提前一年掌握,根據這些數字,教育廳會與建設廳會商,提出建設計劃,如果有私立學校進入,也會一併考慮。」馬麟首先解釋了學校設置的方法。

    「至於學生,我想告訴諸位,大可不必擔心,察省人口持續流入,雖然省府投入多多,但學校數量依然不能滿足,尤其是中小學。學費一事……,要看各位怎麼看了,察省民眾的收入不高也不低,基本的負擔是沒問題的,但如果諸位是打著辦學校發財的想法,那我勸有這種想法的人最好不要去察省。」

    在場之人多數點頭,辦學是一種付出,是為一種理想,賺錢並不是最主要的,接著有人又問道:「察哈爾多為蒙區,到蒙區辦學安全嗎?」

    「安全不是絕對的,我不能保證什麼事情都不出,我只能告訴諸位,在察省,學校可以算是禁地,任何到學校鬧事的行為都會受到嚴懲,現在每個學校都有專門的警察負責定期巡訪,學校也隨時可以打電話到各地教育局或者省教育廳反映情況,甚至可以直接打給趙主席或陳秘書長。可以說,在蒙區辦學安全能夠保障。」

    「說到蒙區,我還可以通報一件事,在來滬之前,趙主席特意和我交代,如果上海教育界同仁願意到蒙區辦學,察省可負責學校建設的一切費用,免費提供給諸位使用。」馬麟拋出了今天最大的一個誘餌。

    白送?那豈不是帶著人去就可以開始招生教書了?竊竊私語聲四起,馬麟見狀暗喜,他掌管教育廳,這些年下來,他已經發現學校的硬件支出並不大,相反是教師費用始終高居不下,公立辦學已經難以維持一個高投入,他需要私立學校來彌補這個缺口,以往說服上海這些大城市的人總是有些難度的,現在有了唐乃康這個絕佳的例子,他不大做文章才怪。

    「馬廳長,可否組織我等去察省看看?」

    「可以,我在這裡鄭重邀請感興趣的同仁隨我一同返回察哈爾,當然,這次沒有想好的,隨時都可以前往,我的邀請長期有效!」

    馬麟的到來引起上海教育界地震,吳鐵城對此惱怒異常,這明顯是對他的一個挑戰,可他也沒法反擊,上海是大城市不假,但上海市府並不是富得流油。

    報紙的成篇累牘的報道,讓不少從事私立教育的人蠢蠢欲動,上海的秘書長已經走了,商會會長也常駐察哈爾,看樣子是不打算回來了,如此多的先例,只能證明一件事,察省比傳言要好,等唐乃康等人打包行李,準備登船時,已經有人早已在碼頭等候,和他一起返回察哈爾考察,真的可行,不排除去察哈爾建私立學校!

    這種動盪一直持續到三七年,日本人大舉入侵上海後,教育界集體大逃亡,首選便是察哈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