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第三極崛起

正文 第160章 強軍(二) 文 / 青木雙翼

    從新兵訓練基地返回軍部,陳振林對這一趟的見聞進行了總結,三十一軍經歷重大變故,眼下看著是凝聚成一支強大力量,但他心裡很擔心這股勁能否持續下去,時間會改變一切,他深信這一點,當年陽高民團也是在壯大中逐漸迷失,連李肅、張志新這樣早期的高級將領最終都心懷異心,他不得不防。

    新兵的宣傳教育工作要抓緊,可老兵的依然不能放鬆,陳振林思索良久,將陽高的張煜叫道軍部。

    將自己的擔心說了說,陳振林道:「我知道你頭腦好用,說說,有什麼想法?」

    「宣傳,加強宣傳。」張煜不假思索道。

    「嗯,這也是我想到的,怎麼宣傳?」

    「一個豐碑加一句話。」張煜伸出兩根指頭。

    「說仔細點。」

    「一個豐碑,就是趙子梧軍長,他的戰功、他的犧牲,都是一個無法超越的豐碑,軍隊崇尚英雄,我們要讓士兵心裡牢牢打上這座豐碑。」

    「不錯,子悟是無法超越的,你說具體點。」

    「陽高公祭後我有個想法,每年可以選拔優秀官兵,前往雲門山祭拜,這要成為一種榮耀,此外,希望軍部在雲門山設置陣亡將士陵園,凡是在戰鬥中英勇犧牲,各師公認楷模者,可入此陵園。」

    陳振林心裡一震,「說得好,我都希望死後能與軍長做伴!」

    「光有豐碑還不行,要有希望,就是軍長的那句話,為國為家為所愛的人!」

    嗯,不錯,一個豐碑一句話,兩任軍長都包含在內了,陳振林很滿意,他問道:「那這句話如何體現呢?」

    「我見軍部發文說要進行退役計劃,這個計劃會實施嗎?」張煜問道。

    「會!」陳振林將為何要實施這個計劃的大概意思說了下。

    「既然如此,那就有很多事可以做,士兵打仗,不僅僅是為國,更多時候也是為了謀求一條出路,我希望軍部能夠給所有官兵兩條出路。」

    「那兩條?」

    「第一條是經過自身努力,能夠選拔到軍校學習,一步步晉陞。但這畢竟是少數人的途徑。這第二天就和退役有關係,在平時沒戰事時,可以考慮選拔一批優秀士兵去職業學院學習技能,這樣他們退役後,也好安排,他們也可以靠自己的雙手生活下去。」張煜侃侃而談。

    陳振林起身走到窗口,思考著張煜所說的兩條,良久他轉身對張煜道:「選拔到軍校學習可以這麼定,我在考慮你所說的兩條都有一個需要解決的,我們的官兵很多都不識字,加強學習是第一步,新兵訓練基地已經開始將學習與信念進行融合,我正考慮全軍如何去做,我看可以和你說的合在一起。」

    「合在一起?」張煜有些疑惑。

    「對,軍中也可仿照教育廳現在的做法,分設初等高等軍中教育,初等教育以識字會算為主,不限時間,只要在現役就可以一直參加,高等教育以實際為主,參考察哈爾職業學校的科目,在加上軍事基礎知識這一科,你看怎樣?」

    張煜一聽,拍掌叫好,兩個層次解決了軍中現在士兵學識差異較大的問題,按照他原來所想,只是照顧到那些讀過一些書的士兵,很多都會被排擠在外,而陳振林的法子則是給了所有想有出息的人同等機會,哪怕是一個字不識,也能通過自己努力,一步步進入軍校。

    「只是這涉及面很大,錢,人……」張煜當然希望能這樣,但難度很大。

    「這不外乎是教室、教材和教師,教室自己解決!我就不信沒錢還建不起教室?至於教師,初等的各師自己解決,咱們軍中並不缺讀書人,高等的我和察哈爾職業學校商量,請他們定期出些老師,至於教材……,軍部來解決!」陳振林目光有神,手輕輕抬起有力的握了下。

    兩人在這個話題下,至始至終都沒提為國為家為所愛的人這句話,其實這並不重要,不管是初等還是高等軍中教育,都可以把這句話貫穿其中,而且整個做法已經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詮釋。

    陳振林的動作很快,在和張煜談話不到一個星期,他就以軍部的命令下發了軍中教育的規定,並要求各師要告知到每一個士兵,這個文件是非常及時的,在經歷過一場動盪,官兵也從當初的激憤之中漸漸冷靜下來,隨著訓練恢復往日的情形,不少人回復到以前的狀態。

    軍部的文件讓全軍精神為之一振,尤其是廣大基層士兵,以前當兵,不管有多少想法,核心的還是當兵吃糧,拿命換錢,可謂是沒有其他出路的一種選擇,有文化的自然還可能陞遷,算是有那麼一點點希望,但前提是你得脫穎而出,還得活著。

    軍部的教育計劃算是從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都給了官兵一個出路,在軍中,他們會不懈的爭取去陽高祭拜的榮耀和戰死後銘刻雲門山的榮譽,活下來,也有了新的出路,當兵不再是一條不歸路。

    趙子贇和馬麟都對這個計劃大力支持,專門撥出一筆錢,為官兵解決教材一事,趙子贇還呼籲駐軍所在地的教師們能夠義務到軍中授課,增加地方和軍隊的聯繫。

    這個教育計劃還給三十一軍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畢竟軍隊訓練是第一位的,各師不約而同的要求想學習的士兵首先要完成訓練任務,並將此作為能否參加軍中高等教育的門檻之一,如此一來,造成各師官兵玩命訓練,希望能夠擠出更多時間去參加學習,這也間接堵住了軍中的一些陋習,什麼結隊外出、喝酒、耍點小錢的事情少了很多,大家都知道這是競賽,不能指望一直有這種好事,一旦有戰事,那就別想了。

    何況私下裡還有不少低級軍官有傳言,這壩上新兵基地可是也一樣在弄學習,那些新兵可沒有作戰任務,如此一來,不要幾年,恐怕全軍不識字的人不會太多,那個什麼初等教育恐怕會取消,到時候就是想學都沒地方了!

    這個傳言不得不說很有前瞻性,在陳振林的想法中,他分為初等和高等就是有這個打算的,不過不是幾年,也許是十幾年罷了,只是官兵興起學習熱潮,確實讓陳振林這個想法提前了很多年實現。

    這個舉動三十一軍並沒有保守秘密,而是通過察哈爾日報對外進行了報道,如此引發了一波參軍潮,很多讀過小學的年輕人本來是不吧軍隊當第一選擇的,在他們的腦海裡,走投無路才去當兵,反正有些文化,在軍中也好混,可三十一軍的教育計劃一啟動,不少人就敏銳發現,只要拖幾年,再參加三十一軍,恐怕中學畢業才會受到上級軍官的注意,有心的開始思考著趕最後一班船。

    而推動這一股潮流的還有察哈爾工業集團,吳伯琴可不傻,軍隊下來的人本來就守紀律,體格也不差,如果經過察哈爾職業學校的培訓學習,那拿來就是很有潛力的工人,他忙不迭的和職業學院及三十一軍軍部聯合簽署了協議,在軍中高等教育中為他培養一批潛在的工人,尤其以這一次即將進入退役名單的人為主。

    這一手一下子將軍人的地位抬高了不少,不過即將退役的也是絕大多數不識字,陳振林還頭痛這事咋辦,張北、興和兩位縣長前後來找他,兩地應公路建設,進入一個高速發展階段,兩縣縣府名下也有大量的土地,他們傾向於引入一些退役士兵來耕種,對穩定地方是有好處的。

    種地也要培訓麼?陳振林不解。

    還是趙子贇解釋了其中奧妙,如今種地也是要些技能的,何況兩地在塞外,除了本地人,外地人來此,可不能照搬以前在家裡的做法。

    頭一批進入退役名單的五千多人沒想到自己成了香餑餑,在接受培訓之餘,心裡感激,也更捨不得離開,私下哀求上級軍官,看看能不能調整一下,讓他們留下來。

    陳振林得知後,趁機發動了一次宣傳,他讓名單上的五千多人齊聚陽高雲門山,和軍長趙子梧告別,在這個聚會上,他說道:「軍長希望你們有個家,有愛的人,他更希望你們明白,我們拿起武器戰鬥,是為了我們有一個和平安定的明天。」

    「…….今天你們離開,並不代表你們永遠離開三十一軍,你們的戰友還在,你們的花名冊還在,你們的功績還在,我只要求一點,不在軍中,勝在軍中,不要給三十一軍摸黑!」

    「…….,最後在多說一句,你們退役後,依然要定期參加訓練,也許有一天,三十一軍還將重新徵召你們!」

    最後的話包含了多層意思,但這足夠了,隨後不知是誰提議,在這雲門山種一棵樹,代表他們陪著趙子梧,這個提議獲得全體響應,很多年後,別說雲門山,陽高所有的山都被密密麻麻種上樹。

    一個念頭,一番對話,成就了三十一軍特立獨行的治軍模式,在後來陳振林的回憶錄中,用了很大篇幅來寫他和張煜對話和由此引發的變革,最終,他寫道:「強軍,有些時候不是訓練,不是更換裝備,而是給官兵一個可以企及的希望和道路,我們不能忽視,普通的官兵也有他們的希望和夢想。一個士兵,當他有自己的光榮和夢想時,他可以付出一切,哪怕是退役,也會將這一切帶走,並傳遞下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