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第三極崛起

正文 第97章 硝煙散去 文 / 青木雙翼

    反蔣聯軍北線局勢迅速惡化讓這個各懷鬼胎的聯盟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馮玉祥急忙趕赴太原與閻錫山緊急會晤。

    按照馮玉祥的意見,就是不管趙子梧,抓住重點,只要打敗老蔣,攻克南京,在北京軍政府的基礎上,聯合汪精衛等人重新組建國民政府,大局可定,到時候在掉回頭來收拾趙子梧易如反掌。

    閻錫山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若反蔣聯軍幾十萬大軍都是他的嫡系他一定會這麼做,但眼下就不同了,趙子梧可是在火燒他的屁股,老馮說的好聽,集中優勢兵力一鼓作氣打下南京,到時候山西還不知被打成什麼樣,老窩沒了,兵員、糧餉就斷了來源,到時候老馮一個翻臉,他就什麼都沒了,幫別人做嫁衣的事情在精於算計的閻錫山那裡如何能夠行得通?

    這種心思自然拿不到檯面上說,老閻翻來覆去就是闡述他的難處,什麼山西有事,軍心不穩云云。

    馮玉祥對他分不清主次非常焦急,這有什麼,他不也是在後方叛軍四起的情況下出兵潼關?既然老閻總是強調後方不穩,老馮於是建議道:「百川老弟,我讓甘陝平叛的軍隊到晉北幫你。」

    閻錫山頓時嚇了一跳,趙子梧是狼,馮玉祥可是虎,引虎驅狼這種事怎麼做得?「多謝煥章兄,好是好,只是西北軍如果進入晉北,恐怕民心不穩。」

    他這是暗示馮玉祥當初的國民軍畢竟進攻過晉北,名聲不太好。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老馮心中騰起怒氣,「那你說怎麼辦!」

    老閻真實想法是想讓西北軍完全頂到隴海線上,讓他可以抽調兵馬回防晉北,只是這種想法在內部就有反對聲,一直沒有出太多主意的趙戴文尤為激烈,不管怎樣,他還是不想看到閻錫山徹底失敗,在他看來,馮、閻聯軍本來就矛盾重重,一旦隴海線晉軍撤回山西,聯盟將徹底瓦解,到時候那些想分杯羹的軍閥也必將鳥獸散。

    眼睛一轉,老閻再次打出感情牌:「大哥,我倒是有想法,就是怕大哥會誤會。」

    「都什麼時候了,百川你快說。」

    「我想……調隴海線上的幾個軍回山西防守,只是怕大哥誤會我想保存實力。」

    馮玉祥怔怔的看著他,不知道這個把兄弟的話是真是假。

    「大哥,你也知道那趙子梧是山西出去的,他手下也多為山西人,用我的軍隊防守山西,大家都有顧忌,就不容易打起來。」

    乍一聽還是有些道理,馮玉祥陰著臉問:「那你想調多少回來?」

    本想說全部,見馮玉祥臉色不好看,老閻話到嘴邊又嚥了回去。

    「這個我還沒考慮過,我不知道大哥是否同意,大哥放心,就算隴海線上沒有晉軍,西北軍的一切物資供應我全部負責。」

    老馮一聽,心裡明白,這意思是想全部調啊,他語重心長道:「你調兵回來防守我也可以理解,不過我們是聯合作戰,主要的敵人還是那位蔣總司令,這點不能變,因此,你不能將全部人馬都調回山西。」

    老閻默不作聲,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馮玉祥見了歎了口氣:「既然要調兵回來,我建議暫時放棄大同,在雁門關一線進行防禦,將戰線拉長,這樣趙子梧就很難維持進攻的勢頭。」

    經過協商,雙方都做了退步,馮玉祥讓還在陝西的宋哲元部加緊入關,投入到隴海線,閻錫山負責全部的物資供應,晉軍將隴海線上孫楚的第一軍和楊效歐的第二軍調回山西,防守雁門關一帶,同時讓津浦路方向的豐玉璽的第十五軍撤往繁峙一帶進行防守,由山西省主席商震出任總指揮,孫楚為副總指揮。

    馮玉祥的想法,下面人並不一定能理解,他們對晉軍本來就有意見,這次晉軍又大批調回山西,頓時不滿了,偏偏馮玉祥又是家長作風,只有他下命令的事,沒有他向屬下解釋說明的話。

    人心浮動,平漢、隴海兩條戰線上的進攻變得遲緩,西北軍不願出力,津浦路上晉軍更不敢冒進,於是,老蔣的機會來了。他調集精銳,猛攻亳州,同時趁著反蔣聯軍鬆懈之際,一邊加緊調兵遣將,一邊加快分化瓦解。

    閻錫山也知道他的一些小動作已經讓聯軍出現裂痕,這場戰爭他還沒有想放棄,於是下令晉軍主攻的津浦路加大攻勢,以提振士氣,並也向西北軍表明他繼續戰鬥下去的決心,終於,在六月上旬,張蔭梧和傅作義聯手攻克濟南,並揮軍指著徐州。

    反蔣聯軍士氣大振,馮玉祥也在平漢路和隴海路恢復新一輪的攻勢,只是新的問題來了,雁北防守是不能掉以輕心的,閻錫山在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物資,如今津浦路、平漢路、隴海路都在進攻,物資消耗巨大,老閻再怎麼折騰,都無法保證幾條戰線上的物資供應,於是,他的心又朝著取得重大進展的津浦路晉軍靠了過去,優先保證。

    西北軍經過一輪消耗,急需物資補充,左等等不來,右等等不來,攻勢停頓不說,還極大影響士氣,對閻錫山懷疑的聲音再起。此時,亳州的孫殿英終於頂不住了,彈盡糧絕,一氣之下,他投降了老蔣。

    六月底,趙子梧經過半個多月的休整,開始揮軍西進,六月二十九日,佔領天鎮,同日,收復陽高,六月三十一日,並不血刃佔領大同,隨後,李服膺軍從張家口出發,乘火車經大同北上豐鎮,準備佔領綏遠重鎮歸綏。

    正如馮玉祥所說,佔領大同後,趙子梧失去了進攻的力量,不管外界怎麼傳,他畢竟只有一萬七千左右的部隊,在休整時,李服膺就曾問過他到底有多少人馬,當得知只有這個數時,李服膺和張會詔都不相信,這怎麼可能,隨後趙子梧才解開了謎底,多倫、赤峰嚴格來說他幾乎沒有守軍,派往平地泉方向的也不過是騎兵旅一個營連同兩千多人自願幫忙的牧民,當然,他的騎兵營也相當於一個團的騎兵。在都河和寶昌,與李服膺和張會詔作戰的就是**師全部人馬。

    如今兵鋒抵達大同,**師兵力已經捉襟見肘了,駐守大同的僅僅是張志新旅,陳振林旅則是要防守張家口,張煜教導團駐守陽高,護住張志新的後路,特木德騎兵旅則駐守天鎮,作為機動力量兼顧大同和張家口,這樣一來,別說進攻,連防守都不是很充分。李服膺和張會詔經過整編,倒是還有兩萬人,可一來二人不肯進攻山西,二來二人要進綏遠。

    這個情況賀衷寒清楚,老蔣也清楚,趙子梧已經幫了他很打的忙了,可閻錫山不清楚,各方消息反饋,趙子梧兵力不止這些,就算有出入,怎麼也要上兩萬吧,不是號稱有一萬騎兵麼?

    各地駐守的人馬加起來遠沒到兩萬,其餘的去哪了?閻錫山心又提了起來,沒搞清楚趙子梧下一步動作,他不敢冒進,駐守平津的部隊暫時不能動,這樣一來,傅作義和張蔭梧繼續南下攻擊的兵力不足了。

    西北軍缺物資,晉軍有後顧之憂,整個中原戰場開始進入膠著狀態,兩邊都有些打不動了。不過老蔣還有後勁,他需要的只是時間來調整,現在各方都看不清形勢,連原來認為老蔣必敗的人此時也覺得勝負難料。

    馮玉祥再次趕赴太原,這麼下去不行,老蔣有江浙、上海財團支持,拖都能把他拖垮,他向閻錫山提出進行最後的決戰,不要管山西這些罈罈罐罐,一鼓作氣打下南京。

    老閻對此糾結啊,他也知道速戰速決,靠自己的實力搞不定,靠老馮的西北軍又不把穩,真是難以抉擇。

    費了一番口水,馮玉祥總算說服閻錫山重新恢復攻勢,短期之內積攢一批物資,以隴海路為主,津浦路為輔,全面進攻,爭取徹底擊敗老蔣的軍隊,形成南北對峙,穩定住前方,調集大軍解決趙子梧,只要佔據北方,得到外國勢力的支持,哪怕一年後在進行統一之戰,將老蔣趕下台也行。

    總的來說思路還是對的,關鍵是馮、閻二人並不是一條路的,他們自己清楚,別人更清楚!有人坐山觀虎鬥已有時日,心裡已經看清楚該怎麼做了。

    八月二日,正當馮、閻坐著最後的準備,物資源源不斷送往前線之時,張學良下令東北軍秘密進入山海關,他已經和老蔣達成了協議,決定出兵助蔣,作為回報,他將出任老蔣副手,同時獲得平津地區。

    八月十日,一切準備妥當後,張學良發佈出兵通電,要求各方罷兵,聽侯中央措置,如果說趙子梧是一顆小砝碼,將傾斜到馮、閻這一邊的天平往老蔣這邊拉平,這就是一顆大砝碼,徹底讓天平完全斜向老蔣一方,馮、閻被高高翹在天上。

    都已經子彈上膛的馮、閻懵了,尤其是閻錫山,他能放棄晉北,不外乎就是因為還有平津及眼下佔領的山東,這些地方都不是晉北可以比的,可張學良入關,首當其衝的便是平津和山東,他已經失去察哈爾、綏遠和四分之一的山西,要再丟了這些地盤,還是什麼?土匪麼?

    望著六神無主的老閻,老馮無能為力,他就算高風亮節,給老閻個地盤,也拿不出手啊,中原還在鏖戰,陝西?甘肅?老閻看得上才怪。

    「我們只有進攻一條路了,只要打敗他,張學良自然會改變態度。」馮玉祥仍然抱有希望。

    閻錫山心裡叫苦,早知如此,還真不如好好和馮玉祥合作,一路打到南京,任憑老蔣有何花招都沒用。他心裡開始盤算得失,如果此時退一步,撤回山西,會不會好一點?只是不知道老蔣會不會趕盡殺絕?還有個問題,如果退出,馮玉祥會不會一怒之下奪了山西,大軍都在津浦路,自己好像頂不住。如果不退,和馮玉祥一起搏一搏,勝算又有多少?要是敗了,恐怕什麼都剩不下。

    馮玉祥不知道他心裡的變化,他和老蔣沒有和解的可能,何況此時他和閻錫山的大軍怎麼也有四五十萬,兵力依然佔優,沒有不博的道理。

    再次廢了一番口水,閻錫山勉強同意按計劃發起進攻,馮玉祥鬆了口氣,趕赴前線指揮。他一走,老閻又後悔了,大戰之前和老蔣和解,難說還能保住平津,他不信老蔣就這麼放心讓張學良入關。

    馮玉祥按計劃發動了八月攻勢,這計劃一實施就到處彆扭,西北軍將領對閻錫山有著極大的不信任感,風雲突變,他們更多的主張不如先解決山西,依靠自己的力量打敗老蔣。而在津浦路上的晉軍也是不知所措,按計劃他們要發起進攻,偏偏閻錫山又密電讓他們注意保存實力,關注張學良入關後的動態。

    西北軍發動了幾天攻勢,發現晉軍出工不出力,心裡就知道閻錫山又打小算盤了,紛紛不幹了,連馮玉祥都彈壓不住。見形勢一片大好,老蔣如何會放過機會,一邊電令趙子梧在大同佯動威脅晉中地區,一邊在津浦路發起全線進攻,韓復矩從膠東往西打,馬鴻逵、夏斗演從南往北攻,隨後趕來的十九路軍加入戰場,戰略意圖不明的晉軍一敗塗地,八月十八日,濟南被蔣軍攻克。

    八月二十日,石友三通電響應張學良的號召,表示願意聽從張學良的指示,隨即宣佈停火退出戰場,部隊開往山東。

    在北平,一手操持中央委員會從事政治攻勢的汪精衛如喪考妣,他雄心勃勃來到這裡,準備實現他取代老蔣的夢想,為此,他不但配合馮、閻,網羅了大量的知名人士,還在上個月剛剛將閻錫山推上了國民政府主席的寶座,還準備下個月舉行盛大的就職典禮,這才多久,大好形勢一去不復返,字跡未乾的聯合宣言成了笑柄。

    在張學良發佈通電後,閻錫山倒是來到了北平,汪精衛本以為他是要抵抗到底,經過幾次會談,他才算是徹底明白閻錫山的心思,他到北平是想和張學良溝通,爭取能保住平津地區。這下,汪精衛不再抱任何希望了。

    見把兄弟去了北平,山東晉軍依然敗退,並且有收縮到平津一帶的跡象,老馮知道又上當了,把兄弟根本沒有打下去的想法,他也有了收縮防守的意思,大不了先撤回去,等有機會再來過。

    宋哲元、鹿鍾麟等人都提出既然閻錫山不仗義,不如趁機拿下山西,今後也好再圖中原。

    老馮此時又犯了糊塗,一是覺得大義所在,一聲不吭就奪了把兄的的家業太不像話,二是他認為這次不管怎麼和,都將回到戰前的狀態,今後還要聯手共同反蔣。

    八月底,閻錫山不得不交出平津,老蔣得勢,不依不饒的開始轟炸,張學良也趁火打劫,從陸路逼迫他,不過還算給他面子,每到一地都通知他撤離。如此一來,閻錫山覺得大勢已去,保留山西,意圖東山再起是唯一的出路,他下令晉軍總撤退。

    孤掌難鳴,馮玉祥不得已也只能下令西北軍總撤退,對此很多反蔣人士大呼看不懂,他們怎麼算,刨去那些鑽營的,馮、閻依然在兵力上佔有優勢。回到山西,閻錫山通電下野,讓徐永昌和楊愛源統領全軍。不過這次,他的算盤打錯了,老蔣準備趕盡殺絕。

    剛愎自用,老馮多年對屬下過於苛刻的後果終於體現,三次反蔣損兵折將,又一意孤行非要和閻錫山合作,不肯佔領山西富庶之地。再回西北,很多將領都看不到出路,老蔣的拉攏終於讓他們動了心,先是原樊鍾秀部的雜牌歸順了老蔣,隨後便是吉鴻昌、梁冠英等核心人物,西北軍走到了崩潰邊緣。

    在太原,老蔣開始向閻錫山施加壓力,下野就別待在山西!不聽?好辦,老蔣不聽的派飛機轟炸太原,放出話來,閻錫山一日不走,就不停止轟炸,同時一邊收買一邊大舉進攻,將西北軍朝西趕,而且是朝山西境內趕,要是馮、閻軍隊鬧起來,老蔣及就樂瘋了。

    把兄弟不依不饒,馮玉祥想全身而退的想法徹底破滅,為保留以後再起的機會,九月十日,他通電下野,中原大戰,拉上帷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