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恐怖靈異 > 重生之再許芳華

正文 第535章 如此「扭轉」,未知禍福 文 / 剎時紅瘦

    黃三爺遭打癱瘓在床,自然會在錦陽京裡引發一場議論,於是貴族們也都曉得了三爺這回巴結秦右丞是馬屁拍在馬腳上,為了討秦右丞的好,哪知得罪了人家如夫人,男人們倒是多有同情——「要說秦右丞也太縱容了些,多大件事,至於鬧得這般收不了場,把人打癱了。」

    「這回可算是得罪了建寧候府。」

    「秦家與衛國公府也是姻親,總該有個交待吧。」

    以上多為勳貴,與秦相一黨不合。

    「交待什麼,眼下無憑無據,一交待豈不成了此地無銀,我看右丞往常也不是跋扈之人,這事想來或許真與他無關也不一定,再說候府那三爺,實在也太不成器了些,多大年紀,過個三兩年就該抱孫子了,還跟那些年少輕狂的紈褲一般,不說這樁,有多少回為了那些蟋蟀鬥雞仗勢強奪,也不知得罪了多少人,真真自找。」

    這當然是偏向秦相一黨的言論。

    眾人擦亮眼睛坐壁上觀,也只瞧見建寧候隔三差五就往順天府去,衛國公也去過兩回,順天府尹卯足了勁兒走訪調察,可一時難有定論,也就是五城兵馬司因為這樁惡性案件加強了各處市坊的防察,候府與相府相安無事,無關之人自然也不會多事,漸漸也就平息了議論。

    城防再怎麼嚴瑾,也防不住有人埋伏打黑棍,總歸是黃三爺就這運數,引人一歎罷了,甚至這一樁惡事連江月那樁「醜聞」都沒有掩蓋,內宅婦人們議論起來,那就更沒個「是非分明」。

    「難怪候府七娘是這品性,可不應了那句上樑不正下樑歪,有個這麼不知收斂的父親,聽說三太太也是一昧軟弱糊塗,還能教育出個大家閨秀來?也難怪虞二郎那樁婚事,多少名門都明白結不得,偏偏是候府三房上趕著去,急著三兩月間就六禮告成,感情生怕將軍府反悔。」

    「要說來候府七娘待嫁閨閣時看著倒還乖巧,誰知道竟是裝模作樣。」

    「你們沒見著世子妃早就與她疏遠了麼,聽說添妝都沒去,世子妃歷來待姐妹最是和睦的,自家就不說了,候府六娘與世子妃就是情同手足,再有王府裡那兩個女兒,與長嫂也都親厚。」

    「世子妃倒是義氣,你們聽說沒,卓尚書那侄女,不是早年議論她命硬剋死父母,婚事上一直艱難,尚書夫人也不當真盡心,這回天津衛安家到尚書府提親,卓夫人問也不問就拒了人家,還是世子妃聽說後暗下察訪著,得知安家郎君才品出眾……卓夫人立馬就鬆了口,聽說已經換了庚帖。」

    「若非候府七娘太過跋扈,挑著回門禮挑唆得娘家去王府興師問罪,世子妃能不替她轉圜,候府到底還是世子妃外家呢,這麼一鬧,世子妃能不尷尬?就這樣也沒因此疏遠候府,聽說三爺這場事故,立即就去看望,若換成我,攤上這麼一個惹是生非的妯娌指不定有多氣惱,哪管她如何。」

    「聽說呀,黃三爺遭了這麼大的罪,當女兒的還上趕著去四皇子府討好陪罪,也難怪建寧候沒那底氣硬逼著順天府尹扣人審問,養了這麼個閨女,為著爭風吃醋能挑唆娘家鬧去夫家撐腰,親爹挨了打她反而息事寧人,黃三爺真真好福氣。」

    「可不是,否則依著衛國公府與楚王府的眼下的威勢,能讓姻親白白挨打致殘,只別人自己都息事寧人了,又能有什麼奈何。」

    風言風語傳到四皇子府,四殿下倒沒覺得如何,提攜黃三爺無非是因為黃陶的顏面,他壓根就看不上三爺這人,又問了岳丈,曉得這事的確與秦家無關,黃三爺也不知得罪了誰,才遭到這麼慘重的報復,既然建寧候府都沒針對秦家,四殿下自然要裝懵。

    只秦妃卻氣惱不已,江月巴巴來討好,她也沒個好臉色,三兩句話就將人打發,回了一趟娘家發了好大場火,責怪秦右丞這個父親縱容妾室,竟包庇得妾室兄長如此跋扈,硬逼著父親處置寵妾,自然無果,還受了秦相一番指責。

    「事已至此,論是如何咱們都得擇清,再者我也察問了一番,這事的確不是李家動的手,裡頭大有蹊蹺,眼下衛國公府與建寧候府都沒有當真追究,虞棟更是漠然置之,咱們反而鬧騰起來才是授人以柄,你眼下是皇家的媳婦,四殿下又有大志,怎麼這般不識大體。」

    秦妃憋著一肚子火回了皇子府,倒是子若姑娘跟了過來勸慰:「這事原與姐姐無關,再說黃七娘都不追究,反而為三爺告罪,姐姐何必氣惱。」

    「我就是看不慣那李氏,一個商賈出身的妾室,父親還容得她耀武揚威,母親也處處維護,賢良得也太過了些,祖母早就氣恨不已,祖父卻還不以為然。」秦妃咬牙切齒。

    「姐姐當真糊塗了?父親院裡的那些姨娘有幾個本份,母親若事事與她們計較還不得壞了賢名,這些年多虧有李氏擋在前頭收拾那幾個,母親一點不用煩心,當然得維護李氏,就說這回的事,倘若不是李氏兄長聽說後先下手為強,真讓黃三爺給父親置了房外室……那女子可是賤籍,一個妓子!監察院雖仍由祖父掌控著,御史言官也不是個個唯祖父命從,真讓人拿了把柄彈劾父親也是麻煩。」秦子若語重心長。

    「難道把人打殘了就不怕彈劾?」秦妃尚且沒轉過彎來。

    秦子若長歎一聲:「這事祖父與父親細細察過了,的確不關李家的事,再有黃七娘一登門告罪,咱們立即將這事情張揚開去,大家也都明白黃三爺自己理虧,咱們清白無辜,否則黃七娘那般跋扈的人會息事寧人?有黃七娘這麼一低頭,候府還能如何,更休論衛國公府,阿景與七娘原就不睦,國公府哪會為黃三爺出頭。」

    又再提點秦妃:「姐姐儘管不喜蘇氏姐妹,眼下也必須隱忍,怎麼能反而與黃七娘當真交心?」

    「她是個什麼身份,連個誥命都沒有,我怎麼會與她交心,無非就是想利用她與蘇五娘不睦……我就看不慣蘇氏姐妹惺惺作態的模樣,你放心,我沒這麼糊塗,表面上自然不會與蘇氏姐妹爭執,黃七娘可不正好是一枚棋子。」秦妃不以為然。

    突地又說起自家祖母:「我打小在祖母跟前受教,就連你,十歲之前也是跟著祖母身邊兒,祖父他這些年越發冷落祖母,我已經嫁了人,照顧不到,祖父一貫疼你,你可得為祖母多說些好話。」

    一番絮絮叨叨,半點沒留意子若姑娘的心不在焉。

    子若可沒秦妃這麼孝順,心裡只有不以為然——那時年齡小,與姐姐陪著祖母身邊,自幼就被祖母灌輸了不少「高貴自傲」的理念,且以為自己有皇室血統,是公主的嫡親孫女兒身份尊貴,從不將那些所謂貴女看在眼裡,對蘇氏更是懷恨,直到姐姐嫁給四皇子,行事多有不成體統之處,祖父才如夢初醒,及時讓自己「疏遠」祖母,好一番教導才扭轉過來。

    祖母還能算公主?眼下可不是前朝東明,江山早已改姓,哀帝無道,曾祖父才聯合東明舊臣逼哀帝退位,那時雖也想過另立東明宗室為新君,無奈虞家早已成勢兵逼城下,更有東明舊臣不少推崇虞氏,曾祖父只能選擇「明主」。

    秦懷愚當時已經娶妻,並且這位還是東明宗室女兒,被封公主,哀帝「自絕」東明國滅,雖是因國君無道,可女子無辜,又未犯七出,秦氏赫赫世家自然得愛惜聲名,因此這位前朝公主就這麼在秦家存活至今。

    高祖寬仁,也沒有計較這事。

    不過秦太夫人因身份終究尷尬,自覺幽居內宅再不出席應酬,多年來早被各大貴族遺忘,偏偏她自己還記得「血統高貴」,又因多年幽閉的生活使得性情越發孤僻。

    秦右丞是太夫人嫡出,也是秦相唯一的嫡子,故而秦妃幼時被太夫人留在跟前教養,秦相起初認為妻子終究是前朝宗室,孫女兒得她教養也還妥當,哪知秦妃會被這位前朝宗室教導得孤傲不群、多妒善嫉。

    秦相悔之不迭,方才及時讓秦子若遠離那位自以為傲的前朝公主身邊。

    眼下秦太夫人臥病在床,眼看著就要不好,秦相也不曾去看望,連太醫都沒麻煩,只請了外頭的大夫診治,秦妃才為祖母打抱不平。

    秦子若因著秦相「大力扭轉」,對祖母早無孺慕之情,早不記她祖母就算性情孤傲太過,可她的琴棋書畫、才學修養全靠祖母悉心傳授,否則她也沒有這般「心智計謀」。

    子若姑娘眼下滿腹計較的都是甄、邢兩家,原來她也聽說了皇后欲從兩家閨秀中另擇太子妃一事,自是不望太子重獲兩家之勢,與她的姐夫四皇子作對。

    才一回府,不提臥病在床的祖母半句,只追問著祖父那兩家如何。

    秦相自從「扭轉」過來子若的性情,倒覺得這孫女兒冰雪聰明頗有見地,值得培養,將來說不定能為秦家關鍵助益,一些事情也愛與子若商議。

    「眼下宮裡雖還沒有動靜,可緊跟著就是新歲、元宵,想來皇后也會藉機讓甄、邢二女入宮考較評擇,若到那時……再有什麼變故就太明顯,未必不讓皇后生疑。」秦子若不無憂慮。

    秦相撫著長至胸前的美髯,十分滿意孫女兒的警敏:「這事或許咱們置之不顧,甄夫人自己也會生出變故來,這些時日她與邢家頻頻走動,應是籌謀著什麼事情。」

    秦子若微卷唇角:「看來正如孫女兒所料,甄夫人因著與甄府二房不合,會忌防甄家女兒當選。」

    「若在這關頭鬧出什麼醜聞,必會觸怒龍顏。」秦相滿意頷首。

    秦子若笑容更加明麗:「可若不鬧出醜聞,甄夫人怎敢擔保甄家女落選?」

    相比秦相府的耳聰目明,卓家與韋家就顯得實在閉明塞聰,直到這時,兩家尚不知天家對太子妃一事已有意動,誠然,韋夫人明白女兒早被太醫斷定子嗣艱難,又多年無寵,是根本不抱希望,也謹慎得沒有打聽這事,可卓夫人卻滿懷期望,對卓妃諸多叮囑。

    「太子重情,自從甄氏被廢一直頹喪不已,在這當頭,你更要以賢良為重,要對太子多加勸諫,落在太后與皇后眼裡,也是深明大體。」

    卓妃得教,一門心思地「賢良」,但凡打聽得太子又在借酒澆愁,立即聞風而至,苦口婆心勸導著太子莫要沉緬傷懷,眼看新制將行,朝中多事,當為君父分憂。

    以致太子一看她就窩火,這回終於忍不住讓內侍趕了卓妃出來,卓妃尚且跪在殿前哀哀哭勸,以示「賢良」。

    太子不勝其煩,大冷的天乾脆去了一處四面透風的涼亭飲酒,以避清靜。

    卻又有韋妃聞言來勸,太子怒極摔酒:「難道這東宮就沒個安靜地!」

    韋妃帶笑說道:「實在是天氣寒涼,太子在這涼亭裡飲酒難道不覺風冷?妾曉得殿下是因為掛念甄姐姐……」跟著又淌淚,懷念起甄氏的多少好處,總算讓太子息了怒火,漸漸兩雙淚眼互顧。

    韋妃恃機又邀太子去自己的寢殿,說道要與太子舉盞共飲,不醉不休。

    太子好容易得了個「支持」者,他這段時間實在被三皇子與卓妃勸諫得煩躁不已,頓覺韋妃貼心達意,也就沒有拒絕。

    這一晚多年無寵的韋妃「鹹魚翻身」,與「痛失愛妃」的太子互訴衷腸,居然讓太子留宿床榻,不過眾人皆不以為意,韋妃子嗣艱難,就這一樁,已經讓她喪失競爭太子妃的資格。

    卻在數日之後,甄家果然就爆發出一件醜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