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宦仕逍遙

正文 第21章 再加注碼 文 / 東門牛雜面

    到了石小婷家門口,趙寶軍敲了敲門,開門的是位六旬上下的婦人。

    「大媽,您好,我是公安局的,我叫趙寶軍,來找石小婷瞭解點情況,她在家吧?」趙寶軍亮出警官證跟老人說明來意,只見老人滿臉疑惑,繼而點了點頭。

    石小婷的家,是一套兩室一廳的單元房,80來平的樣子,三個人住倒還不顯擁擠。

    老人走到石小婷的門前,敲了敲門,然後走了進去。不一會,身著居家服的石小婷,慢慢走出來,面色憔悴,像是身染微恙。

    老太太給趙寶軍倒了杯水,轉身走開。

    石小婷心念,「該來的總是會來」。趙寶軍的出現,並沒有出乎石小婷的預料。

    「石小婷,我過來是瞭解一下情況,請你盡量配合我們的調查。」趙寶軍不管有什麼疑惑,該走的例行程序還是要走完。

    石小婷擔驚受怕的日子過夠了,如果能夠早日把問題解決,她也能早點治好心病。「趙局長,您問吧。」

    「請問,你和竇一彪是什麼關係?」趙寶軍面相並不威嚴,但是言語機鋒可不差別人多少。

    「我和竇局長是正常的上下級關係。」石小婷這點並沒有撒謊。

    「據同事們反應,最近一段時間,竇局長經常單獨叫你到他的辦公室,請問他交待你做什麼工作?」

    「趙局,您別誤會,我和竇局長真的什麼事都沒有。他只是交待我做一些局裡的往來賬目。」

    「什麼賬目要到局長辦公室去做,再說了財政局不是有專門的會計嗎?」趙寶軍步步緊逼,石小婷也沒打算隱瞞。

    「起初我也以為是局裡正常的賬目。後來我發現,大筆大筆的現金進出,根本就不是財政局的正常往來賬。」石小婷臉色微變,說話也變得小心起來。

    「那都是些什麼內容,請你詳細說明。」趙寶軍終於發現了疑點,破案的關鍵搞不好真就在石小婷身上。

    「我發現有一些是地產交易的現金流,還有一些股票交易,甚至還有一些像是私人借貸。」石小婷和盤托出,自己感覺釋重負。

    「這個情況你還和誰說起過?」趙寶軍恐怕自己拿到的不是第一手資料,所以對石小婷詳加詢問。

    「有一次喝醉酒,可能和我男朋友提起過,不過我也不確定,當時真的喝糊塗了。」提到自己那個半月不露面的男朋友,石小婷心中害怕不已。

    「你男朋友叫什麼名字?」趙寶軍眼前一亮,峰迴路轉,發現重大線索。

    「杜友順。」石小婷不相信,自己男朋友會做出如此傻事。但是分析來、分析去,他的疑點最大,自己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趙寶軍收好記事本,又安慰了石小婷兩句,步出石家。

    回到車上,趙寶軍立馬撥通李凌霄的電話。

    ……

    單單派鄧朝暉去暗中查賬,廖逸飛的手段,不止這麼簡單。

    「凌霄,走,和我去唐書記那裡串串門,來了秦唐幾個月,還沒去過紀委辦公區。」廖逸飛不會做無意義之事。提到紀委書記唐金明,李凌霄有點讀懂廖逸飛的用意。

    冀中的官員鮮有由外地調入的,像廖逸飛這種空降的常務副市長,更是鳳毛麟角。

    紀委書記唐金明的履歷,李凌霄早已看過。唐金明,黨員,46歲,冀中省壩上人,是從中央紀委交流下來的幹部,曾任中央紀委第六監察室副主任。

    廖逸飛帶著李凌霄,出市政府往紀委辦公區走去。一路上眾人紛紛跟二人微笑打招呼,廖逸飛親切的一一回應。

    唐金明沒有外出,正在辦公室工作。

    平時紀委並不忙碌,一貫的原則就是,凡接到匿名舉報信一概歸檔,但不做處理。實名舉報者,找舉報人核實情況,再展開調查。

    唐書記能在中央紀委這種大衙門,做到監察室副主任,肯定不是尋常之人。李凌霄對唐金明的好奇,大過所有常委,畢竟紀委部門一向比較神秘。

    廖逸飛倒不拿自己當外人,推門而進,「唐書記我不請自到,不會見怪吧,呵呵。」

    「廖市長大駕光臨,未曾遠迎已是我的不是,還敢怪罪貴客?哈哈。」唐金明平時一張國字臉半分笑容見不到,今天對廖逸飛貿然造訪,倒是客氣得很。

    兩人好像經年老友般,兩位秘書一時看呆。當然,領導有要事商談,他們倆就坐在外間,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閒話。

    「唐書記,我這次來找你,可不是來喝茶聊天,有點事要跟你匯報一下。」廖逸飛沒打算跟唐金明兜圈子,直接開門見山說出來意。

    唐金明的笑臉一聽廖逸飛有正事相商馬上收起來,擺出那副人見人怕的嚴肅表情。「廖市長說的哪裡話,有事您吩咐,怎麼能說是匯報呢。」

    廖逸飛也不囉嗦,把手中的信封放在唐金明桌上,兀自一人點上煙,靜靜地抽起來。

    唐金明拿起信封,看了看封皮,微微皺眉,從信封中抽出信箋看了起來。

    半晌,唐書記將信箋放在桌上,目光直視廖逸飛,默然無語。

    廖逸飛知道,唐金明不會主動攬事上身,不過既然來了,不妨多說兩句。看來不主動道出目的,他是準備跟自己沉默到底。

    整理了一下思路,廖逸飛說道:「唐書記,我原來覺得這封舉報信胡編亂造,可自從竇局長家出了大案之後,我認為事情可能有所關聯,所以特地把這封信交到你手上,不知道有沒有調查的價值?」廖逸飛話說一半,剩下的讓唐金明自己去猜。

    「廖市長,按照慣例,匿名舉報我一般不予理會。既然是您親手交過來,我怎麼也要核實一番。不過,如果舉報屬實,您覺得怎麼處理為好?」唐金明接了這燙手山芋,不過沒打算讓廖逸飛獨善其身。

    「黨紀國法最大,什麼人只要觸犯,都要接受應有的懲罰,您說是不是,唐書記。」廖逸飛一番斬釘截鐵的剖白,讓唐金明的內心稍微安慰一點。

    廖逸飛不是隨便說說而已。受黨和國家的重托,把幾百萬老百姓的生活和生計交到自己手裡,哪怕是一點懈怠和推諉都不可原諒。

    唐金明並不打算瞞著蘇光明。但是在沒有真憑實據的情況下,還是先調查核實一下為好,如果屬實,行動前再匯報不晚。

    紀委靠什麼出成績?當然是拿下貪官。大好的機會擺在眼前,唐金明當然不會錯過。正處級財政局長,在唐金明的調查權限下,已經是最高級別。

    一般的原則是,同級紀委不能調查同級領導幹部,必須上報上級紀委。唐金明手上的舉報信,就像是一道催命符,只是竇一彪現在還不知道而已。

    得到滿意答覆,廖逸飛笑著,帶領李凌霄離開市委大樓。

    回到副市長辦公室,廖逸飛默默抽著煙,李凌霄給廖逸飛煮水沏茶。

    李凌霄雖然心癢難搔,想問問廖逸飛,到底和唐金明說了什麼。但是作為一名秘書,要時刻謹記,領導想讓你知道的要記牢,不想讓你知道,就算看到了也要忘記。

    廖逸飛突然開口,毫無徵兆問道,「凌霄,你覺得趙書記這個人怎麼樣?」李凌霄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背後評價市委領導,有幾個腦袋?

    李凌霄腦袋飛速運轉著,「廖逸飛忽然問起趙一洋,到底什麼意思?」

    已經安排鄧朝暉去調查財政局賬目,剛剛又去找唐金明聊天,現在又問趙一洋,李凌霄理不清楚這其中的聯繫。

    見李凌霄無語相對,廖逸飛輕輕一笑,「呵呵,我問的多餘了。你不評價就對了,不能在背後議論領導。」廖逸飛沖李凌霄笑笑,繼續抽煙想事。

    廖逸飛分析著秦唐的局勢:蘇光明看似風光,可惜常委們各自為政,只有作為市委秘書長的何全勝,跟他是一條心。

    趙一洋獨來獨往,好像跟誰都不遠不近。也對,老趙年紀最大,又是其他地市調過來的幹部,在秦唐毫無根基,當然沒人和他親近。

    田雙棋和羅永春的關係自不用說,焦不離孟,兩人鐵定穿一條褲子。

    到現在為止,還沒看出唐金明和誰過從甚密。很有可能老唐在津海只是過渡一下,如果能撈點政績離開,更是錦上添花。

    白連才和蘇光明關係比較近。但是自從出了新城洩標之後,變得規矩很多,在大事原則上跟自己的意見接近。

    伍敬賢和白連才同年生人,都還算少壯派,不會長期屈居人下,所以對政績的渴求比他人更甚,這點可以好好利用。

    軍分區政委段鐵軍一般就是舉舉手,投投票。地方事務一般不插手,跟聾子的耳朵一樣,不足為慮。

    真正騎牆的應該是宣傳部長劉玉喬,跟自己有共同利益,又和田雙棋、羅永春有過利益交換,關鍵時刻不能指望她。

    把一干常委的情況在心中過了一遍,廖逸飛有了答案。

    「凌霄,定個包間,清淨點的地方,我晚上請趙書記吃飯。」

    廖逸飛人還沒請,就先定包間,哪來的自信?他知道趙一洋一定會接受邀請?李凌霄越來越看不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