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農業中華

正文 第二十章 中央政府 文 / 郁榕

    北京,當張春夫婦,馮玉祥,李宗仁,劉英,蔡元培,梁啟超,陳慶同這些老一輩人出現在新建的人民大會堂前排的時候,與會人員全體起立,給予了熱烈的掌聲。{3w.

    雖然他們沒有做主席台,而是坐在人民代表的位置,但是連同主席台也是等到張春示意全部都坐下後,才坐下的。

    「今天,很緊張,就像一個學生,要將一篇論文,等待著老師和全體同學的審閱。我還有我身後的這些同事們都很緊張,但是緊張不是辦法,醜媳婦總得見公婆。」毛石山的開場白讓全場笑了起來,氣氛登時輕鬆了很多。

    中國中央政府成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全國人民代表代表大會召開。雖然每年都開,但是今年是正式在一個象徵國家的大會堂裡,意義就有所不同。

    張春夫婦也是第一次作為人大代表進入會堂,以前都是缺席。妞妞被這麼龐大的會場弄得非常不自在,縮在麗質的懷裡,誰逗也不動彈。

    張春特意恭敬地和後排的劉湘董必武等人握手,這一排全是建設者。張春的這個舉動很小,但是卻讓有些黑瘦的劉湘熱淚盈眶。

    會議主要還是通過政府工作報告,各部門的工作報告,政府機構負責人的述職報告,國家各項費用預算等等,這次會議還要確定首都,國旗,國歌。同時籌備憲法編製委員會,開得有些漫長。

    國家的首都選在北京。但是只是政治中心,主要是人大和政協,國務院以及一些部門在北京。而有些部委卻不在。比如商務部外交部暫時在連雲市。未來可能會遷到上海。農業部和教育部、科技部留在了湖北,因為那裡是科技和教育的中心,國防部、總參謀部留在了武漢,國防與科技也是分不開的。建設部、交通部、民政部、衛生部留在了西安,實際上主要的建設、人口流動還是在西北和東北部。

    遷往北京的是最高監察,最高法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國土資源部,統計與規劃部。文化部,宣傳部,財務部等等

    所以未來國家的中心並不是一個,而基本上是四個。這一方面是因為既成事實的原因。更多的是張春說最好不要形成人為的權利集中。最後導致再次形成北京以前的那種畸形經濟的發生,同時對國家安全也有好處。

    北京,文物古跡眾多,學校也很多,成為了除了湖北和西安之外的第三個學校密集的地區。而且這裡的學校因為是最後建立的,大量收購了周邊的王公府邸,格局就大了很多。實際上教育中心正在緩慢向北京轉移。湖北將會變成科研中心。

    「國家部委這麼分散,國家的經濟、工業佈局也是與交通系統緊密相連。所以對你們這些建設者壓力就大了一些。實際上,你們的路修到哪裡。哪裡的局勢就回變得可控。」

    「這幾年中部地區交通壓力變大,長江黃河、黑龍江與大運河的航運也承擔了一些運輸任務。你們還需要修建適合於大型運輸機起降的機場來環節運輸壓力。國家這幾年在大型運輸機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技術已經趨於成熟,至少在貨運上潛力很大。」會議的閒暇,張春請建設部的一批人在北海公園散步。

    北海公園其實和師範大學連在了一起,音樂學院,文學院,美術學院,醫學院都在附近。這裡也是文化部和宣傳部的所在地。紫禁城已經部分開放,主要的產業幾乎都是圍繞學生的衣食住行和學習進行的。

    湖畔的樹林都是新栽種的,樹林中間是教師們的住宅和農田。道路兩側依舊是牧場。居名點和教學樓、圖書館、書局、印刷廠、商場和一些加工廠混在一起,十分稀疏。不過北京從一個死城,在慢慢恢復生機。

    中央政府哪怕只是部分搬遷到這裡,也必然會引起一些變化。一些商人和捐客正在回流,試圖從中間找到什麼機會。

    一些新到來的部委官員家裡開始訪客如雲。特別是鄧希賢這個北京市的市長最為明顯,一些地段的地價升了很多倍,商人和捐客的目標正是這些看似無用的樹林和綠地。鄧希賢把張春等人帶到北海,就是看有沒有機會,把這些綠地劃為商品用地批給那些富商。

    「為什麼不集中設置城市,這樣交通運輸系統可能會好很多。」鄧希賢提了一句。

    張春笑了一下:「你們有沒有研究過工業和商業的運輸,到底是就近進行加工和銷售划算,還是不遠千里運到集中的城市進行生產銷售划算?」

    鄧希賢不說話了,因為關於這方面的論文很多,除了一些國家需要統籌的產品,自然是就地加工的運輸成本更加低。

    而需要國家統籌的,比如建築材料,海洋漁業產品,軍用和航空航天,大規模的糧食調運等等,這些都是通過國家鐵路,水上運輸以及將來航空運輸來解決。集中運輸當然有集中運輸的好處。但是卻有太多人想從中間尋找機會。

    鄧希賢在此時說這個話,目的性已經很明顯。因為張春邀請都是在四川,雲貴,**,新疆和帕米爾進行交通建設的建設者。張春看了他一眼,沒有讓這個話題繼續下去。

    「除了交通系統,伴隨著交通系統分部的還有通訊系統,電視和信息傳輸系統。這都會在交通系統的基礎上進行建設,中部地區建設工人的的知識結構已經發生了變化。信息的重要性,大家都很清楚,物價,商品的供求,包括知識的傳播。缺少了這個信息系統,就給了那些投機者很多機會。各種欺騙和剝削都是信息不流通,老百姓不知情而來的。老百姓的生活資料付出的代價就越高,養活的就是那些資本家。」

    張春笑了:「將來,信息公路會一直通向老百姓的家裡,通向每個人的耳朵裡。國家的任務和責任就在這裡,他為老百姓服務。而不是為投機者服務。」

    劉湘歎了口氣道:「知識的傳播給藏區帶來了非常大的變化,直接導致了農奴制度的覆滅,這不是少數喇嘛和活佛能夠阻擋。這還是在道路和學校建成後就發生的變化,先生所述我實在難以想像。」

    張春笑道:「不會很遠,電子計算機以及信息傳輸技術日漸成熟,這個日子就不會遠。我們這一代人,很多人都是文盲,就算是我們讀過一點書,但是也不會多過他們。」

    張春指了指在小路上散步還抱著書學習的學生們。

    「有些道理他們會比我們明白,有些人以為騙過我們這些老人就行了,但是世界不是我們的,而是他們的。未來有一天我們只能呆在安全區裡,可是他們卻在遨遊世界,甚至宇宙。所以有些小心思不要去想,也不要去做。」

    張春看了一眼鄧希賢一眼,發現他居然臉不變色心不跳,只是默默地在思考著什麼。

    不久鄧希賢調任農業部林業局局長,到了襄陽報道,很快就去了綏遠。

    環境所併入了國土資源部,因為大資源的概念,空氣、水源、森林、草地、農田、礦產都是國家資源。國土資源管理員全部歸了這個部,實際上成了一個強力部門,排在國家安全部的後面。

    林業分開了,護林人屬管理局劃歸資源部,林場伐木工人和相關加工業才屬於大農業部下面的林業局管。牧業和漁業都是如此。只有農田是完全屬於農業部管轄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