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農業中華

正文 第六十五章 黃河灌渠與華北平原 文 / 郁榕

    黃河灌渠曾經有段時間,水利專家在討論有沒有必要的問題。

    對於北方的缺水,大多數環境專家們認為這是人類破壞了環境的結果。

    因為黃河的泥沙淤積,原來的一些河流,比如泌河,它以前可能只是黃河的一條支流,但是現在單獨成為了一條河流。山東境內的尚河同樣是這樣。

    歷史學家和環境學家們都認為歷史上這一地區即便是沒有黃河,也不缺水。

    殷墟的發掘證明了這一點。因為在它的地層腐殖質中發現的植物群落是喜歡溫暖濕潤氣候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變化。大體上,隨著人類的農墾活動,環境是在迅速退化的過程當中,中間出現了幾次反覆,但都是和戰爭以及全球性的環境變化有關。但是物種的減少,日益乾燥的趨勢是沒有變化的。

    特別是遺址的封土,帶來了大量的環境和氣《無》《錯》候信息。

    這讓很多專家都重視起來。

    殷墟的發掘非常緩慢。但是小屯村東北的宮殿區已經有了雛形,按照時間順序分為甲、乙、丙3組。甲組基址分佈在北部,靠近洹河,多東西向,年代最早;後來城市擴建出線了乙組分佈在遺址中部,門多向南,年代晚於甲組,不過面積最大。丙組分佈在遺址南部稍偏西,門多向南,還有一些向東或向西,年代最晚。

    這些建築基址平面多為長方形,也有近正方形。還有凸字形、凹字形等。修建時,有的先挖基槽後填土夯築;也有的僅把原來的文化層堆積挖掉,再回填淨土夯築。大多數用石柱礎。有的在石礎上還墊有銅礎。在基址下或門側處,經常用人「奠基」。而一些葬獸坑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考古系的學生們正在和生物所一起研究這些骸骨。

    在宮殿宗廟遺址的西、南兩面,有一條人工挖掘成的南北長一公里,東西長六百多米,寬1020米,深510米的巨型防禦濠溝,其東、北兩端與洹河的河曲相通。這應該是類似城牆的防禦工事。

    研究所建在壕溝外的河曲上。這道壕溝填充物被切開了一些橫切面。上面的沉積層被仔細地劃分。並進行了分類和研究。

    地質所對這些東西非常感興趣。

    「現在可以確定環境是呈現退化。物種是處於減少的趨勢。」

    研究所裡,專門研究黃土與氣候的楊宗建有些灰心地說:「即便是我們再努力,恐怕也恢復不了以前的生態。因為很多物種已經消失了。」

    「地質鑽探的結果。華北平原氣候的巨變,也正是人類活動的三四千年最為激烈。主要是衰退的間隔期太短。我們最深的地方打到了一千三百多米深的黃土,情況非常複雜,就是一本解讀古氣候以及事件的天書。我們還沒有來得及進行詳細的分類和分析。但是近三千年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結果與環境所差不多。」李四光肯定道。

    「我們的文明,埋藏在這黃土下面,所謂滄海桑田就是說的這個。」王國維的眼睛片越來越厚了。「以前我們只關心甲骨和古文字,但是現在看來,我們還是太淺薄了。」

    「各有所長。」張春笑道:「人們以前因為科技和認識不夠,加上民族,生活習慣等原因,導致了把獲取食物的方法集中在單一產業上。但是現在不是如此。我們對天然資源的利用也進步了很多。雖然我們現在還不能讓環境恢復到以前的樣子。但是至少能夠保持不退化,而是進化。不管多緩慢。總歸是進化就好。」

    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根據發掘出的地基,柱石根基,視圖還原商代的建築模式。當然,還要參考一些殘片,不過兩個人都認為資料還不夠。這些建築都是採用黃土、木料等建築材料,夯築高大厚實的台基,房架用木柱支撐,牆用夯土版築。房屋和院落結構繁複、互相連屬;有多重院落組合,左右對稱。基本上已經形成了後世的房屋建築風格。

    但是現有遺址發掘的面積還太小,相關器物還不多。梁思成建議最好先建一個臨時設施把這些都保護起來。待發掘完成後在進行復原。現在都是一些臨時的小型工棚。對於保護文物是不夠的。

    這實際上支持了他弟弟梁思永的觀點。梁思永認為雖然建了考古研究所,專門用於文物的保護和研究。但是文物保護技術還不過關,一些文物雖然經過了處理,但是還是不能阻止氧化和腐朽。最關鍵的是,文物最好能夠在原地保存,這能夠從擺放位置,格局看出很多問題。

    雖然由於環境、動植物和地質的研究已經讓發掘進度放緩。梁思永還是認為太快。特別是羅振玉對一些明明能夠很快發掘出甲骨或者青銅器的地方遲遲不動彈而感到十分著急,不斷催促,王國維和羅振玉兩親家時常會吵幾句,給大家的眼裡很大。

    環境所和動植物所、地質所也認為應該適當放緩發掘速度,他們需要挑選一個地方建設一個專門研究古生物、古氣候、古環境的實驗室。

    所以安陽的發掘工作再次放緩。

    殷墟的研究也為農業佈局以及農業科技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

    華北平原現在被一條條寬大的綠色交通系統分割。這裡有利於使用小型的農業機械,這裡的集體農莊更加大,集約化程度更加高,只是產業佈局的難度也更加難一些。這裡已經沒有了原始生態,而完全是人造農業生態。

    除了道路,河流和水渠,一些池塘和小型湖泊也規定要有一定規模林業和牧業。農民的耕牛必須有地方放牧和餵養。

    這些綠色的林帶除了水土涵養問題,最大的就是防風。同時也出產堅果和水果,這些樹林裡棲息很多鳥類和動物。

    河流裡的水不再是暴漲暴跌,雨水被留在了大地上。

    它們讓華北平原上空的蒸騰量增加,蒸騰出的水分會變成雨水落下來,進入下一次循環。總比變成洪水奔騰入海的好。

    多樣化的農業,多樣化的林業和牧業,帶動了加工業,接納了相當一部分人口。這也減輕了人均耕地的壓力。

    而林區和牧區之所以能夠容納老百姓的能力加強,實際上也是加工業的發展促成的。農林牧業在華北平原的地位以及收入達到了平衡。只是因為風俗習慣問題,還是以農業為主。但是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這種情況會逐漸改善。

    山東一帶的土壤退化已經停止,開始緩慢進化,新劃入的河北並沒有**成省,而是合併到了山西省。山西省的農業破壞太大,但是也初步遏制了退化。

    當然,新問題也是有的,黃河灌渠以前的河道植被恢復工作進展緩慢。黃河水已經變得很清澈,所以它開始剝蝕黃河的河道。灌渠的河道下降很快,原本想利用這個老河道進行灌溉,但是第一年開的口子,第二年就不能用了。因為河床標高下去了。植被可以阻止這一過程,但是不可能這麼快就能達到目的。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提議廢掉黃河灌渠。反正它現在沒有什麼作用。

    閻錫山和孫傳芳都不同意,他們在這條老河道上花了太多心思,認為就算北方的缺水得到遏制,水對於環境的促進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張春就說泵房可以停止抽水,讓河床上的植被有恢復的機會。黃河洪水期,灌區的分洪作用是要維持的,不然下游江淮省的壓力太大。現在黃河的洪峰流量是減少了,但是洪水期的時間卻延長了很多。灌渠分洪也有利於把淡水資源留在大地上。這確實會很大地改善生態和氣候。

    只要給河床上植物的恢復時間,林業和水利管理人員在移植和培育努把力,加快植物繁衍進度。植物的丰度達到了一定程度。河床的剝蝕就會被遏制。

    張春支持環境所否掉了用混凝土修建灌渠底部的方案。因為就是在陝西,隨著大量苔蘚和蕨類植物的引進,一些灌溉渠已經停止了對黃土的剝蝕。同時這些植物還能起到對水的淨化作用,正是這些植物使黃河水現在達到了飲用水平。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要把水留在大路上,而不是流向海洋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