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農業中華

正文 第31章 規範學制 文 / 郁榕

    「張先生好。」,一個個問好的聲音,讓張春的心情好起來。

    不過這是不是太頻繁了一點。

    走進大樓前突然抬頭看了一下,發現樓上樓下屋裡的孩子們都跑了出來,站在陽台上。

    樓道的台階欄杆上也趴著學生。

    徐振鵬早一步帶著人過來,這會兒卻沒出來迎接,看來似乎把人帶到兵器局那邊去了。

    同學們的異常舉動,終於驚動了還在做實驗的王自立。

    另一側的周欣也跑了出來。就看見張春和麗質、柳慧走上來。

    周欣在二樓,帶著一雙眼鏡,笑著迎過來:「不是說帶人過來,老徐呢?」

    正說話的時候,徐振鵬帶著楊瑜和何其華兄妹走進來。

    二樓的小學術廳裡坐滿了人。

    原本只是徐振鵬幾個人開一個小會,沒想到,一些學生陸續走進來。原來學堂的學術廳是可以隨便進的。

    「我看了徐校長給我的報告。對了,現在徐校長不是副校長了,我需要讓賢。現在我和麗質只是學校的普通老師。徐校長給我的報告具體內容一會兒細說。我想說說朝廷頒布的關於辦學的條例,是朝廷參考了日本的辦學方式而設定的,具體辦學原則我們不需管他,我們不刻意培養什麼通才,是不是通才要看同學們是否努力。我們要的是人才。

    不過朝廷規定的學制,還有他的道理。朝廷規定小學堂五年。這和我們在新學堂的學制一樣。不過朝廷規定的小學只學啟蒙知識。我們稍有不同,我們的學生都生活在學校,學習時間排得很滿,所以學習進程要快一些。

    朝廷規定小學堂之後,是高小學堂四年。可是我們基本上五年級就可以做一些小型的課題研究了。

    朝廷規定中學四年。算起來,我們這裡學習兩年的同學差不多的樣子。剩下的是大學四年。我們的一些研究員現在應該可以算得上日本和美國的碩士了。王校長和周主任,比博士,比教授半點不差。

    所以我認為,新民蒙學堂,應該改成小學堂,三年級可以允許報考其它學堂的高小。五年級可以報考其它學堂的中學。

    小學課程方面,我們因為採取的是大課堂的形式,修身、經史始終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沒有單列。我們的課程比朝廷規定的要多,數學、化學、物理、生物、製圖。我們的小學堂其實還缺一樣,這是麗質一直不滿的,就是藝術。

    從課程上來說,我們注重理科,對文科是有些忽視了。不過現在來說,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以後條件成熟,我想也是可以補上的。

    中學,朝廷的就不說了。

    我們的學生一般到了中學就直接進專業了。說起來底子還有些薄,所以我想這個速度稍微放慢一點。中學還需要培養最基礎兩年,或者三年。可以分科。分成農學、工學、商學和政治學四科。目前來講,實際上只分了農學和工學兩科。徐校長可能也發現了,我們沒有商學人才,南張街的管理才剛開始,我們沒有太多的辦法,現在還多了雁門口鎮需要管理。

    而原本我們還要有兵科,但是我們的學生小學畢業也只有十三歲。所以把兵科在中學階段劃入政科。畢竟都只是一個大致的方向。三年讀完,十五六歲,我們很多同學十五歲都可以做事了。村子裡已經是壯勞力。中學讀完,大學各科招收學生時,應該有個考試。實在考不上的,或者進入兵科,或者進入幹部速成班,到最基層去當幹部。

    中學農科課程,把生物文成動物和植物。側重農學基礎。

    中學工科側重於數學、物理、化學。商科側重於數學,經濟。政科側重於經濟、政治、軍事。

    大學,我看了徐校長的報告。農學分為農學、林學、畜牧學、水產學。醫科交給醫院。徐校長念念不忘他的船,他把我們的學堂當成船在建,看到了十分震撼。不過設水產學是正確的,我們國家除了陸地以外,還要包括海洋。現階段,我們可以在北廣湖裡折騰一下,做個準備。

    工學,分為精工和化工,這是目前的分法。不過我提出一個方向。我們這裡分了裝備製造、材料學、化工、電學、工廠化管理五個方面。每個方面根據需要細分。把王仁彬先生盡快調回來,他身體不好,礦產涉及到了地質學、礦物學、也包含了材料、化工、工廠化管理多個方面。單獨設立礦學目前有些勉強。但是未必以後不行。你們也要盡快培養人才去替換他。

    商科,我們都沒經驗,但是財政和稅收是要學的。大學可以專設兵科、政治我們除了幹部速成班,暫時無力涉及。」

    農學堂開始改組,張春首次獨斷專行了一次,因為沒人願意去商科,更加沒人願意去幹部速成班。

    張春把各科的考試難度加大了,硬是把二十多個學生給刷下來,把數學比較好的組成了商科,文科比較好的組成幹部速成班。

    顧明從雁門口帶著三十多個年輕人回來,又帶著十多個學生到雁門口鎮去了。因為只有實踐才是最好的老師。新來的這些年輕人很多都不識字,大多都在幹部速成班,由速成班的學生們先進行掃盲。這些人以後是農村工作的骨幹。

    張春準備把小學堂的事情處理完以後,抽時間編製一本關於農村問題的講義交給速成班,然後讓速成班分赴各村實習,提交實習報告,進而完善政科的理論。

    雲龍小學堂也開始改制。

    新來的十多個師範生做的第一件事是編製了五個年級的試卷。小學三年,高小兩年。小學是語文,數學、理化、生物、繪畫。高小把物理和化學分開,生物分成動物和植物,增加了地理,繪畫變成製圖。

    一場考試下來,原來張家堡的學生全部到了三、四、五年級。雲龍鎮的學生集中在二、三年級。新收的絕大部分窮人的還是剛剛完成掃盲,只能停留在一年級。因為很多張家堡的孩子四歲就開始讀書識字了,比其他孩子早了三年。

    不管是小鳳坡,還是採石村、南街村,都有幼兒班,四歲開始啟蒙了。這些孩子被統一管理了三年,紀律性,服從性,學習積極性都不是其他孩子能比的。(http://.)。

    同時引起了小學堂三十多個老師專門設立幼兒班的想法。

    不過被張春給否定掉了。張春堅持幼兒班應該設在村裡,搞幼兒教育的人應該下到農村去,一邊教育幼兒,一邊給農民掃盲。至於鎮上,有一塊地方還空著,就是以前百民巷蒙學堂的地方。張春可以協調辦幼稚園。不過情況可能不是那麼樂觀。因為雁門口鎮現有的幾個村子的孩子,大人可沒有那麼驕縱,四歲也要做體操,吃飯定時,一日三餐,花費不小,南張,採石、小鳳坡三個村子的農民現在不窮,負擔得起。但是其它地方的窮人很難,而張家的財力目前支撐不起這麼多孩子提前三年的教育。

    一干人面面相覷,只好作罷,不過有幾個熱血青年就嚷著到農村去。只要是張家管轄的農村就好。

    張春鼓勵了他們一下,不過提出了條件。以前,蒙學堂都是老師大學堂自由講課,現在不行,要分課程編製課本。老師可以發揮,但是課本上要求的必須要讓學生學完。

    所以小學堂,成立教研組,編製五年的課本。高小還要編製實習課本,並把學生們的實習報告選編成閱讀本。

    同時把農學院的學制和課程交給了老師們,讓有意進農學院的老師,可以選擇一個專業,通過了考試,就能到農學院學習。末了加一句,商科和幹部速成班優先。

    所有的老師都大吃一驚。想不到新民農學院已經是一個龐然大物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