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邊塵

正文 第四十六章 暗度陳倉 文 / 一煙飛絮

    只因突然的槍戰,顧不上是否有人混入混亂的旅客,更顧不上其他房間的搜查,當崔四清帶人衝進房間卻只發現三具屍體,這讓崔四清的情緒跌落到低谷。

    自從**開始圍剿張徐所部紅軍,力行社就廣佈眼線,其中就不乏打入紅軍內部的情報人員。這次紅軍主力撤走後,留下的餘部分散游擊,大規模的軍事圍剿已經不可能,小規模的**進剿,費時費力,還沒有效果,靠保安團進山圍剿更不可能。

    **當中老爺官多,吃不了翻山越嶺,穿林涉水,餐風露宿的苦。這就和剿匪一個道理,除了往裡填人命外,就是給軍隊向地方要錢要糧的借口。崔四清認定,最好的方法就是經濟封鎖。一年四季的糧食,食鹽,冬天的布匹等物品,是人生存的最起碼需求,不可能完全就地解決。控制這些東西的流向,最終能讓共黨的那些人鋌而走險,尋求解決生活必需品的途徑。那麼力行社的機會就來了。如果能抓住活口,順籐摸瓜,牽出潛伏在南河縣城的共黨分子,對於剿滅共黨游擊隊助益多多。

    紮好的口袋,竟然還讓對手逃走了四人之多,崔四清很想歸咎於情報的不準確,但力行社幹的是搜集情報的活,這種可能性相當小。如果這次能全殲七人,也算小功一件,至少斷了游擊隊的商路,要重新組織商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現在卻事與願違,崔四清只得強自打起精神,清掃戰場。保安營的人死了三個,受傷五個,自己的手下死了倆個,崔四清除了不忿,窩火,就是對對手的敬服。

    信念讓人勘破生死。讓人向死而生。

    沒有面向死亡正視死亡的勇氣,這樣的生就是苟活,是毫無意義的行屍走肉。

    崔四清正是這一點,而蔑視**的生,因為還有信念永生這一更高的盼望。正是因為有這一盼望,他可以超越**的轄制,而不在死亡的威脅之下。這樣的生才是真正的生,中華幾千年的化傳統從來不缺少這樣的人。這樣的人不怕**的死亡,正是因為他們對信念的堅持遠遠超過了對**生存的渴望,他們才能無所畏懼。信念可以傳承。從而得以永生,無論是道家向道求真,還是佛家向佛求心,都是一種信念在支撐著,他們才能堅守自己的本心,捨棄早晚都要飛灰湮滅的短暫的**生命。

    崔四清近幾年和紅軍接觸不少,事實上那些人也不是像黨國宣傳那樣。他們當中有很多還是讀書人,其中不乏崔四清的同學。悲情的苦難歷史,讓他們同樣懷著一腔報國熱血。超越生死,只為信念而活。崔四清和他們只不過認識不同,信念各異,最終走向對立。

    崔四清對西方民主從來嗤之以鼻。民主自由的願望是美好的。但在中華幾千年的一元化化背景下,歷代王朝統治者出於愚民政策的考慮,幾乎九成的人口是盲,幾乎處於一種未開化的愚昧時期。民眾若沒有自己的**心智。沒有相應的素質,人云亦云,甚至為一己之私而任意曲解。民主自由就是一種奢談。在這個意義上,民主其實與無政府主義沒什麼差別,而在中國,甚至整個世界,無政府主義也就意味著災難。

    如果有可能,崔四清寧願去當教書先生。民主和明一樣,有一個發展過程,有一個認識過程,有一個評判標準。不同的主張,不是非此即彼的對立,而是一個相互融合的過程,前提是對國家是否有利。要達到這個認識水平,最首要的是接受教育。

    崔四清骨子裡沒有那麼多主義,要說信奉,那也是國家主義。現在人的思想那麼混亂,誰能說得上誰對誰錯?國泰民安,才能談得上民富國強,見識包容,才能談得上民主自由。現在談教育就顯得太過於蒼白無力,空談誤國。

    國家得維持一個正統,否則得話,沒有一個規矩,那就只能各愛各媽,破而後立。

    崔四清心裡暗自歎了口氣,後續麻煩只能盡人力而聽天,盡心報效國家就成了。

    范勇聽到槍聲,第一感覺很不爽。好不容易依照聯絡暗記找到夜貓子和騷公雞,卻怎麼也找不到范勇和跳蚤,黑燈瞎火,不妙的驚厥縈繞在范勇心頭。第二天,找到昨晚槍聲響起的地方,一幫警察正在處理屍體兩具。這種事情,警局直接歸咎於會道門的私下恩怨,沒有追查下去,即便追查下去,查明事情真相,也是一個不了了之之局。

    邊上稀稀落落有幾個好事者觀看,范勇顧不上嫌疑,走近一看,其中一人很陌生,另一個是范青。

    范青臉上還殘存著扭曲的痛苦,想必不是直接死於槍下,而是受了槍傷後,無力逃逸,死於天寒地凍。

    范青雖然不是范勇的親弟兄,卻是房族。悲從心來,范勇想起兄弟倆幹土匪這一行的由來,後悔的同時,復仇之念迅速佔滿頭腦。

    當年范勇范青和另倆人在村裡關係很鐵,交情很深,出外做工都是一起。常年勞作,四人除了受盡屈辱,卻改變不了家裡的生活。范勇起了歹念,力邀三人戕害了一個牛販子,搶走了那人身上的幾十個大洋。此後,四人跑幫,打劫落單商客。收入頗豐,四人彷如抽了鴉片似的上了癮,一發不可收拾,幹起了業餘土匪的行當。再此後,范勇被梁靖收服,專事為梁靖踩盤子活兒。有了靠山,摸排情報,順便給人打工,安全係數成幾何數字飆升,四人也就失去了打劫興頭。

    現在范青出了事故,范勇首先是自責,後悔,接著就被復仇所代替,更加堅定加速滅亡牛塔溝的信念。

    但范勇沒有被悲憤沖昏頭腦,反而越發冷靜下來。跳蚤生不見人死不見屍,不論如何,都得防備跳蚤變節洩密的事情,除非看到跳蚤的屍體,或者跳蚤做出有功於溶洞灘的事情,范勇才有可能放下戒心。

    江信北四人隱藏在泰和酒樓附近,等到崔四清帶人離開後,才裝作如無其事的進入泰和酒樓。泰和酒樓的員工正在撿收七零八落的桌椅板凳,對江信北四人的進入熟

    視無睹,沒閒心理會。

    見到掌櫃的坐在邊上,一臉的愁緒,江信北朝他點點頭,算是打過招呼。這個時候,多呆一刻,多說一句話都嫌欠抽。這裡的損失由誰了買單,想必能經營這麼大一間酒樓,也應當有些勢力才對。

    聽到腳步聲的不斷走近,歐陽秀峰心房不斷收縮,拔出駁殼槍藏於門後。細數腳步,不疾不徐,人數不多,偶爾夾雜幾句話語,音相青嫩得很,不可能是崔四清去而復返,但,如果是房主,那麼就宴無好宴,面無好面,終究是個麻煩。

    急切間,歐陽秀峰略一思索,便決定丟開所有包袱,先光明正大地和來人接觸,看一步走一步。

    把駁殼槍收起,隨手拉開電燈,歐陽秀峰在房內茶桌上坐下來。

    一襲長衫,一杯清茶,面帶笑容,江信北四人進房,江信北四人見歐陽秀峰如此做派,反而把自己弄得心上心下,疑惑地看著歐陽秀峰。

    崔四清和保安營的人折騰這一半夜,整個瓜坪鎮上基本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倉庫是危險之地,其他,江信北幾人又實在沒什麼地方可去,這才沒法子重回泰和酒樓。

    此時歐陽秀峰氣定神閒地坐在前面,江信北弄不清對方的身份,還以為有什麼麻煩招惹上身。

    稍稍定神,江信北上前一步,問道:「您是……」

    歐陽秀峰:「今晚的事情,想必你們也知道了。為了避免麻煩,我才躲到樓上來。這個房間恰好沒有關門,呵呵,打攪了。」

    江信北鬆了口氣,不是麻煩就好,道:「沒關係,出門在外,總免不了會有些意外。」

    歐陽秀峰不知外,江信北等不知內,眾人針對泰和酒樓今晚發生的事情聊開的話題。

    這四個後生穿著一副鄉下小子的模樣,談吐舉止十足的鄉下人,捨得住酒店,其中必有古怪。知道還有三個同伴逃脫,不幸中的大幸,歐陽秀峰心中大定,只須留下聯絡暗記,不急在一時聚齊,山上的人員卻等不了這麼久。事實上,既然崔四清已經發覺了游擊隊的行動,再用原來的人手,只怕於事無補還在其次。如果這次行動完全失敗,游擊隊的這個冬天就是個大問題,說不得只好學土匪的樣,打劫地主大戶。如果能借用這幾個鄉下小子,倒是可以施行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事情反而會順利些。

    歐陽秀峰試探道:「各位後生哥想必是出外做事的,我現在有批貨物要運送,不知道各位有興趣不?」

    江信北楊友寧和龐振民沒接話,張才景卻來了興趣,問道:「說說看,有多遠,走水路還是走陸路?」

    本想要張才景在瓜坪給龐振民做幫手,但自己的攤子還沒有鋪開,江信北見張才景心動,想想,反正自己的事情也不急在一時,便沒有出言阻止。

    歐陽秀峰眼觀六路,江信北那表情,很顯然不樂意,不由沉吟起來,斟酌如何進一步瞭解眼前這幾個後生仔,說動他們幫自己這一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