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邊塵

正文 第三十六章 利益對接 文 / 一煙飛絮

    同為比較有名氣的獵手,楊全禾與楊全能和江敬林的交情都不錯,特別是楊全能,連帶倆人的兒子也交情非同一般。這幾個月,江信北來楊村的次數不少,多數情形下都是進楊全能家。

    不論是楊全禾也好,楊全能也好,對紅色游擊隊感情都比較複雜。

    作為獵戶,各種人都會遇到,或有所聞,或有所見,或有所感,一言難盡。兩三年來,紅區與國統區犬牙交錯,說紅區是窮人的隊伍本身沒錯,想要結交上他們也不容易。再者,紅區那些隊伍,武器裝備太差,根本難與**對壘,即便是對上民團,紅區隊伍也沒有取勝的把握。游擊,遊走兜圈,見到機會才出擊。他們飄忽不定,沒有絕對把握,絕不出手。除非加入他們,否則很難在自己為難之時,可以視為傍背。

    經過**幾次圍剿,原來的蘇區,長的不過堅持了一年多,短的不過幾個月。那些曾經的蘇區,就是因為和那些人走得近,先有**的收刮,再有民團還鄉的報復,加上有的人家男人跟著紅色游擊隊走了,日子更加無以為繼的不在少數。

    前段時間倒是聽說江北紅軍實力暴漲,結果好景不長,這才過來半年不到,從聽來的各種小道消息來看,八成是江北呆不下去了,江南的那部分,估計早就走了。現在進入鴿山的那些人,或許是紅軍留下少數人進行騷擾。這種伎倆,楊全禾與楊全民前幾年也見過。

    對於紅軍游擊隊的回歸,楊全能能接受,卻對他們來去無蹤的特色有些發怵。

    楊全禾倒是沒楊全民那麼多顧忌,是現實就得面對。不論那些紅色游擊隊能呆多久,至少有個好處,在他們活動的區域,世家大族。土豪鄉紳總會收斂一些。

    游擊隊對窮人是真心實意的和善,但不穩定卻是最突出的短板,很難讓人與他們有深度接近。

    對這種心理認知,楊友寧也能琢磨出一二,所以一直有些猶豫,但江信北說的信誓旦旦,又不由得不對消滅楊再彬的匪寨充滿熱望。

    江信北和楊友寧的到來,四人就圍繞著山貨銷售展開話題。

    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江信北覺得,什麼都不可怕的。可怕的是事到臨頭,忽然猶豫。縮手縮腳,患得患意味著自信消失,闖勁丟失,這種東西一旦出問題,或許一輩子都難重新癒合。

    即便不成功,總比什麼都不做就打退堂鼓強,江信北略微感到麻煩的是怎麼開口。

    簡短的權衡後,江信北決心一定。說道:「瓜坪一帶貨物充足,前幾天我才在那接了一批貨,比較麻煩的是擔心過盤門,遭遇土匪。」

    楊全能:「繞道西林壁。路還近幾十里。」

    「這不是辦法,瓜坪到縣裡,有馬路,不管是用馬車。還是花大價錢請汽車拉運,工錢上都能節省一大節,何況貨物多了。需要的人工肯定不會少,靠兩隻腳走……」

    楊全禾搖搖頭,話沒說完就打住。

    「我們準備把現在的事情交給家裡人做,重點經營瓜坪到縣裡這條路,能不能和在盤門附近的土匪套上交情,或者其他的什麼辦法規避風險?」

    江信北手肘頂了楊友寧一下,楊友寧不好直接說江信北的想法,只好轉彎抹角,試探老爹的口氣。

    江信北和楊友寧的推攘,楊全能看在眼裡,雖然搞不清楚倆小子弄什麼鬼,卻也沒有疑心什麼。

    楊全禾倒是看出點什麼。這事情明擺著,要過盤門,牛塔溝楊再彬就是繞不過去的坎。走這條路,要麼不做,要麼等著挨宰,要麼跟楊再彬的土匪合作。這種情況,以江信北的精明,應該有腹案,起碼早有考慮。現在說出來,好理解,推推嚷嚷就不好理解了。

    見兩老沒有接話,江信北道:「我們的意思是有沒有可能把楊再彬滅掉呢?」

    真的佩服江信北剛想,還敢說,楊全能沒有打擊江信北,說道:「一切都有可能,問題是沒誰有這麼大的能耐,就算幾個月前,溶洞灘梁靖借助保安團的勢力,也只把他打傷,最多傷筋動骨,也沒法子把他打死。」

    江信北追問一句:「楊村長期受土匪騷擾,就沒點想法?」

    楊全禾:「你倆繞了半天,就是想說這句話?」

    被人窺破心思,江信北不但沒不好意思的自覺,反而鬆了口氣,繞上來就好,就只怕繞了半天,倆長輩不上道,直說就真的不好意思了。

    楊全能得到了做山貨的好處,如果真如江信北所說,當然不會反對,如果條件允許,能滅掉楊再彬最好不過,但是有那個能耐麼?土匪不來騷擾楊村就算阿彌陀佛了,那還敢奢望?至於江信北為何要提出這麼不靠譜的事情,直接忽視,只當江信北和兒子想賺錢想瘋了,什麼都敢想。

    楊全禾心思活泛些,沒什麼顧忌,說道:「我們有想法沒用,要有這個實力,異想天開不是我們這種人家該有的。當然,如果有人對付楊再彬,暗地出手,還是有人願意做這事。」

    江信北等的就是這句話,既然有人不計條件地願意和土匪作對,想必楊村有些人家和土匪積仇已久。就算現在沒有生死仇恨,或許家裡親人,或者上班長輩以前有過。

    有因必有果,不是不報,只是時辰未到,隱忍不發而已。

    「是這樣,昨天有人特意找到信北,想讓我們村能幫他們打探楊再彬的巢穴。」

    楊友寧怕被楊全能責罵,說話藏頭露尾,不敢說得過細,不過事情基本如此。

    確切地說,楊友寧的擔心是多餘的。

    但凡楊村及其

    周邊村寨人家受土匪加害的事情很多,不單純是打劫一事。平時走動,落單的人遇到土匪,特別是女人,被調戲那根本不算事,村中就為這事受辱自盡的年輕妹子就有好幾個。歷歷種種,積怨頗深。只是苦於沒無可奈何,憋屈只能埋在心裡。忍無可忍,真刀真槍跟土匪干,暗地下黑手,不是沒人幹過。村裡和土匪本來就勢同水火,不存在怕和不怕的問題,只有量力而行的考慮。

    不過,還真沒人想過要滅掉楊再彬土匪寨的瘋狂想法,那太離譜了。

    楊友寧心存顧忌,話說不開,想靠楊友寧那事情說清楚,太難為他了,江信北接口道:「夥計爺,三叔,事情是這樣的,牛塔溝土匪的存在,嚴重阻礙了瓜坪到縣裡的這條馬路的通暢……」

    江信北不再藏著掖著,把范勇的計劃和自己的打算合盤托出,外加自己在溶洞灘所見的一切,一番推測,頭頭是道。特別是準備把幾個兄弟整合起來,經營瓜坪到縣城這條路的交通運輸,十分誘人。這裡面的好處有多大,隨便想想,就可見冰山一角。而這些好處,自家有一份,這讓楊全能和楊全禾很難拒絕。

    有好處,要有命帶才行。

    單單是溶洞灘的梁靖加上保安團,楊全能倆兄弟還是不敢奢望,上一次的結果擺在眼前,但是,加上廖家,那就足以說明官府已經下決心對沿路匪患進行整頓。這就非常有希望,再加上楊村一帶的人暗中參與,楊再彬想漏網,不知道要求神拜佛,修行多少世,才能修來今生這樣的好運氣。

    按照江信北的想法,楊全禾迅速整理延伸出一條邏輯線。

    世家大族,土豪鄉紳,本來就是土匪打劫的對象,出於求財保命的心理,更願意剿滅土匪。如果楊村能借此向官府要槍彈組建民團,想必也會答應,因為這對官府也是有利的。鴿山那邊出現紅色游擊隊,沒有民團的協助,僅僅靠保安團那些人,用不了幾個月,這片大山就又有成為蘇區的可能。獵戶擅長跑山跟蹤,不必露面,探探消息正是拿手好戲。至於民團以後怎麼樣,不管自家事情,有江信北和梁靖以及保安團的關係,楊友寧和揚友用在他手下做事,即便是民團也得給楊家幾分面子。

    這麼一想,楊全禾幾乎認為這是一筆沒本錢的買賣,即便有什麼意外,拚一拚,還是值得的。

    楊全能楊全禾倆兄弟都是低頭沉思,沒有接話。無論江信北如何通神,都沒法料到自己的一番話回引起楊全禾那麼豐富詳實的聯想。

    事實上,上次梁靖如果想到借用楊村的力量,楊再彬即使逃脫,也只有遠走他鄉的一條路可走。梁靖受范勇的啟發,後悔莫名,所以很鄭重地交代范勇想辦法把這件事情辦成,只要滅掉楊再彬,消除後患不說,瓜坪一方,再也沒有可以和溶洞灘相抗衡的土匪山寨。放開商路,如果有那個不長眼的山寨敢跳出來唱反調,那麼正好有了收拾他的理由。名正言順,不論是對商家,還是對百姓,甚至是官府,都只會大塊人心。溶洞灘,想不要好名聲都難。就算仍然做土匪,那也是義匪,替天行道。

    楊全能兄弟倆又問了幾個問題,江信北一一解答,便沒有再出言打攪。

    楊村之行的事情在江信北看來已經解決。剩下的就看楊全能和楊全禾怎麼跟村寨裡的鄉鄰說,或者怎麼跟村寨裡說話准數的村佬們說,江信北很期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