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邊塵

正文 第六十一章 小橋流水人家 文 / 一煙飛絮

    曬穀子一點也不比打穀子清閒,隨著秋收接近尾聲,山間可見到的人越來越少,家裡倉樓,院子,門前,寨子空落處,鋪開的竹蓆子越來越多。

    八匹高頭大馬拴在路邊,場面頗為壯觀。這樣的場景除了村裡獵戶出獵,一年當中幾乎見不到一次。

    隨著路過的村民增多,這個景象成了西林壁的一大新聞,迅速蔓延開去,生出許多話題。

    周凡推卻不過,在江家吃過中飯,便讓夥計們從江家搬貨上馬。前來江家看熱鬧的絡繹不絕,平靜的鄉村漸漸顯得不平靜起來。

    馬隊消失在峰巒疊張中,似乎這一切都是一種幻覺,留在江家沒有散去的幾個人兀自不敢相信。

    這麼多貨物,畢竟不是幾斤幾十斤,別說運出大山,就算順利運出去,銷售就是個大問題,江家怎麼就能讓人家跑到這鄉下旮旯拿貨呢?銷路啊,有銷路就好辦事。

    不說西林壁村中各人的患得患失心思,自從昨天的事情,劉玉成和江信北這兩天的關係突飛猛進。

    昨天遭遇那些人,劉玉成潛意識裡就認為是土匪,周邊村寨根本就沒有那個財主大族有這個實力,而且,即便有,也沒必要在這個時候出來炫耀。江信北讓他先回村報信,正是求之不得。

    害怕歸害怕,劉玉成知道輕重,倒是沒有逃避的打算。要來的終究要來,回家一路上,劉玉成想的很多,對江信北的安排充滿感激。如果,江信北自己跑回去報信,而讓劉玉成留下監視的話,劉玉成可能不會提出反對,但對江信北必定心生反感,之前產生的想和江信北套交情,以便參與到江信北的計劃中去的想法必定就此打消。

    打穀子的人家少了,跟著就是要走的地方也少了,江信北和劉玉成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劉玉成被江信北忽悠得不知天南地北,如果江信北的打算真能實現,用腳趾想,眼前就是遍地的腳趾,用眼睛想,那麼滿世界就會全是眨巴眨巴的星星。

    江信北:「玉成,昨天我跟你說的,你還沒回答我呢,你能不能在其他村寨找些關係過硬的朋友來做這事?」

    劉玉成:「要像你這麼說,我就擔心兩件事情,一個是收購一定需要大筆頭本,二是銷路能不能保證。這兩件事情,只要其中任何一個出點問題,自己賺不到錢是小事情,不過多費些力氣,只怕連鎖反應下去,傾家蕩產,還要連累親戚朋友。」

    江信北:「如果小打小鬧,我不說,你也知道,出山來回一趟都不是玩,挑著貨物販賣根本就沒法保證能有效果,只會是做冤枉工夫。但如果大批量的,只要能保證銷路,一切都變得有可能,薄利多銷,基數大了,能賺到的自然也就多。做事情嘛,總要做過才知道成還是不成,前怕老虎後怕狼的,想賺錢,那能那麼容易。」

    劉玉成隨手把手中的石子用力擲出,道:「這道理我懂。」

    沉默有時,江信北:「哎喲,……」

    江信北正欲開口,猛不然被蜂子蟄了一下。

    兩人坐的路口下面不遠是田坡,成群的馬王峰嗡嗡叫著,到處亂串。

    「快跑。」

    劉玉成提醒江信北一聲,拔腿就往山上跑。

    江信北摸摸頭,感覺那地方像個小丘,道:「玉成,幫我看看。」

    劉玉成扒開江信北頭髮,見頭上一個倆拇指大小似的紅腫肉包,道:「這馬王峰,水牛都經不起三戕,算好我們跑得快。」

    劉玉成找來幾片草葉,遞給江信北,江信北放到口中嚼爛,敷到頭上。

    一片清涼過後,那種臧疼感稍稍減輕,江信北道:「玉成,你確定那是馬王峰?估計有多大的蜂盤?」

    劉玉成:「你不會是打算弄那窩蜂子吧?」

    江信北:「我正是這麼想,蟄了我這麼大一下,想讓我放過它們,門都沒有。」

    劉玉成哈哈笑了起來。

    江信北不理會劉玉成促狹的邪笑,逕直自顧自地繞道下山,劉玉成跟上。

    那窩蜂子在田坡一角,草叢面積不小,上面有條牛路,周邊只留下寸多長的草蔸,或許正是因為有蜂子,割田草的沒有割這邊的草。

    江信北大喜,放火燒也不用擔心火勢蔓延。

    劉玉成沒有江信北這麼大的興趣,提醒江信北,保險起見,還是把上面的牛路收拾一番,隔火帶弄寬點總沒害處。

    倆人把田里的稻草把子,堆成圓錐型,在下面留出躲藏觀察的地方,一把火丟到蜂子所處的草叢,倆人迅速躲進稻草堆,把自己遮蔽得嚴嚴實實。

    保衛家族,護衛家園,悍不畏死的獻身精神,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的表現根本就沒有同為地球生靈的其他物種來得純粹,來得一往無前,心無旁騖。火光過後,沒有一隻成年蜂子還能凌空飛翔,全部化為灰燼。

    江信北和劉玉成用柴刀砍來柴棍,削尖一頭,小心地把蜂窩從佈滿灰燼的泥土裡挑弄出來。蜂窩很大,足有十斤上下。

    除掉蜂餅,蜂蛹少說應該有四斤以上。

    劉玉成:「可惜這東西太耗油,沒有油,並不好吃。」

    江信北:「我們沒有油,別人有呀。」

    劉玉成不解,江信北接著道:「我們山裡人都覺得好吃,你說拿到城裡去,難道那些有錢人會擔心沒油?只怕他們會搶著買這東西。」

    />

    這個江信北這段時間怕是鑽到錢眼裡面去了,劉玉成心思一轉,不由也認同江信北的說法,山貨要有油分才能吃出它的香醇味道,鄉村人家吃不出花樣,但城裡人就不一樣。山貨本來就沒有賣給山裡人的理由,賣給城裡人卻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

    小橋流水人家,……夕陽西下,……人在天涯。

    省略的這是馬致遠的感慨,背景一樣,換個主人公,情景就完全相反,江信楠就是個典型。

    江信楠才十三歲,重的事情家裡不奢望他做得來,能幫多少是多少。所以,江信楠無疑是家裡最好的自由人,平時,江信楠要不就陪小侄女江玉致玩玩,要不就鑽進山裡,弄些山珍野味,要不就是各條沖地挖泥鰍捉黃鱔,即便是秋糧搶收時候,江信楠都會抽空做這些事情。

    秋收結束,更是一發不可收拾。這兩天,江信楠每天都有兩三斤的收穫,不但解決家裡的新鮮葷菜,還有剩餘做乾泥鰍。

    江信北所收的山貨,今天被周凡搬運一空,江信楠也很高興,吃過中飯,江信楠相約幾個夥伴又到打過谷子的田沖挖泥鰍,收穫比上午多,還多抓到了一些黃蛤蟆,滿心愉快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看到江信北和劉玉成抬著蜂餅走路,江信楠好奇。這麼大的蜂餅,從來沒見過。

    排起序來,江信北劉玉成和江信楠他們幾個小子的年齡相差就不算大,兩伙人湊到一起,各講各的味道,給山間下路留下一串串的歡聲笑語。

    江信楠:「三哥,今天縣裡來了個叫周凡的人,把你收來的山貨都運走了,你說能賺多少錢呀。」

    「真的?哼,就你多嘴。」

    江信北其實心裡高興著,盼星星盼月亮,周凡終於來了,雖然弟弟多了一嘴,也不是什麼大事,雖然自己不在家,有點遺憾,但這樣在村裡產生的效應會更大,以後想不收山貨都難。

    劉玉成聽著,心裡震動,心思又勾了起來。

    當最後一絲陽光的影子隱沒於星星點點的農家燈火的時候,江信北倆弟兄回到家。

    晚飯,酒是一定要喝點。

    谷子打進屋來,對江信北所做的事情的擔憂,今天也解決了,江家上下都輕鬆下來。

    江信北給二哥江信忠和父母加酒。

    江敬林呷一小口,終於說上正題:「信忠,今年的秋獵,你去吧。還有個事,是你的親事,問你,你總不啃聲。你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都快二十了,看上了誰,還是怎麼的。今年冬天要是還不定下來,我和你娘就不問你了,你可別怨我們。」

    江信忠憋紅了臉,不知道該說不該說,憋了一會兒,才說了句:「我知道。」

    江信忠實這個態度,氣氛變得沉悶。

    石鶯突然問道:「三弟,你說這麼多山貨賣出去了,該賺多少錢?那人信得過不?……」

    ,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