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邊塵

正文 第五十二章 情義各表 文 / 一煙飛絮

    能想到的事情,江信北都做了,急急忙忙著趕回家。

    辛惠叫丫鬟帶著周開妍到屋外去走動。

    周凡跟著趙元茂來到趙家大廳,趙元茂和辛惠分別就坐在神龕正方的八仙桌兩邊,周凡走向左下邊的客座。

    「周掌櫃,家裡還好吧?要是有什麼困難,儘管說,我能辦到的,一定辦到。」

    「多謝東家,一切都好。」

    「呵呵,不用說客氣話,算起來,還得我家謝謝你才是,謝謝你幫我家看護這項生意。」

    周凡第一次參加趙家的中秋答謝禮節,感到非常不適應,有些侷促,一時不知道怎麼應答。

    周凡半道出家,在雜貨店干,三年學徒,三年夥計,中間輾轉兩年,二十五六了。老婆在一家紗廠做工,一天十多個小時,根本沒時間照看女兒周開妍,只能由周凡帶著上班,這種情形,東家要是能給他升職才是怪獸。總算是他的銷售業績不錯,才保住自己的飯碗。

    有的月份,周凡的工錢比不上老婆的一半,男子漢,大老爺們的收入還比不上一個娘們,心裡多少憋氣。有心叫老婆少加點班,但生活需要開支,實在開不了口,就只能忍著。今年年初,在表哥的幫助下,出任「八珍薈萃」掌櫃,固定工錢比老婆多的一個月還多,每月還另有提成,名正言順地要老婆少加班。這個月,老婆工錢雖然減少了幾近一半,但全家的總收入,卻多出一倍。

    前差後別,出入不是一點兩點,對於周凡來說,不知道前世敲破了多少木魚,才修來今世的好東家。對自己的衣食父母,不鞠躬盡瘁,把事情辦好,辦紮實了,對不起工錢是小事,愧對東家,愧對前世的那些木魚,就枉自為人了。

    「東家客氣了,我,我……」

    趙元茂:「有什麼不方便,儘管說就是。現在,我們是一條船上的渡客,相互幫襯是應該的。」

    見周凡訥訥模樣,辛惠笑道:「周掌櫃,看你打理生意蠻裡手的,怎麼到家裡來了反而縮手縮腳了?這樣吧,我們也別說這些客氣話,反正其他掌櫃還沒到,不如你說說江信北的事情吧,隨便聊聊就行。」

    講到業務上的事情,周凡稍稍真理一下思路,說道:「東家,說到這,我還真的要感謝你幫我解決了一個大問題。有了江信北這條線,只要江信北能把它做大,做穩,以前很難出山的那些偏僻村寨的山貨,就成了我們一個獨有的供貨來源。而且讓我們的經營方式有了更多的選擇餘地。

    今天,我和江信北談了半天,他很多想法我覺得可以大膽試試。」

    「喔,說來聽聽。」

    趙元茂幫江信北,除了姚季宗那裡的原因外,自己還另有打算,根本沒有專門為「八珍薈萃」的打算,既然把生意交給周掌櫃,就沒有理由對生意指手畫腳。

    周凡:「江信北也許是被事情給憋出來的。聽他說,現在他家裡可能存放著兩千來斤的乾貨,一方面是他們村裡的事情脫不了身,一方面是他們村出山的路不方便,他就想把收購和運送,切分出幾個環節,他自己只要抓牢貨物的流通渠道就能牢牢控制這件事情發展方向。這一點他琢磨出來,也不是什麼難事,後來,他跟我說了他的計劃,我覺得很有可操作性……」

    「什麼計劃,說出來,我們大家聽聽?」

    周凡扭頭見趙子昂帶著幾人走進屋來,趕緊站立起來。

    趙元茂和辛惠笑呵呵地站起來,迎向走進來的幾人。

    分賓主坐下,趙元茂吩咐趙子昂去準備茶水,不能假手於人。

    趙子昂下去,剛才發話之人說道:「周掌櫃,你剛才說什麼計劃,說來聽聽,讓我們也沾沾光,可好?」

    那人一身的長衫,身材魁梧,把柔柔弱弱的長衫穿出不同一般的氣勢,周凡認得是縣裡最有名的「九宮珠寶行」的掌櫃李遠哲,只是沒想到他也是趙元茂的掌櫃。

    周凡做足晚輩樣範,心裡盤算接下來的話,該不該講,看看趙元茂。趙元茂點點頭,說了句:「但說無妨。」周凡才坐下,把中午和江信北的一席話說出來,接著道:「如果真如江信北所預計的做下去,西林壁往東往西可通鄂贛幾個縣,交接都是一片大山,延伸出去,那些地方水路基本沒有,山貨出山,走西林壁的話,那是一個大局面,再通過長塘連接南河縣,我很難想像,如果江信北這個意圖實現,會是怎樣一幅熱鬧場面。」

    中秋佳節是團圓的節日,也是豐收的節日,在這樣的節日中,趙元茂借節日的氣氛,慰勞自己的掌櫃,拉近彼此的關係,增進情誼,幾乎是雷打不動的儀式。今年的中秋節,因為周凡提到江信北的規劃,讓趙元茂的中秋慰勞掌櫃的禮節擺脫往年的模式,多出許多話題,氣氛熱鬧不是往年所能比擬。

    趙子昂這幾天得趙元茂耳提面命,自始至終站一旁端茶倒水,十分恭敬。

    開始掌櫃們還客氣幾句,不敢接受少東家的服侍,但在趙元茂和趙子昂父子的堅持下,也只能安然處之,對東家的禮遇說不出的滿足。

    類似的事情在南河縣裡不斷上演。

    房如松和胡達寅陳長貴三家一起遷移到南河,雖然有驚無險,但卻把三家緊緊的捆綁在一起。中秋逐漸臨近,三家開始中秋節前的互相拜訪。各家都有各家的事情,趁著中秋還有幾天的時間,交情厚實的關係先得照顧到,臨到中秋前一天,各種關係都得照顧到,這樣的場合和過年差不到哪裡。

    江信北天還沒亮好就打馬趕往縣裡,眼見就要天黑了,還沒回來,楊卯季把自己的擔心一股腦發到江敬林

    頭上。

    「三子到現在還沒回來,都是你這老不死搞的,做什麼事情不是事情?護糧隊的事情讓信忠不就成了?就你多事。」

    江敬林剛進屋,腳還沒歇息下來,便被老婆一頓猛嗆,卻只能壓住無名之火,道:「婦道人家,知道什麼。」

    「我不知道?你老糊塗了吧,你一年拿多少錢進屋來?三子這些天拿了多少?啊,你會不知道?他收購這些山貨,那可是白花花的四五十個大洋,找你要了一分了?要是這些東西荒廢在家裡,你就是累死累活兩年,怕是也難賺到,你不幫倒還罷了,你竟然還橫打短嘴……」

    江敬林被老婆塞得不耐煩,打斷楊卯幾的話,道:「頭髮長,見識短,要是那麼好做,我當年早就做了,還輪得到信北現在來做?為了一時之利,丟掉農田根基,根本就是本末倒置,你真當我不會盤算?」

    江敬林如此堅持,楊卯幾心裡沒底。做生意有賺,就會有賠,農活只要肯下力氣,沒有多的,少的總會有些,吃不了硬飯,總有幾口稀飯喝。

    見老婆沒接著吭聲,江敬林放緩語氣,說道:「你也不要操空心了,在西林壁,這麼多年輕後生,哼,不是我自誇,沒幾個比得上三子。我覺得逼他一些,對他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只要他別東一鎯頭西一棒子,就算眼前虧點也算不了什麼,我當年還不是白手起家的。」

    楊卯幾一口氣發出,被江敬林反口幾句,頓時沒了主意。想了好一會兒,才說道:「那,我,等三子回來,我跟他好好說說,總要讓他抓住一頭,這樣搞下去,別扁擔兩頭耍,完事兩頭空,那才害人。」

    「那倒沒有必要,事情都是人做的,他自己能分清楚輕重就行了。」

    江敬林覺得自己有理,江信北做做山貨生意沒什麼,前提是不能耽擱農活,不能置村子的事情不顧。

    終究是山貨壓著這麼多大洋,楊卯幾見江敬林沒有鬆口的意思,不由又火氣上來,舊話重提,說道:「輕重三子掂量得很準啊,你看,他出去這幾趟,每次都有大洋拿進屋裡,我們還有什麼不滿意,三子說的也沒錯,田里的出產沒幾個,賺了錢,不愁沒糧食,就算要添些田地,也不是沒有可能。三仔想做什麼,只要能賺錢,你管他幹什麼,家裡盡量少拖他後腳就是了,偏你那麼多歪歪腸子。」

    家裡的事情,江敬林真不願意和老婆爭論不休,要說慈母多敗兒,也說不上老婆。江敬林只能歸咎於楊卯幾的小性子,習以為常,如果楊卯幾有意見,沒吵上幾句,江敬林才覺得不可思議。

    江信北牽馬進馬廄,剛想進屋,聽到父母的爭吵,停步聽了幾句,懶得現身,轉身朝石家祠堂的空坪走去。

    說道激烈處,楊卯幾兩腿微微分開,雙手叉腰,只差沒踢腳叫罵,否則十足的的潑婦罵街形象。

    江敬林率先妥協,道:「好了,好了,我倆吵死了都沒有,還是等信北回來再說。」

    江玉致偷聽楊卯幾和江敬林爭吵,見倆老停歇下來,忽然跑到楊卯幾身邊,道:「奶奶,我剛才看見三叔回來,他聽到你們吵架,就又走了。」

    楊卯幾橫了江敬林一眼,道:「快吃晚飯了,又去哪裡,都怪你。」

    ,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