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邊塵

正文 第四十三章 道可道,非常道 文 / 一煙飛絮

    昨夜的煎熬,江信北感覺到,出門在外,自己太虛弱了,強大起來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但順勢就勢,還是可以的。今天下午就小試牛刀,結果相當滿意。

    飯前,陳偉良等六個人心血來潮,紛紛下場測試江信北到底有多少真材實料,之後七嘴八舌地詢問江敬林的近況,有些人或許出於客氣,但陳偉良的語氣,江信北覺得很真誠。及至姚季宗和冷鋒幾個的出現,江信北心思轉動之下,就開始尋找法子,引起這些人的關注。

    先有趙元茂對自己的關照,後有陳偉良六人的表現在前,江信北隱隱猜到江敬林和這些人的關係可能不淺,特別是和趙元茂的關係,不僅僅是好朋友這麼簡單。如果不好好利用,那純粹是資源浪費。

    姚夢蘭的窺視,讓江信北的想法更為強烈。飯菜上桌,江信北突然靈光一閃,躲避姚夢蘭審視的目光是真,趁勢獲得這些人的好印象也不假,至少孝敬長輩,手腳勤快,有些本事的好感是跑不了的。

    松茸燉雞等幾個菜式合不合眾人口味,江信北沒有把握,江信北也不考慮這個,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江信北做出來的姿態。

    三張桌子拼湊成的合攏宴,全席十五人,吃的東西是次要的,氣氛才是主要的。

    姚季宗對江氏燉雞的評價引開話題,酒到興處,話題變得無跡可尋,話語便是興之所至,隨口而出,少不了對江信北來一兩句,順便羨慕羨慕江敬林。

    江信北成功地引起眾人的注意,心裡竊喜不已。

    趙子昂一身的著裝不乏世家大族子弟的精幹,配以長期讀書所流露出來的氣質,形象自然相當突出,眾豪客給予了相當的關注,沒有因為江信北而冷落他。

    趙子昂心思靈巧,時不時地趁機端起酒碗給各位長輩助興。

    事實上,在這樣的場合,女子的確有些不適合,辛惠雖然豪爽,酒過三巡,還是帶著姚夢蘭離席。

    趙子昂和江信北一副認真聽教的模樣,陪在末座。無論如何感到不適應,男人的場合,沒有正當理由,就算做啞巴,也得老實待著。

    已經達到自己的目的,江信北很自然地閉嘴,做好忠實聽眾是他最需要的事情。

    有本事,訥於言語,那就不是靠嘴皮子吃飯的人,這給眾人的感覺就是鄉下人的憨厚和質樸,收穫的好印象比之前面弄松茸燉雞更佳。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月升中天,辛惠和姚夢蘭端來茶水,另有下人前來清場。

    是兄弟,關係也有遠近,有兩人跟著在南河的四人走了,剩下的留宿趙家。

    因為下午的那場雨,院子裡顯得清涼,姚季宗,趙元茂,冷鋒圍坐在亭子裡的茶座周圍,趙子昂和江信北在一邊侍候。

    本來沒有江信北什麼事情,但趙元茂如此安排,江信北求之不得,他算是看出來了,姚季宗的聲威不比趙元茂差,還有一個冷鋒,這三人才是這夥人的頭。

    「大哥,你還沒忘記嫂子呀,我看夢蘭夢欣都大了,你該給我們找個新嫂子。上了年紀,總得有個人噓寒問暖才方便。」

    姚季宗對著冷鋒呵呵一笑,「你們看我這個樣子還有心思弄那事麼?我還沒老到需要人服侍的地步。三弟,我看你這話該對你二哥說說,子昂不小了,該有想法了。」

    趙子昂莫名感到心跳,心思似乎飄向遙遠的虛空。

    趙元茂道:「大哥,我看你把農莊交給弟兄打理就行了,住到縣城裡來,城裡的生活條件總比村裡好很多。而且,兄弟們難得一聚,接接送送,跑到農莊來去就得半天,很不方便……」

    姚季宗打斷趙元茂的話,道:「狡兔三窟,我們不能掉以輕心,雖然過去十六七年了,早就物是人非,我們不擔心有人翻老賬,但現在局勢也好不到哪裡。城門失火殃及魚池,我們得有我們自己的打算,住到一起,沒有近憂,還能沒有遠慮?三弟,你要把你那條線經營好,不要出現什麼大差池,讓一些利也得保證正常營運,南河的農莊米行,和你二哥名下的商號,將來很可能就是我們彼此躲難的棲息地。」

    冷鋒沉吟一會兒,說道:「大哥是不是太過濾了?這次**好像不同以往,江北張徐共軍日子極不好過,很有可能前段時間的風光不再,我們這該太平了。而且洪湖那邊的共軍好像也四處逃散,聽說閩贛的朱毛紅軍也日子不好。」

    姚季宗道:「不好過歸不好過,可是從前年向前年以來,**的圍剿,共黨的日子那次好過了?最後還不是給人家鹹魚翻身?我倒是很羨慕,做土匪做到他們那樣,也不枉人活一世了。再說,只怕沒有共黨這回事情,我們才是真正的麻煩來了。」

    江信北對姚季宗的話聽得十分仔細,大哥江信友至今沒有消息,不知道是得勝了,還是被紅軍俘虜了。這幾年道聽途說不少,有的**被俘虜了,直接就參加了紅軍。如果大哥被俘虜後,參加了紅軍,不知道是盼紅軍得勝好,還是盼**凱旋歸來好。

    有了這些思慮,江信北對趙元茂三人後面的說話內容恍如雨過荷葉,搖晃中顆粒無存,卻對趙元茂讓自己旁聽三人交談多出些許疑惑,至少姚季宗和冷鋒應該有所表示才對。

    趙元茂冷鋒帶著趙子昂離去,姚季宗沒有動身的打算,卻把江信北留了下來。

    自前段時間趙元茂和姚季宗講到江信北有意走出山窩,而且比較看好,姚季宗暗地派人跟房如松幾家接觸,對江信北跟趙元茂所說的事情進行了一番瞭解,還過得去。由此對江敬林遲遲不能兌現當年的諾言頗有微詞,決心求人不如靠己,等有了眉目,江敬林就算有反悔之心,恐怕也由不得他。

    從目前來看,姚季宗對江信北還是比較滿意的。

    「聽說,昨天你在街上打了一架,說來聽聽。」

    江信北弄不清楚姚季宗的意圖,只好把昨天的事情略略說了一個大概,純粹是就事說事。

    沉默有時,姚季宗道:「如果你想做山貨,我送你一句話。不過在你想通這話之前,你最好不要告訴你爹我們倆見過面,當然,這事由你自己決定。」

    神神叨叨地,江信北心裡犯疑,不過還是很用心地聽著。

    「靠近上線,拉長下線,是做任何事情的不二法門。」

    「怎麼說?」

    江信北雲山霧罩,實在聽不明白姚季宗說的是什麼,為的是什麼,忍不住發問。

    「有些事情得靠自己去悟,沒有體會,別人說的再多,不但沒用,還只會讓你無所適從。不過你既然問了,我不妨多說幾句。如果你想做山貨,只想著自己上山尋貨或者走家串戶收貨,那還不如不做,老實跟你父親打獵是正經。你要做的是抓緊銷路,靠上趙家,其他的事情別人幫你做。」

    緊靠趙家,這點江信北能想通,但其他的就勉為其難。

    今晚的事情透著古怪,站立在姚季宗身邊,江信北很想問問為什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