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中外英雄傳

正文 第二十章 翻邊戰術 文 / 平房種

    這時,宋小二子跑進來說街上沒有人。向宋繼柳給玉蘭子擠擠眼,宋小二子提上雞蛋籃子,兩人並肩走了出來。

    出了大門,宋小二子到一傷員那裡去了,宋繼柳到前線去。宋小二子一直跟在哥哥後邊,給他放哨。

    群眾見到宋繼柳,就像見到久別重逢的親人,控訴敵人的罪行,痛罵漢奸中隊長,搶走了人民的糧食,訴說漢奸中隊長為非作歹的情況。宋繼柳興奮地給大家講目前的形勢和我軍在各地的輝煌勝利,鼓勵大家團結一致堅持鬥爭。鄉親們聽了她的談話,心裡像撥亮的油燈一樣明徹,覺得有了主心骨。他們說:「宋繼柳,聽了你的話,咱們心裡更有底了。咱們甚也不怕,擰成一股勁跟敵人干,勝利的日子就來得更快了。」

    宋繼柳說完向正在攻打的敵人炮樓衝去,一個小隊長從其它炮樓跑來,向偽中隊長敬禮說:「大哥,還是投降吧,這樣起碼活著回家呀!我們的那個碉堡的兄弟,都要求投八路,我們就是不下投降的命令,他們也不例外地要投降的。」

    「這……好……好吧!傳令下去,同時打出白旗……」偽中隊長說不下去了。

    半小時後,三個炮樓上都掛出了白旗,一百六名偽軍舉著手走出了據點:韓家湖據點終於被攻克了。接著獨立旅連續攻克大小齊莊、丁旺、小屯、豐墩等據點。上林偽軍也繳械投降。

    七日晚,在連克偽據點的勝利形勢下,教導第二旅第四團第三營和老六團一部、濱海軍分區騎兵連,先後襲擊東西朱埠及董馬莊偽據點。朱埠偽軍不堪一擊,倉皇南逃。騎兵連跟蹤追擊,俘偽軍八十餘人,繳槍三十餘支。

    當追擊部隊向董馬莊圍攻時,白塔埠偽軍二百餘人前來增援,被教導二旅老四團第三營擊潰。青口、新浦日偽五千餘人,攜九二步兵炮兩門,向董馬莊增援。為避免損失,教導二旅等部轉移。反「蠶食」戰役勝利結束。

    在海陵反「蠶食」戰鬥中,老四團等部隊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猛攻猛打,速戰速決,只用六、七天時間,就拔除敵偽十六個據點,收復了羅莊以東的羽東、東安、河南、白河四個區,生俘偽軍大隊長尹玉琢以下六百餘人,斃傷敵偽軍二百餘人,繳長短槍五百四十餘支,子彈兩萬餘發及其它軍用物資等。

    經過這次沉重打擊,楊步仁的偽別動隊第二、三、四、五大隊及偽獨立團被消滅殆盡,僅剩下幾百人。龜縮董馬莊。據守待援。

    海陵反「蠶食」戰役,獲得輝煌勝利,喜訊傳開,群情振奮,各地群眾殺豬宰羊,慰勞子弟兵。敵占區同胞也歡欣鼓舞,堅信打敗日本侵略者的日子一定會來到。

    山東《大眾日報》於十一月十五日專門發表題為《慶祝濱海區我軍反「蠶食,」大捷》的短評。

    十一月中旬,參加反「蠶食」戰鬥的教導二旅、第五十七軍獨立旅及海陵縣政府、群眾團體召開盛大的軍民祝捷大會,到會兩千餘人,教導二旅政委符竹庭、第五十七軍獨立旅參謀長管松濤、友軍第一一一師孫旅長、濱海區抗敵自衛軍主任高贊飛等均在會上講話,熱烈慶祝反「蠶食」大捷。十一月十七日,海陵縣召開全縣士紳名宿座談會祝賀勝掛利。

    楊風鳴因參戰有功受大會表彰。

    陳士矩在會上發言說:「海陵反『蠶食』戰役,意義十分重大。它不僅有力地配合了沂蒙軍民的反『掃蕩』鬥爭,打擊了日偽的『蠶食』活動,保衛了海陵和濱海根據地,更重要的是向抗日軍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證明了敵人是虛弱的,日本侵略者的兵力分散且嚴重不足,偽軍戰鬥力薄弱且情緒低落,這是敵人無法克服的致命弱點。」

    「對!」教導二旅政委符竹庭道。

    「我們只要抓住敵方這一弱點,選擇適當時機,積極開展邊緣區、敵占區的游擊活動,地方武裝與主力部隊相配合,組織有利的戰役攻勢,給敵人迅猛的打擊,任何『掃蕩』和『蠶食』都一定能被粉碎。」陳士矩道。

    當時,由於一一五師剛到山東,根據地狹長且很小,當時形容根據地為「東西一條線、南北一槍傳。」也就是說,遇到敵人時根本就沒有迴旋餘地,如果仍按照內戰時打運動戰的方法,就難以突破敵人的包圍。

    因此,羅榮桓同志就提出了「翻邊戰術」,即把主力部隊不是設置在根據地的腹部,而是部署在靠近一路敵人的根據地邊沿地區。當敵人開始「掃蕩」時,不是「敵進我退」、「誘敵深入」,而是「敵進我進」,即在弄清敵人特別是當面之敵的動向後,趁敵人包圍圈尚有較大空隙時,選擇敵包圍圈薄弱處,跳出根據地,「翻」到敵人後方去,襲擾敵後方,打亂敵之部署,以達到粉碎敵「掃蕩」的目的。

    據說,這種戰術剛剛提出時,許多不瞭解情況的人都不理解,因為**說是「敵進我退」,並沒有說過「敵進我進」。

    有一次,在總結經驗時,羅榮桓將此總結為「敵進我進」,並把這一做法寫下來。當時的大眾日報社社長陳沂剛看到時,以為羅榮桓是筆誤,就將其改為「敵進我退」,羅榮桓看了後,又改了回去,並解釋,山東的根據地太小了,又不穩固,無地可退,所以敵人來了,他後方肯定就空虛了,那就到他後方去。

    在一九四二年羅榮桓正式提出「翻邊戰術」後,又在日偽軍合圍魯中根據地之際,「翻」到濱海南部,組織了海陵等到戰役,連克海陵等到地粉碎了敵人這年冬季大「掃蕩」。**在瞭解這一情況後,對這一做法給予了高度評價,他高興地說:「這個『翻邊戰術』不是戰術,而是戰略。太好了!請大家要好好地推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