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16、畫虎不成反類犬 文 / 鹽焗雞蛋
景文通過自己的理解,對於各種所謂兵法其實真正意義上並不是學習他們的作戰手段。因為隨著時代的變化,很多作戰手段都沒有作用了。孫子兵法的戰術和地形方面甚至很多種類的東西都已經過時了,可是唯一不過時的就是孫子兵法裡面的哲學思想。也就是倡導和平,還有提倡謀略的思想。可是後人很多人都用歪曲了,也理解歪曲了。而因為對於孫子兵法的重謀思想理解歪曲,造成了中國自古以來都有重謀輕力的思維。這個也就是不應該了,所以景文必須要糾正這些思想。以後,景文反而希望這些軍官能夠靠著堂堂正正的強大實力去取勝,而不是想著像是三國演義那樣,靠著什麼奇謀妙策取勝。因為,如果想要靠著這種計謀取勝,不是大勝就是大敗。大勝大敗,對於一個國家一個軍隊來說都不是好事。如果一個國家的軍隊都陷入了這種重視謀略而輕視士兵素質的情況,那國家可就是危險了。
而在景文的理解裡面,只要實力差距到了一定程度,那任何謀略都是沒有作用的。如果謀略有用,那那麼多遊牧民族還能夠壓著中原打嗎?當年五胡亂華,到後來蒙古人入主中原,再到後來的滿清,不都是一群「文盲」嗎?他們何嘗懂得什麼謀略,可是應是把那些謀略兵法看了很多的漢族將領打得屁滾尿流,這個也就是實力上帶來的差距。如果自己實力弱,或者是自己內耗造成了「自廢武功」,那你還想要靠謀略打贏敵人,這個顯然是不可能的。景文不認為謀略有太多用處,反而發展自己實力,完善軍事的理論才是最核心的。而也正是對於孫子兵法重謀思想的錯誤理解,才造成了後來整個中**隊越來越弱了。假如一直有著戰鬥力稱雄天下的軍隊,那不管是誰來指揮。那都能夠打贏,這個才是軍隊的最高境界。
「你們只是看到了孫子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可是卻有意無意的忽略了,孫子用兵不也是講究霸道的嗎?如果我沒有記錯,孫子兵法裡面還有一句,叫做倍而攻之,十則圍之。孫子的思想不是讓你們想要通過謀略來取勝,真正孫子的思想是想要靠著絕對實力來壓迫對方。至於謀略只是其次,而你們現在反而把謀略放到了第一位,這個不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了嗎?」景文非常不客氣的說道。
在這些軍官記憶裡面。對於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句話,比起那句倍而攻之十則圍之的話更熟悉。也正是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句話,讓很多人都以為孫子講究的是要靠謀略取勝。可是景文在後世電視裡面,裡面有一個軍事大學的教授曾經給學員講課的視頻,那裡面卻提到了倍而攻之這句話,其實孫子的思想也還是通過絕對實力來取勝,孫子其實也就是認為在保持自己和對方擁有同樣甚至超過的實力的情況下,用謀略來取勝。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馬上就有人就理解錯誤。結果變成了一切都要靠著謀略來取勝,然後反而遺留到了後世重謀輕力的想法了。
當然,也許那些軍事史書裡面也有錯誤。那些軍事史書裡面只是記載了那些太過於「奇跡」的戰例,所以讓大家都追求於這種奇跡。這才造成了後來的那些重謀輕力的思想。
「祭酒,你還沒有說,為什麼那麼多明君賢臣將帥都稱讚孫子兵法?難道按照你說的,學習孫子兵法還要講究身份嗎?」柴靜問道。
景文也接著說:「當然。孫子兵法講究謀略,可是他的謀略卻不是所謂的真正要在戰場上不戰而屈人之兵而是要看你身處於那個層次。而史書上那麼多明君賢臣將帥都稱讚孫子兵法,其實你們首先要弄清楚什麼人才能夠留名於史書。自古以來。留名於史書的人,莫不是帝王將相之類的高層。而他們的身份,學習謀略重視謀略自然沒有問題。可是,如果你們只是一個中低級軍官,也就是師級以下的軍官,那太過重視孫子兵法的思想,那反而有害了。」
「嗯?這個是什麼理論?」
大家都有些疑惑,景文為什麼提出師級以下軍官看孫子兵法不但沒有好處,還有不少害處。這些學員還是第一次聽說,學習兵法還有壞處的。而如果是後世人,那恐怕就能夠容易理解了。因為不同層次有不同層次的任務,就好比一個鄉鎮公務員,整天想著什麼國家發展大計,什麼國家對外交往,這個不是腦抽了嗎?而如果一個鄉鎮公務員都這麼胡思亂想,那肯定是沒有什麼前途了。
「因為師級以上的部隊,那是戰役兵團,而師級以下,那只是戰術層次的兵團。至於軍級,那就是大型戰役兵團了。而朝廷裡面的皇帝宰相之類的大臣,那都是戰略層次的人物。所以,層次不同你居然讓他學習遠高於自己任務的作戰思想,這個顯然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了!別到時候,整出一個紙上談兵,那可就慘了。當年趙括的教訓,你們不是不知道。作為軍官,首先想的不是要什麼自己帶來戰略上的改變,而是要想著自己在這場戰爭中的定位。如果連自己的定位都搞不清楚,你就去考慮為戰略帶來影響,那恐怕絕大多數都是要出問題的。」景文說道。
「未來的軍隊,是一個機器,而不是一個個整天胡思亂想的軍官組成。只要軍隊這個戰爭機器能夠各就各位,那勝利幾乎是一定會到來的。可是如果一個機器的零件不能夠做自己的職責,而整天想著成為另一個自己暫時還無法承擔的任務,那注定是要損壞,甚至還會把整個大機器都給弄壞了。」景文說道。
大家都有些疑惑,景文這個到底是什麼意思,景文的講課有些深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