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深宮鬥,美人謀

正文 91 如答應 文 / 聰心

    萬事俱備,一番喜慶,就到康熙二十四年了,新年的一切事宜,也在我與德妃、榮嬪的打理下,有條不紊的進行。孝莊太皇太后和康熙對此很是滿意。特意嘉獎了我們三人。

    榮嬪果然不愧是有歷練的人,總把每個事情打理既不失皇家體面,又不過於鋪張浪費。三人一共謀事時,有時看著她,心裡難免有些許的感歎。

    她是最早為康熙誕下皇子的嬪妃,但能養育至今的只有三阿哥,在這接三連二的失子之痛中,她該如何自處才好。然而,我晉封後的這幾年來,比她晚進宮的德妃與宜妃,都已然晉了妃位。她卻還在嬪位上。康熙待她,談不上寵,但畢竟也是多年的夫妻吧,她又接三連二的失子,康熙對她到底有幾分歉意。平日裡,也頗為禮待。

    德妃依然對我不理不睬,任憑我如何示好,她心裡總是憋著口氣對我冷淡至極。我開始時頗為難愛,日子久了,也就隨她了。

    今年又是三年一度的選秀,前三年,康熙以三藩之亂為由暫停選秀,今年太皇太后發話,這幾年嬪妃多損,今年務必要挑些佳人進宮為康熙充裕後宮。且到最後一輪的挑選時,由太皇太后、皇太后和康熙一同挑選。

    經過層層挑選。到了七月,最後選定了喜塔拉將軍的嫡出千金喜塔拉氏封為安常在,京府通判家裡的二千金瑚哈里氏為如答應,通政司參議的千金富察氏為祥答應,土通判的千金尼瑪察氏為意答應。

    三天後,新人入宮。

    我因協理六宮,四位新晉的小主自然得來向我請安問好。我端坐於正殿上首。一身桃紅裙裝,梳一個反綰髻,髻邊插一隻累絲開屏孔雀,額上貼一朵鑲金花鈿,耳上的紅寶耳墜搖曳生光,氣度十分的雍容沉靜。

    幾位小主見著我,紛紛盈盈拜下,口中齊齊整整道:「良妃娘娘萬福金安。」

    我笑容可掬的喚起道:「幾位妹妹且起來吧。剛進宮就給本宮行這樣大的禮,辛苦你們了。只是宮規如此,老祖宗的規矩不可違背。」見著她們,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剛晉封時,不覺間,已五六年過去了。我也由新人晉了舊人。

    幾位新小主再謝齊齊整整的謝過。我便賜了坐。

    我含笑輕輕的打量一遍她們,安常在膚如凝脂、杏眼桃腮好一張臉秀麗絕俗的臉龐,一身合體的衣裳配搭上婀娜的身形頗有窈窕娉婷之態。眉宇間有著說不出的自信與驕傲。

    如答應雙眉彎彎,小小的鼻子微微上翹,臉如白玉,顏若朝華。她服飾打扮算不上華貴,只項頸中掛了一串明珠,發出淡淡光暈,映得她更是粉裝玉琢一般。靈氣的眼睛眨眨,既然調皮又可愛。也是幾位新小主中年齡最小的。

    意答應容貌清麗脫俗,真如明珠生暈、美玉瑩光,眉目間隱然有一股卷味,一看便是錦衣玉食養育出來知書達禮的大家閏秀。

    祥答應身著淺藍色裙裝。頭上斜簪一朵新摘的粉經牡丹,除此之外只挽一支碧玉七寶玲瓏簪,相較之下,倒顯得過於小家碧玉了。

    我端起茶盞,捋捋茶沫兒,輕輕的呷上一口,笑道:「都是花骨朵般的年紀,當真水嫩極了。」

    安常在再次起來屈膝行上一禮,奉誠道:「早就聽聞良妃娘娘風華絕代,臣妾今天得以一見,不勝歡喜。」

    我微笑道:「安妹妹的嘴真甜。本宮這一老人兒都被安妹妹贊成了風華絕代。」轉而喚容夕拿來綵頭打賞了安常在。安常頗為得意的欣然收下。

    如答應環顧下四周,好奇道:「良妃娘娘,你身為協理六宮的人,得皇上寵愛,為什麼你的宮殿卻不如我們鹹福宮漂亮呢?」當真是個口直心快的丫頭。

    容夕聽得,忙道:「良妃娘娘節儉,生活起居一切從簡。」

    如答應聽得,點頭贊同道:「我爹說了,打理一家子,就得要精打細算,才能上下有度。」

    我聽得,撲哧一笑。如答應又道:「所以皇上才會把讓你協理六宮是嗎?」如答應如此天真漫爛的話,若得眾人都忍不住掩面而笑。片刻,見得大家笑話她,她才覺悟過來,也不自禁的紅了臉,道:「臣妾讓各位姐姐見笑了。」

    看得她的天真漫爛,我心頭不自禁的對她多了幾分歡喜,只是歡喜之餘,難免又為她在宮裡的前途多了幾分擔憂。

    安常在面露不屑之色,略側回眸倪她一眼。對她這樣的表現儘是不滿意。

    意答應恭敬行上一禮,道:「良妃娘娘協理六宮,妹妹們初來乍到,還請娘娘多多照拂,妹妹們若有不懂之處,請娘娘多多包容。」言語間既謙卑又不身份。

    我目光不經意的掠過祥答應,見她垂眉斂首,緊張得小臉微微漲紅。我笑道:「同為後宮姐妹,談不上照顧與不照顧,大家日後多多包容,和睦相處便罷是了。」

    四人口中又齊齊整整道:「謹記良妃娘娘娘教誨。」

    說上會子話,我打賞了她們些禮物便讓她們回去了。

    見得她們離去,容夕笑道:「這次晉的幾位小主都頗為絕色。」

    我道:「這幾年,後宮嬪妃多損,選些年輕的進來也好,免得整天都是死氣沉沉的。」

    容夕恭敬道:「娘娘寬仁大度,奴婢聽聞恬嬪為著新人進來,頗有微詞呢?」

    我淡然道:「入得皇帝王家,這是必然的。心放寬就好。」

    新人進來,康熙難免「冷落」舊人,來往我的毓慶宮的次數也少了。我是無大所謂的,帝王的恩寵,不過是鏡中月,水中花罷了。

    時不時,聽宮裡的丫頭們嚼閒話,新晉的四位小主中,安常在最為得寵,而祥答應只被康熙召幸過一次便不再有寵幸了。

    舊人中,依然是我與榮嬪協管六宮。佟答應降位後,彷彿在後宮中沉沒,除去必要節刻,從不露面。

    傍晚時分,我在宮裡,隱隱約約的聽到由遠而近的歌聲,悠揚婉轉。我輕輕的皺了皺眉頭,問容夕:「是誰在唱歌?」

    容夕道:「是安常在,聽聞安常在歌喉甚好,幾曲歌子唱得讓皇上歡悅得很,為此,皇上還賞了她。」

    月嫻道:「這個時刻,居然在大道上高聲放歌,膽子當真不小。」

    翌日,消息傳來,安常在被榮嬪召去訓了一頓話。安常在為此一狀告到康熙處,正巧,被去探禮皇上的孝莊太皇太后聽得,孝莊太皇太后訓斥了安常在,又好好的嘉獎了榮嬪,更晉位榮妃。

    妃位向來有四,當年我晉妃位時,是晉了僖妃為貴妃我才得以晉陞,如今四妃已全,孝莊太皇太后卻還晉榮嬪妃位,可見太皇太后對女子禮儀廉德的重視。

    月嫻道:「四妃已全,榮嬪晉位妃位,會不會再有人晉貴妃呢?」

    我道:「這也未必,惠妃已然禁足,我與德妃、宜妃入宮時間尚短,只怕要晉貴妃位分都是不易的。」

    月嫻道:「那老祖宗的規矩在那呢。」

    我道:「規矩是人定的,孝莊太皇太后的心思誰人能揣摩?」

    容夕道:「聽聞德妃近來在後宮走動頻繁,由其與新晉的幾位小主關係不錯,娘娘,咱們宮裡是否也收一二自用。」

    月嫻道:「如今宮裡,與咱們交好的,也就只有宜妃娘娘了,德妃娘娘因六阿哥的事,諱忌咱們,倒與勤嬪走得近。榮妃待人縱使都是溫文有禮的,可卻讓人有種捉不透的感覺。恬嬪進了恬嬪後,倒經常與李常在往來景仁宮走動。我們也不妨考慮下容夕的提議。」

    我略略思考,道:「安常在如今得寵,可她那不知檢點的性子,也未必就能成大氣,如答應年齡尚小,不足以成事,意答應看似無心爭寵,除去皇上傳召外,都是在自個兒的宮中大門不出,小門不邁的。祥答應過於膽怯。暫且先看看吧。」

    她們聽得,點頭道:「這也有道理。」

    正說著話,如答應牽著八阿哥一起進了來,乳母與宮女們緊跟後頭,一小太監手上還拿著風箏。

    如答應見著我,行一禮,道:「良妃娘娘萬福金安。」

    我見著,微笑問道:「如答應怎麼有空往本宮這裡來?」

    如答應笑道::「臣妾剛才在御花園見到八阿哥,覺得八阿哥可愛極了,便跟八阿哥一起玩啦。」

    八阿哥撲進我懷裡,興高采烈道:「額娘,額娘,兒臣與如娘娘一起放風箏,如娘娘的風箏放得可好了。」

    我輕輕的抱過八阿哥。如答應見得,也得意忘形道:「當然,我以前在我家的時候,幾個比我年長的哥哥都放得不如我。我還會做許多種風箏呢。」

    見得她洋洋自得的樣子,調皮又可愛。我忍不住撲哧一笑,道:「如答應當真漫爛可愛。」

    如答應見得我讚她,更得意道:「姐姐,哦,不娘娘,八阿哥可愛極了,我以後,哦不,臣妾以後……」發覺自己語無倫次,也不自禁的笑了。

    我懂她的意思,道:「若叫不慣,以後就叫我姐姐吧。」

    她開心的點頭道:「好,那以後如兒就叫你良姐姐好嗎?良姐姐,八阿哥可愛極了,我以後可以帶他一起放風箏嗎?」

    我被她的快樂感染了,笑道:「當然可以啦。」

    如答應得到我的應允,也興高采烈道:「謝姐姐,那這風箏我就送給八阿哥吧。以後八阿哥想放風箏了,就來找我好了。」說罷,調皮的行上一禮,快步退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