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深宮鬥,美人謀

正文 74 榮嬪協理六宮 文 / 聰心

    六宮諸事繁多,和貴妃為籌備新年的大小事務足足忙了兩個月,這麼一忙將近年關就病倒了,康熙甚至是為難,這幾年后妃凋零,後宮不安穩,康熙也難免心煩。

    這日,李德全匆匆到毓慶宮,見了我急急的行上一禮,道:「良妃娘娘,皇上在養心殿生了好大的氣,奴才實在沒轍,還請您去一趟。好勸慰勸慰皇上。」

    我問道:「發生什麼事了?」

    李德全道:「是佟氏一族上了封問安的奏折,問候佟佳皇貴妃的。」

    我安慰道:「李公公你且先回去,本宮隨後就到。」說罷又命人去備轎攆。

    李德全千恩萬謝的離去了。

    雪天道路難行,李德全見得我到達養心殿,匆匆跑來掀起轎簾子,道:「娘娘,一路風霜,可辛苦您了。」

    我向他微微一笑,輕輕的彈去袖上的雪花,由容夕攙扶著進去。

    剛到門口,一個花瓶狠狠摔下地摔碎的聲音,我微微一驚。

    康熙自制力向來甚好,如今此翻大怒,看來真是生了好大的氣。

    我進去拾起花瓶子碎片,關切道:「什麼事讓皇上如此勞氣呢?」

    康熙指指桌上的折子道:「你看看這奏折,是可忍,孰不可忍,佟氏一族越發囂張了。實在讓人忍無可忍。」

    我遲疑片刻,後宮不得干政。轉念一想,還是拿起折子細細的看了一遍。

    佟氏家族對禁足佟佳皇貴妃一事甚是不滿,上的奏折明裡是向康熙祝賀將要踏入新歲,實則要康熙解禁佟佳皇貴妃。我心裡暗忖:佟氏家族縱使有佟半朝之稱,可天子在上,他們卻如斯明目張膽以兵權相威脅,請求解禁佟佳皇貴妃,並要求盡早立後。不臣之心,盡在行行字字間表露無遺。當然,佟氏家族自有他敢於脅君的籌碼。前朝文武官皆多是佟氏家族的黨翼。

    事關朝政,我不想加以評論,但既然來了,就總要給他舒坦些心結才能讓他加重我在他心中的位置。也不白冒險走這趟。柔聲道:「皇上息怒,為這樣不忠不義的臣子氣壞了身子實在不值得。」

    康熙吁口氣道:「當年朕與孝誠仁皇后兩心相悅,佟氏家族以皇室需開枝散葉為由,安排了佟佳皇貴妃進宮。朕縱然心裡有諸多不快,可也不能抹了他們的面子。皇貴妃入宮後,朕也以禮相待恩寵有加,他們卻越發的囂張。人心,實在太過不知足。」康熙說得傷感。我聽得也不由得被他的情緒有所感染。佟氏家族的膽子未免太大了。

    縱然如今天下太平,可佟氏家族手握多處重要機處的大權,三藩之亂又剛平定不久,總有餘黨需要清理的,此刻少不得佟氏一族。佟氏一族上奏折請求,康熙解禁佟佳皇貴妃是必然事,如此一翻動怒不過是氣不過撒撒氣罷了。

    惠妃失寵,後宮由佟佳皇貴妃與和貴妃兩線分庭禮抗,好不容易日子才過點。若佟佳氏解禁,日子又要艱難了。但佟佳氏解禁也是勢在必行的。我此刻能做的是安慰好康熙,爭取一點點可憐的所謂的信任與感動罷了。

    我道:「禁足佟佳皇貴妃本是皇上的家事,佟氏一族居然管上皇上的家事來,著實過份。」

    康熙眼中掠過殺機,微怒道:「三藩之亂尚有餘黨未清除完,此刻若除去佟氏一族還尚未是時候,朕這皇帝當得當真窩囊。」

    我緩緩道:「三藩之亂,勞民傷財,最苦的莫過於百姓,皇上心懷天下,愛民如子,如今皇上隱忍不過是為天下百姓更好安然地生活罷了。皇上如此屈已為民,實乃是大清臣民之福。」

    康熙聽得臉色稍有好轉,沉吟一會道,壓低聲音又道:「朕的江山,朕絕不允許他人染指。」執過我到他身旁,道:「還是你說話中聽。」

    我聽得,微微一笑道:「是皇上不嫌臣妾愚笨罷了。」頓了頓又道:「佟氏一族奏請皇上解禁佟佳皇貴妃,反正如今也將的近新年了,皇上大可以以賞賜六宮為由的解禁皇貴妃,如此一來,後宮眾姐妹會對皇上感恩戴德,佟氏一族也更不再找得出借口來。」「至於立後,如今佟佳皇貴妃的確是最好的人選,皇上不如待佟佳皇貴妃誕下阿哥時才再立後。」

    康熙聽得,重複一遍我剛才說的「待佟佳氏誕下阿哥時才再立後」。良久,心情明顯好轉,對我道:「良兒,你真是朕的賢內助。」

    我看他一眼,復又低下頭道:「皇上您可怪臣妾干政?」

    康熙柔聲道:「怎會,朕與你說過,我倆人獨處時,朕時夫君,你是妻子,我們夫妻聊的不過是家事。」停頓一小會又道:「芷兒在世時也經常替朕出主意。」

    我聽得,心像似有一股寒風入內,涼到了底。臉上卻淡然道:「臣妾愚鈍,不敢與孝誠仁皇后相比,只能盡一點女子人家的柔情,希望皇上能日日舒坦順心。」

    康熙道:「你當真是上天特意安排到朕身邊的。」

    這時,李德全進來,見康熙心情有所轉好,小心冀冀道:「皇上,昭德門的侍衛來稟,廢妃盈貴人試圖逃逸出宮,如今正拿著匕首要自殺以此來要挾侍衛。侍衛不知如何處理,就報到奴才處來了。還請皇上示下。」

    康熙聽得,反感道:「作為嬪妃做出如此敗壞的事,殺了吧。」

    我聽得,想及孝莊太皇太后下旨將她打入冷宮時,她那鬆一口氣的表情,對康熙道:「皇上,如今將近年關,宮裡出殺傷之事總是不吉利的。臣妾與盈貴人曾同為姐妹服侍皇上,臣妾斗膽替盈貴人求情,希望皇上饒恕她一回吧。讓臣妾去勸勸她別做傻事可好?」

    李德全自小在康熙身邊服侍,人自然精明的很,會意道:「良妃娘娘仁慈,奴才聽侍衛說,盈貴人情緒異常激動,極其牴觸,侍衛怕她會嚇著宮裡的阿哥、公主,已把她包圍住了。」

    我聽得,請旨道:「皇上,請允許臣妾去勸勸盈貴人。」

    康熙沉吟一會,道:「朕與你同去吧。「待得我與康熙到達昭德門時,盈貴人手持鋒利的匕首背靠牆邊,與侍衛門正在僵持著,榮嬪已在那裡苦心勸解。

    榮嬪既焦急又擔憂,勸道:「盈妹妹,你千萬別衝動,放下匕首有什麼好好說。」

    盈貴人歇斯底里道:「你們都是個騙子,你們都欺負我。我活在那冷宮裡,生不如死,每天跟那些瘋女人搶一些變了味的食物,我恨你們。」

    榮嬪道:「螻蟻尚且偷生,更何況是人,活著就有希望。你還這麼年輕,千萬別再做下這無可挽救的傻事啊。」「你這樣的行為,要是傳出宮外去,別人可要怎麼評論呢?」

    盈貴人冷聲大笑道:「我都是將要離世的人了,還顧得上誰的評論,榮嬪,說白了,你不過是顧著皇室的顏面罷了。」

    康熙忍無可忍,冷聲喝道:」夠了。「盈貴人見得康熙,不以為然道:「皇上,你可真薄情,寵我的時候,把我捧在手裡,嫌棄我時,把我棄置冷宮置之不理。當真最是無情帝王家。」

    說罷,一用力,就自行了斷了。

    我嚇得「啊」一聲,大驚失色。

    康熙一把摟過我,把我的頭按在他懷裡,道:「有朕在,別怕。」

    我嚇得忍不住身子發抖。

    聽得榮嬪的聲音在說:「皇上,臣妾無能,沒能阻止住盈貴人,讓皇室蒙羞,請皇上恕罪。」榮嬪自和妃失子以來,總少外露面,如今怎麼這麼恰巧的在場?我心裡到底有些疑惑。

    康熙道:「你且起來吧,她不過是罪有應得罷了。」「天氣冷,別在雪地裡跪傷了膝蓋才好。」

    榮嬪感激道:「謝皇上。」

    康熙拍拍我的後背,一把抱起我,道:「沒事了,朕陪你回毓慶宮。」

    我始料不及,眾目睽睽之下,我害羞的漲紅著臉,小聲道:「皇上,大家在看著呢。」

    康熙冷聲道:「雪天路滑,朕怕你摔著,朕抱自己心愛的女人,誰若敢說三道四,朕見不饒他。」轉而對榮嬪道:「你也回去吧,路上注意安全。」

    說罷,抱著我,大步離去。

    回到毓慶宮,一翻梳洗就寢。康熙道:「和貴妃一人獨自操勞後宮諸事,如今病倒,許多事她是有心無力的了,總要有個協助她的人才好。」

    我問道:「後宮諸事繁多,當真辛苦貴妃姐姐了。皇上可有屬意協理六宮的人?」

    康熙道:「良兒,你心地善良,且從不與前朝有往來,朕很是希望你能做朕的賢內助的,只是……」我懂他的意思,在這講究出身的皇宮中,我實在不是個俱佳的人選。只是如今他已親政,這事也不是不可能,既然他那麼為難,我莫不順了他的心意。

    我淡然道:「臣妾天生隨性,後宮諸事繁瑣,臣妾著實不適合。」

    康熙聽得,對我讚許道:「良兒,你最懂朕的心。」

    隔天,康熙下旨:許榮嬪協理六宮大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