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大唐神相

正文 第三章 驚慌逃離 悔恨來遲(1) 文 / 銥星876

    1

    聞聽潼關官軍的敗訊以後,長安城裡,立時陷入了極度的恐慌與混亂之中。

    全城的官吏百姓,起初聽信朝廷的種種強勢宣傳之後,還是滿懷希望,充滿信心的。

    官吏百姓大多認為,叛軍不過是一小撮人馬,而且人心不齊。朝廷大軍,一定能夠抵禦住,安祿山所部崔乾祐叛賊的大軍,向潼關天險的進攻。

    如今深更半夜,突然聽人們紛紛傳說,潼關已經淪陷的消息,官吏百姓起初大多以為是謠言。

    慢慢地,有人開始相信,潼關失陷,可能是千真萬確的事情。

    官吏百姓本身就惶惶不安的心理,瞬間就被極度的絕望,恐懼和悲憤,所控制住了。

    京師長安,一時人心惶惶,謠言四起。驚慌,恐懼,哭泣,咒罵,頓時瀰漫大地。

    然而,京城中依然有不少的官吏百姓,依然還在酣睡之中,他們還不完全清楚戰事的真相,以及局勢的嚴峻。

    他們在睡夢中,還對朝廷,還對官軍,抱有一種幻想。即使醒來後,他們在心裡也還在暗暗地希望,那些消息只是一種道聽途說的傳言,或者只不過是一個蠱惑人心的謠言而已。

    他們不住地欺騙自己說:

    「尊貴的皇帝陛下,還在京城中;王公貴族們,還守著他們自己的家園;還有大批的官軍,在守衛著我們的京師。

    我們一介貧民,無錢無財,無牽無掛,又有什麼擔心的呢?」

    他們實在不願意捨棄,他們的美麗家園和他們的房屋財產,不願背井離鄉地外出避難。

    他們仍然天真的希望,會有奇跡發生;他們依然還相信朝廷和官軍,一定能夠拯救他們。

    他們覺得,雖然潼關失利,賊勢洶洶,但防守京師的官軍,一定能夠守住城池。

    何況,只要皇帝還在京師,全國各地忠君報國的勤王大軍,也會很快前來京師勤王救駕的。

    可是,那些能夠接近皇宮,或者接近皇帝的達官貴人們,卻已經非常清楚地知道了事態的嚴重性。

    他們對官軍能夠抵禦住安祿山叛賊的大軍,已經不抱任何的希望了。

    而且,那些觀察敏銳的人們,他們已經隱隱約約地感覺到了,皇帝陛下等人,似乎也在做著逃亡的準備。

    這些消息靈通的達官貴人們,來不及預備食物、飲水,只是匆匆地收拾一些

    [。看*書網!。下載『了。

    六月十三日早上,天色陰沉。

    天剛泛白,老皇帝李隆基來不及進膳,就驚慌失措,率先帶領著已經通知到了的貴妃姐妹,皇子皇孫,王妃,公主,內宮侍從等,在三千龍武軍禁軍將士的護衛之下,急急忙忙地偷偷溜出宮城西邊的延秋門,慌慌張張地向西逃亡。

    只有李隆基的心中最為清楚,如今手下無兵,潼關一淪陷,八百里秦川一片平原,京師長安,根本就已經無險可依,京城長安的陷落,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如今是三十六計走為上,逃命要緊。

    現在首要的任務,就是如何更好地保全自己以及皇家眾人的性命。

    至於宮內外那些來不及通知的人們,那些官吏百姓,只有讓他們自己,去決定他們的行止,自安天命。

    六月十三日午夜,皇帝李隆基帶領逃亡的皇家眷屬一行,終於慌慌張張地抵達了金城縣驛站。

    金城縣(陝西興平縣)距離長安,大約有八十五里路程,離叛賊的威脅,似乎稍稍遠了一些。

    經過一整天的緊急逃亡,隨從的禁軍將士,宮女,宦官,以及那些皇家男女,個個是又饑又渴又累又困。

    因為早上逃亡的時間,十分倉促急迫,他們大多數人都是從瞌睡中被驚醒,根本就來不及準備足夠的食物和飲水。

    幸好老天保佑,那天是一個陰天。天氣陰霾,陽光並不十分熾熱,只是有些悶熱。這些一向錦衣玉食的人們,才沒有因中暑而死。

    恐懼,抱怨,悔恨,絕望,揪著他們的心。

    他們已經顧不上他們自己的面子,自己的身份,虛偽的客套了。

    在驛站內外,隨意地搶佔到一個位置後,他們就安頓老小,橫七豎八地躺下休憩。

    到處都是孩子們的哭喊、吵鬧聲。他們不停地大聲地喘息,抱怨,大聲地呻吟,沒有了平時的排場和架子。孩子們鬧騰了一會,就呼呼地睡著了。

    李隆基也疲憊地躺在驛站的內庭裡休息。他粗聲地咳嗽,痛苦地喘息著。

    年老體衰的皇帝,已經被長途逃亡,折磨得沒有了暴虐的脾氣,沒有了天子的傲氣。

    侍從們都不敢大聲地講話。他們有的在靜靜的休息,等待皇上或指揮官發佈的命令;有的已經開始執行上司的命令,在四處尋找和搜查食物,準備向民間百姓乞討飲水食物等等;有的在為皇上一行,尋找準備休憩的衣物被具等等。

    喘息片刻,李隆基終於定下一些心來,恢復了一些皇帝的威嚴和理性。

    李隆基立即下旨道:「傳朕的旨意,命令金城縣令,立即前來接駕。」

    「謹遵陛下旨意!」

    侍從們立即摸黑,分頭前去傳旨,四處搜尋金城縣令。然而,結果卻是大失所望,侍從們一無所獲。

    「稟告陛下:

    金城縣縣令,及縣衙其他大小官吏,聞聽官軍敗績,潼關失守的消息,早已經棄職逃亡,沒有了一點蹤影。

    就連金城縣全城的百姓,也早已在驚恐中逃亡一空了。甚至連他們煮熟的酒菜,飯食,以及食品用具等,都來不及帶走。

    官吏百姓已經帶著全家男女老少,向他們自認為安全的山林沼澤,逃去了。」

    「什麼?」李隆基十分驚異。他此時雖然是惱怒異常,卻又無可奈何,無計可施。

    「怎麼會如此驚慌失措呢?」

    無奈地想了一會,李隆基只好下旨命令道:

    「諸位,事情緊急,你們要因時而變,靈活應對啊!不要拘泥於朕的旨意和朝廷的法令約束。此時國難當頭,你們應該不拘小節才是!

    諸位愛卿,大家都餓了,你們只管到百姓家中,取來飯食、糧米、衣物自用,各取所需,給他們留下一些錢物補償就是了。」

    李隆基的旨意一下,隨從人眾急忙忙活了起來。護駕士卒、皇家眾人的飢渴問題,才得以暫時解決。

    「你們這些狗官們,你們可都是享受朝廷重祿,享受著朝廷既得利益的人啊!

    在這國危事艱的緊要關頭,朝廷最需要你們的時候,你們為什麼要玩忽職守,棄職逃亡呢?」

    李隆基想到金城縣縣令,及其他大小官吏逃亡的事件,就在在心裡憤怒地埋怨。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