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大唐神相

正文 第一章 李泌下山 虢王平叛(5) 文 / 銥星876

    17

    「大王,南陽是叛軍南下襄陽,鄧縣的要道,關係著江漢漕運的暢通。如今形勢危急,已經威脅著朝廷南方糧道的安全了。必須加緊支援,否則後患無窮。」李泌說道。

    「先生所言極是!本帥立即下令穎川太守來瑱、襄陽太守魏仲犀,合勢支援魯炅,一定要擊敗田承嗣,守住南陽。」李巨拍板道。

    李巨迅速召集將領,開始佈置。

    官軍與叛軍,在南陽地區,展開了激烈的衝突,處於了拉鋸之勢。

    李巨,李泌都清楚,南陽十分重要,如果失守,則江南糧道危急,反擊叛軍就會喪失有利的物質保障。

    李泌就這樣在李巨的軍中呆了下來,盡心盡力地輔佐著李巨,協助李巨堅守南陽、襄陽等地,為平定叛賊,出謀劃策,貢獻著自己的才智。

    一天,一位斥候,匆匆忙忙地趕到了李巨軍中,帶來了太子殿下和皇帝的消息。

    「報告大王,太子殿下的隊伍,已經北向轉移。殿下正準備向長安方向靠近,可能是向靈武一帶進軍,以便聯絡朔方、河西、隴右等鎮。

    皇帝陛下,已經南下,車駕已經過了馬嵬驛,估計是駕幸西蜀。

    太子殿下緊急召請李泌先生,前往軍中效命。太子殿下的使節,已經到了轅門。」

    「快快有請!」李巨吩咐道,拉著李泌一道去迎接太子殿下的使節。

    正當李泌打算在虢王李巨的軍中,一展生平抱負之時,突然傳來了太子殿下北上和皇帝西幸的消息。

    這個消息,很快改變了李泌的計劃。

    李巨與李泌,十分激動,一道牽手奔去,前去迎接著太子殿下的使者。

    不久,西蜀皇帝陛下的聖旨,也到了李巨軍中,要求李巨堅守河洛,南陽等地,等待朝廷的反擊,並邀請李泌,前往北方去輔佐太子。

    李泌接旨,心裡更加激動。

    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看見老朋友了。李泌的心情更加急迫,眼前浮現出了李亨焦慮、憂鬱的面容。

    虢王李巨,當然不敢違背皇帝的旨意,去與太子殿下爭奪李泌。

    他理解李泌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到太子身邊的心情。

    得到聖旨以後,李巨也熱心地忙碌了起來,積極協助李泌做好應詔的準備,做著北行的準備,

    「先生一路平安,我們後會有期。」

    在李巨依依不捨的揮手惜別中,李泌主僕二人,騎上李巨專門為他們準備好的快馬,匆匆忙忙地離開河洛,到北方的郡縣,去尋找太子殿下。

    李泌主僕沒有想到,此時京師長安的局勢,比難民傳言中的狀況,更加險惡,北上的旅途也充滿艱辛。

    第二回潼關兵敗傳噩耗京師危急謀南逃

    天寶十五年(756年)六月上旬的一天中午,天氣異常的炎熱。

    位於長安城東市的清風茶樓裡,慢騰騰地踱來了一個老人和一個結實健壯的年青人。

    他們看了看茶樓門上的楹聯,念叨著走了進去。

    只見門楣上面寫著橫批:「太平盛世」。

    左聯是:「一杯香茗,聊敘人世風花雪月。」

    右聯是:「兩份冰茶,莫談國事麻辣酸辛。」

    正準備打盹的茶博士,見來了客人,急忙振作精神,上前招呼。

    茶樓裡異常清淡,只有稀稀拉拉的幾個客人。就是那幾個客人,也都趴在了桌子上,自顧自地打著盹。

    兩位客人,自己挑了一個靠近窗戶的座位,悠然地坐了下來。

    「兩位客官?來點什麼?」茶博士恭敬客氣地詢問道。

    「兩碗冰茶!來點椒麻胡豆和鹵香牛肉。再來一碗毛尖。你呢?崔公子。」老人問道。

    「多謝!張老爺子。隨意!請給我來碗觀音吧!」姓崔的年青人答道。

    很快,茶水,小吃就端了上來。茶博士麻利地轉身,繼續回到了櫃檯邊,打著自己的瞌睡。

    大唐京師長安城的主要宮殿,主要集中在東北方向,移至大明宮一帶。

    因此,朝臣、權貴,大都集中居住到東城,使城市重心偏於一邊。

    長安城的市,集中於東西兩市。西市有許多外國「胡商」和各種行店,是國際貿易的集中點。東市則有一百二十行商店和作坊。

    長安城中東西、南北交錯的二十五條大街,將全城分為了兩市,一百零八坊。

    其中,以朱雀大街為界,將城區分為了東西兩部分:東部隸屬萬年縣,本應有五十五坊,因城東南角曲江風景區佔去兩坊之地,故實領五十三坊;西部屬於長安縣,有一市五十五坊。

    一百零八坊排列具有象徵的寓意。

    一百零八坊恰好對應著寓意一百零八位神靈的一百零八顆星曜;

    它的南北排列十三坊,象徵著一年有閏;

    看]書網首發*周禮考工記》中的佈局接近。

    城市佈局上「宮殿與民居不相參」的意圖十分明顯。之所以採用嚴格的裡坊制,這都與統治者對百姓的嚴格管制與防範有關。

    宮城、皇城、外郭,平行排列,以宮城象徵北極星,以為天中;以皇城百官衙署,象徵環繞北辰的紫微垣;外郭城,象徵向北環拱的群星。

    因此,唐人即有詩吟「開國維東井,城池起北辰」,說的就是這種佈局效應。

    當然,這種佈局,也是封建皇帝據北而立,面南而治儒家傳統思想的一種體現。

    儒家傳統思想,作為歷代帝王治國的總的指導思想,貫穿始終,也體現到都城的規劃佈局上,增加了皇帝君權神授思想的神秘色彩。

    東市和西市,是唐長安城的經濟活動中心,也是當時全國工商業貿易中心,還是中外各國進行經濟交流活動的重要場所。

    這裡商賈雲集,邸店林立,物品琳琅滿目,貿易極為繁榮。

    東市的面積,據文獻記載:「南北居二坊之地」。東市南北長約一千餘公尺,東西寬廣約二十四公尺,面積大約零點九二平方公里。

    市的四周,每面各開二門,共有八門.市周牆處大街北(即春明門大街)寬一百二十公尺,東、南、西三面各寬一百二十二公尺。

    這一寬闊街道的效用,是便於商業運輸和市民入市前車馬的停靠。

    東市位於今天的西安交通大學以西、西安鐵路局以北的地方,其街寬都近三十公尺,約是西市街寬的一倍。

    今天西安交大校園,尚有西區部分建在東市和市東街道之遺址上。

    東市由於靠近西內太極宮、東內大明宮、南內興慶宮這三大內、周圍坊裡,多皇室貴族和達官顯貴第宅,故市中「四方珍奇,皆所積集」。

    市場經營的商品,多為上等奢侈品,以滿足皇室貴族和達官顯貴的需要。

    西市,隋稱「利人市」,在皇城外的西南部。

    唐長安的東市和西市,跟裡坊一樣,四周皆有高大的圍牆。宋敏求《長安志》等記載,東市和西市規模相當龐大,每個市約佔二個坊的面積,市內有四條大街,圍牆四面各有兩道門。

    這在對東市和西市兩市遺址進行全面勘察與測量時,得到了證實。

    作為長安城乃至全國最主要的市場,西市進行的是封閉式的集中交易,也就是將若干個同類的商品聚集起來,以「肆」(或相當的「行」、「店」)為單位組成的。

    市內設有專門的管理機構-市局和平准局。交易區也都是集中在一個四面有牆、開設市門的較為封閉的場所內。

    兩位茶客光臨的清風茶樓,就位於長安城東市裡,是當時一個比較著名的茶室。

    慢慢地,兩位茶客的說話聲,傳到了人們的耳朵裡,引起了人的注意。

    「崔公子啊,如今國事混亂,叛亂四起,人心惶惶。你考慮過,怎麼安置你的家人了嗎?」那位精神矍鑠的張姓老人,關心地問年輕人道。

    「我根本就沒有怎麼考慮啊!我們怕什麼呢?那些達官貴人都不膽怯,我一介小民還擔心什麼呢?郭子儀,李光弼二將軍,顏真卿,顏杲卿兩位大人,不是都取得了平叛的大捷嗎?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崔公子滿不在乎地說道。

    「公子啊,你們年青,不知道人世的苦難艱辛啊!

    那些達官貴人不用擔心,哪怕改朝換代,他們也是貴人,也依然會享受榮華富貴,快樂尊榮。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啊!

    而我們小老百姓,卻只要遭劫的命啊!

    老夫看,朝廷的事情,並沒有那麼樂觀啊!

    公子啊,你知道,朝廷派去守衛潼關的,是些什麼軍隊嗎?」老人故意問道。

    「不是常勝將軍哥舒翰大人統率的河西,隴右勁旅嗎?二十萬大軍,難道守不住一個小小的潼關嗎?」崔公子依然是大大咧咧的語氣。

    「公子啊,你可錯了!二十萬大軍,多半是地痞流氓,湊數領餉的主子,大多還衣甲,武器不全;有的是只在軍籍領餉,卻不知道人在哪裡。

    哥舒翰大人半身不遂,一個廢人而已!監門將軍、宦官邊令誠獨掌官軍大權,人心不平,誰能夠心悅誠服呢?

    元帥大人部下將領,爭權奪利,士卒們裝備不足,士氣低落。你能夠指望這樣的軍隊,守住我們的家門嗎?」老人氣憤擔憂地說道。

    「不是有英明的皇上運籌帷幄,掌控著朝廷大局嗎?」崔公子依然不服氣。

    「公子啊!如今的皇上早就已經暮氣沉沉,只知道奢靡享受,再也不是從前那個英武有為的皇上了!

    他剛愎自用,一心享樂,驕奢淫逸,自以為是。

    不瞞公子說,就是陛下的恣意妄為,奸佞們的迎合上意,阿諛奉迎,才造就了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這些禍國殃民,塗炭生靈的奸佞,造成今日國運每況愈下的窘境啊!

    李林甫媚事陛下左右的宦官,嬪妃,迎合上意,以固其寵;

    杜絕言路,掩蔽聰明,以成其奸;

    妒賢嫉能,排抑勝己,以保其位;

    屢起大獄,誅逐貴臣,以張其勢,致使國事乖張混亂,國運衰頹。

    李林甫死後,皇上又用國舅楊國忠為宰相。

    楊國忠是個典型的紈褲無賴子。他依靠裙帶關係,登上高位,天下不齒。

    楊國忠和李林甫一樣,也善於迎合上意,又善於搜括民財,充實官庫,貪污納賄,弄得天下怨恨。

    你看看,至高無上的老大好大喜功,死要面子,昏庸無能,沒有深謀遠慮;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老二,欺上瞞下,虛偽柔弱,小恩小惠,優柔寡斷,放縱貪官污吏,荼毒百姓,國事能夠好到哪裡去呢?

    你說,我們能夠指望這些達官貴人嗎?我看啊,我們還是未雨綢繆為上,早做打算為宜。你說是嗎?崔公子!」老人問道。

    「大爺,你說的很有道理。聽得我都十分擔心了!可是,天下之大,我們能夠逃到哪裡去呢?

    再說,老老少少一大家子人逃難,又該如何照應呢?如果叛賊勞而無功,無法攻克京師,我們不是白白浪費人力物力,白跑一趟嗎?

    何況,我們僅有的家宅,財物,都在長安城裡,究竟應該如何處理呢?

    如果逃到外地去,我們將如何謀生活命呢?

    說不定,長安城裡,還要相對安全一些呢!

    難道皇上他捨得丟棄自己的江山社稷,祖宗墳墓嗎?他怎麼會獨自逃出京師去呢?」崔公子口裡說著不信,但他的臉色,也憂鬱陰沉了起來。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喔!老漢我人老了,膽子也變得忒小了。說實話,反正我是擔心得很啊!

    你看嘛,自從朝廷為了滿足皇上的爭強好戰,驕奢狂妄之心,發動邊塞戰事以來,我們黎民百姓,就沒有過上一刻安寧安生的日子了啊!

    高仙芝等將領,在邊塞不斷失利,更是耗費了帝國無數的人力,物力,財力了啊!

    如今,安祿山這狗賊,又舉旗反叛了。叛軍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氣勢洶洶,不可一世。

    腐朽入骨的大唐朝廷君臣,明明看見帝國的崩潰,就在眼皮底下,君臣上下,卻都還沉侵在歌舞昇平之中,還在相互哄騙,還在說些什麼『安祿山狂悖,將不日授首!』的大話來互相欺騙,也愚弄我們百姓啊!

    這種種惡兆,崔公子啊,難道不應當引起我們的加倍警覺嗎?

    萬一戰事不利,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可就都成了砧板上的肉了。我們將向何處去尋求活路呢?

    所以啊,今天,老夫知道自己一向與公子投緣,因此特地找公子前來喝喝茶,擺談擺談,一者舒舒心中的煩悶、擔憂,二者也是借此想向公子告別。

    幸好,老夫南山中有一門窮親戚,多年都沒有走動了,正好可以趁機過去,避避暑,躲些日子。

    等到天下真正太平了,老漢一家,再回到京師,忙活操勞不遲啊!反正,錢一輩子也是掙不完的。

    公子啊,老夫我勸你也早做一些打算,帶領全家人出去避避吧!

    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官府靠不住啊!我們還是自己多想想辦法,趁早避避禍吧!

    兵荒馬亂的歲月裡,大家全家老小,都呆在一處地方,說不定會弄得全軍覆滅的啊!」

    老人面色憂傷,很有遠見地建議道。

    「多謝張老爺子的指點啊!聽了大爺的話,我也是越來越擔心了啊!

    我還是先把孩子,老人,都送到山上去避避吧,權當讓他們去避避暑啊!

    如果局勢真的不妙的話,我們夫妻這些年輕人,也能夠逃得更快一些。」崔公子思忖半晌,終於接受了老人的建議。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