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逍遙李白之大唐盛景

正文 第2章 仇家(下) 文 / 修夢大官人

    夜行者來到城下,向周圍略略張望一下,身形一晃,已到丈高的牆頂。但見城內燈火漸闌,顯見雜居此地的各家各戶商胡,已漸次關閉門戶,大都入睡。冷風中偶爾傳來深巷中一兩聲狗吠,此外再無別的動靜。他輕輕躍上一家房脊,又躍上一家,不住地向前躡足而行,無有半點聲響。他在一個房脊停下,向前望去,有一家還亮著燈,口裡不禁嘿然出聲,眉宇間立刻現出一片殺氣,手中的長劍也握得更緊。

    此時夜已經轉深,隴西院孩子的臥室裡,泰兒和庚兒已經趴進被子裡,庚兒俯臥,兩肘支在枕頭上,看看仰臥在那裡、剛閉上眼睛的泰兒說:

    「哥!我那把木劍哪去了?怎麼到處找不到?我見你今天早上在妹妹的房間裡擺弄啦?」

    「庚兒,那把木劍有什麼好!」泰兒睜開眼睛,被子向上拉一拉道,「父親不是讓你習誦《六甲》嗎?你不安心向學,將來怎能像父親那樣,出外經商,做好買賣?」

    庚兒大聲道:「我只向你要那把木劍!」

    泰兒故意輕描淡寫地說:「那把木劍嘛……讓、讓我換東西了。」

    庚兒吃驚氣急地說:「換東西了?換什麼啦?什麼時候換的?」

    岳氏走進屋門,懷裡抱著月圓,關切地說:「泰兒!庚兒!該熄燈歇息了,你們還在吵什麼?」

    月圓在岳氏懷裡搖著一個撥浪鼓,咯咯地笑著,庚兒抬頭看見,立刻現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將臉轉向泰兒道:「哼,一定被你換成那個撥浪鼓了!媽!哥哥把我的木劍弄沒了,那可是我在渤海國求人刻上字的,他對經商再著迷,也不該拿我的木劍換東西呀!」

    岳氏盯向泰兒:「泰兒,到底怎麼回事?」

    「我……我沒用庚兒的木劍換東西,是用自己攢的零花錢給妹妹買的撥浪鼓。」泰兒有些困難地爭辯。

    「那你用它換什麼了?」庚兒仍然不放過哥哥。

    「我什麼也沒換。」泰兒解釋道,「我那樣說,是不想給你!」

    庚兒大叫道:「好呀!你藏起來不給我,為什麼!」

    泰兒懇切地說:「我是想讓你聽父親的話,一心一意從《六甲》學起,將來也當個好商人,不要總玩那把木劍。」

    大野客踱進房間,庚兒和泰兒的聲音立刻低下去。

    大野客道:「泰兒,有什麼想法,要事先跟弟弟說明。庚兒,你也不可得理不饒人,兄弟之間貴和順,弟弟本該多聽哥哥的話!有什麼事明天再說,你們倆快熄燈睡覺。」

    大野客安撫好兩個孩子,踱進書房,拿起放在案頭的《陶朱公秘笈》,看了一會,不覺手倦拋書。揉揉眼睛,將燈燭吹熄,邁出屋門,又走進和岳氏的臥室,妻兒滅燈熄燭,已無動靜,他便尋床去睡,臨躺下前,習慣地從牆上摘下那把龍泉寶劍,放到枕下。岳氏翻過身來道:

    「又把劍拿下來了?夫君最近夜夜都睡

    看書(/*;網最新

    大野客道:「可有一點你大概不知道,我是一個沒有多少耐心的人,挑直說吧!」

    夜行者點頭道:「也好,省得你一會死得不明不白。」語氣轉為凶狠,「記住,我是陰世師的後人,他的孫子!我的名字叫陰定……陰定!你記清楚了。我當然知道你的祖上是誰……你是當朝唐高祖李淵的孫子!哈哈,對也不對?」

    大野客道:「哼,還是廢話!陰定,今天你是來呈口舌的嗎?」

    說完,揮劍便刺。陰定封住門戶,把大野客的劍壓住道:「哎,別這樣性急,難道你不想知道我到底瞭解你多少嗎?」

    大野客道:「既然是仇人相見,今天是有你沒我,有我沒你,全靠各自的寶劍說話。來吧——」

    大野客遊身向前,刷的一劍,看似攻他胸口,哪知半路向上一挑,直指對方咽喉。陰定想閃身躲開已是不及,急忙將劍身一豎,對方的劍尖「鏘」的一聲,刺在上面,濺出數朵火花。陰定反手施招,分心便刺,兩人又打在一起,比前時更加迅疾狠辣。眨眼之間,他們化作兩團銀光,倏分倏合,直斗了五十多個回合,陰定漸漸冒汗,只有招架之功,已無還手之力,大野客仍氣定神閒。又幾個回合過去,陰定已被大野客的劍光罩住,他鋌而走險,認準對方中盤露出的一個空檔,劍鋒隨之點了過去。哪知這是大野客賣出的破綻,反手一劍,洞穿陰定左腹。陰定當即跪倒在地,讓人捉摸不透地慘笑:

    「呵呵,大野客,算你狠!快點,再補上一劍,然後趕快回去給你那老婆孩子收屍吧!哈哈哈哈!」

    陰定臉色煞白,捂著流血的傷口,像是不無得意的樣子。大野客似有所悟地怔在那裡,陰定藉機負痛而逃,狂奔到前面那片樹林裡去了。大野客也不追趕,立即轉身離開,向隱在沉沉夜色中的城中奔去。

    李白的出身,歷來說法不一。較為世人認可的是《新唐書?李白傳》所云:其先祖隋末因罪徙西域,神龍初遁還,客巴西。李白自己說是西涼昭王李暠之後。僅此而已,其他詳情不得而知,後人多有附會。小說家們的筆下隨意推衍,說法多屬荒誕不經。本回所述亦為一家之言。據蔡東藩《唐史演義》所載,唐高祖李淵乃西涼武昭王李暠七世孫。東晉時,李暠據秦涼,自稱為王,傳子李歆,為北涼所滅。歆生重耳,重耳生熙,熙生天錫,天錫生虎。虎仕西魏有功,賜姓大野氏。他的兒子丙仕隋,襲封唐公。丙生淵,即為後來的唐高祖。李淵娶妻竇氏,生四子,依次為建成、世民、玄霸、元吉;妾萬氏生智雲。隋末李淵矯昭徵兵,亟待起事的時候,家眷統從河東到來,只有智雲在途中失散,被長安留守陰世師執獲害死。本回據此推衍,說其未死,向西逃向碎葉,生子李客。李客避仇,又攜家遷往西蜀,此說自覺似也成立。此乃小說筆法,謹以表明。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李白上有兄,下有弟,但其有詩句自雲,「兄九江兮弟三峽」,本書有此兩個人物,也不屬憑空捏造。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