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18章 高架難題 文 / 爨小乙
此刻,在上海市城建局局長辦公室內,一位西裝筆挺的男人背坐在辦公軟椅之上。
「咚咚咚」一陣敲門聲,進來一個長相普通身材高挑的女孩。
「楊局長,他們都來了,在辦公室裡等您呢!」女孩微笑道。
男人轉過椅子,方臉高鼻樑,帶著一副鈦鋼合金眼鏡。書生氣濃重的臉上隱隱藏著一絲焦慮。他就是現任的上海市城建局局長楊成棟。四十剛出頭,這麼多年,他兢兢業業,為上海市的城區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從一個科員坐到現在這個位置一直一帆風順。可是他剛做上局長這個位子沒幾天,便出了現在這個事情,真讓他頭疼不已。
「小李,你先出去吧,告訴他們,我馬上過來。」楊局長揮一揮白皙碩長的手,有點無力。
九十年代中,上海高架路建設是申城重振雄風,躋身世界一流都市的前曲,繼內環線建成並通車以後,楊局長通過科學調研率先提出一個「申」字形高架路的格局方案。於是一條貫穿市區的成都路高架和延安路高架先後上馬,形成貫穿上海市東西南北中的「田」字格局,從而徹底改變市區交通擁擠堵塞,從而完成上海高架最終的上出天、下出地「申」字形的大格局。
方案一出來,立馬受到上海市各級領導的重視和上海市民的支持,市政府立馬派各方技術骨幹,沿途做群眾工作。所以在市民的支持和工程技術隊伍奮力的拚搏下,使得工程進展神速。
沿途街景,一天一個樣,半個月找不到舊街裡弄。可惜沒料到的是,當工程進行到關鍵的東西高架路與南北高架路交叉聯接的接口,也就是上海「申」字格局的中央交接點時,作為高架路主要支柱的基礎地樁怎麼也打不下去。
工程受阻,偏偏受阻在東西南北交匯點上,受阻在上海最高的高架主柱之下!這讓楊局長頗費心機,不知道開了多少次會,向國家申請了多少人才和實調查,上海屬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並無過分複雜的地層狀況。
參與工程的市政設計院、上海城建設計院設計,上海市政和隧道等工程公司
看書網目錄:演示,我們和負責承包這段高架橋的工程公司進行了商討,這裡有份報告,請楊局長過目。」說話的是上海城建設計院的院長程林海。說完,他將方案遞給楊局長,又發了數十份給在坐的每一個人。
楊局長眉頭緊鎖,眼神凝重。
「真的沒有辦法了?如果這個接口的主柱澆築不起來,南北、東西高架路就無法聯接,整個工程也不可能的按期竣。」
「楊局長,你也親自去現場調查過,在成都路和延安路的交接處,地樁打擊點,以此為中心,方圓數里地下十米處全是流沙層。如果我們的地基少於十米,就算將主要立柱建成,也無法支撐上面立交橋的重量,或者達不到立交橋的承受標準。但是要在十米以下打地基,又無從下手,雖然調集所有骨幹力量,集中攻關,我們也只是勉強打進一部分,卻遠遠不符合設計的標準和工程的需要。」程林海說出了問題的所在。
在場的人員都是一臉無奈,靜等楊局長的態度。
會議室很靜,讓人有種無法言喻的壓抑。
「楊局長,我在工地的時候聽到一些閒言碎語,不知道當講不當講?」一位瘦高個子灰色夾克的漢子說。他就是承包這段工程的負責人,上海國華建設集團的董事長江里程。
「江總,那你先說說看聽到了什麼?」楊局長將報告放在會議桌上,雙手交叉,直視著江里程。
「工地上一些上年紀的工人們說,這裡打不進地基會不會是風水龍脈方面的問題?他們講這裡的地段是一處龍穴,下有神龍居住,要想打進地基,得請位風水先生或道士法師來看看,或許能請動神明,立下柱子。」
「怎麼可能?」
這種說法出現,立即受到在坐各位工程技術專家的反彈,一片嘩然。
「這簡直是對技術專家的嘲弄!在科學空前發達的今天,人類征服自然的力量可上九天攬月,碰上一個工程難點就求神拜佛,豈不是對封建迷信底頭?」
江里程只能悻悻地不再說話,一切聽大家言論。
不過一位六十多歲的隧道工程設計專家卻提出了相應的觀點。
「縱觀上海近代史,從帶起上海現代文明的外攤高樓大廈到南京路上的『永安』、『先施』、『新新』、『大新』四大公司,無一不在建造之初留下了風水的傳說和故事,且華夏大地的歷朝歷代,無一不是敬天地而遵循自然生存法則,因地制宜。眼前時間不等人,有招好過無招,何況從玄學方面一試,即使不成也沒有什麼大的傷害。」
其他人也就沉默了,感覺有些道理,但是他們信奉了一輩子的無神論,這會讓他們斷然相信有神話的存在,豈不是摧毀了他們的三觀?
看到這枚重磅炸彈的餘波在人群中平息了。楊局長歎了口氣,提高聲音道:
「同志們,我們都是無產階級戰士,豈能因為這小小困難而信奉鬼神之說?**老人家當年說過,人心齊,泰山移!我們必須要將主柱的地樁打下去,保證整個工期不被延誤。程院長、還有江總,你們二位再去商量一些對策,人力物力,儘管提,我這就打份報告給市政府,要求集中全力攻破難關,不能拖了整個上海市規劃建設的後腿。」
楊局長說完便回了自己的辦公室。他點了一根芙蓉王放在嘴裡,使勁抽了一口,將目光落寞地放在窗外的雲彩中。隨後他從抽屜的一本上海地方志中拿出一張寫著一串電話號碼的青綠色卡片,眼神猶猶豫豫,不住搖頭。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