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暗傷之命運的抉擇

正文 第000章 西洋刀槍 文 / 靜流

    印度式長刀(tarwar):

    隨著信仰伊斯蘭教的莫臥爾王朝統治印度,印度的武器逐漸帶上了濃厚的中東風格,特別是在輕騎兵手中廣受歡迎。受土耳其卡拉拜拉長刀的影響,印度在16世紀開始出現了單手的輕型單刃長刀。這種截面成t字型,輕而銳利的長刀在刀全長1/3的刀尖開了雙刃,無論是突刺還是斬殺都可以在一個簡單的甩臂動作中完成。這種刀除了在馬上平端,利用衝鋒的衝力取敵首級外,所有的格鬥動作都靠手臂和手腕劃出或大或小的圓弧。這使得刀手彷彿被包圍在一團光弧之中,在凌厲的肅殺之氣中透出一種飄逸高雅的瀟灑。因此在東印度公司偶然帶回了幾把這種大馬士革鋼製的長刀之後,在歐洲的武人間很快就形成了一陣搶購的風潮,甚至連仿製品的價格都一路飆升上天。後來成為皇帝的拿破侖·波拿巴也是這種武器的欣賞者之一。當時歐洲軍隊的軍刀正在直刀和彎刀間徘徊不定。時髦的法國人卻已經將自己的軍刀定為這種「東方式」的武器。電影「拿破侖先生」中有一段對當時用軍刀格鬥的傳神描寫。雙方略曲背,左手自然平伸張開,食指和手臂一直線指向對方,右手舉刀過頂,刀刃向上,以刀尖和左手食指做依據,攻擊時從上而後而掠起,之後再以劈砍和轉身回到準備位置對峙。這種簡單但是有效地利用了軍刀弧度的優雅劍術也正是源於印度。在那個東方文化熏陶著整個歐洲的時代下,法國,英國等等國家都逐一採用這種軍刀,也許並不是什麼巧合吧

    水手的象徵:彎刀(schimiter)

    說到彎刀,大家都會聯想到阿拉伯的彎刀。沒錯,就是這個。阿拉伯的彎刀設計思想和歐洲的騎士劍非常相似,都是為了高速的馬上戰鬥而設計的;而且彎刀的設計,實際上也考慮到沙漠中無法穿戴沉重堅固的金屬防具這一點。在重鎧流行的歐洲,彎刀在陸戰上根本佔不到便宜……所以,這也是在因為嚴寒而無法使用板金鎧的俄羅斯以及以皮甲為主的水上戰場彎刀獲得歡迎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彎刀比劍更適合砍纜繩……

    習慣使用大劍的歐洲人對彎刀也進行了改良使之可以雙手使用(雖然鋼沒辦法比)。從刀身的寬度,可分為偃月刀、半月刀和新月刀,分別對應大劍,闊劍和細身劍。還有很接近原形的哥薩克軍刀,以及後來的佩劍,水手用的闊背短劍等。

    很奇怪的一點是,在奇幻的世界裡,很多有著阿拉伯影子的沙漠民族卻使用著歐洲式的彎刀……海軍刀,短彎刀(cutlass/hanger):

    自文藝復興時代的帆船划開地中海平靜的海面航向廣闊凶險的大西洋開始,海員們就不再滿足於使用和陸地上的步兵們一樣的武器。那些笨重長大的武器雖然經歷了陸地上千百年的戰爭考驗,但是在搖晃狹窄的甲板上卻是無論如何都顯得如同瓷器店裡的尷尬公牛。因此海員們往往只攜帶一把直刃的短劍,而為了砍纜繩,日常生活用還要帶上斧子和匕首。平時已經是忙得一個人當兩個用的水手們自然是對這一大堆七零八落的東西怨聲載道。

    但是,自從在穆斯林商人和

    看[!書網)言情

    鉤劍(shotel,ЁъЪю):

    鉤劍是一種極特殊的埃塞俄比亞劍。那個大鉤子長的足足有一米長,一般人是不可能使用這種劍的,只有經過特殊的訓練才可以;這種劍和一般的刀劍不同,不是用來砍人的,而是用那個特大的彎曲部去鉤;但在能夠熟練使用的人手裡,鉤劍是相當可怕的武器。和它比起來,希臘人使用的「鐮劍」(гюеみ)就不算什麼了,頂多不過是把大鐮刀而已,但是在混戰中卻可以發揮靈活的啄,抹,割的近身格鬥技能。也是很有特色的武器。

    第三類槍類

    從原始時代開始,在尖利的東西成為戰爭工具之後不久,人類就發明了槍。為了彌補利器短小的缺憾,人們在匕首一類的武器上裝上了長柄;最早的槍主要是用來投擲的,而到希臘的黑暗時代,金屬製的槍頭和富有彈性的木桿使作為投擲武器的槍有了長足的進步。史詩裡英雄們互相投擲長槍決鬥,就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是的,槍的始祖就是長槍(spear,lance),希臘、馬其頓和早期的羅馬人用的都是長槍,在古典時代,它是步兵常用的中距離肉搏武器,其中最變態的馬其頓式長槍,最長者可達七米!而中世紀後期那種三米多的反騎兵槍則是陣地戰鬥的必需品;甚至在火器時代的輕步兵也常常攜帶短矛而不是劍,馬上用的騎槍和斬殺用的斬矛也逐漸分化出來。

    槍在另一個領域的分支就是所謂「投槍」(pike,javalin)。但是,除了羅馬人之外,投槍從來沒有成為戰場上的主力兵器;這種羅馬重投槍(plium)可說是羅馬人的民族兵器,是獨一無二的存在。plium一般認為是在公元前四世紀的第三次薩姆尼烏姆戰爭時羅馬人從薩姆尼烏姆人那裡學來的:這是一種長約兩米,有很長的鐵尖安在木柄上的投槍。開始羅馬人只分配軍團陣列的三分之二士兵使用這種武器,而到了公元前二世紀末,所有的重裝步兵就都使用這種重投槍了。在兩軍互相衝鋒的時候,羅馬軍團的第一波攻擊就是投槍的投射:plium的鐵尖很重,足以刺穿盾牌和鎧甲。而且關鍵是,這種細(很細)長的鐵尖在貫穿盾牌後就會彎曲,於是盾牌基本上也就廢了;敵人也不可能拔出投槍再投回來。這樣,在投槍之後緊接著展開的劍斗中,羅馬人就能佔有很大的優勢。可是,和gladius一樣,plium是步兵方陣專門使用的武器:在羅馬軍團腐朽,方陣的戰術不復存在之後,gladius和plium的身影就從歷史中消失了。

    騎士之友:騎槍(lance)

    lance一詞原本指的是從早期的投刺二用矛分化為手持武器的一支。古典時代歐洲騎兵用的lance和步兵的沒有什麼區別,因為當時沒有馬鐙,所以騎兵不可能像後來的騎士那樣,用槍去衝擊對方,只能拿矛尖刺擊,威力大大減少——這也是古典時代歐洲騎兵不盛的一個重要原因。在馬鐙傳入後,lance逐漸地為馬上戰鬥而特化,到十三世紀基本確定其形式。騎槍的規格是確定的:在兩米左右的長桿頭上安裝尖銳的金屬錐體,硬木製的槍身在手的位置有護手,後部有配重的木錐,同時,在馬鞍上製出「槍托孔」以在衝鋒時吸收刺殺的衝擊力。騎槍基本上是作為一次性的武器使用。因為很少能有在一次衝擊下保持完整的騎槍,那樣只會對騎士的手造成不必要的負擔。在騎士小說描寫比武的時候經常能看到「長槍折斷的聲音響徹雲霄」這樣的話,就是這種情景的寫照。

    凶險的殺手:龍刀槍(glaive)

    在長槍的柄上裝上大劍的刃。雖然在衝刺的殺傷力遠不如騎槍。但是,在衝進敵陣後卻是可怕的砍殺武器。尤其是混戰中的它實在是令人聞風喪膽。日本和中國漢後元前那段時期的槍,確切的說也很接近這種。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