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三百四十八章 悲劇的兩江第一旅 文 / 雨天下雨

    定遠縣以北七八里外,段祺瑞和他麾下的普通士兵們一樣,踏著長筒軍靴徒步前進著,而跟在他身後的還有十餘名皖軍的高級軍官,在這些人的後頭,自然還有個人的衛兵,副官們牽著眾人的馬匹。

    這數十匹馬能夠作為段祺瑞等高級將官的坐騎,自然都是一等一的高頭大馬,在一支軍隊裡頭,最好的戰馬並不是騎兵們的戰馬,而是高級將官和傳令兵的坐騎。只是段祺瑞等人的坐騎此時都是喘著粗氣,流著汗水,很顯然剛才是經過了一陣疾奔的。

    走在前頭的段祺瑞並沒有在意長筒軍械沾上了泥土路上慢慢的灰塵,而是一邊走著一邊和身旁的張永成說著話:「補充旅現在應該已經到了定遠了吧!」

    張永成道:「補充旅比其他部隊提前了半天出發,加上他們沒有太多的輜重拖延,行軍的速度還是比較快的,不出意外的話,現在應該已經抵達定遠!

    而等我們也到了定遠後,是不是短暫的休整半天,長途急行軍了幾天,兄弟們的體力消耗非常大!」

    段祺瑞卻是搖頭:「略微休息幾個小時還可以,但是久了恐怕後頭的第三師就要追上來了。我們休息的時候,人家顧藍玉可不會休息!」

    張永成聽到顧藍玉這個人的名字也是忍不住的皺眉:「這個顧藍玉,就跟癩皮狗一樣,怎麼甩都甩不掉!」

    段祺瑞不以為然:「這有什麼好奇怪的,我們能夠拋棄部分輜重輕裝行軍,他們自然也可以,而且看他們越追越快,昨天相距還有二十多公里,現在已經是縮短到了十五公里左右,我看他們應該是沒有帶太多的輜重,採取輕裝急行軍追擊我們!」

    「這樣的話,我們就一直眼睜睜的看著他們拉近和我們的距離?」張永成疑惑道:「是不是讓騎兵團拖延一下他們的步伐,哪怕是拖延幾個小時也好!」

    「我們的騎兵團雖然比奉軍的騎兵團編製大,但是千騎兵力就想拖延第三師是很難的,再者我們的第四騎兵團不能輕易動用,不然的話我們怎麼掌控周邊的形勢?」段祺瑞可沒有讓騎兵團去拖延奉軍第三師的打算。

    這個第四騎兵團可是他手底下僅有的一支成規模的騎兵部隊,南方省份的騎兵部隊自從前清時代以來就是極為稀少,段祺瑞控制兩江後雖然從收編擴編了眾多的步兵部隊,甚至炮兵部隊也擴編了不少,但是惟獨這騎兵部隊的擴編困難在之際。戰爭期間的他根本無法大規模的從北方省份獲得足夠的馬匹,這沒有馬匹談何擴編騎兵部隊啊。

    雖然南下兩江的時候從南方聯邦的潰軍手中收編了不少戰馬,但是數量也極為有限,其中大部分都是用來補充第四騎兵團的戰損,至於其他部隊裡頭,只有在第二混成旅轄有一個兩百多騎的騎兵營,而其他的兩江陸軍,浙江省軍啊什麼的,基本上都是沒有什麼騎兵的,有也不過百來騎,數十騎而已。

    這騎兵在和奉軍作戰前,全部皖軍的騎兵也不過一千六百多騎而已(不包括乘騎戰馬的軍官),這規模甚至都比不上南方聯邦裡的趙爾巽麾下第十九鎮,人家第十九鎮可是轄有一整個騎兵協,騎兵近三千餘,而且招募的都是回族騎兵,戰鬥力不容小窺,至少吳鳳嶺手底下的騎兵部隊,也就是第二師師屬的第二騎兵團是在趙爾巽的騎兵手下吃了不小的虧。

    受限於地理因素,在國內諸多軍閥裡頭,擁有較多騎兵的大體上只有三家。頭一個是奉軍、然後就是趙爾巽的第十九鎮,還有已經覆滅的直軍。

    覆滅前的直軍雖然沒有編成騎兵旅這種編制,但是直軍的第一師、第七師、第十一師、第十二師以及第一混成旅這些部隊都是擁有完整的騎兵團,也就是說他們在奉軍入關前一共是轄有四個騎兵團外交一個騎兵營。而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的騎兵團編製要遠遠超過奉軍的騎兵團編製,和奉軍採用西式的大連小團制不同,他們還是沿用北洋常備軍時代的小營大團制,每個騎兵團轄有上千騎。四團一營的直軍騎兵部隊總數是達到了四千多騎,在當初是僅次於奉軍的第二大規模騎兵部隊。

    至於奉軍就更多了,入關前夕擁有兩個騎兵旅、三個師屬騎兵團、三個混成旅屬騎兵連,在巡警部隊裡還擁有多支巡警騎兵營,騎兵總數超過八千人,不過入關作戰騎兵損失也比較大,其中的第二騎兵旅更是因為奔襲石家莊,雖然創造了短時間內長途行軍三百多公里的軍事創舉,但是馬匹死傷眾多,如今在江北作戰的第二騎兵旅說是騎兵旅呢,但實際上已經變成徒步騎兵,剩下的戰馬總數不會超過八百,這還是經過多倫補充繳獲戰馬的情況下,如果沒有俘虜的戰馬補充,第二騎兵旅估計是一匹戰馬都沒有了。

    不過第二騎兵旅雖然受創嚴重,不過奉軍的騎兵規模整體上依舊在快速攀升,雖然接納了直軍的大量騎兵戰馬,又在山東河南等地接納了王汝賢、張懷芝等人麾下的騎兵部隊後,奉軍現有的騎兵規模已經是超過了一萬兩千騎。

    和騎兵眾多的奉軍不同,皖軍雖然總兵力也高達十幾萬,但是他們的騎兵規模極小,滿打滿算只有一個第四騎兵團和第二騎兵營而已。

    這支小規模的騎兵肩負著極為重要的作戰任務,他們要為大軍開路,為大軍提供周邊的軍事情報,他們就是段祺瑞在這場戰爭裡的眼睛,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他可不願意拿這個第四騎兵團去冒險。

    所以段祺瑞拒絕了張永成的提議!

    反正後頭的顧藍玉就算追也需要時間,等他們追上來的時候,說不定自己都已經抵達滁州了,而金陵北岸那邊已經有兩江陸軍第一混成旅正在北上滁州,準備接應第四師,屆時有了這個兩江陸軍第一混成旅的接應,自己的第四師再補充了彈藥和糧食等物資後,就能夠短時間內回復鼎盛時期的戰鬥力,屆時他顧藍玉

    那個沒帶火炮等輜重部隊的第三師就算追上來了,到時候誰打誰還說不定呢。

    所以段祺瑞乾脆是放棄了派遣的斷後部隊再攔截奉軍第三師的想法,只是傳令讓後面的兩江陸軍第一旅殘部繼續抵抗。

    在段祺瑞的命令下,第四師繼續向南狂奔,抵達定遠縣城後只是重重休息了半個晚上,第二天天還沒亮透呢,第四師就開始埋鍋造飯然後天色剛明就是再一次啟程出發。

    這讓後頭追的氣虛喘喘的顧藍玉非常鬱悶,你段祺瑞怎麼也跟王占元一個德行,空有一個戰力強悍的第四師竟然連阻擋都不阻擋,就知道一門心思的逃跑。

    鬱悶之下的顧藍玉只能是把氣再一次撒在了兩江陸軍第一旅上頭,次日下午在定遠縣,第三師的孔眺北所率領的第五旅再一次把兩江陸軍第一旅給打的落花流水,三千多殘部只剩下一千多人繼續向南逃走,其他的人被殺傷的倒是沒有多少,大部分都是潰散四逃,還有一部分實在是不想繼續逃跑了就乾脆原地投降。

    說起來這個兩江陸軍第一旅其實真的倒霉的!

    在徐州方向作戰的時候,這個第一旅就在蕭縣一帶被擊潰過一次,然後皖軍南逃後在蚌埠和鳳陽縣城連接被第三師擊潰了兩次,如今好不容易逃到了定遠縣,又是被第三師再一次擊潰。

    而且偏偏也奇怪,這個兩江陸軍第一旅每一次被擊潰後都能夠短時間內收攏殘兵,而有意思的是他們每一次被擊潰傷亡都不算大,歷盡數次崩潰後,竟然在逃到定遠的時候還剩下三千多人。

    這種組織度哪怕是對於中央陸軍第四師、第三師這種強軍而言也是難以想像的事情。

    不過接二連三的被擊潰,這個兩江陸軍第一旅已經是被打的徹底沒了脾氣,在定遠縣城的時候看見孔眺北的第五旅來進攻,甚至連抵抗的勇氣都沒有,直接就潰散了,並且給奉軍留下了八百多人的俘虜。

    說是俘虜也不準確,因為人家根本就沒有抵抗,直接在城內就棄槍投降了,尼瑪這從徐州一路南逃好幾百公里啊,而且這個第一旅還是最後面的一支部隊,一直被奉軍追著尾巴打,這對於軍心士氣的打擊要有多嚴重就有多嚴重,反正也不可能逃出去了,至於說潰散後當逃兵之類的,說實話並不是很多士兵們的最佳選擇。

    最近一年內的國內戰爭裡頭,各大軍閥部隊裡的逃兵還是不多的,因為如果打不過了,那些軍官們或許還會有各種各樣的擔心,但是對於普通士兵而言,投降就是最好的選擇。

    為什麼?因為他們就是來當兵的,他們並不在乎給誰當兵,這些普通士兵並沒有多大的效忠觀念,反正是當兵吃糧,給段祺瑞當兵和給趙東雲當兵區別並不大。

    再者不管是奉軍還是皖軍,他們都對敵軍的投誠士兵比較歡迎,一般來說不管是主動投誠還是被俘的,只要是願意加入他們基本都會接納,所以投降對於普通士兵而言,說實話影響真心不大。

    比如說奉軍在蘇北戰役裡接納的眾多皖軍士兵,實際上這些士兵很多一開始都是南方聯邦部隊的士兵,段祺瑞擊潰了南方聯邦的眾多部隊後,把這些原來南方聯邦的士兵整編為兩江陸軍,然而這些部隊被奉軍擊潰後,就是被吸納接受到了奉軍裡頭。

    如今的這個兩江陸軍第一師第一旅在定遠一戰後,雖然成規模的逃走了上千人,但是基本上已經是徹底失去了戰鬥力。

    然而兩江陸軍第一師第一旅哪怕在蚌埠,鳳陽,定遠三戰中表現的相當垃圾,但是在段祺瑞眼中,他們已經是完成了他們的任務。

    前後至少阻擋了第三師差不多兩天,僅僅兩天看似短暫,然而對於第四師的撤退而言,已經是相當不錯了,這中間至少讓第四師和第三師之間的距離拉開到幾十公里,哪怕是後來第三師輕裝急行軍,也很難縮短這個距離。

    不過段祺瑞顯然沒有想到,顧藍玉想要追擊他們的決心並不會因為一個兩江陸軍第五旅阻擋就放棄。

    拿下定遠縣後,孔眺北的第五旅只是匆匆休息了三個小時,然後就是再一次出發,他們的目標依舊是第四師!

    隨著第四師和第三師的你追我趕,眼看著滁州已經是舉目在望了,而這個時候,通過輕裝急行軍,甚至是晝夜行軍的方式,累的筋疲力盡的第三師終於是追上了第四師的尾巴。

    顧藍玉看著望遠鏡裡遠方的第四師,臉上滿是疲憊之色的他忍不住的露出興奮之色:「追了那麼多天,終於是追上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